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號
廟號 | |||||||||
漢語名稱 | |||||||||
---|---|---|---|---|---|---|---|---|---|
正體字 | 廟號 | ||||||||
簡化字 | 庙号 | ||||||||
| |||||||||
越南語名稱 | |||||||||
國語字 | Miếu hiệu | ||||||||
儒字 | 廟號 | ||||||||
韓語名稱 | |||||||||
諺文 | 묘호 | ||||||||
漢字 | 廟號 | ||||||||
|
廟號,是中國、朝鮮、越南古代帝王去世後,後人在太廟之中奉祀時追尊的名號。
概述
[編輯]廟號,意思就是皇帝在於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起源於重視祭祀與敬拜的商朝。最初並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廟號,一般君王死後會建築專屬的家廟祭祀,但在幾代之後就必須毀去原廟,而於太廟合併祭祀,合於太廟祭祀稱之為「祧」;「祧」這件事情有實際上的作用,如果每個君王的廟都留下,數代之後為數眾多的家廟會有祭祀上的困難。而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就會特別追上廟號,以視永遠立廟祭祀之意。[1]
在商朝所建立的,可謂最原始的廟號只有四種,創基立業曰「太」(太祖湯、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祖王亥、高宗武丁)、世代祭祀曰「世」(世祖盤庚、世宗且甲)、中興者曰「中」(中宗且乙),另外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給予祖或宗的稱號。周朝未使用廟號,僅使用諡號。另外在衛國則使用廟號,《國語》中出現了衛烈祖康叔、衛文祖襄公、衛昭考(考妣的考,父親)靈公三人的廟號。[2]
秦始皇建立中國第一個中央集權的王朝—秦朝之後,認為為先君尊上廟號、諡號是「子議其父、臣議其君」的不敬行為[3],因此不但未使用廟號,連同諡號制度一併廢止。秦朝改用世數,例如始皇帝、二世皇帝、三世皇帝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把咸陽的信宮改為「極廟」,以象天極。秦始皇死後,秦二世又將極廟改為「始皇廟」,奉為「帝者太祖之廟」。
漢朝時期,兼採傳承自商朝時期的廟號制度及來自於周朝的諡號制度。初時,漢朝對於廟號仍本著商朝時期的初衷,廟號的給予極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沒有廟號。劉邦是開國君主,最終其廟號定為太祖(然而在司馬遷編史記時記為高祖,後世多沿用之),諡號為高皇帝(諡法無「高」,以為功最高而為漢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漢朝強調以孝治天下,所以繼嗣皇帝諡號都有「孝」字。兩漢皇帝人人都有諡號,但有廟號者並不多。
西漢立國後很長一段時間重視黃老之術,對周禮的「七廟」制度並不重視;東漢末年的蔡邕曾說西漢「宗廟之制,不用周禮。每帝即位世,輒立一廟,不止於七,不列昭穆,不定迭毀」。在劉邦死後,其子惠帝在長安城內為其建有高廟,也稱高祖廟,「漢高祖」稱呼由此而來(惠帝還令郡國諸侯各立高祖廟)。但是後來漢元帝重定宗廟制度時,把高廟定為帝者太祖之廟,劉邦的廟號也正式定為太祖。除了長安城內的高廟之外,在渭北劉邦長陵附近還建有高帝原廟,後來把沛縣的劉邦行宮也改為原廟。此外長安城內的高廟之西還有惠帝廟(《漢書·景帝紀》:「孝惠廟酎,奏文始五行之舞」),也有人認為是在長陵原廟之西。
