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9 筆數
養成超慢跑習慣助長壽!身心醫指好處多:護心血管、增幸福感。
2024-07-18慢跑負擔小又有助養生,甚至對身心健康也有所幫助,近年來蔚為風潮。不過超慢跑看似簡單,其實也有些細節需要留意,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分享觀點,助大家運動成效更佳也更安全。
有運動也別久坐!心臟醫教6招養心,別讓久坐傷心血管。
2024-05-16郭志東醫師說明,很多人有每天規律運動的習慣,例如每天慢跑30分鐘,但許多在一天當中除去這慢跑的30分鐘後,剩下的時間大多都沒在活動。以通勤的上班族來說,早上大多是通勤約1小時,上班坐在電腦前8小時,下班晚上運動30分鐘,再繼續坐著,然後睡覺。雖說規律運動的人,對於心血管的保護力自然是比沒有規律運動的人來得高,但避免久坐和規律運動若兩者都能兼顧絕對是更好。
不當減重、營養不良也會脂肪肝!營養師指關鍵,6觀念確保肝健康。
2023-10-11脂肪肝未必是肥胖者才會有,健身、身材好的人也要留意,尤其是不當減重、快速減重者。聯欣診所李亮儀營養師指出各種脂肪肝類型及改善方式,提醒肥胖者、維持身材者,都要留意飲食習慣,更有助避免脂肪肝。
「養心」是夏季保健一大關鍵,中醫教「夏日養心操」動動雙手助養生!
2023-08-14夏至是陽氣最旺的時節,運動也要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因為氣候炎熱,若長時閒在陽光下運動可能引起中暑,建議可以在清晨或傍晚天氣涼爽時,選擇合適的運動,透過運動以達到舒展筋骨,調暢氣血,養護陽氣的效果。
網傳深蹲傷膝蓋?醫:並不會。正確助養骨骼、肌肉,但1種人不適合!
2022-10-17說到深蹲,不少人認為是個容易傷膝蓋的運動,對此史考特醫師則表示,其實並不然,就像有人80歲可跑馬拉松,但也有人坐輪椅,關鍵在於身體是否健康。一般而言,適度且正確的深蹲並不會對膝關節帶來損害,反而可以間接保養膝蓋,膝蓋健康的族群,即便上了年紀也可以進行。反之,若是膝蓋本就有問題,自然就不適和,更不用說錯誤或過量的不良訓練方式。
防運動意外中風、心肌梗塞!醫教6觀念,循序漸進更養生。
2022-09-13郭志東醫師表示,三高、心血管疾病患者、平時沒有運動習慣者、想開始培養運動者,血管通常或多或少都會有斑塊存在,這類族群若在一開始就進行強度較高、時間較久的有氧運動,容易使得血管收縮、血壓波動較大,此情況恐怕會有較高的風險使斑塊破裂、阻塞、形成血栓,造成腦中風、心肌梗塞。
水果要飯前吃?飯後吃?營養師指6情境,視需求、選時間、挑水果!
2022-07-18台灣水果豐富多元,不少民眾飯前飯後都會來個水果,不過在講究健康的現代,水果到底要在餐前吃比較好?還是餐後吃比較好?對此簡鈺樺營養師表示沒有一定的答案,可視個人需求選擇水果和時間,若沒有特別需求就選個對自己有利的吃法、避免踩雷就好。
當心孩童誤入「成長冬眠期」!寒假在家更要注意3大NG!
2022-02-11根據最新315位國小學童家長的網路問卷調查結果,有高達77%小孩寒假常做的休閒活動是「窩在家看電視、滑手機」等室內運動,顯示孩童們放長假期間容易累積的不出門、少日曬、少活動等不良生活習慣,導致嚴重的生長缺口。提醒家長積極培養孩子良好作息、給予正確營養和足夠鈣質。
一圖看懂!打完疫苗可以XX嗎?10件日常大小事,重症醫詳解!
2021-10-05打完疫苗可以「打手槍/自慰/性愛」嗎?此問題在黃軒醫師的粉專上意外的相當多人詢問,不過確實也是個相當重要的問題,值得重視。對此黃軒醫師表示可以,不論男女,新冠疫苗對這些行為都不會有所影響,也不會讓疫苗失效,疫苗不會藉此排出體外。不過還是有需要留意的地方,如前述避免太過激烈的行為,以免身體痠痛、疲憊等不適,無法辨別是疫苗引起或是性行為引起。
千萬別戴口罩運動!醫:恐防疫失效、加重負擔,嚴重致死!
