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柯瑋婷
悲傷5階段是1970年代提出的假說,其中包含:「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及「接受」。在醫療場域中,不僅失去親人會感受到悲傷。思覺失調患者的家屬在面對家屬罹病事實時,也會有悲傷反應出現。
從否認到接受 歷經5階段
63歲的英亞(化名)育有3名子女。家庭關係融洽,子女相當有成就,其中2位也是醫師。3年前英亞與先生由加拿大回台定居,開始出現情緒低落、皮膚不明原因搔癢的情況。在子女建議下,前來精神科就醫。
一開始醫師診斷為憂鬱症,但藥物治療成效有限。於是英亞住進精神科急性病房,進行檢查,並持續藥物治療。檢查後,發現英亞的憂鬱症狀及皮膚搔癢是失智症的前兆,影像檢查的結果也一致。子女得知後與醫師視訊通話,並不斷拿出醫學相關文獻及報告,認為媽媽並沒有失智。這個階段便是「否認」,而這樣的情緒可能源自於子女對於媽媽未來可能失去記憶,並喪失功能感到不安。
因為不願意接受,英亞的家屬可能會出現「憤怒」的反應。這裡的憤怒並不是指家屬會很生氣英亞生病。而是會想怪罪相關的人、事、物,一開始可能會怪罪醫護人員,如、醫師下錯診斷、不信任藥物及醫療環境。或是開始怪罪英亞希望返回台灣居住,才導致這樣的結果等。
「討價還價」的階段,家屬可能會希望透過各種方式延緩或阻止失智的發生。
「沮喪」的階段,家屬會覺得氣餒、情緒低落,認為事情已經無法挽回。
「接受」便是指接受家屬英亞罹患了失智症,試圖了解英亞需要的協助及治療,並隨著對疾病的理解越來越多、可以預期失智症未來可能面臨的問題,主動防範未然。
持續時間不同 醫病須溝通
不同家庭面臨家人罹患思覺失調的悲傷反應程度不同,悲傷5階段裡每個階段的持續時間也不同。但良好的醫病溝通,可以減緩家屬悲傷程度、並為思覺失調患者的治療帶來正面的影響。
(作者為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職能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