自從漢文帝之後,西漢諸帝大多於生前建陵時,在陵旁為自己營建生廟,如漢文帝顧成廟、漢景帝德陽廟、漢武帝龍淵廟、漢昭帝徘徊廟、漢宣帝樂游廟(里裎廟)、漢元帝長壽廟、漢成帝成陽廟等等。由於是皇帝生前所建,忌諱稱「廟」,所以在皇帝在世的時候一般稱為「宮」,比如漢景帝德陽廟也叫德陽宮,漢武帝龍淵廟也叫龍淵宮。皇帝死後,這些廟則變為陵廟。西漢長安沒有統一祭祀列祖列宗的宗廟,這些陵廟實際上就行使了宗廟的職能。
到漢元帝時期,天下有帝廟一百七十六處,比如太上皇(劉邦之父)有太上皇廟、太上皇原廟、太上皇陵廟,高帝有高廟、原廟,惠帝有惠帝廟等等。此外,西漢各個郡國、以及諸帝生前曾經巡幸之處也都建廟,比如漢武帝廟在關中地區就有五座,分別在咸陽、興平、臨潼、富平、耀州境內。漢朝「事死如事生」,這些帝廟的日常膳食、宮女、衛卒和每年多次祭祀活動帶來沉重的財政負擔。
在漢元帝登基後不久,就開始按照儒家禮法來修改宗廟制度。當時丞相韋玄成等人提出「高帝受命定天下,宜為帝者太祖之廟,世世不毀,承後屬盡者宜毀……太上皇、孝惠、孝文、孝景廟皆親盡宜毀」。大司馬許嘉等人認為漢文帝「除誹謗,去肉刑,躬節儉,不受獻,罪人不帑,不私其利,出美人,重絕人類,賓賜長老,收恤孤獨,德厚侔天地,利澤施四海,宜為帝者太宗之廟」;廷尉尹忠等人認為武帝「改正朔,易服色,攘四夷,宜為世宗之廟」。最後漢元帝把高帝廟、文帝廟、武帝廟定為太祖、太宗、世宗廟,把太上皇廟、惠帝廟、景帝廟拆毀了,郡國所設的帝廟也都拆毀。
漢成帝死後,關於漢武帝世宗廟應不應該親盡而毀的問題也展開過爭論,最後漢哀帝決定保留。漢平帝時期,按照王莽的意見,又把宣帝廟定為中宗廟,元帝廟定為高宗廟,「天子世世獻祭」。西漢諸帝廟號至此確定下來。東漢時期還有一些變動,比如取消了元帝「高宗」、成帝「統宗」、平帝「元宗」、和帝「穆宗」以下起的廟號。
到了唐朝開始,原本慎重嚴謹的廟號制度大為放寬,除了部分亡國之君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廟號,因此原始的四種廟號不敷使用,因此逐漸參考諡法訂出新的廟號,不過甫開國的前幾代君王,其廟號大多仍使用傳承自商朝的原始四個廟號。而也是自唐朝以後,廟號在前、諡號在後的連稱方式,構成已死帝王的全號。
因為唐朝以前的皇帝有廟號者較少,所以對歿世的皇帝一般簡稱諡號,如漢武帝、隋煬帝,不稱廟號。唐朝以後,由於皇帝有廟號者佔絕大多數,而諡號從武則天開始字數不斷增加,到明清已經增加到十七字甚至二十三字,稱呼上有所困難,所以史書多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宗等。
由於後世皇帝的諡號字數大幅膨脹,且幾乎只要是後人接位的皇帝子孫都會給父祖上美諡,故諡號實際上無法顯示皇帝評價,而廟號反而成為了事實上的諡號。
一般來說,廟號的選字並不參照諡法,但是主要來說,廟號為太祖的多為朝代的開國皇帝,而廟號為太宗的多為朝代的第二代皇帝。
廟號用字列表
[編輯]稱祖
[編輯]- 成祖:明成祖;越南鄭成祖、阮成祖
- 純祖:朝鮮純祖
- 淳祖:越南鄭淳祖
- 代祖:南漢代祖
- 德祖:唐德祖,後漢德祖,遼德祖,明德祖
- 度祖:朝鮮度祖
- 高祖:詳見列表
- 國祖:高麗國祖
- 弘祖:越南鄭弘祖、莫弘祖
- 桓祖:朝鮮桓祖
- 惠祖:後唐惠祖
- 景祖:金景祖;清景祖
- 敬祖:後梁敬祖
- 靖祖:後晉靖祖
- 烈祖:詳見列表;朝鮮烈祖;越南阮烈祖
- 穆祖:朝鮮穆祖;越南陳穆祖、鄭穆祖
- 寧祖:越南陳寧祖
- 慶祖:後周慶祖
- 仁祖:明仁祖;朝鮮仁祖
- 睿祖:武周睿祖,後晉睿祖;越南鄭睿祖
- 神祖:越南阮神祖
