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08月08日 星期六

    永寿宫的汉妃秘闻

    《 文摘报 》( 2020年08月08日   08 版)

        2020年,对北京故宫而言是个特殊的年份——紫禁城建成600年。作为国内精通满语的历史学者,近日,北京社科院满学所博士后杨原在网上直播课堂用大量的清宫档案第一手文献资料,独家解密鲜为人知的永寿宫、“汉妃第一人”恪妃,以及清朝关于满汉通婚的历史秘事。

        永寿宫的第一代主人

        史上唯一官方认证的汉妃

        永寿宫是一座明代汉族宫殿建筑,属于内廷西六宫之一。位于翊坤宫南面,长春宫东面,是后宫之中离养心殿最近的一个宫。杨原介绍,永寿宫是紫禁城里比较核心的后妃寝宫,距离养心殿和乾清宫都很近,经过顺治时期的大修,皇帝便将其赐居于嫔妃。后妃怎么侍寝?他记得朱家溍当年说过,“每天晚上后妃都集中在养心殿后殿的燕喜堂等着皇帝翻牌子,翻到了谁的牌子,谁就留下,其他人就相当于下班回家了”。

        从地图能够明显地看出,永寿宫的位置非常好,它离后三宫很近,离养心殿也非常近。永寿宫离养心殿有多近?皇帝可以从养心殿北边的“吉祥门”出来,几步就来到永寿宫。人们不禁好奇,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是哪位妃子的寝宫?杨原揭秘:永寿宫的第一代主人是恪妃,而这位妃子,却是一名民籍汉女。

        清初,清军刚入关,天下未定,为了拉拢中原人士,以建立更牢固的统一战线,清廷开始鼓励旗人与汉人通婚。顺治五年曾下了一道上谕:“方今天下一家,满汉官民皆朕臣子,欲其各相亲睦,莫若使之缔结婚姻。自后满汉官民有欲联姻好者听之。”顺治大婚后,为做出表率,招选出身于直隶滦州的民籍汉人吏部左侍郎石申之女入宫,赐居永寿宫,甚至被称为“永寿宫妃”。

        实际上,“恪妃”并不是顺治封的,而是在康熙时被上谥号追封为“恪妃”。杨原指出,“她的发式是汉式,衣服也是汉服。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她肩上披着一个咖啡色的云肩,云肩当时是汉服非常典型的一个特征”。恪妃,虽然在历史上并没有什么有名的事迹,但她的汉妃身份在当时却是足够特殊。《清皇室四谱》中有记载:恪妃石氏,礼部左侍郎石申女,初,世祖稽古制,选汉女以备六宫,妃与焉。赐居永寿宫,冠服用汉式。因此,恪妃是真正意义上的清朝永寿宫第一代主人,也是清代历史上唯一官方认证的汉妃,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永寿宫,就成为这一历史的见证地。

        “满汉不通婚”

        为了防止人口膨胀而导致财政危机

        过了不长时间,顺治十二年,皇帝下达了一道上谕:“太祖太宗制度,宫中从无汉女。且朕素奉皇太后慈训,岂敢妄行。即天下太平之后尚且不为,何况今日。”

        杨原介绍,这道谕旨的背景离不开顺治朝出现的一段社会舆情:当时在江南突现传闻,说顺治帝要广纳汉妃,要到江南选美女。结果江南地区的老百姓都比较害怕,家里姑娘不到岁数就赶紧急着嫁人。“大家都知道顺治朝时的满汉关系非常对立,非常紧张。传闻并不是真的,但是当时在江南地区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为了平缓民众情绪,顺治帝就发了这么一道上谕,等于是向社会做了一个承诺。”这道上谕也就是“满汉不通婚”的开始,自此,满汉不通婚便成为一种祖制。

        在杨原看来,“太祖太宗制度”“皇太后慈训”,不过是一些冠冕堂皇的说辞。其实道理很简单,满人属于少数民族,通婚的融合政策一经执行,满洲血统很容易就会被数百倍的中原汉人湮灭。尤其是旗人的很多待遇高于普通百姓,旗民之间大量通婚,也会使八旗人口迅速扩大,很快就会出现“僧多粥少”的状况。

