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麻是一種常見的症狀,很多人都曾經在久坐、盤腿或蹲廁所後感覺到腿部發麻,這類情況通常只要改變姿勢、稍作休息就能緩解。然而,腳麻的情況持續出現或影響到日常生活,就可能是其他潛在健康問題的警訊。
腳麻的原因非常多樣,從簡單的神經壓迫到更複雜的血管或系統性疾病都有可能引起。接下來,我們將一一解析腳麻的不同原因及建議的就診科別,幫助您掌握應對腳麻的正確方法。
腳麻的原因跟症狀有哪些?該看哪一科?
原因分類 | 具體原因 | 症狀描述 | 建議就診科別 |
神經性問題 | 周邊結構壓迫 | 神經受壓部位不同,症狀會不同,例如坐骨神經壓迫時可能從臀部沿腿部延伸麻痛。 | 復健科 |
腰椎神經壓迫 | 常見於椎間盤突出或腰椎椎管狹窄,可能出現下肢痠痛或麻的症狀,彎腰向前或站久加重。 | 復健科 | |
血管性問題 | 糖尿病導致神經病變 | 腳趾或腳底部麻木,常見於兩腳同時出現,原因是血糖控制不佳導致循環不良。 | 新陳代謝科 |
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 | 走路或抬高腳時麻痛加劇,放下休息後症狀緩解,因為動脈狹窄使血流不足。 | 心血管內科 | |
系統性疾病 | 中風 | 單側手腳麻木,伴隨講話不清楚、顏面神經失調等症狀時,可能是中風的徵兆。 |
急診(中風跡象)/ |
自體免疫性疾病(如多發性硬化症、紅斑性狼) | 神經損傷引起麻木,可能出現在身體半邊、手臂、下肢等部位。 | 過敏免疫風濕科 | |
腫瘤 | 腫瘤壓迫神經可能引起腿部麻痛,特別是已有癌症史的患者需特別留意。 | 追蹤治療癌症的相關科別 |
腳麻原因1:神經性問題
- 周邊神經壓迫
神經周圍的肌肉、肌腱和骨頭,可能會壓迫神經,導致神經因為外力而缺血、產生麻的症狀。像是:馬桶坐久後整隻腿麻(坐骨神經)、蹺腳翹久後小腿外側麻(腓神經壓迫)、皮帶太緊導致大腿外側麻 (股皮神經)。
<症狀>
根據受壓位置有所不同。如果坐骨神經受壓,疼痛可能會從臀部沿著腿往下延伸,有些人也可能合併大腿或膝蓋以下的麻痛感;如果是跗骨症候群,那就只有腳踝以下的部位麻痛,可以透過脛神經來確認。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神經壓迫都會出現麻哦!也可能只有痠、痛。
<該看哪一科>
復健科。如果腳麻已經影響生活,甚至合併痛跟無力,建議儘早尋求醫師,透過神經學、影像等檢查,尋找壓迫根源。排除系統性疾病過後,則可以尋求物理治療師,一對一評估造成壓迫的日常習慣,教導合適的放鬆跟強化運動。 - 腰椎神經壓迫
引起腳麻的其中一種原因,是我們常聽到的「椎間盤突出」。
脊椎骨由椎間盤連接,而這些椎間盤就像果凍,如果這果凍因為壓力或長期受壓而被擠出來,就有機會變成椎間盤突出、滑脫或破裂。當果凍壓迫到旁邊的神經,就可能產生下肢痠痛或麻。
大多情況下,彎腰向前比較可能導致椎間盤往後突出,尤其合併舉重物時,更可能加劇症狀。
腰椎問題造成的腳麻,還有可能來自腰椎椎管狹窄,導致神經空間不夠而被壓迫,這種比較常見是站久或走久後加劇麻感;或來自腰椎滑脫、脊椎退化等,需要醫師或物理治療師進一步鑑別原因。
<症狀>
較常呈現帶狀性的麻,或合併背痛。
<該看哪一科>
復健科。跟周邊神經壓迫的道理雷同,可以先尋求醫師排除其他可能的問題,再由物理治療師進行一對一評估及治療。
腳麻原因2:血管性問題
- 糖尿病
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上,可能導致支配到神經的循環不好,進而出現神經麻痛。受影響的神經可能包括大腦跟脊椎之間的神經,或像腿部等周邊部位。
<症狀>
糖尿病造成的神經病變,通常跟循環有關,而越外邊循環越差,因此通常越周邊越麻,像腳趾或腳底的麻會比較明顯,而且常常是兩腳一起出現。
<該看哪一科>
新陳代謝科。主要目標在控制血糖、早期診斷、改善症狀、避免合併症、自我照顧。透過飲食、運動和藥物控制血糖,可以防止神經損傷。但如果神經已經受損,沒辦法直接治愈它,但你至少可以避免症狀惡化,做好足部保護,例如穿襪子保暖、檢查鞋裡有否異物、隨時檢查足部,因為患者不容易發現可能導致感染的小割傷。 - 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
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顧名思義是動脈狹窄,流向四肢的血液變少。當發生在下肢時,就可能導致走路疼痛、腿部麻刺。
<症狀>
由於麻來自血管動脈塞住,當腳抬高或走路時會比較麻,腳放下休息、血液回來了就比較舒服。