- 聖祖:唐聖祖,前蜀聖祖,宋聖祖,清聖祖;越南鄭聖祖、阮聖祖
- 始祖:吳始祖,成漢始祖,後秦始祖,北魏始祖,武周始祖,金始祖
- 世祖:詳見列表;高麗世祖,朝鮮世祖;越南鄭世祖,阮世祖
- 順祖:宋順祖
- 肅祖:北魏肅祖,武周肅祖,後梁肅祖,後晉肅祖,遼肅祖
- 太祖:詳見列表;高句麗太祖大王, 高麗太祖,朝鮮太祖;越南李太祖,陳太祖,黎太祖,莫太祖,阮太祖,西山太祖
- 文祖:後漢文祖;朝鮮文祖;越南鄭文祖
- 僖祖:後周僖祖,宋僖祖;越南鄭僖祖
- 熙祖:明熙祖
- 顯祖:北魏顯祖,北齊顯祖,武周顯祖,後漢顯祖,清顯祖
- 憲祖:後梁憲祖,後晉憲祖;越南阮憲祖
- 獻祖:唐獻祖,後唐獻祖,後晉獻祖,金獻祖
- 信祖:後周信祖
- 興祖:清興祖;越南鄭興祖、阮興祖
- 宣祖:宋宣祖;朝鮮宣祖;越南後黎宣祖、阮宣祖
- 玄祖:遼玄祖
- 嚴祖:武周嚴祖
- 義祖:後周義祖,南唐義祖
- 毅祖:後唐毅祖;越南阮毅祖、鄭毅祖
- 翼祖:後漢翼祖,宋翼祖;朝鮮翼祖
- 懿祖:唐懿祖,後唐懿祖,遼懿祖,明懿祖;高麗懿祖;越南莫懿祖
- 英祖:朝鮮英祖
- 裕祖:越南鄭裕祖、莫裕祖
- 淵祖:越南鄭淵祖
- 元祖:金元祖;越南陳元祖
- 昭祖:金昭祖;越南鄭昭祖、莫昭祖
- 肇祖:清肇祖;越南鄭肇祖、阮肇祖
- 正祖:朝鮮正祖
- 莊祖:朝鮮莊祖
- 藝祖:在北宋中期以前,宋朝人習慣稱宋太祖、宋太宗兩人為「藝祖」、「神宗」(自從宋哲宗為宋神宗上廟號之後,「神宗」改為特指)。顧炎武《日知錄》認為「藝祖」即《禮記》、《尚書》所稱的祢(mí)祖(父、祖)[4]。唐朝亦稱開國皇帝為「藝祖」,比如唐玄宗幸北京太原,作《起義堂頌》,曰「實惟藝祖儲福之所致」,這裡的「藝祖」是指唐高祖。金世宗《封混同江神冊》亦曰「仰藝祖之開基」,這裡的「藝祖」是指金太祖。[5]
稱宗
[編輯]- 哀宗:金哀宗
- 安宗:明安宗;高麗安宗
- 成宗:吳越成宗,南唐成宗,元成宗,清成宗;高麗成宗,朝鮮成宗
- 崇宗:西夏崇宗
- 純宗:朝鮮純宗,大韓純宗;越南黎純宗
- 代宗:唐代宗,明代宗
- 戴宗:高麗戴宗
- 道宗:遼道宗
- 德宗:唐德宗,西遼德宗,金德宗,清德宗;高麗德宗,朝鮮德宗;越南黎德宗
- 定宗:元定宗;高麗定宗,朝鮮定宗
- 度宗:宋度宗
- 端宗:宋端宗;朝鮮端宗
- 高宗:詳見列表;高麗高宗,大韓高宗;越南李高宗
- 恭宗:漢恭宗;北魏恭宗,唐恭宗,明恭宗;越南阮恭宗
- 光宗:宋光宗,明光宗;高麗光宗
- 弘宗:越南阮弘宗
- 懷宗:明懷宗
- 桓宗:西夏桓宗
- 徽宗:宋徽宗,金徽宗;越南陳徽宗
- 惠宗:閩惠宗,夏惠宗,元惠宗,明惠宗;高麗惠宗;越南李惠宗
- 嘉宗:越南黎嘉宗
- 簡宗:越南阮簡宗
- 景宗:閩景宗,遼景宗,西夏景宗,大理景宗;高麗景宗,朝鮮景宗;越南阮景宗
- 敬宗:漢敬宗,北魏敬宗,唐敬宗(亦為大韓高宗、大韓純宗備選廟號)
- 靖宗:高麗靖宗
- 康宗:閩康宗,金康宗;高麗康宗
- 禮宗:明禮宗
- 理宗:宋理宗
- 烈宗:漢烈宗,晉烈宗,後燕烈宗,吳烈宗
- 閔宗:金閔宗
- 愍宗:高麗愍宗
- 明宗:後唐明宗,元明宗;高麗明宗,朝鮮明宗;越南陳明宗,黎明宗
- 穆宗:詳見列表;高麗穆宗
- 寧宗:宋寧宗,元寧宗
- 欽宗:宋欽宗
- 慶宗:南唐慶宗
- 仁宗:詳見列表;高麗仁宗,朝鮮仁宗;越南李仁宗,陳仁宗,黎仁宗
- 睿宗:唐睿宗,北漢睿宗,金睿宗,元睿宗,明睿宗;高麗睿宗,朝鮮睿宗;越南陳睿宗,阮睿宗(亦為朝鮮世祖備選廟號)
- 紹宗:明紹宗
- 神宗:詳見列表;高麗神宗;越南李神宗,黎神宗,阮神宗(亦為朝鮮世祖、大韓高宗備選廟號)
- 聖宗:遼聖宗;越南李聖宗,陳聖宗,黎聖宗(亦為朝鮮世祖備選廟號)
- 世宗:詳見列表;朝鮮世宗;越南黎世宗,阮世宗
- 思宗:明思宗
