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飲食西化等因素,發炎性腸道疾病(IBD)患者逐漸增加,根據健保資料庫數據顯示,民國87年至99年個案增加約11倍。IBD屬於免疫失調疾病,好發於20到35歲及60歲以上兩大族群,但兒童也可能發生,年齡愈低,治療難度愈高。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李熹昌說明,IBD分為潰瘍性結腸炎以及克隆氏症,其症狀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臨床難立即診斷,往往會影響到後續治療。
初期反覆腹瀉,克隆氏症常被誤為腸躁症。
潰瘍性結腸炎與克隆氏症雖然統稱為IBD,仍有些不同,前者腸道發炎的部位是連續性的,多在直腸與大腸,發炎症狀多在淺層的粘膜;而克隆氏症發炎的部位是跳躍式發生,從口腔到肛門都可能出現發炎症狀,不過多數仍是發生在大小腸交接處,侵犯部位深,初期更難以被一般檢查發現。
李熹昌表示,克隆氏症最常見的反應為腹痛、腹瀉、血便,嚴重者會出現發燒、體重減輕等。多數患者初期的反應以「反覆腹瀉」為主,其餘幾乎沒有症狀,就診時常常會被誤以為是腸躁症。
過去台灣患者少,臨床沒有太多經驗,面對反覆腹瀉的患者,多不會做腸鏡確認,也導致患者確診時間常拖延一年以上,即使做了腸鏡,發炎位置常位於小腸與大腸交界處,除非有檢查末端小腸,否則也難以及時發現。
潰瘍性結腸炎腹瀉合併血便、黏液,常自以為痔瘡。
三軍總醫院胃腸肝膽科副主任黃天祐說,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也會有反覆腹瀉的情形,但多數會合併血便、黏液便(鼻涕般的黏液與血絲),其實只要做腸鏡檢查,就能馬上確診,但部分患者對於血便或是黏液便的認知不高,初期容易自我診斷為痔瘡。
黃天祐表示,單純痔瘡並不會反覆腹瀉,且血色會呈現「鮮紅色」,有時肛門口會感受到疼痛。潰瘍性結腸炎出血血色依照位置的不同顏色會有所變化,發炎範圍僅在直腸,血色也會成鮮紅色,位於左側直腸等部位顏色則呈現「暗紅色」。與克隆氏症相比,潰瘍性結腸從有症狀到確診大約一個月左右。
IBD治療看指標分數,依嚴重程度決定用藥方針。
IBD治療方式與癌症類似,依照不同的指標分出嚴重程度,癌症是以期別分類,IBD則是各自有指標分數,依照分數結果,臨床上再給予不同治療建議。
李熹昌表示,克隆氏症從口腔到肛門都可能發炎,透過指標診斷為輕症者會先給予傳統藥物治療,如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等,持續觀察3到6個月查看症狀是否被控制。一旦被控制,後續建議每半年到2年做一次內視鏡追蹤,用藥則要持續使用到發炎處癒合為止;若未能被控制,則會進一步調整藥物,中重度的患者多需要使用生物製劑,持續用藥才能避免併發症發生,克隆氏症最怕有腸阻塞、腹部膿瘍、廔管等,當這類併發症出現就必須搭配手術治療。
中重度患者傳統藥物無效,可考慮後線生物製劑。
黃天祐表示,潰瘍性結腸炎會先看腸道內的發炎範圍,患者常會有急性期,大量出血送急診,急性期會先投以類固醇壓下發炎反應加上手術治療,後續則持續投藥控制症狀,若傳統藥物都沒效時,亦可能使用後線生物製劑治療。
黃天祐表示,無論是克隆氏症或是潰瘍性結腸炎,即使藥物效果佳,也不能把IBD當作已治癒。患者除了調整飲食、作息,更要規律服藥,症狀控制後可以慢慢減藥,把藥物用到最簡單,並維持下去才能避免再度復發。
他也提醒,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罹患大腸癌的機率比一般人還要高,避免腸道反覆發炎而增加其他疾病,追蹤與控制是最重要的事。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