<該看哪一科>
心血管內科。首先是控制危險因子,包括均衡飲食、戒煙、維持血糖血壓血脂等。還有藥物可以幫助預防血管栓塞,也建議尋求物理治療師、有醫療背景的教練進行運動指導。
腳麻原因3:其他系統性疾病
- 中風
中風是對腦血管疾病的俗稱,如果腦部血管出血或被硬塊塞住,都可能造成腦組織壞死,是一種中樞神經問題。通常若有高血壓、吸煙史和糖尿病患者相對容易中風,但如果透過飲食、藥物、運動好好控制,機率會降低很多。
<症狀>
一般來說,單純只有腳麻的話,來自中風的機會不高。如果腳麻是單側手腳,還伴隨講話不清楚、顏面神經失調、手舉不起來,才較可能來自中風。
<該看哪一科>
一旦發現中風或再中風跡象,即早打 119 送去急診。可以用以下 FAST 四步判斷要不要緊急送醫。如果想進一步了解中風的治療跟預防,則可以諮詢神經內科。
● FACE:兩邊臉是否對稱
●ARM,兩手平舉,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垂下來
●SPEECH,講一句話是否清楚完整
●TIME,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把握「急性中風搶救黃金 3 小時」。 - 自體免疫性疾病
其中一種是叫多發性硬化症,當免疫系統攻擊神經細胞的髓鞘,就可能導致不同地方的麻木感,腳麻也不例外。
紅斑性狼瘡也是一種免疫系統攻擊健康細胞的疾病,其中可能會出現神經損傷,導致身體半邊麻木,或手臂、臉部、下肢麻木跟無力。
<該看哪一科>
過敏免疫風濕科。目前還不清楚多發性硬化症的確切原因,但總結來說,藥物控制配合物理治療有助改善症狀。而紅斑性狼瘡的治療方法包括生物製劑、止痛藥和局部類固醇。 - 腫瘤
雖然相對罕見,但腫瘤的確可能壓迫神經,引起腿部麻痛。
<該看哪一科>
如果本身已經有癌症史,出現腿麻就要格外注意,建議尋求原本就有在追蹤治療原本癌症問題的醫師。如果沒有被診斷過以上原因、不知道該看哪科的話,則建議先尋求神經內科。
我們可以從兩大面向,從日常生活盡可能地改善腳麻:
腳麻的日常護理
1. 增加下肢循環
- 按摩
可以用滾筒、按摩球等,針對臀部、大腿、小腿及足底做放鬆,也有促進循環的效果。若是糖尿病患者則要注意,不要用太刺激的重壓方式,避免足部受傷。 - 熱敷
溫水泡腳、市售熱敷墊都可以使用,但一樣要注意溫度過高,尤其若有感覺不佳的狀況則更要小心。 - 穿戴護膝或彈性襪
- 腳踝幫浦運動
可以分成躺姿或坐姿。躺姿下,可以把腳抬到略高於心臟的位置,把腳尖勾到底、再反覆回來,來回做 30 下。坐姿下的道理一樣,把腳尖勾到底,再換腳跟抬到底,來回做 30 下。
2. 改善身體機能
- 充足的營養跟睡眠
睡眠上儘量做到固定作息、起床沒有明顯疲勞感。營養上則建議補充維生素 B12,有助神經修復。 - 姿勢改善
沒有最理想的姿勢,通常出問題的是一直固定在某個姿勢。以久坐來說,太駝背或太維持挺腰的人都有,所以建議半小時內要起來走動。久站則建議不要固定在同個位置。 - 定期的體能運動
運動不僅限於走路,還有肌力、柔軟度、不同強度的有氧運動等,以增加身體機能、改善腳麻而言,建議多方面進行運動,訓練安排方式可以諮詢教練或物理治療師。
我們要送讀者的專屬贈品,記得索取喔!
↓↓↓↓↓↓↓↓↓↓
腳麻的物理治療方式
對物理治療師來說,我們能處理的通常是「神經性問題」造成的腿麻。物理治療師會從詳細問診、生物力學上的評估等,尋找「為什麼」造成神經壓迫的來源。常見的治療方式如下:
- 儀器緩解疼痛
例如經皮神經電刺激,對於疼痛有緩解效果。 - 徒手處理壓迫來源
透過評估跟觸診,進行肌筋膜放鬆,或以徒手協助增加神經滑動。 - 治療性運動
由於涉及專業評估,實際內容也是因人而異,有時一種運動對另一個腳麻的人反而會加劇症狀,建議由治療師親自評估,提供客製化運動,例如改善不良動作模式、增加腰椎穩定、恢復下肢平衡或協調等。
腳麻預防方式
就跟大部分疾病一樣,疾病沒辦法100%預防,但透過日常生活中的好習慣,讓身體機能維持在好的水平之上,的確可以預防腳麻!
- 減少固定同一個姿勢的時間
- 保持充足睡眠跟均衡飲食
- 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抽菸、肥胖、缺乏愛運動等)
延伸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或是想要知道哪些資訊呢?
歡迎留言給我們喔!
💌本文作者:張艾箴物理治療師
原始發佈日期: 九月 9, 2024, 更新日期: 十月 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