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育率跌跌不休,今年是龍年卻完全不見其效益,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名譽教授、台北市性別平等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麗容指出,生育的問題不能靠單一政策,需要提出整合性生育的政策,幼兒照顧環境、友善職場、彈性工時都是年輕最在意的事。
為了替台灣少子女化找出建言方針,日前台灣生殖醫學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共同舉辦「台灣生育力智庫專家會議」,邀請產官學界專家針對「職場政策」、「人工生殖」兩大面向提出提升提升生育率的建議,讓「不想生的願意生、不能生的可以生」,且彙整出「少子女化對策建言」,建議中央與地方政府、企業通力合作。
會中王麗容指出,「新竹大概是最有活力熱鬧滾滾的城市了。」一語道破年輕想生孩子的原因,不只生養得起,還要職場環境夠友善能配合。她說,早年台灣人口的生育政策,都以支持兒童照顧為家庭照顧的核心,隨著人口紅利減少,開始建立托兒體系,但現今重點非增加機構量,家長在意的是照顧品質;2025年後的人口政策,應該以社會照顧為核心,孩子已經不是誰「家」的孩子,而是社會國家的孩子。
很多研究都認為,性平愈高生育力愈高,台灣的性平排名在世界名列前矛,但生育力卻是全球倒數,王麗容分析,原因出在年輕人生孩子已不只是理性選擇的問題,而是計畫行為,也就是生下來了,誰來照顧?家事又是誰做?孩子變壞怎麼辦?這些為想而想的計畫性思考,都困擾著育齡婦女,婚姻更是從必需品變成選擇品,生育也從「希望」變成「負擔」。
在育兒想像充滿負面能量下,生育力下降也出現三高三低現象。三高是指初婚年齡提高限縮了生育時間、高齡第一胎影響第二胎意願、環境及壓力因素造成不孕機會愈來愈高;三低則是個人對生育期望值降低,沒有幸福感、對婚姻關係穩定度沒信心、對經濟沒有安全感,怕沒錢養養小孩。
王麗容認為,除了三高三低因子外,還有嚴重的社會因子,就是工作及家庭怎麼平衡,職業婦女還得面對托育問題及職場升遷不易的環境,都讓人光想都不敢生,因此政府必須先協助想生而生不出來的人,快速推出補助型及協助型的政策,鼓勵企業營造友善職場,也得推出更多友善生育措施,包括已實施的育嬰假政策都須與時俱進。
已有很多研究認為,孩子小時候由父母自己照顧的好處非常多,包括人格的養成、青春期的親子關係及夫妻關係維持;但台灣制度的設計與國外差距甚遠,在台請育嬰假可能還得看老闆臉色。
目前請育嬰假的資格,父母現在的工作年資六個月以上,子女未滿3歲,可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津補貼,留停的前半年,可領約八成勞保投保薪資,之後就沒津貼補助,恐造成家庭負擔。
王麗容指出,愈有錢的人生孩子後愈想離開職場,愈沒錢的愈不能請育嬰假,對於薪水不高的人就形成社會不義,因此建議政府要給全薪,甚至還要加碼;而現行育嬰假必須在孩子3歲前請完,在國外是視其為親職假,可拉長到7歲前,因此,建議政府放寬育嬰假年限,讓父母可以自由調配。
由於6歲前的孩子最難帶,也是父母最沒有幸福感的階段,因此,國家要給予支持系統,「只要想辦法照顧0到6歲的孩子,國家就贏了!」
目前台北市也有針對友善生殖企業提出鼓勵策施,王麗容認為,企業可將育嬰假、陪產(檢)假、彈性工時都納入公司的ESG,也能利用AI提升職場計畫,這都可以讓企業人力永續發展,減少育兒家庭離職的可能;而政府對企業愈多鼓勵愈好,包括減稅或認證制度都須為有感政策,才可能讓生育率止跌,不再走下坡。
台灣生育力智庫少子女化對策建言:請點我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