2021-05-31胸腔內科/重症醫學黃軒醫師表示,不論是快跑、慢跑、騎車運動、爬山,或是瑜珈、筋骨身展等靜態活動或是有氧運動,都不應戴口罩執行。
防肺炎先自保!6招幫助清除肺部黏液分泌物
2021-05-14肺炎傳染來襲,身體「衰弱」的族群面臨更高風險。隨著年紀增長,身體生理儲備量下降,在面臨外界壓力時無法維持身體恆定,甚至身體平衡被打亂後恢復變慢或不完全就是「衰弱」。根據統計,衰弱的老年人死亡率更高,比起身體狀況強健的老人,死亡率高出3-5倍。
6招改善足底筋膜炎!醫:室內拖鞋支撐力也要夠。
2021-04-19足底筋膜炎的典型症狀是足跟前端疼痛,特別是睡了一整晚後,剛下床那一剎那,疼痛往往最為嚴重;等多走幾步後,轉為較輕微的痛。這可能是因為一段時間沒有承重的筋膜突然拉緊所致。一般女性發生率大約是男性的兩倍。過去足底筋膜多發生在 40 歲以上,但現代人可能運動不足,20 歲發生足底筋膜炎,已經比比皆是了。
吃水果飯前、飯後哪個健康?水果時程表一張圖秒懂!
2021-04-15一般人在沒有其他需求或疾病的情況下,吃水果時間可選在飯後,主要目的在吸收水果內的B群和維生素C。B群有助於幫助營養素的吸收和代謝,維生素C則有助於餐食中鈣和鐵的吸收,像是芭樂、柳橙、奇異果都是很好的選擇。若當餐大魚大肉,則建議可攝取酵素豐富的水果,如木瓜、鳳梨、奇異果,有助提升消化能力,促進食物分解、吸收。
不胖不老也會得高膽固醇!家族史、缺乏運動才是元兇?醫師點名「風險族群」應降更低
2021-04-07近年來國人關注三高不僅發生在老年族群,青壯年也可能因為三高與高膽固醇發生心血管疾病意外,由於膽固醇數值需透過抽血測知,且高膽固醇無明顯症狀,心臟內科醫師提醒,成人40歲以上應定期檢測膽固醇數值,若是高風險族群更要注意膽固醇超標問題。
你的失智症機率有多高?一招讓老年癡呆風險少4倍
2021-02-05大腦功能與身體機能一樣,會隨著實際年齡而逐漸下降,特別是在中年之後,會更為明顯。累積的分數越高,表示認知功能退化的機率就越高,也代表著未來越有可能罹患失智症在2018年美國身體活動指引方針,規律的身體活動能有效降低罹患糖尿病機率及減緩沮喪症狀
筋膜槍有用嗎?哪些部位不能按?復健名醫:適當運動才能擺脫肩頸痠痛
2020-11-19現代人工作忙碌,大多數因爲長時間姿勢不良、缺乏運動,導致身體長期處在緊繃狀態,進而引發痠痛。民眾有腰痠背痛問題時不少人選擇按摩或自行購買筋膜槍等按摩電器。然而,醫師提醒,肩頸痠痛未必全是肌肉僵硬造成,某些情況也可能是疾病訊號,無法只靠按摩或筋膜槍就真正改善。
秋天易過敏感冒、更年期症狀變多?中醫師教養肺降燥法:按摩、飲食、多喝水
2020-10-16今年過完中秋後氣溫明顯下降,不少人覺得比往常更早迎接秋天,隨著入秋溫差大,季節性的疾病也開始出現,南崁風澤診所胡心瀕院長表示,自身調節能力弱的族群,容易受到氣候轉變影響,尤其在秋季最常發生鼻塞、打噴嚏、汗皰疹,還有自律神經失衡。
慢性發炎是致癌元兇?醫師3招助排毒:睡好覺、吃彩虹蔬果、多運動通淋巴
2020-08-10林曉凌醫師說明,癌細胞其實就是病變的細胞,主要是因人體內有一個正常的生命週期,當細胞壽命已盡或是開始出現老化或病變等現象,這時就應該要從細胞核終止細胞的生命週期,但是由於發炎物質與自由基等對細胞造成傷害,改變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控制細胞週期序列的功能已經出現了變化,出現病變的細胞就會不斷地被複製。
外食族餐餐吃便當體重飆高?菜、肉、飯比例正確控血糖防復胖
2020-07-30想控制體重的外食族,也必須逐步改變過去不良的飲食習慣,假設本來天天吃甜食,馬上變成完全都不吃,甚至強迫自己天天運動,身體很快就不堪負荷,減肥失敗不說更可能導致體重反彈而復胖。營養師建議,飲食與運動的調整皆非一蹴可幾,循序漸進才是健康減重之道。
癌症如同身體慢性發炎?醫指3關鍵避免身體變成「易癌體質」
2020-06-03台大醫院林曉凌醫師表示,身體的慢性疾病往往和慢性發炎有關,常見包括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等,最嚴重的一種就是人人聞之色變的癌症。一般細胞都會有個生命週期,當生命週期過了就會老化、死去,並代謝出體外。
腦中風致殘奪命,男性肥胖嗜鹹機率高!少吃煎炸高膽固醇,運動後勿直接洗澡
