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的人生重新開始 – 頭頸癌治療後的三件事
第一事、台灣男性頭頸癌發生密度世界第一,好發於青壯年人,值得重視。 根據衛服部的資料,癌症(惡性腫瘤)近十幾年來一直為我國民眾十大死因榜首。而台灣的頭頸癌以口腔/口咽癌為主,患者大多數為男性,光每年新診斷的患者就足以坐滿8輛12個車廂的高鐵列車,總數排男性癌症的第4位。頭頸癌發病高峰落在50-60歲間,且相較於癌症首兩位的肺癌及大腸直腸癌的發病高峰早了10年。 五十多歲的男性仍常作為社會網絡中的生產者,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經濟主要提供者,也常為職場的中堅人物。罹癌不僅為個人帶來重大的轉折與傷害,也為其所在的社會及家庭結構帶來不容忽視的衝擊。 所以,從國家公共衛生政策制定到醫療界的重視及疾呼,希望從前、中、後段,減少頭頸癌帶來的負面影響。 ●源頭控制:從源頭減少造成口腔/口咽癌的菸、酒、檳榔暴露。 ●早期診斷:推動口腔黏膜篩檢希望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多專科治療:多科別合作的醫療團隊提供患者適切的手術、化學治療、標靶藥物、免疫治療、放射線及粒子治療、癌症復健等。 第二事、頭頸癌的併發症有哪些? 頭頸癌因為涉及顏面到頸部,除了對外觀會有影響,此處密集的血管、神經、肌肉、及鄰近的食道、氣道、容易在治療後遇到多面向的合併症。除鼻咽癌外,頭頸癌多數會經過範圍不等的腫瘤切除及頸部淋巴結廓清手術,再合併重建手術。後續視病理化驗結果可能追加於「第一事」中提到的化療、放射線治療等等。 頭頸癌患者除腫瘤本身外,有時因之前長時間的菸、酒、檳榔暴露,會合併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或肺氣腫、酒精性肝硬化、口腔黏膜纖維化等共病。戒除上述導致身體傷害的物質是重要第一步,這方面各醫院常常設有對應的物質戒除門診,可以協助癌友踏出這一步。 處理頭頸癌患者合併症,大略可以分成口腔部位、肩頸部位、及全身性合併症來看。 ●口腔常見併發症為放射線合併化療時期的黏膜炎及潰瘍。這個時期患者除了最重要的口腔及牙齒照護外,可以補充適量優質蛋白質、口內蜂蜜、麩醯胺酸(glutamine)等營養素,對於黏膜潰瘍的恢復會有積極正向的幫助。劑量細節除對應個人體況及體重外,也要考慮當下的合併治療,宜向患者的主治醫師諮詢。 ●牙科相關問題,例如齲齒、牙周病變、口腔黏膜追蹤等,應有固定的牙科專科醫師把關。乾口症、咀嚼吞嚥困難、牙關緊閉(張口困難)、構音溝通問題也是常見的口腔合併症。 ●肩頸部位因為手術及放射線治療遺留的神經肌肉萎縮、纖維化、組織沾黏,造成了疼痛、攣縮、及無力,頗為影響生活品質,經常是癌友最困擾的併發症。而慢性疼痛所帶來的情緒及失眠問題,又常常加重了疼痛的效應。其他肩頸部位合併症包括: 聽力障礙、放射線骨壞死、肌筋膜疼痛、淋巴水腫、肌肉萎縮失能、神經叢病變及無力、肩關節合併症等。 ●全身性合併症:最重要的是要注意且處理肺部併發症,例如:反覆嗆咳或吸入性肺炎、肺塌陷、慢性肺病等。而起因於腫瘤本身或治療合併的腦神經及周邊神經病變、心肺運動功能減損、腫瘤遠轉移所造成的骨關節病變等、職能及復工議題等有時也會困擾著癌友。 第三事、頭頸癌的其他併發症可以經由復建改善嗎? ●除了吞嚥障礙外,在第三事中提到的眾多併發症,尤其是肩頸部位的各種病因及代償機制所導致的痙攣、無力,不僅造成令人困擾的疼痛及失眠問題,肩頸部攣縮所造成的頸不轉、肩不舉、諸多關節活動限制,對生活功能及品質造成顯著的負面影響。 ●頭頸癌患者也常合併肩關節或旋轉袖肌腱的病變,或源自肩頸部位的神經源性、肌肉性疼痛。台灣復健醫學專科的神經肌肉骨骼超音波早已蓬勃發展,復健科醫師可以使用超音波進行無輻射、及時、功能性的評估及診斷,近一步還能以影像導引做及時且精準的介入治療。超音波導引下的疼痛介入性治療,相對於以往傳統口服藥物治療或儀器治療,能相對快速且精準的處理患者疼痛問題,進而增進患者生活品質,加快患者的功能訓練及復健進程。 結語 ●頭頸癌是台灣青壯年男性的重要癌症,台灣的發生率又居世界第一。近年不斷進步的多面向合併治療,帶來癌友存活率的提昇,也帶來的是越發龐大且未被適當滿足的癌症術後照護及復健的需求。 ●癌症復健的相關醫療人員希望提升病患生活品質、減輕患者及家屬負擔、協助出院居家照護、減少相關併發症,也減輕合併症帶來的辛苦,進而讓癌友們有意願及機會接受日漸進步的抗癌治療以延長有品質的生命。相信未來茁壯的癌症復健團隊,會給在第一線拯救生命的腫瘤醫療團隊,更為堅實的後盾,也能為民眾的福祉及台灣的癌症醫療品質做出有感的提昇,為眾人努力爭取來的歲月增添生命。 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 (本文作者: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復健中心主任 徐紹剛 醫師 / 超越復健診所 王薏茜 醫師)
故事從治療後開始 – 癌症治療後的三件事
