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抹片篩檢推動近30年,但仍有9成患者不曾接受抹片檢查。(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子宮頸癌」在台灣1995年起推動抹片篩檢後,發生率和死亡率明顯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國內研究發現,30歲以上女性仍有近290萬人篩檢頻率不足,顯示現行篩檢政策有破口。另根據子宮頸癌篩檢登記報告顯示,2021年台灣罹患子宮頸癌的20至29歲女性共41名,其中高達87.8%不曾接受抹片檢查,都是因症狀就醫後直接切片而確診。
子宮頸癌曾經是台灣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台灣也積極在落實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2030年加速清除子宮頸癌「90-70-90」的目標,包括「90%女孩」在15歲前完整接種HPV疫苗、「70%女性」在35歲前及45歲各接受一次高效能子宮頸癌篩檢、「90%確診子宮頸癌的女性」能得到治療及照護。
台灣抹片篩檢已推動近30年,但根據國內研究發現,國內仍有近290萬名女性篩檢頻率不足,更有近9成患者從沒做過抹片檢查。台灣臨床細胞學會監事、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解剖病理科醫師王業翰表示,女性從35歲以後,子宮頸癌發生率會隨年齡逐步升高,建議每3年公費抹片篩檢一次。
▲專家呼籲政府子宮頸癌防治政策要轉型。(圖/記者趙于婷攝)
不過,根據國健署2021年子宮頸癌篩檢登記報告顯示,36歲以上且超過6年未篩檢的女性有近290萬人。王業翰提到,台灣30~69歲女性3年接受一次子宮頸抺片的參與率僅約5成左右;另超過3年未抹片者屬於篩檢保護力不足,其中有約290萬人超過6年未篩檢,推估其中一半終生未篩檢,因此如何讓未篩檢或未規律篩檢的女性接受篩檢,是台灣子宮頸癌防治政策的突破重點。
長庚醫院婦產部教授、東亞婦癌研究團體賴瓊慧理事長進一步表示,根據子宮頸癌篩檢登記報告顯示,2021年台灣罹患子宮頸癌的20至29歲女性共41名,其中高達87.8%不曾接受抹片檢查,都是因症狀就醫後直接切片而確診,顯示子宮頸癌篩檢政策不僅要關注目前公費補助的30歲以上女性,年輕女性的篩檢也值得重視。
對此,台灣癌症基金會也呼籲,台灣子宮頸癌篩檢政策應該轉型,在短期計畫上,建議開放25~29歲抹片檢查;3年內有做過抹片檢查者,每3年一次HPV篩檢或抹片檢查;30歲以上未曾篩檢者,建議同時接受HPV篩檢與抹片檢查。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