- 順宗:唐順宗,渤海順宗,遼順宗,元順宗;高麗順宗;越南陳順宗
- 肅宗:詳見列表;高麗肅宗,朝鮮肅宗;越南黎肅宗,阮肅宗
- 太宗:詳見列表;新羅太宗,朝鮮太宗;越南李太宗,陳太宗,莫太宗,黎太宗,阮太宗
- 統宗:漢統宗
- 威宗:漢威宗,齊威宗,明威宗
- 文宗:唐文宗,元文宗,清文宗;高麗文宗,朝鮮文宗
- 武宗:唐武宗,西夏武宗,元武宗,明武宗
- 熙宗:金熙宗;高麗熙宗;越南黎熙宗,阮熙宗
- 熹宗:明熹宗
- 僖宗:唐僖宗
- 顯宗:漢顯宗,晉顯宗,金顯宗,元顯宗;高麗顯宗,朝鮮顯宗;越南黎顯宗,阮顯宗
- 憲宗:唐憲宗,大理憲宗,元憲宗,明憲宗;朝鮮憲宗;越南陳憲宗,黎憲宗,莫憲宗
- 獻宗:西夏獻宗;高麗獻宗
- 襄宗:唐襄宗,西夏襄宗
- 孝宗:晉孝宗,宋孝宗,明孝宗;朝鮮孝宗;越南黎孝宗
- 興宗:遼興宗,大理興宗,明興宗
- 宣宗:唐宣宗,遼宣宗,金宣宗,明宣宗,清宣宗;高麗宣宗,朝鮮宣宗;越南莫宣宗(亦為朝鮮哲宗備選廟號[a])
- 玄宗:唐玄宗;越南黎玄宗
- 義宗:唐義宗,遼義宗,金義宗
- 毅宗:西夏毅宗,明毅宗;高麗毅宗
- 翼宗:朝鮮翼宗;越南阮翼宗
- 懿宗:唐懿宗;越南黎懿宗
- 英宗:宋英宗,元英宗,明英宗;高麗英宗,朝鮮英宗;越南李英宗,陳英宗,黎英宗,阮英宗
- 佑宗:越南黎佑宗
- 裕宗:元裕宗;越南陳裕宗,黎裕宗
- 元宗:漢元宗,南唐元宗;高麗元宗,朝鮮元宗
- 章宗:金章宗(亦為朝鮮憲宗、朝鮮哲宗備選廟號)
- 昭宗:唐昭宗,金昭宗,元昭宗,明昭宗;越南黎昭宗
- 哲宗:宋哲宗,元哲宗;朝鮮哲宗
- 貞宗:高麗貞宗
- 真宗:宋真宗;朝鮮真宗;越南黎真宗
- 正宗:朝鮮正宗
- 中宗:詳見列表;朝鮮中宗;越南前黎中宗,黎中宗
- 莊宗:後唐莊宗;朝鮮莊宗;越南黎莊宗
- 藝宗:越南陳藝宗(亦為宋高宗備選廟號)
擬而未用的廟號:
中國廟號列表
[編輯]以下是中國各王朝部分廟號列表,附帶諡號。可能一人有兩個以上廟號,或同一朝代裡從這一皇帝身上改換到另一皇帝身上,並不是編寫錯誤。使用頻率最高的太、高、世、中四字居前排列,餘按拼音順序排列。
姓名 | 廟號 | 謚號 | 在位年份 |
---|---|---|---|
子履 | 商太祖 | 大乙(日名) | 前1600年—前1589年 |
劉邦 | 漢太祖(高祖) | 高皇帝 | 前206年—前195年 |
曹操 | 魏太祖 | 武皇帝 | (魏世祖追尊) |
孫權 | 吳太祖 | 大皇帝 | 222年—252年 |
司馬昭 | 晉太祖 | 文皇帝 | (晉世祖追尊) |
桓溫 | 楚太祖 | 宣武皇帝 | (楚武悼帝追尊) |
慕容皝 | 前燕太祖 | 文明皇帝 | 333年-348年 |
馮跋 | 北燕太祖 | 文成皇帝 | 409年-430年 |
張軌 | 前涼太祖 | 武穆王 | (前涼高祖追尊) |
苻洪 | 前秦太祖 | 惠武皇帝 | (前秦高祖追尊) |
姚萇 | 後秦太祖 | 武昭皇帝 | 384年-393年 |
石虎 | 後趙太祖 | 武皇帝 | 334年-349年 |
呂光 | 後涼太祖 | 懿武皇帝 | 386年-399年 |
李暠 | 西涼太祖 | 武昭王 | 400年-417年 |
乞伏熾磐 | 西秦太祖 | 文昭王 | 412年-428年 |
沮渠蒙遜 | 北涼太祖 | 武宣王 | 401年-433年 |
劉衛辰 | 夏太祖 | 桓皇帝 | 359年-391年 |
拓跋鬱律 | 北魏太祖 | 平文皇帝 | 316年-321年 |
劉義隆 | 劉宋太祖 | 文皇帝 | 424年-453年 |
蕭道成 | 南齊太祖 | 高皇帝 | 479年—482年 |
蕭順之 | 南梁太祖 | 文皇帝 | (南梁高祖追尊) |
陳文贊 | 陳太祖 | 景皇帝 | (陳高祖追尊) |