第一事、抗癌的篇章有時是從打倒魔王(癌症)後才開始。 現正熱播的日本動畫「葬送的芙莉蓮」,主體故事是從勇者打倒魔王之後,主角再次開始了新的旅程。在現代醫學的幫助下,許多癌友的人生故事篇章也有相似的展開。 戰勝癌症而存活是癌友的目標,也是癌症治療團隊的目標。現代醫學的進步,各種癌症的存活率逐年提升,長期治癒愈來愈常見。近年資料顯示台灣口腔癌的五年存活率持續超過五成。相較於以前〝罹癌就等於判死刑〞的印象,現在患者面對的不是近期的生命威脅,而是治療後遇到的合併症、失去部分身體功能還要繼續生活的一場長期抗戰。 所以,生命不僅僅有長度這一個衡量尺度,癌症治療後的生活品質和身心功能決定了接下來的生命質量。這代表癌症的醫療不僅只有「如何治癒?」,還有「如何療癒?」。而「如何療癒」便是癌症復健團隊會與患者一同努力的目標。 第二事、逃避雖然可恥,但是有用。………真的嗎? 從被宣布罹患癌症的那一刻起,震驚中的情緒中,患者和家人的生活規畫和對未來的展望,就被硬生生地扭轉了。接下來長達一兩年的治療期,患者必需常常出入醫院、與病人病床為伍。手術治療後會永久失去身體的一部分,也許是半個肺,也許是一個乳房,也許是1/4個臉龐。放射線治療中後期,皮膚像大面積灼傷,但無法逃避每日的曝曬。明知化療有毒性、有副作用,也必需酷刑似地一次次忍過。好不容易身體恢復了,又要面對下一次化療,月復一月,直到髮禿膚黃。 經過這一連串長達6-12個月的治療,幾乎所有的患者都會感到痛苦、茫然、失落、憂鬱,根據統計,甚至有高達25~33%的患者,負面情緒強烈到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特別是年紀較輕的患者,或是慣用逃避策略來因應壓力(avoidance coping strategy)族群。因為癌症造成的威脅無可逃避,被迫長期活在壓力下,常使患者出現PTSD的症狀,例如:失眠、變瘦超過5公斤、焦慮、記憶力下降、決策困難、性格改變、失去原有的生活興趣和社交活動、甚至無法維持原有的生活功能。 此外,儘管現代的癌症治療一直在進步,也有愈來愈多的罹癌幸運兒可以使用低副作用的療法,然而,〝曾經罹患癌症〞彷彿巨大的陰霾,永遠籠罩住抗癌重生的人生。患者有如驚弓之鳥,各種追蹤檢查指數的浮動都擔心是病情惡化,任何身體的疼痛都害怕是癌症轉移, 烏雲揮之不去,安心成了一種奢望。 第三事、陪伴及運動乃是良藥,和各種治療一樣重要 抗癌過程,家人也非常辛苦,好不容易陪伴患者走過癌症療程,終於鬆了一口氣,回歸正常的生活節奏。殊不知,當陪伴者都回歸正常生活了,才是病人孤獨抗癌歷程的開始。如果陪伴者還心有餘力,癌症治療告一段落後,能持續一個月2-4次的陪伴,對患者慢慢走出癌症的創傷,將有很大的助益。 此外,患者若想自救,那運動將是最好的良藥。運動對健康有益,盡人皆知,近年來台灣民眾運動風氣逐漸盛行,但也只有34%的健康族群有規律運動的習慣。癌症患者體能虛弱,重建運動習慣更是比想像中的困難。然而,只要有毅力,就能嚐到運動後身體健康的果實,包括:精神飽滿、睡眠改善、酸痛變少、代謝變好、肌力進步、氣色紅潤、四肢循環增加。 運動菜單要均衡,就像食物的各種營養都要攝取一樣。肌力、肌耐力、心肺、柔軟度、協調,各種運動最好輪流做,只做一種運動,就像偏食,久了以後容易堆積運動傷害,身體素質也不會改善。運動進度要溫和,不追求進步很快、不和別人比較,只要求自己要動一動、喘一喘、流流汗。運動頻率要穩定,一週3-5次最理想,最少也要兩次,每次不要太長,20-40分鐘就足夠。 身體虛弱的人運動難免會受傷,不要忍痛運動,如果有小傷,休息三天可以好,就可以持續運動。如果休息5-7天沒有好,或是每次運動都受傷,建議找骨科、復健科醫師診查一下,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經治療完成或確認沒有特殊需處理的狀況,建議可以找合格的運動教練或物理治療師做運動指導與帶領, 提升自我運動的能力 且預防再次受傷。
跳水意外造成的脊髓損傷
「嗶 嗶」泳池裡總是常常聽到救生員的吹哨音。玩水跳水正開心的大人小孩常常都覺得很掃興,或是假裝沒聽見。殊不知,這是救生員盡責地在幫大家維護玩水的安全。可能很多人在心裡嘀咕著,有這麼嚴重嗎?不過是從泳池邊跳下來而已,而且水又不深,挺安全的。然而,水不深就安全嗎? 近期新聞報導一高中游泳校隊選手在校內泳池進行跳水訓練時,頭部不慎撞擊泳池地板,導致外傷性頸椎骨折及高位脊髓損傷,目前仍因四肢癱瘓長期臥床,復健之路辛苦且漫長。 在台灣大部分的游泳池其實是禁止跳水的,因為不當的跳水可能導致自身或其他泳客受傷。其中特別以頭部朝下的跳水姿勢最為危險,可能造成如頸椎骨折、高位脊髓損傷等嚴重後果。而高位脊髓損傷的後續臨床症狀包含肢體感覺喪失、痙攣,重則四肢癱瘓、呼吸衰竭、大小便失禁等,甚至可能立即有生命危險。因此希望大家能夠了解跳水的潛在風險以及跳水安全的重要性,以免造成脊髓損傷的後果,後悔莫及。 【什麼是高位脊髓損傷?】 高位脊髓損傷是指脊髓在頸椎或上胸椎受到損傷的情況。脊髓是負責傳遞神經信號的通道,其受傷可能導致以下問題: ●肢體癱瘓:高位脊髓損傷可能造成部分或全身的肢體癱瘓,因而導致病患喪失自我照顧能力,嚴重者甚至需要終身臥床。 ●呼吸困難:如支配呼吸肌群的脊髓神經受損傷,可能會導致呼吸困難,嚴重者可能需要呼吸機輔助。 ●感覺喪失:患者受傷脊髓以下的部位,可能會失去部分或全部的感覺,其包括觸覺、溫覺和疼痛覺。 ●其他合併症:高位脊髓損傷可能伴隨著一系列合併症,如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礙、臥床導致的壓瘡等。 【跳水安全的重要性】 在造成青少年脊髓損傷的原因之中,最常見是交通事故,第二常見則是運動意外傷害。其中運動傷害以跳水佔絕大多數,因此可知跳水的安全宣導不容忽視。 在跳水過程中,遵守安全規則和採取意外預防措施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項: ●檢查場地:在跳水之前,需確保該池的水深符合安全標準,千萬不要跳入不清楚水深的地方。在國際游泳總會(FINA)設備規章中規範到,跳水側的游泳池水深最低限度為135公分,且其他區域的水深必須達到100公分以上。但此規範為游泳比賽規格,並非一般教學泳池的強制規範,因此於游泳池應遵守泳池中公告的規範,並避免跳水為宜。以台北市松山運動中心舉例,其25米泳池雖深度達135到160公分深,其使用規範仍有規定禁止跳水。而其50米泳池深度超過260公分,池邊有跳台提供給進階泳客練習跳水。 ●訓練和技巧:跳水實為高危險性之運動,若切入水面的姿勢不正確,其水面瞬間產生的衝擊力過強可能導致胸悶、器官破裂出血等等。因此建議學習正確的技巧和姿勢,以降低受傷的風險。