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層十載與時俱進:推廣加成,合作相乘


戶外與海洋教育走讀嘉年華。(圖/詹文碧)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自 2013 年開館迄今已有 10 年,為了歡慶十週年慶,陸續舉辦相關主題活動,以「十」字為概念,廣邀相關單位共襄盛舉,並透過公私立單位協力合作,具有更大的相乘效果。

斷層保存與防災推廣主題

運用立體書推廣一系列防災知識活動

繼 2022 年園區與國家災害防救中心合作,舉辦「災防小先鋒斷層知識通」特展,在展區內介紹各式各樣的防災背包,以符合不同需求的民眾在避難時使用。同時彙整政府與民間機構的開放資料,推廣 LINE 官方帳號,推播最即時的防災資訊。在 2023 年 1 月份開始,推出「地震!別怕!」立體書推廣防災知識一系列活動。

首先,園區與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合作展出「防災知識充電站」童書展,期間從 1 月 3 日起至 3 月 31 日在國資圖的兒童學習中心,精選國內外適合兒童閱讀的防災書籍,以推廣閱讀,並透過防災背包的展示,進行雙語版防災包活動,透過遊戲中的學習,讓孩子從小建立災害應對的能力,延伸科學防災知識及閱讀推廣。

接著, 2 月 11 日舉辦「地震!別怕!」立體書推廣會及導讀活動,邀請立體書第一作者曾敏惠小姐和台中市台中故事協會老師「波妞媽媽」攜手帶領親子們共讀,學習生活中的防災知識。園區同仁與國立中興高中師生以大手牽小手的方式,帶領竹山鎮大鞍國小學童製作專屬的立體防災書並在現場發表,使其在動手做的過程中理解防災準備的重要性。

立體書推廣活動。(圖/詹文碧)
立體書推廣活動。(圖/詹文碧)

防災野餐市集暨週年紀念活動

緊接著,為了迎來 5 月 1 日十週年園慶,在 4 月 30 日週日這天,舉辦「斷層十載、與時俱進」防災野餐市集,當天邀集 20 幾個國內政府機構和防災產業單位,共同擺攤舉辦防災市集、親子野餐、和防災知識集章活動,讓民眾體驗防災生活化,在生活中學防災。當天甚至與捷克科學院及國立中央大學三方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完成在車籠埔斷層槽溝內架設全球首台監控儀器,彰顯了國際合作交流意義,透過於斷層線介面上精密監測,研究斷層位移,了解斷層活動行為,收集地震數據,希望能長遠預測地震與斷層的發生。

斷層十載主題海報。(圖/詹文碧)
斷層十載主題海報。(圖/詹文碧)

地質論壇與影片特映會

暑假人潮眾多期間,為了讓更多人了解車籠埔斷層保存相關議題,在 7 月 15 日藉由「大地之心~一位斷層上的法國人」影片特映會讓觀眾認識板塊邊界,懷念當時畫出臺灣板塊邊界、聽到臺灣心跳的第一位法國人-安朔葉。

自 7 月 29 日起連續每個週六舉辦 5 場大師講座,邀請與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開園有關的專家學者,如斷層槽溝的開挖人陳文山教授、研究臺灣活動斷層的徐澔德教授,及促成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建館的孫維新前館長和滕清生前副館長,研究土石流災害議題的水保署減災監測組陳振宇組長等人,針對車籠埔斷層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之地質議題進行討論,以「地質論壇」一系列直播講座活動,來探討車籠埔斷層、活動斷層、竹山槽溝挖掘、地震延伸災害等一系列相關的地質議題。

電磁視界與能源教育主題

電磁視界更新與揭牌儀式

繼科博館與台電公司從 2017 年開始攜手合作「電磁視界」,將園區入口矗立的 1 座臺灣電力主幹線的 345 KV 高壓電塔做為全臺最大的教育設施,更新為「電磁視界 2.0 :消失的科學家」。 2023 年 1 月 13 日舉行入口意象揭牌儀式,牌面融入世界級地質景觀的逆衝斷層意象,並新增許多互動型展示,以神秘電磁場與原子意象做為入口設計,包含磁浮原理、暗中捉迷藏、光的偏振、光的全反射、藍光書房、波之舞劇場。其中波之舞劇場係以波為意象的大型科學動態藝術展品,觀眾體驗波的前進、頻率的變化、節點的舞蹈等現象所帶來的和諧美感,滿足對「電磁波」與振動具象化的想像。

