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柯瑋婷
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過去幾年間年齡15-24歲的族群與其他年齡層相比,自殺率快速上升。表示台灣社會需對於青少年精神健康投入更多關注,以預防及介入避免憾事再度發生。
青少年時期,生理變化快速、受荷爾蒙影響,情緒的波動也較大。青少年主要的角色為學生,主要壓力源除了課業外,還有交友、及異性相處方面帶來的壓力。面對壓力時,人會產生情緒,情緒做出對應的行為,便稱為「情緒調解技巧」。學者將情緒調節技巧進行分類,並研究相關技巧對於精神健康的影響,結果簡單如下:
●思考反芻:不斷回想壓力事件,雖然有助於問題解決,卻容易引發負面情緒。
●逃避:短期間使用可以有效減少負面情緒。但不建議長期使用,以免引發物質濫用(如:藥酒癮)等問題。
●壓抑:可以減少他人對自己的擔憂,但容易引發負面情緒,有可能會增加精神疾患的發生率。
●問題解決:對於減少負面情緒最有效,但並非所有問題都能被解決。
●重新評估:重新檢視壓力事件並賦予意義,對於產生正向情緒有幫助,對於青少年建立自尊有幫助。
●接受:雖然無助於減少負面情緒,但能減輕害怕或恐懼的感覺。
●社會支持: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缺點是容易受同儕影響,集體產生負向情緒。
●分散注意力:將注意力聚焦在其他事務上,以減少憂鬱情緒產生。長期使用會造成其他情緒困擾。
上述情緒調節技巧各有利弊,重點在於是否能有效調適心理健康。青少年階段,有效的情緒調節技巧可以幫助青少年發展出良好的自尊與心理健康;反之,不良的情緒調節技巧會危害精神健康,引發憂鬱、自傷、自殺等行為。因此,家長(或主要照顧者)及師長若能衛教青少年或協助青少年發展出有效的情緒調節技巧,便能有效改善青少年的精神健康。
(作者為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職能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