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誤、犯錯後感到自責、愧疚?心理師教5步釐清思緒、放過自己。
2023-08-08失誤、犯錯、出現不好的結果,許多人總是會背負著不少的心理壓力,甚至更進一步影響後續思考及行動。擁抱心理諮商所許翊庭諮商心理師指出常見影響,也提醒適度的和自己站在同一邊,別對自己太嚴苛。
失誤、犯錯後常見心理壓力,
過度檢討&否認錯誤。
情境1:坦承錯誤卻過度檢討
許翊庭心理師表示,察覺失誤、犯錯後的心境變化視人格特質、環境影響、事件本身等因素人人有所不同。不過從大方向來看,常見會出現懊悔、愧疚感、羞恥感、自我批判、自我懷疑,甚至是懷疑到認為自己整個人都是不好的,這在亞洲文化尤其明顯。這樣過度檢討自己的情況下,除了容易常常處於低落,也容易對自己失去信心,擔心下一個決策是否又會做錯事,對身體和心理的影響都是一大負擔。
情境2:否認錯誤卻過度武裝
從另一個方向來看,也有人會不承認自己的錯誤,這常見原因出自於防衛機制,坦承錯誤會如同否定自己,會需要連同自己的無力、脆弱、自己不夠好一起承認,否認可讓自己持續維持良好的形象。不過也因為如此,就很有可能處於武裝的高壓力狀態,深怕一個不小心會讓人覺得不夠好,又或是他人稍有提供友善的建議或提醒,便會如同刺蝟一般滿身尖銳,覺得對方多事、是對方不了解,進而出現阻擋資訊、失去成長空間、甚至時常感到憤怒、焦躁,也容易出現同樣的錯誤。
混合情況:
各種情況也有可能出現混合,以上述兩種來說,例如自己明白錯誤,但卻不願意對外承認,出現的影響也就有可能覺得愧疚、自我懷疑、同時又說服自己在這件事沒有做錯,後續就可能出現不斷的要求自己凡事做到最好,並且持續武裝,不容得其他人半點建議,身上背負的壓力也會更大。
失誤、犯錯後感到自責、愧疚?
5步釐清思緒,學會放過自己。
留給自己錯誤的空間,
和自己站在一起!
許翊庭心理師建議,生活中可留給自己一些「錯誤的空間」,遇到錯誤也先不要急著怪自己、定罪自己或是武裝自己。適度的和自己站在同一邊,幫自己說說話,為自己加油打氣,避免和環境或周遭不明白事件的人一起怪罪自己。
錯誤已成為過去,
重要的是現在、未來:
錯誤已成為過去,重要的是現在、以及未來。發現犯錯後,若情況允許,可先讓自己有靜一靜緩衝的時間和空間。
釐清思緒從「情緒」著手:
情緒是很好的自我察覺的根據,可了解自己當下為何這麼不舒服的感受,這也有助了解犯錯行為背後的動機。接下來可回想過程是不是哪件事違背了動機。下一步就有利找出能夠符合感受和動機的行動。在確認目標、方向的前提下,了解後續方向該怎麼走才會讓自己好受一點、將事件修正、重新出發。
發現錯誤坦承就好:
在思考過程當中,若發覺自己真的有出錯、自己過意不去,對該行動坦承錯誤即可,並做自己能做的。避免受高張情緒影響決策和行動,或是誤判關鍵而又出現失誤,造成更多不好的事情發生,形成惡性循環。
記得「人是多面向的」!
別因幾個錯誤全盤否認自己。
許翊庭心理師也提醒記得一件事「人都是多面向的」,而非單一身份,不會因為一個或幾個錯誤就完全沒有價值。即使一個人察覺在某事件中犯錯而自責、愧疚,或是其他人怪罪、不認同,他一樣可以是個認真負責的工作者、很出色的藝術家、很孝順的孩子、很顧家的父母、很善良的人。因此不需要因為一件事情而全盤否定自己。
學習讓自己在錯誤當中成長,除了可避免犯錯後的心理壓力累積在心理、進一步影響後續行動,也可以避免同樣事情的關鍵所導致不愉快的結果一再發生。
《延伸閱讀》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