以初階跳水而言,站在池邊準備時雙腳與肩同寬站穩,將雙手臂伸直並高舉到頭頂上,手掌交疊使手臂貼近耳側,膝蓋略彎曲保持彈性,身體慢慢向前傾,當重心往前移時伸直腿輕蹬,讓身體如彎月、指尖為入水點切入水中。 ●謹慎選擇跳水地點:避免在不熟悉或危險的地方跳水,例如不確定池底深度、水底有障礙物的地區。 ●應對跳水事故:如發生跳水事故,例如撞擊頭部或脊髓損傷的情況,應立即呼叫緊急救援並避免移動受傷者,以免加重損傷。 跳水是一項兼具刺激與娛樂性的活動,近期在網路上短影音盛行的「跳水挑戰」,這股潮流讓許多年輕人在危險地點進行跳水,導致嚴重的頸髓受傷甚至死亡事件。合併前文提及的游泳選手跳水意外,我們需要了解跳水潛在的風險,尤其是高位脊髓損傷的可能性。為了保障自身安全,我們應遵守上述的注意事項: 1.謹慎選擇跳水場地 2.確認泳池水位高度 3.學習正確的跳水姿勢。 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和其他人分享跳水的安全知識及注意事項。特別是針對青少年,以免因意外受傷而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 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 (本文作者:江芝儀 醫師 新北市土城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 )
脊椎側彎!難道一定要開刀嗎?到底要做什麼運動?
一位媽媽帶著四年級的女兒來到復健科門診,女兒則低頭不語,媽媽則非常焦急,一進門就說「醫師,我女兒看起來駝背越來越嚴重,他一定是脊椎側彎所以才一直背痛,是不是床上滑手機才會這樣!? 我也叫他不要把所有東西都放進書包太重了, 還跟她講要多去吊單槓。」我回答媽媽說「先不要太緊張,背痛和脊椎側彎不一定有關係,至於是不是真的有脊椎側彎,我們先檢查看看,即使真的有脊椎側彎,早期治療可以得到比較好的結果。』 相信多數家長也與這位媽媽一樣,對於脊椎側彎有相當的憂慮和迷思,對於如何治療也有各種想像。 什麼是脊椎側彎,如何治療? 脊椎側彎是指脊柱的側向彎曲大於10度並伴有脊椎旋轉。在所有人當中,脊椎側彎比例不低,大約有2%至4%的10到16歲兒童青少年有脊椎側彎,女生又比男生多,除了部分「遺傳性脊椎側彎」(因為先天遺傳引起)和「神經肌肉性脊椎側彎」(因為神經肌肉問題如腦性麻痺引起),大多是不明原因(idiopathic)產生的「青少年原發性脊椎側彎」,「青少年原發性脊椎側彎」並不是因為家長教養不當或是小孩有不好的生活習慣直接引起。由於青少年原發性脊椎側彎是脊椎發育過程的疾病,一條線拉得越長,也越容易彎曲,因此發生的時間越早,惡化的機會就越高,快速長高期間會比較容易惡化,尤其女生8-12, 男生12-16歲期間。因為青少年原發性脊椎側彎的特性是側彎變形幾乎都是在青春快速成長期開始時才發病,也請家長務必於此期間提高警覺。如果隨著小孩成長覺得姿勢怪怪的,甚至肩膀或骨盆不等高,可以就醫進一步評估判斷。 輕度的脊椎側彎不一定會引起任何問題,但兒童青少年若脊椎側彎角度過大、進展過快,就需要進一步治療。醫師觀察重點如下~ 1. 以角度來而言,任何側彎超過20度就需要進一步追蹤; 2. 以增加的速度來說,若半年內增加5度或是一年內增加10度就代表明顯惡化。 如果介於20度到40度之間,通常使用背架支撐及復健治療、運動訓練;若脊椎側彎小於二十度則不需穿戴背架,運動訓練仍有幫忙。待成年不再長高之後,脊椎側彎就基本上定型了,除非有其他疾病,通常並不需要擔心更嚴重變化。這也意味著,若超過20度,在還沒發育完全之前應該積極處理! 脊椎側彎惡化風險 不明原因的脊椎側彎,其惡化風險主要根據「還有多大的機會長高」,如果年齡比較大、骨盆影像上骨頭已經越來越成熟硬化,曲度惡化的風險就比較低。相對的,如果一開始檢查的時候就發現脊椎側彎角度很大,骨頭又還沒有成熟,惡化風險就很高,需要比較密集追蹤。可以參考以下對照表格: *Risser grade 是一種用「骨頭有多成熟」來推斷「再長高的機率」的分期指標,根據骨盆的骨化程度來判斷,醫師會照X光影像判讀骨盆上緣骨質增加的程度來進行分期。 骨盆上緣的骨質增加可以分成0-5期:成長過程中骨質增加會從最外面向最裡面進行,由外往內慢慢生成,骨質增加的位置也會有更白更粗的情形。第零期通常在10歲以前,骨盆上的線條很淡,第五期就會是很明顯的白色線條,而第一期到第四期則由骨盆外往內漸漸越來越大範圍的邊緣線條變粗變明顯且逐步密合。 而診斷時若角度超過40度、或進展速度過快,則通常比較需要積極考慮評估開刀。不同種類的脊椎側彎,惡化風險也不同,如果是S形曲線(脊椎側彎為雙曲線),比C形(單曲線)容易惡化、診斷時曲線角度大者也更容易惡化,因此還是需要醫師透過影像檢查完整確認評估再安排後續治療。 如果家長發現小孩脊椎側彎同時容易有劇烈疼痛、胸椎向左彎曲歪向心臟這一邊、脊椎側彎同時有神經相關症狀(如感覺異常或是無力),則一定要在就診時和醫師說明,以便進一步判斷。是否同時合併神經肌肉疾病、而並非「單純的脊椎側彎」。 脊椎側彎會背痛嗎?不痛就沒有關係嗎? 絕大部分研究顯示小於四十度的脊椎側彎與下背痛並不直接相關。但脊椎側彎並不能只視為一個生理上的問題,因為脊椎側彎可能影響青少年的自信及產生憂鬱。 而40度以上者因為較容易引發疼痛、容易惡化,隨著年紀增長更容易因為影響運動能力及壓迫胸腔加速心肺功能的退化,因此尚未定型前需要評估開刀處置與否,且一定要盡可能綜合所有治療積極處理。 脊椎側彎如何進行訓練 關於脊椎側彎的治療性訓練存在許多不同流派,大方向上都是將脊椎擺放在中立位置降低旋轉與彎曲,進行伸展、增加對稱性,如同固定繩索一端再拉伸繩索般將繩子拉直,同時強化肌肉增加核心的穩定性,有時也會搭配呼吸技巧的練習。 因為多數脊椎側彎是3D立體的,包含了前後左右彎曲和旋轉,而每種脊椎側彎狀況角度又都不同,很少有一兩個簡單伸展或強化訓練動作,可以完全用來治療脊椎側彎,家長經常提到的吊單槓、做瑜珈、游泳對真正治療都沒有實證效果。 建議先就診再由醫療人員安排,才能比較針對問題處理,恢復身體的對稱、減少結構與功能問題。 延伸閱讀
