【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有些民眾認為筋骨受傷時貼傳統膏藥,只有外部清涼效果,但香港中文大學中醫中藥研究所教授梁秉中昨(30)日指出,研究顯示,6味中草藥製作成的藥膏敷貼於骨傷患處,藥效會滲透進入體內,發揮作用,促進骨傷的癒合。
梁秉中教授在台北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舉辦的第八屆世界中醫骨科學術交流大會中表示,分別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及舒筋補骨等3類中草藥理各選取2味,總共6味藥製作成藥膏,敷在打斷脛骨的兔子患部,再包上石膏。治療後對照沒有敷藥的斷骨兔子,敷藥組癒合狀況及速度明顯較佳。
梁秉中表示,任何骨傷、骨折都後都會產生發炎反應,而清熱解毒藥有消炎作用,研究中選擇大黃、梔子發揮消炎效益;其次,骨折、骨傷也會造成血管、組織損傷,活血化瘀藥能促進血液循環及血管新生,研究選擇三七、紅花以發揮活血的機轉;再者,舒筋補骨藥則能支持骨骼生長、軟組織恢復,研究選擇續斷、補骨木為代表。
常有人認為,貼膏藥只有皮表的清涼效果,但梁秉中指出,在治療動物血清中發現外敷藥膏的化學物質,顯然敷貼的藥膏成分能滲透到動物體內。
梁秉中表示,這6味藥在動物身上不會引起過敏,未來可能濃縮為3味藥,使製藥更便利,並利用醫材改良的技術,改善中醫膏藥的使用方便性,提升有效成份的滲透效率,同時還必需進行人體試驗。
他說,對於骨傷癒合不良的患者,適當外敷、使用經實證研究的膏藥,有一定的幫助。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