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本土確診病例激增,家中小小孩沒能接種疫苗,萬一確診,家長怎麼辦?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特聘教授周汎澔今午提供「ABC評估法」及家長注意事項,提醒家長務必要細心察顏觀色,密切注意幼兒的變化。
周汎澔今午在高市防疫記者會上傳授疫情間照顧幼兒的注意的事項,她提供ABC評估法,A即看幼兒的外觀及活動力,B則注意孩子的呼吸會不會太快或太慢,如果1歲以下嬰幼兒每分鐘呼吸大於50次就要注意就醫。C指的是循環,可觀察孩子的皮膚顏色,是否蒼白發紫或有大理石斑,如果有就需就醫。
她說,家長平日要注意替小小孩量體溫,一般是是早上、下午各量一次,可量耳溫、腋溫或背溫,如果量腋溫,要測3至-5分鐘, 小朋友腋下夾體溫計時,家長要幫忙扶著,比較安全。再著觀察孩子的心跳、膚色和活動力,若看起來疲倦沒有力氣,就要小心。除此也要注意孩子的喝奶量及大小便,小朋友如果12小時不吃不喝,也沒有尿尿,或哭鬧得很異常,就要就醫。
「疫情間幼兒輕微發燒 ,家長不要驚慌」,周汎澔說,大人驚慌,小孩子其實感受得到,「你越慌,小孩會愈哭越兇」。因此這時候要減少替孩子穿衣蓋被,室內保持通風,室溫維持26度至28度,並適當補給水分, 每次約10至15cc,不要強迫喝完。耳溫若達38度,需每一小時持續測量一次,超過38.5度就可適度給普拿疼等藥,再沒有退燒,就考慮用塞劑,
沒滿三個月大的孩子燒退不下來或 3個月至12個月大,高燒39度以上, 建議就醫住院治療。
周汎澔也提醒家長,接受疫苗接種,不只自保也能保護寶寶,此外,平日就要勤洗手、戴口罩,少出出入公共場所,落實防疫規範,若家中有小寶寶,回家需趕快換衣服,洗手才可以抱小孩,照顧小孩最好能察顏觀色,隨時記錄體溫呼吸及心跳的數據,必要時可提供醫護參考,最後的重點是面對疫情,要正向看待。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