50歲+ 上健身房該注意的事項
在早期筆者剛出道(剛升主治醫師)的時候,有時會在診間建議病患「如果需要讓自己的基礎體能更好,可以考慮去健身房運動」。往往有很多門診長者病人會疑惑: 「醫師,我已經60歲了,有需要這樣嗎?」 時至今日,50歲以上的人上健身房也不是那麼罕見,筆者也有90幾歲的病人至今仍持續在健身房運動,筆者也樂見愈來愈多人加入健身的行列。如果您還沒有上健身房的習慣而正想要加入?或者是剛剛加入不久?或許看看這篇文章以下幾點建議可以給您一些不錯的幫助與想法。 諮詢自己的醫師考量運動風險 理論上有什麼潛在疾病,在開始運動前,都應該要諮詢自己的醫師,我們每個人的疾病或是狀況均不同,該特別注意的也會不太一樣。 不過對於50歲以上的族群,諮詢自己的醫師這件事情更顯得重要。畢竟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在年輕時沒有的內科疾病可能會慢慢浮現了,例如糖尿病、高血壓……等。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的建議,控制非常不好的糖尿病、高血壓族群,應該先將病情控制在某種程度以內才能開始運動。不然會使身體在運動時處於一個相對高的風險。 即使控制得很好,我們也應注意本身患有的疾病在運動過程中會有的風險,例如一位糖尿病病友,如果運動前沒有注意到營養補充,運動過程中可能就會增加遇到低血糖的機會。 如果不確定自己有沒有什麼潛在的疾病,那麼就趁上健身房前的這個機會幫自己安排一場健康檢查吧,筆者雖然是復健科醫師,但臨床上,也常常聽到病人分享自己一直以為身體很健康,後來健康檢查才發現自己有……之類的疾病。 訂立專屬於自己的健身計畫 就像讀書需要讀書計畫,健身當然也要有健身計畫。就像為什麼今天唸國文,明天念數學一樣。我們對於我們每次訓練的內容都會有計畫,例如今天練下肢肌力加上划船機的心肺訓練,那麼下次就安排練上肢肌力跟核心再加上腳踏車的心肺訓練。我們對於每週訓練的次數、時間、內容、強度應該都會有一些想法。 或許有人說,我只是想要開始運動而已,有需要這麼麻煩嗎? 這裡要說的是,開始運動就是一種最大的進步,不過如果要相對「安全」又「有效」,那麼先訂定一個目標,並且規劃一套計畫,照著努力執行是個很不錯的方式。 也許有人會說,我沒有這方面的知識該怎麼辦呢? 畢竟我們人都不是生而知之者。不會的部分就詢問專業的人吧,若是比較沒有經濟考量的人,或許可以請專業的體適能人員帶自己做運動並安排計畫。如果有經濟考量的人,或許先從簡單的次數、時間來安排運動。也可以詢問有健身習慣的朋友,或是自己的小孩如果已經有經驗了也可以給予意見(當然前提是您的朋友及小孩具有一定的正確觀念)。如或不然,也可以諮詢您的復健科醫師詢問該如何開始? 事前暖身、事後伸展 運動前的暖身可以降低運動傷害機會,增加血流量,促進肌肉延展性,讓我們的肌肉關節達到預備活動的狀態。 運動後的伸展放鬆可以延長緊縮的肌肉,使得肌肉痠痛程度降低。規律的伸展可以增加關節活動度以及肌肉的柔韌性,減少身體的肌肉失衡造成代償。 充足營養、切記補充水分鹽分 充足的營養是每個年紀都需要注意的事情,尤其是規律運動之後。如果有充足營養補充,更可對健康及身體組成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這裡筆者要特別提醒水分與鹽分的補充,運動畢竟會讓我們流許多汗,運動間的水分補充,可以避免頭暈失衡的狀況,運動後若沒有水分加鹽分的補充,也極易造成離子不平衡。流太多汗又沒有補充水分及鹽分,在有一點年紀的人身上極容易導致體內離子不平衡,造成健康的危害。 適合的運動衣物 適合的衣物包含運動中的穿著,以及回家路上的穿著,運動中當然以舒服輕便,不影響動作為主。這裡筆者主要提醒運動後回家路上的穿著。在夏天的時候還好,冬天的時候,我們運動完洗完澡身體熱熱的,結果一走出健身房寒風吹來,整個身體打了個冷顫,對於有些年紀的人,身體對於短時間溫度的改變的適應力有時候沒有那麼好。所以身體的保暖就非常重要,這可以降低發生心血管意外的機會。 學習面對遲發性肌肉痠痛 平常沒有做運動的人,突然跑去健身,本來就比較容易發生遲發性肌肉痠痛。即使是有規律運動的人,只要運動強度或是時間變化太大,短時間訓練量增加比較多:例如本來長跑1Km忽然變成2Km; 本來深蹲20Kg,3組各10下,變成各30Kg,就可能出現遲發性肌肉痠痛。 從名字裡有「遲發性」這三個字,我們就可知道,他通常發生於運動之後,運動後約24-48小時會有明顯的不舒服。他跟運動中肌肉的拉傷扭傷沒有關係,會發生遲發性肌肉痠痛主要跟肌肉纖維有細微受傷有關係,這些細微受傷使得組織發炎,造成後續滲透壓改變,細胞代謝物增加,影響附近的神經受器,所以會有肌肉痠痛的症狀。 我們可以透過運動後的按摩、伸展、或是泡熱水來減緩,不過根據實證,並沒有一種特別好的方式來改善,個體間的差異很不一樣。簡單來說,會發生遲發性肌肉痠痛主要是我們身體還沒有適應新的強度,隨著我們的能力增強,這些狀況都會改善。最怕的是,好不容易下定決心要好好健身,結果第一次遇到遲發性肌肉痠痛就嚇到了,從此不再健身,豈不可惜。當然,如果這個肌肉痠痛的時間過長,超過一週都沒有改善,摸起來又熱熱腫腫的,可能就不是遲發性肌肉痠痛這麼單純了,一定要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 好好運動健身吧 當我們做好準備,就可以好好地開始運動健身囉。在訓練的過程,可能也都會感覺到辛苦,也常常會想要偷懶,可是當訓練完的時候,身心會回饋給您舒暢的感覺,您甚至會感激自己幸好今天沒有偷懶。 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 (本文作者: 江研壹 醫師 悅滿意復健專科診所)
我的孩子是O型腿或X型腿嗎?如何改善?