拓跋珪 | 北魏太祖 | 道武皇帝 | 386年—409年 |
宇文泰 | 北周太祖 | 文皇帝 | (北周世宗追尊) |
楊忠 | 隋太祖 | 武元皇帝 | (隋高祖追尊) |
李虎 | 唐太祖 | 景皇帝 | (唐高祖追尊) |
武士彠 | 武周太祖 | 無上孝明高皇帝 | (武則天追尊) |
朱溫 | 後梁太祖 | 神武元聖孝皇帝 | 907年—912年 |
李克用 | 後唐太祖 | 武皇帝 | (後唐莊宗追尊) |
郭威 | 後周太祖 | 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 | 951年—954年 |
王審知 | 閩太祖 | 昭武孝皇帝 | (閩太宗追尊) |
楊行密 | 南吳太祖 | 武皇帝 | (南吳睿帝追尊) |
劉安仁 | 南漢太祖 | 文皇帝 | (南漢高祖追尊) |
孟佚 | 後蜀太祖 | 孝元皇帝 | (後蜀高祖追尊) |
錢鏐 | 吳越太祖 | 武肅王 | 907年—932年 |
耶律阿保機 | 遼太祖 | 大聖大明神烈天皇帝 | 907年—926年 |
段思平 | 大理太祖 | 神聖文武皇帝 | 937年—944年 |
趙匡胤 | 宋太祖 | 啓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 | 960年—976年 |
李繼遷 | 夏太祖 | 神武皇帝 | (夏景宗追尊) |
完顏阿骨打 | 金太祖 | 應乾興運昭德定功仁明莊孝大聖武元皇帝 | 1115年—1123年 |
鐵木真 | 元太祖 | 法天啓運聖武皇帝 | 1206年—1227年 (元世祖追尊) |
明玉珍 | 明夏太祖 | 欽文昭武皇帝 | 1363年—1366年 |
朱元璋 | 明太祖 | 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 1368年—1398年 |
努爾哈赤 | 清太祖 | 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 1583年—1626年 |
吳三桂 | 吳周太祖 | 高皇帝 | 1678年三月—1678年八月 |
姓名 | 廟號 | 謚號 | 在位年份 |
---|---|---|---|
子亥 | 商高祖 | —— | (商太祖追尊) |
曹丕 | 魏高祖(世祖) | 文皇帝 | 220年-226年 |
司馬懿 | 晉高祖 | 宣皇帝 | (晉世祖追尊) |
劉淵 | 漢趙高祖 | 光文皇帝 | 304年-310年 |
慕容廆 | 前燕高祖 | 武宣皇帝 | (前燕烈祖追尊) |
張寔 | 前涼高祖 | 昭王 | 314年-320年 |
苻健 | 前秦高祖 | 景明皇帝 | 350年-355年 |
姚興 | 後秦高祖 | 文桓皇帝 | 393年-416年 |
石勒 | 後趙高祖 | 明皇帝 | 319年-333年 |
乞伏乾歸 | 西秦高祖 | 武元王 | 388年-400年 409年-412年 |
劉裕 | 劉宋高祖 | 武皇帝 | 420年-422年 |
蕭衍 | 南梁高祖 | 武皇帝 | 502年-549年 |
陳霸先 | 陳高祖 | 武皇帝 | 557年-559年 |
元宏 | 北魏高祖 | 孝文皇帝 | 471年-499年 |
高歡 | 北齊高祖(太祖) | 神武皇帝 | (北齊顯祖追尊) |
宇文邕 | 北周高祖 | 武皇帝 | 561年-578年 |
楊堅 | 隋高祖 | 文皇帝 | 581年-604年 |
李淵 | 唐高祖 | 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 | 618年-626年 |
蒙細奴邏 | 大蒙高祖 | 奇嘉王 | 649年-674年 |