        很多人对“满汉不通婚”都会简单理解为满人与汉人不能通婚。杨原强调,满汉不通婚的正式称谓叫“旗民不通婚”,“满汉”突出的是民族,“旗民”突出的是体制内外,“旗民不通婚”针对的是以八旗为建制的旗人不可与八旗以外的民籍百姓随意通婚。

        虽然八旗系统十分庞大,也非常复杂,但“旗民不通婚”的界线简单直白:只要有一方在婚配时,该家庭并没有被编入八旗,便属于被清廷祖制禁止的。而尽管有一方是汉人,但只要在婚配时该家庭已经入旗了,便不在禁止之列。

        杨原在考证中发现,“满汉不通婚”重点是在“旗女不能外嫁”,“一般来说,男性纳汉女问题都不大,比如说乾隆的母亲、孝圣宪皇后的亲生母亲是宝坻县民人,也就是说乾隆的姥姥都可以是汉人。但是我看过很多档案,对旗女外嫁都是罚得比较狠。”

        宫中是否再无汉女

        很多迹象表明,乾隆朝的后宫里有不少汉妃,但在史籍文献当中怎么不见记载?特别是清廷中很多汉女入宫选妃的传闻在民间甚嚣尘上,为此乾隆皇帝还特意发布上谕做过解释:“近闻南方织造、盐政等官内,有指称内廷须用优童秀女,广行购觅者,并闻有勒取强买等事,深可骇异。诸臣受朕深恩,不能承宣德意,使令名传播于外,而乃以朕所必不肯为之事,使外间以为出自朕意,讹言繁兴。”大意是说:近来有传闻,一些织造官、盐政官到民间为我买女童做侍女、或是备选嫔妃,这实在是“骇我听闻”,这是打死我都干不出来的事。

        不过,在不久之后的一则上谕中,乾隆也承认曾经有苏州织造海保给他进献过一些女子,被他义正词严地拒绝了。还有一些女戏子,艺术水平实在平常,他也没有接受,并说“此人所共知者”。

        杨原感到非常有意思的是,他在很多史料中都能看到,但凡乾隆当众说“人所共知”一类话时,往往已经是纸里包不住火了。那么“海保进献女孩”的事情,是否真的被乾隆拒绝了?杨原认为“现在并不可考”,不过“乾隆说自己绝不肯招选民籍汉女入宫,这是绝不可信的”。从很多宫廷档案的记载来看,“不仅是乾隆本人,甚至在他祖父康熙的后宫里,都不乏汉妃的身影”。

        杨原紧接着放出一幅“崇庆太后八旬万寿庆典图”,从画面可以看到,当年乾隆的母亲崇庆太后、也就是孝圣宪皇后过生日的场景,“乾隆他们娘儿俩边上各坐着两排两列,内侧穿的都是朝服,外侧有一列穿的衣服就各种各样了。其中有两个穿的是凤冠霞帔,这是典型的中原汉族的服饰。凤冠霞帔说明她们是嫔以下的后妃,而且是民籍汉妃”。

        杨原说他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调档案时发现,“从乾隆元年到乾隆五十八年,汉妃都集中在这段时间办理入旗手续。比如说乾隆的纯惠皇贵妃苏氏一族是在乾隆四年入旗,怡嫔柏氏一族是乾隆七年入旗,庆恭皇贵妃陆氏一族是乾隆二十二年入旗,芳妃陈氏一族是乾隆四十年入旗……”

        入旗代表了什么?首先,说明她们原本就是民籍汉人的身份。第二她们入旗以后,家族世代都可以享受八旗的优厚待遇,比如说有田地庄稼,可以当公务员,国家给分住宅官房等等。最后一点很重要,入了旗,便不再是民籍,汉妃的痕迹就被抹去了。杨原感叹,“现在再看《清皇室四谱》《后妃列传》等等,乾隆的后妃全都写着某妃某嫔是某旗某佐领下人。而不再是某地某处的人,就是把民籍汉妃的痕迹抹掉了”。

        他进一步指出,其实,在众多的清宫档案当中,可以发现不仅仅只有乾隆帝纳娶过汉妃。从众多的文献记载来看,汉妃在清宫,其实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民间所说的“汉不选妃”,只是在“旗民不通婚”的历史背景下,对宫廷生活的一种猜测。

        (《北京青年报》8.4 李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