晴晴10個月大就會走路時,家人都很開心覺得晴晴可能是神童。但隨著晴晴越來越大,晴晴的爸媽發現她站立時膝蓋無法完全併攏,下肢像O型,晴晴爸媽擔心晴晴會不會是人家說的O型腿,以後如果長大O型腿越來越嚴重該如何是好。 之前聽鄰居孩子的O型腿,帶去復健科門診處理之後有好轉,鄰居說還好當時沒有帶去喬骨,晴晴爸媽趕緊帶晴晴來給復健科醫師評估。醫師評估過後,告訴晴晴爸媽這是「生理性O型腿」,醫師同時提醒晴晴爸媽,晴晴再大一些可能會有「生理性X型腿」,密切追蹤就好,也告知平常可以留意的一些事項。聽到醫師的答覆,晴晴爸媽終於放下心中的大石。 為什麼孩子會有生理性O型腿? 當孩子下肢伸直、雙側腳踝緊靠,若雙膝之間的距離過大,看起來像是O型,就是俗稱的O型腿(bow leg)。 胎兒在子宮內小腿彎曲,因此孩子正常的發育出生時就是O型腿,隨著孩子逐漸成長,大約2歲時下肢會回到筆直狀態,3 ~ 6歲再變成X型腿,逐漸發育雙腿越來越直,大約11歲時,膝蓋會回到直立或是稍微外翻 ( X型 )。若孩子依照上述時程發育,且雙膝彎曲的角度對稱,比較可能是「生理性O型腿」,密切追蹤即可。 也就是說,部分孩子的O型腿並不是病理性, 而是一個正常發展的過程, 但即使是生理性的O型腿,有些孩子的角度回復並不完全,常常是跟下肢整體的力學有關,包括股骨前傾角度及髖部內外轉角度等因素。當髖部內轉過多,會使膝蓋內翻角度增加,因而使O型腿的角度更大,因此可以透過強化髖部外轉肌力來改善O型腿。 這樣的O型腿要提高警覺 英國統計,經由家醫科轉診到專科門診評估O/X型腿的孩子中,43%的孩子是生理性O型腿,但有57%的孩子是需要進一步處理的「病理性O/X型腿」。 居家量測可測量孩子的小腿脛骨內髁間距(intercondylar distance)及足內踝間距(intermalleolar
過年期間,小心打麻將追劇變悲劇
農曆新年的假期,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年中少有的長時間休息機會。家庭團聚、美食佳肴,以及一系列的娛樂活動,無不讓人期待。其中,除了聊天、打牌、打麻將之外,追劇無疑是許多人選擇的主要休閒方式之一。然而,在享受這連串精彩劇集及打麻將樂趣的同時,我們往往忽略了長時間觀看及久坐打麻將、打牌所帶來的潛在健康風險。從視力疲勞到骨骼肌肉問題,還有血壓及心血管一系列的健康隱患正悄悄接近。以下將帶大家遠離打麻將、打牌追劇而變成悲劇的風險。 常見的追劇姿勢及其風險 1.躺著看劇:許多人喜歡在床上或沙發上躺著看劇。這種姿勢看似舒適,但長時間將頭部抬高觀看屏幕會導致頸椎過度前傾,除了造成肌肉緊繃之外也可能引起頸椎病變,甚至頸椎神經壓迫。(圖一圖二) 2.窩在沙發裡:這是最常見的姿勢之一。然而,沙發過軟時,缺乏足夠的背部支持,會使脊椎長時間處於不自然的彎曲狀態,或是坐姿不正確都會導致腰背部疼痛及坐骨神經痛。 3.斜躺觀看:斜躺在沙發上可能會使身體一側承受更多壓力,造成身體不對稱和肌肉緊繃,久而久之可能引起脊椎側彎或肌肉平衡問題。(圖三) 4.坐在地板上:一些人喜歡坐在地板上看電視,因缺乏適當的靠背支持導致腰部和背部長時間過度受力,容易引起背部疼痛及引發坐骨神經痛,若因地板過硬也容易造成尾椎疼痛及梨狀肌症候群。(圖四) 常見打麻將打牌的姿勢及其風險 1.肩頸疼痛:如果桌子高度不適當,就容易造成聳肩抬臂,長時間會造成肩頸痠痛等問題,還有過度專注使脖子前傾也會引起肩頸肌肉緊繃及頸椎神經壓迫。 2.手腕和手指疼痛:長時間抓牌、手腕反覆扭轉,容易使手指與手腕的肌肉「過勞」,嚴重者甚至會肌腱發炎,引起板機指、媽媽手、網球肘等問題。 3.腰椎問題:長時間坐著可能對腰椎造成壓力。建議使用一個適合的椅子,保持正確的坐姿,並使用坐墊支撐腰椎可以減輕腰椎壓力。 4.循環不佳:若久坐沒有起身活動,容易造成下肢水腫循環不良。 5.眼睛疲勞:長時間注視牌局可能導致眼睛疲勞和不適。 6.情緒亢奮:打牌及麻將在輸贏之間容易造成情緒激動、血壓飆升,一定要注意血壓控制以免引起心血管疾病及中風的悲劇。 要避免這些問題,以下是一些建議: 1.定時起身活動:每追完一集劇集,或是在洗牌時至少起身活動5-10分鐘。做一些簡單的運動(請看以下運動建議)。 2.改善坐姿:選擇有良好支撐的椅子,背部挺直,雙腳平放在地面,確保膝蓋呈90度角。追劇若坐沙發,可使用靠墊增加支撐,並避免躺在床上追劇。 3.追劇要調整屏幕位置:若使用平板或電腦需保持屏幕位於眼睛水平或略低位置,以減少頸部不當用力。 4.牌桌高度:以手肘彎曲90度能輕鬆放在牌桌上為原則,因每個人的身高不同,建議可調整椅子高度來完成。 5.眼睛休息:追劇時要遵循20-20-20規則,即每20分鐘,看20英尺(約6公尺)外的物體20秒,以減輕眼睛疲勞。打牌及打麻將在每一局結束時起身活動同時也一起做眼睛體操。 6.