2020-04-15腦血管本身病變造成狹窄,或身體其他血管的雜質血塊形成血栓後,導致腦組織壞死,常見有腦血栓與腦栓塞兩種,家中親人如有有心肌梗塞或猝死,腦中風的危險性也會增加。在身體因素方面,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高血脂都會增加腦中風風險,尤其是高血壓患者,因血管內膜受損與膽固醇堆積,容易加素血管硬化,或是擠破血管導致腦出血。
女星心臟主動脈瓣膜狹窄急救,心臟外科醫師:有這些症狀盡早就醫檢查。
2020-03-02心臟主動脈瓣膜狹通常分先天及後天,後天常隨著人體老化,身體自然不如以往而出現,若是身體出現了異常呼吸急促、喘、頭暈、頭痛、胸悶、胸痛、心悸等、甚至感覺到延伸至左肩疼痛、左背部疼痛等延伸性疼痛,這些都很有可能是警訊,
下床一踩地腳就痛?醫教簡單3招在家改善足底筋膜炎
2020-02-07許嘉麟醫師表示,「足底筋膜」是附著於腳底跟骨到趾骨的纖維筋膜,作用是維持腳底成弓型,使之能夠保持彈性,在運動過程中吸收地面衝擊之用。而會引起足底筋膜疼痛,就是超過足底筋膜能身體使用可承受的範圍。一般來說,可以用年齡做為常見的成因分隔,40歲以後中年的成因是「退化」,而40歲之前的年輕人則是「使用不當」。而若排除這兩者,另外就要考慮臨床上最常見容易導致筋膜過度緊張的狀況,也就是「先天結構:高足弓」。
工時長增高血壓風險?心臟科醫師教你調整運動飲食,避免「白袍效應」如何居家量血壓?
2019-12-25康研診所心臟科林俊忠醫師接受《今健康》採訪指出,壓力確實是影響高血壓的危險因子之一,工作壓力會造成身體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和血管收縮,不利於血壓健康。此外,上班族若通宵工作、日夜顛倒,或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問題,導致睡眠品質不佳,也會干擾自律神經正常運作,進而對血壓產生影響,一旦真正進入高血壓恐有併發症風險,平日應多檢視生活作息。
打麻將也有利護腦!健腦從生活做起,簡單5習慣有助腦袋靈光!
2019-12-20很多人下班之後為了犒賞今天的自己,常出現大吃大喝,或吃自己喜歡的垃圾食物等,如此的行為容易引起三高,而三高就容易引起血管堵塞,進而引響腦部健康。所以一定要注意飲食均衡,切勿下班後暴飲暴食。
運動看時辰更健康!運動時間太早太晚都不好,這時段運動更有益健康!
2019-12-18台北市博仁綜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蘇上豪醫師 就曾表示,除了運動之前要先做好暖身之外,也要注意運動的時間,早晨的運動常常容易出事,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早晨的時後溫差變化較大,所以建議最好不要在06:00前運動,以06:00後為佳。
大降糖尿病中風、死亡風險,掌控好各項數值,醫教4招保護好心血管
2019-12-10中醫大附設醫院新陳代謝科/李國陽醫師 表示,第二型糖尿病較容易有心血管疾病的問題,所以需要控制的數值不會單單只有血糖。而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經二十多年的研究顯示,長期糖尿病控制良好,特別是糖化血紅素
男星激烈運動猝逝!心臟內科名醫洪惠風:心臟驟停如土石流,日常4步驟護心
2019-12-02猝死通常是因為突發的心律不整、心肌梗塞等所致,其往往就像土石流一樣發生的非常突然,前一天、甚至前幾個小時身體還非常硬朗、狀態非常良好,但在受到外界刺激就突然發作。如天氣變冷、情緒緊繃、壓力過大、身體疲倦、睡眠不足、運動過度、空氣汙染、咖啡飲用過量、飲酒過量、服用藥物等
糖尿病掌控好7項數值,可大降中風.死亡風險。簡單4招護血管!
2019-11-29中醫大附設醫院新陳代謝科/李國陽醫師 表示,第二型糖尿病較容易有心血管疾病的問題,所以需要控制的數值不會單單只有血糖。而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經二十多年的研究顯示,長期糖尿病控制良好,特別是糖化血紅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