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到6月的出生數只有67149人,若以此推估,到年底應該不會超過14萬人。」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在「元氣醫聲」Podcast節目憂心忡忡地說。
為何今年新生兒人數連15萬都達不到,原本以為疫情期間,會提高生育率,結果不升反降,黃閔照分析,台灣的婚生子女佔95%,疫情期間大家減少交朋友的機會,婚禮也被延後,每年結婚對數都減少1萬對,新生兒出生率就減少,加上今年適逢虎年,讓生育率跌至谷底。
人口紅利一直縮減,對比民國70年41萬新生人數,至今一年減少27萬人。若以今年的出生人數,推算未來7年後的小學班級,將銳減2千班左右,並向上衝擊各級教育機構,最終拉高扶養比,減少勞動力人口,經濟生產量下降,國安危機會愈來愈嚴重。
🎧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
疫情年未婚者激增反降生育率 35歲可考慮凍卵
低生育率起因於未婚人口的增加,適婚者持續觀望,加上職涯規劃、經濟壓力、疫情攪局等等都影響年輕男女結婚生子的意願,但隨著時間流逝,尤其女性等到條件許可,想要結婚生子時,生育功能已被影響,變成想生也要很「拼命」。
黃閔照解釋,大概過37、38歲,女性排卵功能明顯下降,卵子品質不好,年齡越高,女性越不容易懷孕,母嬰也得承擔更多健康風險,所以鼓勵女性35歲時,可以考慮凍卵。
黃閔照也不建議太早凍卵,因為30歲以下的女性結婚生子的機會大,凍卵的效益較低;38歲以上的女性卵子品質欠佳,且較難取得足夠的卵,即使耗費大量精力與金錢凍卵,效果卻不一定到位。
除了年齡,黃閔照表示,癌症、卵巢早衰、子宮異常等生育功能受損的病人同樣可以考慮凍卵,「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都會傷到卵巢儲存卵泡的品質,由於功能不見得會恢復,治療時也一併跟醫師討論是否凍卵。」
凍卵非永遠的後悔藥 解凍須考量3件事
至於凍卵可以存放多久呢?依技術上來說,卵子沒有保存期限,品質與新鮮的卵無異,僅需依照「人工生殖法」,凍卵10年後,以書面申請延長,但女性身體機能並沒有跟著按下時間停止器,仍會隨時間老化,故不宜過晚將受精卵放回子宮。
解凍的時機其實也有倫理的考量。4年前,有名62歲的婦女透過人工生殖成功產子,黃閔照卻感到擔憂,「在國外有的案例是超高齡產婦生完小孩後,得了乳癌,半年、一年後就走了,那將來誰來陪伴這個小朋友?」一但老媽媽的身體撐不過因生產而來的劇烈變化,小孩恐怕落入無人照顧的處境。
不過,依照「人工生殖法」規定,想要解凍自己的卵子自由使用是受到限制的,目前只有已婚婦女才被允許,黃閔照說明,因台灣以婚生子女為主,為避免受精卵生下後,父母、扶養權產生爭議,暫時不開放給未婚女性。
我懷孕我驕傲!增個管師追蹤母嬰安全
凍卵是讓未來保留一線「生機」,而面對愈發嚴重的少子化問題,政府去年7月1日起,也擴大不孕症補助對象,增加產前檢查次數與種類,調升育嬰留停津貼。
除了政策加持外,黃閔照還建議,應多方面塑造一個讓孕產婦覺得「我懷孕我驕傲」的環境,也可效法日本,政府編列一筆預算給孕婦自由運用,讓其決定是否要支付高階產檢或母嬰兒用品等等。
另外,也需將產檢資料雲端制式化,方便不同醫師根據先前的資料診治產婦,並建立個案管理師制度,掌握其所在地區內的產婦情形,尤其現今產婦高齡化,產生的慢性病機會大,恐危及母嬰安全,個管師就能持續追蹤,利用完整的制度,讓產婦得到即時的醫療幫助。
「國家在促進生育方面,不單擴大不孕症補助,也可以討論是否推動代理孕母。」黃閔照說,代理孕母在台灣討論二、三十年了,近年部份國人常砸大錢遠赴國外找代孕者,政府應加速修法,推出符合社會期待的代理孕母法。
黃閔照小檔案
學歷: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醫學博士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
現職: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醫務部主任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婦產科部主任
衛福部優生保健諮詢委員
Podcast工作人員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
製作人:韋麗文
主持人:蔡怡真、周佩怡
音訊剪輯:周佩怡
腳本撰寫:周佩怡
音訊錄製:滾宬瑋
特別感謝:台灣婦產科醫學會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