運動建議: A「龍」轉乾坤 頸背鬆 頸部和上背部伸展:頸部向左右延展各8秒,反覆做 4個8秒,記得在運動時要正常呼吸,不能憋氣。(A1) 接著做扭轉上背動作,一樣每個動作維持8秒,左右交替做,幫助放鬆頸背肌肉。(A2) B「龍」來運轉 肩頭開 肩膀轉圈:肩部向前及向後各轉8圈、以減少肩頸僵硬,促進血液循環。 C「龍」圖大展 筋骨軟 上肢及手指伸展運動: 將手臂向前及向上做最大伸展,每個動作維持8秒,可以反覆四次(C1、C2)。 手指握緊打開放鬆運動,每個握緊打開為一次,共做8次(C3、C4)。 D神「龍」擺尾 顧循環 背部及下肢活動:坐在椅子上將身體向後扭轉,做下背伸展運動,左右各維 持8秒,可反覆做四次(D1)。 將大腿抬起做抬腿運動,左右腳各抬8秒,反覆做四次,除了訓練下肢肌力外也可避免因久坐造成下肢循環不佳(D2)。 不管追劇或打麻將、打牌都是一種廣受歡迎的休閒方式,但過度且不當的姿勢會給身體帶來不利影響。在這個農曆新年假期,讓我們在享受家庭和娛樂的同時,也不忘關注自身的健康。透過姿勢調整,定期進行身體伸展運動,以及合理安排觀劇與打麻將、打牌時間,可以避免娛樂帶來身體的傷害,確保一個健康快樂的新年假期。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A1 A2 B C1 C2 C3 C4 D1 D2 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 (本文作者:適健復健科診所 陳昭蓉醫師、林宗慶醫師 / 運動及動作示範 丁俊文督導
身體卡卡想運動?走!我們去公園!
「運動」的好處人人都知道,問題在「沒時間」!好在,現在的公園就有運動設備,一起來建立正確有效的運動觀念,讓身體更健康! 一、運動的基本概念:角色、飲食搭配與安全運動基本概念 運動是醫學中一門涵蓋範圍很廣的學門,在運動進行之前,需要先了解自己的運動角色、飲食,以及運動前準備,讓運動的目標成效與期待相符: (一)運動的角色與目標 運動時可簡單依照:「運動角色」與「目標等級」分為下列三者。 只想「在公園隨意動動」的民眾,通常較偏向初級、無規律運動者,初期在目標設定上以「略為提高目前身體機能」較容易達標,並朝向成為「有規律運動者」的目標前進。 (表一)運動的角色與目標的等級 (二)運動的飲食搭配 另外,許多民眾運動是為了身材好看,但忽略了「飲食」的重要性而成效不彰,事實上,運動目標需搭配飲食,才會有良好的效果。 (表二)運動的飲食搭配 *腎臟疾患者,請與您的醫師討論合宜的蛋白質攝取量。 (三)安全運動基本概念 所有的運動都應該要有適當的穿著,並且在運動前熱身、運動後緩衝。 1.穿著好活動輕便 運動穿著以輕便、好活動、吸汗為主,必需著運動鞋,若有地板動作,則需於瑜珈墊上進行,減少衝擊。 2.運動前熱身 所有運動都需要熱身,需在正式過關前,至少進行15分鐘的熱身,可以快走、慢跑等方式進行,至身體微出汗後再開始運動。 3.運動後緩衝 在運動後需進行完整至少10分鐘的拉筋與伸展,每個動作需停留10至30秒做簡易拉筋伸展。 二、常見的運動器材介紹 (一)大轉輪 「大轉輪」可以訓練肩部、上肢並增加肩關節活動度,當五十肩或肩部急性疼痛時請勿使用,亦應避免過度伸展拉扯造成肩部受傷。 (二)腰背按摩器 「腰背按摩器」是利用身體移動,將腰背部緊繃處在滾輪上施壓,以達到放鬆肌肉、伸展筋膜的效果,並非越痛越有效喔! (三)漫步機 「漫步機」可以伸展臀部、腿部肌群,平衡感不佳者請勿使用,而近期內若是有動過髖關節手術者請在與醫師討論後再使用。 (四)坐蹬訓練器 「坐蹬訓練器」是利用自身體重訓練下肢肌肉,在使用上請避免閉氣用而產生「努責現象」造成暈眩。(Valsalva maneuver,即重量訓練時,如果用力閉氣或憋氣,就可能會產生短暫頭暈、頭痛、心悸甚至短暫暈厥等情形。) (五)飛輪 「飛輪」可以讓長者輕鬆的活動下肢,使用上請避免突然加速,因為會造成膝關節過度負擔。 (六)轉腰器 「轉腰器」伸展腰部及背部的肌群,是許多長輩喜歡的器材,扭扭腰、轉轉身體,可以讓身體活動靈活不少。 (七)單槓/引體向上 利用身體重量以增強手部、背部肌肉強度,肩部、上肢及肘、手部疾患者不宜使用。尤其是五十肩拉單槓會非常疼痛,反而會有肌肉拉傷的問題。 三、不當運動容易造成傷害 除了「有效運動」,民眾更該注意的是「不要受傷」,以下為常見的健身器材造成的傷害做說明。 (一)肩部關節、韌帶損傷 肩關節的設計為「活動」關節,非「負重」關節,無論是「單槓」或是「肩輪」,都是屬於上臂訓練的器材,使用錯誤容易造成肩關節產生過度負重、撕裂傷、甚至脫臼的情況。 以「單槓」來說,未經訓練下,即使是成年男子吊著身體的體重,可能都已經過荷,若是加上用力擺動,易造成肩部軟組織(韌帶、肌肉、滑囊)受傷,若是發炎後關節因痛少動,有可能引起五十肩(沾黏性肩關節囊炎)。 (二)腰部肌肉急性拉傷 「扭腰器」、「漫步機」及「坐蹬訓練器」,則以下肢活動訓練為主,民眾在使用上若瞬間過快、頻率過量及時間過久,則容易造成腰部的急性拉傷,若是加上姿勢不良產生的身體歪斜,則拉傷的機會更高。 此時若是感到痠痛使用「腰背按摩器」對已腫脹的肌肉加壓,則造成更嚴重的發炎狀況,請民眾肌肉有明顯發炎症狀(紅、腫、熱、痛)時,切勿使用! 四、有動比不動好,正確運動是王道 (一)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 有些民眾會覺得自己「退化性關節炎」,不應該去運動,其實不運動肌力不足反而更會傷關節;肌肉力量會隨著年齡漸長而減少,50歲開始每年會降低1.5-5%,遞減直至年輕時的30~50%,當「肌肉萎縮」,「每一步」都會產生剪力造成關節損傷,這才是傷害膝關節最常見,但最容易被忽略的主因。 (二)運動起始目標不用高 運動最困難的是「持續進行」,像這「走到公園運動」可近性高、便利性高又省錢的方式,民眾只要正確使用,就能不受傷又可以達到每週運動150分鐘中等運動量(大約是換算成一週5天、每天步行30分鐘,一次約走3千至4千步)的健康目標! 大家都以為籃球、網球這些運動容易受傷,殊不知這些看似無害的健身器材才是無形殺手,甚至還看過民眾買吊帶倒掛在單槓上,若是墜落輕則頭部外傷、重則頸椎骨裂!提醒大家,錯誤使用公園健身器的案例比比皆是, 因而受傷而到復健科就診的也不在少數; 在努力運動健身的同時,要避免不當的方式使用健身器材,否則「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那就得不償失了! 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 (本文作者:輝馥復健專科診所 許嘉麟 醫師)
喝酒小心樂極生悲!垂手垂足超惱人
四天連假剛結束,一位年輕人進診間告訴我,前天開始右腳踝及腳板外側開始麻木,測起來比較像周邊神經的問題。 他接著提到,之前開車可以直接腳踝左右轉動踩煞車跟油門,現在得要把整隻腳連同腳板抬起,左右平移才能夠踩踏。我試著在右膝蓋外緣腓骨頭後側輕敲,刺激腓神經處,果然引起右腳踝的外側刺麻。 我問他:「你最近有沒有喝酒?」他嚇了一跳,一副被窺見秘密的模樣,不好意思的問:「喝酒會這樣啊?」我說:「你喝酒喝太茫了!側睡壓太久,把腳的腓神經給壓傷了!」接著我要他腳跟著地走路,右腳做不到! 顯然腓神經的感覺跟運動功能都受損了! 他的情況還不算是最嚴重的,預計這樣的急性神經炎,6個星期內有機會完全復原。然而另外一個病人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他經常酒醉,兩個月前他喝完酒之後,更連續一動也不動睡了兩天48小時。起來之後左手完全癱瘓,左腳也沒辦法正常走路,看起來像是中風的模樣!他來復健科門診,詳盡的神經學檢查起來,才知道原來他是左側臂神經叢損傷影響手部功能,左側下肢腓神經損傷造成垂足,只能拖著腳板走路。因為爛醉如泥,兩天一直保持固定姿勢,造成長時間的神經壓迫,現在還在持續復健當中。 喝酒不只是傷心、傷荷包,而且也會「傷神經」!慢性酒精中毒造成腦部酒精性腦炎,提早失智退化,行走和自理功能受損~ 這樣不可逆性的中樞神經病變,是患者家庭最深切的痛。然而除此之外,三五好友遇到假期開趴,酒酣耳熱不知節制,爛醉如泥,睡醒之後發現突然手動不了、腳動不了!表淺的神經壓迫損傷,造成的急性神經炎,更常常讓人嚇壞了。 這種週邊的神經損傷,大部分還是屬於可逆性的神經失用(Neurapraxia):神經傳導功能障礙為暫時性的生理性阻斷,一般神經傳導功能於數日至數周內自行恢復。把握急性期,正確合宜的使用類固醇用藥,可以降低急性發炎的神經損傷,也不用擔心類固醇使用,引起所謂月亮臉及腎臟功能障礙等問題。 可逆性的神經失用最有名的例子,是所謂的蜜月麻痺(Honeymoon Palsy),蜜月夜先生擁著妻子,妻子頭就枕著先生張開的上臂甜蜜沈睡,一覺醒來發現先生的手腕翹不起來,手指伸不直了~「垂手」可得,卻是一點都不開心!進一步的神經學檢查可以發現,掌管手腕手指伸展的橈神經在上臂處被長時間壓迫,導致暫時性的神經損傷,一般應該6週內有機會完全復原。 然而更嚴重的,就是軸突斷裂(Axonotmesis),軸突在髓鞘內斷裂,神經鞘膜完整,遠端神經發生退行性改變,一般在3到6個月內神經可以恢復, 然而過程就更辛苦了。上述那位沈睡兩天,左側上下肢都不能動的患者,就是這樣的情況。等待神經復原的過程中,我們持續以電刺激協助沒有神經支配功能的肌肉,使其持續收縮,防止萎縮!但無法避免的,他的肩關節跟手還是出現明顯的腫脹疼痛,甚至關節僵硬,活動度受限~就是的所謂的複雜性局部疼痛症候群(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舊稱交感神經失養症(Reflex Sympathetic
你在家裡怎麼「坐」?