揭牌儀式。(圖/詹文碧)
揭牌儀式。(圖/詹文碧)
波之舞。(圖/詹文碧)
波之舞。(圖/詹文碧)

近年來,為響應能源安全與節能減碳,臺灣持續提高再生能源在電力系統的比重,園區入口能看見風電意象裝置藝術,戶外步道增加綠能展示牆,民眾可從牆上竹編窗櫺觀看臺灣推動再生能源的目的與進展。

能源轉型!你我都行!

10 月 30 日當天與鄰近大觀和明潭水力發電廠合作的儲能主題,邀請伊達邵國小和明潭國小中高年級學生走出校園展開電廠巡禮,了解離峰時段會將蓄積在下池的水抽回日月潭,這使得日月潭變成一顆巨大的蓄電池,只要 5 分鐘就能支援全國的用電需求。透過這次活動,希望日月潭週邊的學童更熟悉能源的運用及家鄉地理環境,也認識日月潭抽蓄發電系統這項獨特的工程史蹟。新款口袋型科教桌遊是透過一副撲克牌就能學習基載發電、綠能發電的最新技術和趨勢,玩過後即能了解電磁波、水力發電的運作方式,與臺灣電網的重要性。

戶外教育、防災教育與淨零教育

南投縣戶外教育推廣                                

園區位於高速公路竹山交流道路衝處,往往成為學校辦理戶外教育必訪之地。 2023 年 6 月 17 日戶外與海洋教育走讀嘉年華在園區舉行,南投縣政府邀請 20 多個獲縣府認證的戶外教育場域業者設攤推廣,讓參與的民眾及教職員實際體驗各場域戶外教育課程方案,並進行雙向的回饋及交流,更邀請各級學校校長及代表共同辦理戶外教育績優成果分享,透過走讀、操作、觀察、探索、互動、反思等歷程,結合五感體驗的融合學習,讓學習更貼近生活。園區提供了 3 個戶外教育課程,包含地震防災、電磁學以及與在地學校合作的「尋龍傳奇」地質教案,在「南投縣戶外教育及海洋教育資源網」中亦為重要的示範戶外教育推廣場域,鼓勵學童自主學習,並更加重視生活體驗與課程的連結。

戶外與海洋教育走讀嘉年華。(圖/詹文碧)
戶外與海洋教育走讀嘉年華。(圖/詹文碧)

環保小行動、淨零大未來

為了整合環保防災議題與能源轉型教育,在 11 月 7 日至 12 日當週集大成熱烈舉辦與慈濟基金會合作的「環保小行動淨零大未來」,利用行動環保教育車「淨零未來館」,將淨零排放議題透過日常生活去印證實踐,認真看待氣候變遷和 SDGs 主題。活動還搭配 PaGamO 線上遊戲體驗,讓學員從遊戲中學習環保防災跨領域知識,而園區歷年與台電合作的能源教育教具共同展示,在此亦非常受歡迎。

「淨零未來館」行動環保教育車。(圖/詹文碧)
「淨零未來館」行動環保教育車。(圖/詹文碧)

期待新風貌

園區內最重要的「斷層槽溝保存館」保存了 921 地震當時的地表破裂原狀,槽溝剖面呈現清楚的褶皺與斷層構造,是世界上難得一見的地質景觀,光雕投影將學者研究的紀錄以影片方式投影至槽溝現場,模擬過去地震發生的狀況,讓民眾更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為了讓觀眾有更好的視野,槽溝保存館自今年 9 月動工平臺整修,預計 2024 年暑假正式啟用,期待迎接新的面貌,讓民眾更近距離觀賞斷層錯動帶來的震撼!

本文結束分隔線

我們與「核」的距離 Part 2:福島核災區見聞

大地震來了! 破解臺灣西部前陸盆地的秘密

如何減輕地震災害?活動斷層是臺灣災害性地震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