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長輩成新冠重症候選人!有「六症狀」代表情勢危急/防新冠再起2
「在今年上半年第四波疫情中,不少年長者剛開始症狀不明顯,等病毒複製一段時間,到了第二周,病情惡化最嚴重,開始急轉直下。」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感染內科主任林俊祐指出,年齡愈長,染疫後,出現重症的機率就愈高,而今年上半年疫情,年長患者很容易出現上述現象。
年齡不到65歲 新冠病毒還是會造成重大傷害
目前像日、韓等亞洲國家將公費抗病毒藥物使用年齡下修到60歲,台灣目前則維持在65歲以上年長族群。
林俊祐認為,有的70歲長輩染疫卻還是活蹦亂跳,也有年齡60出頭病患一染疫就演變成重症,病情變化因人而異,因此無論年齡有沒有超過65歲,一旦出現新冠肺炎症狀,都不可掉以輕心,而公費抗病毒藥物的使用條件,已涵蓋多數高風險族群,但建議視實證證據的出爐,進行檢視,才能讓藥物真正用於有效果族群。
50歲的他 染疫第二周竟出現中風
亞東紀念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廖俊星表示,有的年長者出現了感冒症狀,卻認為是小事,自己認為是尋常感冒,遲遲不願驗快篩,導致無法及時確診、及時給予抗病毒藥物,當轉變成重症,病患、病患家人往往措手不及。
亞東紀念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張厚台則觀察到,這樣的病患一進入急診,常需插管急救,治療更棘手。她強調,病患即使一開始感染是輕症,第二周也有可能症狀加劇,她曾遇過一位年約50歲男性病患,二次確診後的第二周,竟併發中風,情況危急,所幸經過積極血栓溶解術,搭配高壓氧治療才救回一命、逐漸復原,由此可知,染疫兩周內都是重症高風險時期,須特別注意症狀變化。
醫提醒:新冠肺炎絕不是一般感冒!
台中榮民總醫院院長陳適安指出,年長者的確是重症高風險族群,醫療團隊的精準判斷、經驗,對於減少年長者重症、死亡風險,更是至關重要,但重點還是在輕症階段盡早用藥,避免病情加重。
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理事長、仁濟醫院院長李龍騰也說,長輩、長輩家人不可將染疫視作一般感冒,因為長者對疾病敏感度較低,等到出現症狀才積極就醫、接受治療,恐為時已晚;此外,密切接觸的照顧者也應勤洗手、戴口罩,從前端防止染疫、病情進一步惡化。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分析,有些長輩認為到醫院反而會增加染疫風險,因而錯失症狀初期治療的機會,特別是長照機構內抵抗力差的長輩,一旦染疫,易造成院內交互感染,照顧者更要隨時留意。
長輩出現這些症狀 務必盡快就醫
張厚台特別叮嚀,發燒情況、天數是一項很重要的觀察指標,年長者生病、受到感染,通常不易發燒,如果出現發燒症狀,表示核心溫度調節出了問題,更需密切觀察,若發現年長者持續發燒兩、三天以上都沒有退燒跡象,且未見好轉,甚至越來越嚴重,建議趕快就醫,以免情勢惡化。
多位醫師也提醒,年長者該打的疫苗要記得去打,一出現「高燒不退、劇烈咳嗽、呼吸很喘、濃痰無法順利排除、持續胃口變差、意識改變」等症狀,務必盡快快篩、就醫,以免產生更大危機。而「避免過度鬆懈,及早投予抗病毒藥物」更是減少重症風險重要一環。
延伸閱讀:
別以為新冠退燒掉以輕心!想重症清零就聽專家怎麼說/防新冠再起1
感染新冠都輕症?他「一習慣」不改竟住進加護病房、插管/防新冠再起3
各國抗病毒藥給藥條件參差 感染症專家:健保、財政預算有關/防新冠再起5
推薦文章
-
67歲男胰臟癌四期仍活力滿滿「不覺得快死了」狂吃2種食物獲得醫師力讚
-
如何告訴家屬,6歲孩可能一輩子臥床?病情告知先考量2件事
-
新冠病毒易誘發高齡慢性病惡化,犧牲防疫預算代價高昂
-
「恐怖漫畫之神」楳圖一雄胃癌逝!胃癌症狀像胃潰瘍、胃炎,胃痛自行吃藥可能忽略
-
2050年超級細菌「3秒殺1人」!年輕人也有抗藥性 就醫勿做1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