石敬瑭 | 後晉高祖 | 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 | 936年-942年 |
劉知遠 | 後漢高祖 | 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 | 947年-948年 |
王建 | 前蜀高祖 | 神武聖孝明德惠皇帝 | 902年-918年 |
楊隆演 | 南吳高祖 | 宣皇帝 | 919年-920年 |
孟知祥 | 後蜀高祖 | 文武聖德英烈明孝皇帝 | 934年 |
劉龑 | 南漢高祖 | 天皇大帝 | 917年-941年 |
姓名 | 廟號 | 謚號 | 在位年份 |
---|---|---|---|
子旬 | 商世祖 | 盤庚(日名) | 前1300年-前1277年 |
劉秀 | 漢世祖 | 光武皇帝 | 25年—57年 |
曹丕 | 魏世祖(高祖) | 文皇帝 | 220年—226年 |
司馬炎 | 晉世祖 | 武皇帝 | 266年—290年 |
張駿 | 前涼世祖 | 文王 | 324年—346年 |
苻堅 | 前秦世祖 | 宣昭皇帝 | 338年—385年 |
慕容垂 | 後燕世祖 | 成武皇帝 | 384年—396年 |
赫連勃勃 | 夏世祖 | 武烈皇帝 | 407年—425年 |
劉駿 | 劉宋世祖 | 孝武皇帝 | 453年—464年 |
蕭賾 | 齊世祖 | 武皇帝 | 483年—493年 |
蕭繹 | 南梁世祖 | 孝元皇帝 | 552年—554年 |
拓跋燾 | 北魏世祖 | 太武皇帝 | 409年—452年 |
高湛 | 北齊世祖 | 武成皇帝 | 561年—565年 |
陳蒨 | 陳世祖 | 文皇帝 | 560年—566年 |
楊廣 | 隋世祖 | 明皇帝(唐諡煬皇帝) | 604年—617年 |
李昞 | 唐世祖 | 元皇帝 | (唐高祖追尊) |
劉旻 | 北漢世祖 | 神武皇帝 | 951年—954年 |
孟察 | 後蜀世祖 | 孝景皇帝 | (後蜀高祖追尊) |
完顏劾里鉢 | 金世祖 | 神武聖肅皇帝 | (金太祖追尊) |
忽必烈 | 元世祖 | 聖德神功文武皇帝 | 1260年—1294年 |
福臨 | 清世祖 | 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 | 1644年—1661年 |
姓名 | 廟號 | 謚號 | 在位年份 |
---|---|---|---|
劉備 | 漢烈祖 | 昭烈皇帝 | 221年—223年 (劉淵追尊) |
曹叡 | 魏烈祖 | 明皇帝 | 226年—239年 |
慕容儁 | 前燕烈祖 | 景昭皇帝 | 348年—360年 |
乞伏國仁 | 西秦烈祖 | 宣烈王 | 385年—388年 |
禿髮烏孤 | 南涼烈祖 | 武王 | 397年—399年 |
武儉 | 武周烈祖 | 昭安皇帝 | (武則天追尊) |
楊渥 | 南吳烈祖 | 景皇帝 | 905年—908年 |
李昪 | 南唐烈祖 | 光文肅武孝高皇帝 | 937年—943年 |
朱誠 | 後梁烈祖 | 文穆皇帝 | (後梁太祖追尊) |
李琰 | 後唐烈祖 | 孝靖皇帝 | (後唐明宗追尊) |
也速該 | 元烈祖 | 神元皇帝 | (元世祖追尊) |
姓名 | 廟號 | 謚號 | 在位年份 |
---|---|---|---|
李耳 | 唐聖祖 | 高上大廣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 | (唐玄宗追尊) |
王子晉 | 前蜀聖祖 | 至道玉宸皇帝 | (王衍追尊) |
趙玄朗 | 宋聖祖 | 上靈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 | (宋真宗追尊) |
