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運動對膝關節最好?院長解答!除了藥物,2關鍵減輕關節痛
根據美國的調查報告顯示,關節炎與風濕症是所有疾病中,造成人類失能最常見的原因(占17.1%),甚且高於一般認為的心臟、肺臟疾病。那麼除了藥物以外,如何減輕關節疼痛?
前北榮院長張德明在著作中提到,關節炎的症狀,可因發炎程度及病因,而有不同的表徵;通常關節發炎時,外觀會造成紅、腫,且合併熱、痛等現象。引起關節發炎的原因眾多,常見包括: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感染性關節炎、痛風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甚至紅斑性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引起的關節炎。除外傷性或感染性外,幾乎都屬於慢性且長期的疾病。
台灣罹患關節炎的比例在15%左右,也就是約300萬人天天與疼痛、發炎為伍,其中又以65歲以上的老人居多,不得不更重視這類疾病的預防與治療。
延伸閱讀:關節退化要「補鈣」?很多人都吃錯!1張表速懂 骨鬆和關節退化差異
失眠讓疼痛更敏感!慢性疼痛病人要正視「睡眠品質」
除藥物以外,如何減輕關節疼痛?以睡眠及運動做分析。
失眠與疼痛之間的相關性,一直是臨床上的重要課題。鑑於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是全世界疼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Campbell博士,進行了睡眠與退化性關節炎疼痛相關研究,並發表在2015年10月的《Arthritis Care & Research》雜誌上。
208位臨床試驗參加者,分為有或無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及有或無睡眠障礙共四組。疼痛以臨床測試及感覺定量測試記分,睡眠狀況則以問卷、睡眠日誌、腕動計(自動記錄活動狀況)及睡眠生理檢查儀(polysomnography多重睡眠電圖:包含腦波圖、眼電圖、心電圖和肌電圖)記錄。
結果顯示,四組中,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患者,若同時有失眠問題,則疼痛程度最強烈。顯示疾病與失眠對疼痛的加成效應,讓病人對疼痛更敏感,此為第一次實驗證明失眠與疼痛間的重要相關性。也強調了慢性疼痛病人,改善其睡眠品質的重要性。因此臨床上,在治療疼痛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正視改善睡眠品質的重要性。
延伸閱讀:醫警告:最傷膝蓋的3種走路方式!不僅膝蓋壽命變短,還會駝背、小腹凸
「運動」可明顯減輕關節痛,並增進關節功能
荷蘭復健與風濕中心的Martin Van der Esch醫師,回顧分析了54個設計有隨機取樣、且有對照組的臨床研究,比較罹患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病人做著地運動(land-based exercise),與不運動間其關節疼痛度的差別,其結果發表在2015年英國運動醫學雜誌。
一般而言,各研究結果皆認為運動可明顯減輕關節疼痛,並增進關節功能,甚至生活品質的提升。其中12個研究更在追蹤了2~6月後,發現膝關節疼痛仍能持續減輕。
過去普遍認為,活動會消耗關節,甚至確實在活動後會感覺不適,但事實上,只要勿過度運動或過於劇烈,且是有指導下的運動,一般是不會有任何不良作用的。即使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的病人,騎自行車、游泳或在健身中心運動都不是問題。
近來一些研究也指出,運動與藥物對止痛有類似效果,而前者則更少了藥物的副作用。在這個回顧性分析研究中,並無法特別建議,哪種運動對膝關節最好,不過張德明也認為,哪種運動可能並不重要,而最重要的是要規律性且持之以恆的運動。水中運動雖可活動關節併健身,但因無法增加膝關節負荷,效果不如著地運動。
這個研究報告,給了我們重要的新觀念:即適度運動可明顯減輕關節疼痛,並增進關節功能,且建議要規律、要著地。
延伸閱讀:走路也能保養膝蓋!「1種走路方式」讓膝蓋年輕,還能減重、強心肺
◎ 本文摘自/《張德明院長 風濕免疫疾病診療室》張德明 著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6/17起『健康2.0』全面升級!主持人除了鄭凱云,也會加入江坤俊醫師,更會邀請包括Dr.she許藍方、家醫科許書華、復健科侯鐘堡、營養師宋明樺、整形外科蘇宗柏等堅強的醫師 、專家陣容與大家一起守護全家人的健康,每天下午2點,每週六、日晚間7點,請準時鎖定 TVBS 56頻道『健康2.0』。
相關文章
跑步、騎自行車膝蓋痛!「髂脛束症候群」發作怎麼辦?
蹲不下去怎麼辦?膝蓋不能超過腳尖?這樣「深蹲」鍛鍊下半身人不老
退化性關節炎最佳選擇!「健走功」健骨、保骨 她天天練骨折快速癒合
小心!陷入體力節節衰退的惡循環!「1個好運動」回復衰退的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