1.日式霸氣盤腿坐 2.韓式追劇抱膝坐 3.中式貴妃斜坐臥 4.端正坐姿保健康 在家時,你是在上班、追劇、還是滑手機兼放空或社交呢?在宅活動時,你又是怎麼「坐」的呢? 其實「坐」姿是可以預測未來的唷!誠實地選擇以下在家的「坐」姿,然後看看未來會發生什麼事吧! 1.日式霸氣盤腿坐 時代劇中日本武將霸氣地席地而坐感覺相當威武。但其實膝蓋過度彎曲,會導致股四頭肌(大腿前側的肌肉)過分繃緊,進而造成髕骨-股骨的壓力增加,容易造成髕骨-股骨症候群。要是站起來的瞬間,膝蓋一陣疼痛,動彈不得,丟了武將的臉,那真是尷尬極了。此外這種坐姿,也容易壓迫走在腓骨頭旁邊的腓神經,造成腳麻甚至垂足(腳板無法往上勾起來)的情形。 另外武將大名坐的時候,常常是在對下屬訓話,所以身體重心會稍微往前,比較不會壓到尾椎。但是慵懶的我們在家盤腿坐,大多是在看電視殺時間。由於腰椎無力,通常會微靠後側的沙發,導致重心有些往後,以至於體重加壓在尾骨處,時間久了,甚至會造成尾椎附近的疼痛。 2.韓式追劇抱膝坐 追劇的時候,入迷地看著潤娥和李俊昊談戀愛,整個人抱著膝蓋,上身彎成C型,真是恨不得進到電視或手機裡了! 然而這個姿勢除了上述1說的膝蓋過度彎曲之外,還有腰椎過度彎曲往前導致腰部椎間盤壓力急增及可能的頸椎壓力過大的問題。 當腰部和髖關節呈現80度夾角時,就會多增加腰椎壓力90%(和站姿相比)。長時間的壓力增加會導致椎間盤突出或骨刺的產生,進而造成腰痠背痛的問題。要是突出的椎間盤或是骨刺壓到神經還會造成坐骨神經痛、腳麻無力的情形。 另外由於胸腰椎往前彎曲成為C型,此時為了要能夠看到電視或手機,頸部可能會往上抬起,而突然轉折的角度,會造成頸椎變成另一個壓力點。因此除了腰痠背痛的缺點之外還有肩頸痠痛的缺點。 這種坐姿,除了追劇之外,習慣坐在客廳地板上搭著查茶几吃飯看電視的人也很容易發生這些不舒服。 3.中式貴妃斜坐臥 那麼像貴妃一樣的坐法,整個胸腰椎都有支撐總沒有問題了吧? 的確如果腰椎往後斜躺,和髖關節夾角大約110度的話,跟站姿相比,腰椎的壓力大概只增加5%,和前面兩種坐姿相比,的確是壓力小多了。 不過貴妃坐著只有吃荔枝和聊天而已,但現代人在家裡這樣坐的時候多半都是配著手機或電視。由於整個人後躺又想要往前看電視,會造成頸部前側肌肉過度出力,使斜角肌、胸鎖乳突肌過度緊繃,除了肌肉痠痛之外,還可能壓迫肌肉下方的神經,導致上肢痠麻的情形。 那麼貴妃躺110度配上用手拿手機呢?如果手機拿得比較低,那麼前側的頸部肌肉一樣要出力往下彎曲,會和配上看電視一樣的問題,而且頸椎可能會彎更多,導致頸椎壓力比看電視還大。 如果手機真有辦法拿到和眼睛同高呢?那麼脊椎也許壓力就比較小。但是時間久的話,一直拿著手機的上肢會容易發生肩膀棘上肌腱炎(肩膀痛)、網球肘(手肘痛)或是腕隧道症候群(手麻脹)的狀況。 4.端正坐姿保健康 恭喜!辛苦工作的腰椎以及膝蓋都有獲得良好的保護,可以延長他們的使用壽命!但是當然久坐還是不行喔!40分鐘到一個小時就起來活動一下筋骨吧! 坐的時候,如果是看手機平板或是電視的話,腳踝、膝蓋都彎曲成90度,腳板要能夠平放在地板上。如果個子比較嬌小,沒有辦法平放地上,就要墊一個低一點的小腳凳。腰部輕鬆的靠在椅背上,至於腰部和髖關節的角度,可以考慮維持在90到100左右。雖然這樣坐的話腰椎壓力跟站姿相比,大概會增加15%到40%,但由於還要兼顧頸椎的壓力,大概是一個比較可以接受的平均值。 站立時,腰椎為百分之百的壓力的話,坐姿時,下背及大腿角度夾角為110度,腰椎壓力約為105%,夾角為100度時,腰椎壓力約為115%,夾角90度時,壓力約為140%,夾角為80度時,壓力約為190%。 另外要注意千萬不要放一個很澎的靠墊,以至於變成超級斜躺然後薦髂關節又沒有支撐的姿勢唷!這樣反而又造成薦髂關節或尾椎骨的壓力。 而看手機平板的位置,也盡量是坐在餐桌或書桌前,用手機架架到和眼睛同高,這樣雙手可以休息,頸椎也不會壓力過大。畢竟頭部前傾的彎曲角度每增加 15度,頸椎壓力就增加 7 公斤,這樣會導致肩頸痠痛及頸椎退化。 至於在客廳坐的時候,如果是呈現110度夾角這個坐姿,然後家人彼此互相輕鬆的聊天當然就是最好的選擇了! 另外如果家人間,身材差距太大,其實也可以把家裡的沙發撤掉,每人使用一張適合自己的椅子。就如同每個人腳的大小都不一樣,因此也不會去共用鞋子是一樣的道理。 臨床上常常有女生,因為個子比較嬌小,在家裡怎麼坐都不舒服。因為家裡的椅子桌子都是配合身材比較高大的男性家人購置,所以一直委屈自己,用前面三種不健康的方式坐著,長久下來,膝蓋跟腰都提早出問題。 所以愛惜自己也尊重家人,大家可以考慮在家裡面配合自己的身材,各自購買喜歡的椅子,這樣才能坐得安穩,坐得健康。 看完不同坐姿導致的未來命運,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坐出健康來! 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 (本文作者:陳怡嘉醫師 宇泰復健科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