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可不只是單純的拉肚子,可能反覆腹瀉、血便,甚至因腸道持續發炎而造成腸子穿孔、破裂或是癌化,且目前無法根治。國衛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則發現去除dusp6基因的小鼠對腸炎有保護作用,進而從小鼠的腸道菌叢發現有減緩作用的新菌種,日後可望進一步進行藥物或食品開發;研究成果也於去年11月發表於《Cell》系列國際知名期刊《Cell Reports》。
國衛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高承源表示,IBS雖不致命 但對生活品質有很大的影響,其發生原因不明,大多和遺傳有關,但也與生活飲食習慣西化有關。因此發展中國家的疾病發生率和盛行率急遽竄升,已發展國家的疾病盛行率無法下降。以台灣為例,2001年的盛行率為每十萬人2.1人,到了2015年則成長為每十萬人12.8人。
他表示,團隊研究針對缺乏dusp6基因的小鼠進行誘發腸炎實驗,發現小鼠發生腸癌的情形減緩,包括減少體重的情形下降、疾病指數下降、大腸長度和結構維持等。
進一步觀察發現,小鼠的大腸上皮細胞上微絨毛生長增加,推測因此有較強的大腸上皮緊密連結與屏障完整性,進而對於小鼠結腸炎產生保護作用。
除此之外,團隊進一步將dusp6基因敲除小鼠的腸道菌叢轉殖到一般小鼠上,發現同樣較能抵抗腸炎發生。因此利用微生物體學與培養體學分析方法,在菌叢中篩選出一株全新腸道菌種「NHRI-C1-K-H-1-87」,初步發現該細菌有減緩腸炎的作用。
因此目前IBS的治療研究方向,一是尋找抑制人體dusp6基因的化合物,並進行藥物開發,一是利用「NHRI-C1-K-H-1-87」進行藥物或食品開發。
博士後研究員張程翔表示,目前仍在針對「NHRI-C1-K-H-1-87」新菌種進行定序,盼能找出減緩腸炎確切有用的成分,盼能以此作為腸道益生菌的藥物或食品開發,預計三年內可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