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確診乳癌要更冷靜 記住4重點並問醫師2個關鍵問題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骨科.復健

手術僅能緩解疼痛 骨科醫提醒用骨鬆藥物治療需留意2大副作用

元氣周報

骨質疏鬆示意圖  圖/123RF   製表/元氣周報
骨質疏鬆示意圖 圖/123RF 製表/元氣周報

聽健康

00:00/00:00

骨骼流失速度大於生成速度會讓骨骼出現縫隙,也會讓骨質疏鬆;而民眾隨著年紀增長,骨質含鈣量下降,也會提高骨質疏鬆機會,增加骨折風險,連帶會影響生活行動,甚至需要輔具。馬偕醫院骨科醫師張定國表示,骨質疏鬆治療雖然有手術,但手術僅為緩解疼痛、改善生活,要解決問題仍要靠藥物治療。

促進造骨細胞藥物價錢較高,屬於第二線用藥。

張定國表示,目前骨質疏鬆治療藥物主要分成兩大類,一類為抑制蝕骨細胞作用,如雙磷酸鹽、RANKL受體刺激素、雌激素受體調節劑等;另一類為促進造骨細胞,如合成副甲狀腺素、硬化蛋白抑制劑。

他進一步解釋,抑制蝕骨細胞的藥物為第一線藥物,促進造骨細胞的藥物價錢較高,屬於第二線藥物,會在患者出現新的骨折,或是第一線藥物無效時才使用。

骨折後是否手術,需視部位與對生活影響而定。

有骨質疏鬆的長者更容易發生跌倒骨折,但如何判斷是否要執行手術?張定國說,取決於骨折發生部位以及對生活的影響。如果是脊椎壓迫性骨折讓病人出現駝背、疼痛、身高變矮等狀況,或是髖關節骨折讓病人活動困難等,就必須考慮動手術,減緩疼痛。例如脊椎的單純壓迫性骨折,會採用骨水泥灌入受傷處;而髖關節受傷常見手術為置換人工關節、打骨釘。

張定國表示,若是骨折發生在近端肱骨、手腕等處,未移位之骨折對生活影響較有限,可以石膏固定,就不一定需要手術,但若骨折錯位則仍需手術治療。一般骨折的復原時間大約三個月,也就是俗話「傷筋動骨100天」,但若是跌倒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讓神經受損,可能出現永久癱瘓。而髖關節骨折的一年內死亡率在男性中更是高達近兩成,女性也有約一成,不可輕忽其風險。

兩副作用:下顎骨壞死、非典型股骨骨折,需評估是否暫時停藥。

另外,手術本身有一定風險,加上不少骨鬆病人年紀都不輕。張定國提醒,若是患者慢性病多,手術更容易出現麻醉風險,例如心臟問題、中風等,年紀越大手術風險越高,病患及家屬可先與醫師討論。再者,因為患者的骨質疏鬆沒有辦法透過手術改善本質問題,僅是處理疼痛,仍得靠藥物治療。

然而藥物治療有部分副作用,張定國說,抑制蝕骨細胞的藥物最主要有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容易造成下顎骨壞死。如果是牙齒不好的病人,需要拔牙、植牙等,會先請病人去牙科評估,若是要拔牙,必須暫停骨鬆的藥物約3個月。

第二個副作用,張定國說,是非典型的股骨骨折,雖然不常發生,但在服用藥物達到3至5年有機會出現,患者可能會出現腹股溝、大腿骨疼痛,屆時可以透過X光檢查是否有早期徵兆。這時醫師會評估是否要暫停使用藥物(drug holiday)。

部分藥物加劇骨鬆,需更留意運動與營養補充。

除了隨著年齡老化會使骨質疏鬆惡化外,有些藥物也會讓骨鬆問題加劇,必須加強鈣及維他命D的補充。張定國說,最常見的是類固醇藥物帶來的威脅,例如紅斑性狼瘡、風濕性免疫或是特殊皮膚病患者,在用藥時應該要與醫師討論。另外,部分胃藥、精神科藥物、乳癌製劑以及抑制荷爾蒙藥物,或是器官移植的抗排斥藥物,也會影響鈣在腸胃道的吸收,容易讓骨質疏鬆突然加劇,由於部分藥物可能無法取代,在生活上要特別留心。

除了依靠藥物治療外,張定國說,骨質疏鬆者規律運動、曬太陽、飲食均衡以及維他命D補充,也是對抗骨鬆的重要因素。他表示,骨鬆常常合併肌少症發生,民眾應增加運動肌耐力、增加反射能力,一旦被踢到或是受撞擊時,也比較不容易跌倒、受傷。

骨質疏鬆症自我檢測

頸與牆縫隙超過3公分 小心骨鬆已上身

新光醫院骨科主治醫師許皓為建議民眾平時就應關注自己是否已陷入骨鬆危機。

1.首先應觀察自己有無駝背,可以將背靠著牆,如果頸部與牆面有3公分以上的縫隙,或身高變矮,相較年輕時差距達4公分以上,都應懷疑有骨鬆問題,盡速就醫檢查。

2.若長者出現超過一周以上的背痛、腰痛,應懷疑可能是骨鬆造成骨折,盡速就醫檢查釐清病情。

骨質疏鬆症 健保大數據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