玄燁 | 清聖祖 | 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 1661年—1722年 |
姓名 | 廟號 | 謚號 | 在位年份 |
---|---|---|---|
司馬衍 | 晉顯祖(顯宗) | 成皇帝 | 325年—342年 |
拓跋弘 | 北魏顯祖 | 獻文皇帝 | 465年--471年 |
高洋 | 北齊顯祖 | 文宣皇帝 | 550年—559年 |
武華 | 武周顯祖 | 立極文穆皇帝 | (武則天追尊) |
劉琠 | 後漢顯祖 | 章聖皇帝 | (後漢高祖追尊) |
塔克世 | 清顯祖 | 宣皇帝 | (清世祖追尊) |
姓名 | 廟號 | 謚號 | 在位年份 |
---|---|---|---|
司馬紹 | 晉肅祖(肅宗) | 明皇帝 | 323年—325年 |
姓名 | 廟號 | 謚號 | 在位年份 |
---|---|---|---|
朱棣 | 明成祖 | 啓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 1402年—1424年 (明世宗追尊) |
姓名 | 廟號 | 謚號 | 在位年份 |
---|---|---|---|
子至 | 商太宗 | 太甲(日名) | 前1582年—前1571年 |
劉恆 | 漢太宗 | 孝文皇帝 | 前180年—前157年 |
司馬昱 | 晉太宗 | 簡文皇帝 | 371年—372年 |
李雄 | 成漢太宗 | 武皇帝 | 304年—334年 |
張茂 | 前涼太宗 | 成王 | 320年—324年 |
苻登 | 前秦太宗 | 高皇帝 | 386年-394年 |
石寇覓 | 後趙太宗 | 孝皇帝 | (後趙太祖追尊) |
劉彧 | 劉宋太宗 | 明皇帝 | 465年—472年 |
蕭綱 | 南梁太宗 | 簡文皇帝 | 549年—551年 |
拓跋嗣 | 北魏太宗 | 明元皇帝 | 409年—423年 |
李世民 | 唐太宗 | 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 626年—649年 |
蒙盛邏皮 | 南詔太宗 | 威成王 | (皮邏閣追尊) |
趙匡義 | 宋太宗 | 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 | 976年—997年 |
李德明 | 夏太宗 | 光聖皇帝 | (夏景宗追尊) |
耶律德光 | 遼太宗 | 孝武惠文皇帝 | 927年—947年 |
完顏吳乞買 | 金太宗 | 體元應運世德昭功哲惠仁聖文烈皇帝 | 1123年—1135年 |
窩闊臺 | 元太宗 | 英文皇帝 | 1229年—1241年 (元世祖追尊) |
朱棣 | 明太宗 (後改:明成祖) |
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後改:啓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
1402年—1424年 |
皇太極 | 清太宗 | 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 | 1627年—1643年 |
姓名 | 廟號 | 謚號 | 在位年份 |
---|---|---|---|
子昭 | 商高宗 | 武丁(日名) | 前1250年—前1192年 |
劉奭 | 漢高宗 (後除廟號) |
孝元皇帝 | 前49年—前33年 |
拓跋濬 | 北魏高宗 | 文成皇帝 | 452年—465年 |
蕭鸞 | 南齊高宗 | 明皇帝 | 494年—498年 |
