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肺炎疫情持續2年,對癌友的心理壓力有增無減,不只擔心治療是否能銜接,也無法出門與病友們聚會,帶來的雙重壓力已影響治療。
亞太心理腫瘤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方俊凱發現,去年中醫療降載的後遺症開始出現,當時疫苗仍未普及,醫病溝通趨於簡單無法詳細解說,導致有些病患對於化療的副作用無法掌控, 對治療的信任度下降,反而阻礙治療。
去年方俊凱曾開設心腫癌症門診團體治療,因為疫情嚴重時停了好幾個月,重新開設團療後,發現病患全都在抱怨化療的不適,其中有一名四十多歲女性在疫情爆發後發現口腔癌四期,就醫過程也是波折不斷,由於無法開刀,得先採取化放療的計畫,但病患對於化放療的副作用並不清楚,第一次化療後就被嚇到了,不願再接受後續治療。
方俊凱說,醫療降載期間,對醫病來說都很辛苦,醫師對於病患非常擔心,治療計畫被拖延,病患要進醫院治療也害怕,自律神失調、失眠都是病患面對的問題,因此,如何給予病患心理支持接續治療,就顯得重要。
在疫情未歇之際,給予病患「線上資源」是最實際的方式,其中遠距門診對於體力不好的癌友非常必要。方俊凱認為,對於病患來說,實際看到醫師比用電話溝通來得讓人安心,即使疫情已降級,仍有迫切需求,政府需要延續政策。
尤其在癌症治療生存率大增的情形下,心理支持成了治癌的顯學,在安寧療護上已放上癌症心理,但治療效果提高就是要避免殘障化的可能。因此,方俊凱建議政府要及早應因,輔助相關學協會或基金會,將各癌別的心理照顧指引整理出來,讓醫護團隊可以參考。
治療的目的除了拉長病患的生命之際,也得考慮餘命的價值,如何讓病患在抗癌過程維持工作,減少失志症候群及預防殘障化的可能,更是各界需共同面對的問題。
【癌症心聲大調查】填問卷抽好禮
2022癌症高峰論壇/無畏・癌症教會我的事 精彩活動內容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