蕭綱 | 南梁高宗 (梁元帝在552年追諡為太宗) |
明皇帝 | 549年—550年 |
蕭統 | 南梁高宗 | 昭明皇帝 | (蕭棟追尊) |
陳頊 | 陳高宗 | 宣皇帝 | 568年—582年 |
李治 | 唐高宗 | 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 | 649年—683年 |
趙構 | 宋高宗 | 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 | 1127年—1162年 |
弘曆 | 清高宗 | 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 | 1735年—1795年 |
姓名 | 廟號 | 謚號 | 在位年份 |
---|---|---|---|
子載 | 商世宗 | 祖甲(日名) | |
劉徹 | 漢世宗 | 孝武皇帝 | 前141年—前87年 |
司馬師 | 晉世宗 | 景皇帝 | (晉世祖追尊) |
石周曷朱 | 後趙世宗 | 元皇帝 | (後趙高祖追尊) |
慕容德 | 南燕世宗 | 獻武皇帝 | 398年—405年 |
張重華 | 前涼世宗 | 桓王 | 346年-353年 |
苻健 | 前秦世宗(前秦世祖在357年改為高祖) | 景明皇帝 | 350年—355年 |
蕭長懋 | 南齊世宗 | 文皇帝 | (蕭昭業追尊) |
蕭巋 | 西梁世宗 | 孝明皇帝 | 562年—585年 |
元恪 | 北魏世宗 | 宣武皇帝 | 499年—515年 |
宇文毓 | 北周世宗 | 明皇帝 | 557年—560年 |
高澄 | 北齊世宗 | 文襄皇帝 | (北齊顯祖追尊) |
楊昭 | 隋世宗 | 成皇帝 | (隋恭帝追尊) |
蒙邏盛炎 | 南詔世宗 | 興宗王 | (皮邏閣追尊) |
柴榮 | 後周世宗 | 睿武孝文皇帝 | 954年—959年 |
錢元瓘 | 吳越世宗 | 文穆王 | 932年—941年 |
耶律阮 | 遼世宗 | 孝和莊憲皇帝 | 947年—951年 |
完顏雍 | 金世宗 | 光天興運文德武功聖明仁孝皇帝 | 1161年—1189年 |
徐壽輝 | 徐宋世宗 | 應天啟運獻武皇帝 | 1351年—1360年 |
朱厚熜 | 明世宗 | 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 | 1521年—1567年 |
胤禛 | 清世宗 | 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 | 1722年—1735年 |
姓名 | 廟號 | 謚號 | 在位年份 |
---|---|---|---|
子伷/子滕 | 商中宗 | 祖乙(日名) | 前1486年—前1422年 |
劉詢 | 漢中宗 | 孝宣皇帝 | 前74年—前49年 |
司馬睿 | 晉中宗 | 元皇帝 | 317年—322年 |
李壽 | 成漢中宗 | 昭文皇帝 | 338年—343年 |
慕容盛 | 後燕中宗 | 昭武皇帝 | 398年—401年 |
劉義隆 | 宋中宗 (南朝宋世祖時改廟號為太祖) |
景皇帝 (孝武帝劉駿即位改諡為文皇帝) |
424年—453年 |
蕭詧 | 西梁中宗 | 宣皇帝 | 555年—562年 |
李顯 | 唐中宗 | 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 | 684年 705年—710年 |
劉晟 | 南漢中宗 | 文武光聖明孝皇帝 | 943年—958年 |
段正淳 | 大理中宗 | 文安皇帝 | 1096年—1108年 |
姓名 | 廟號 | 謚號 | 在位年份 |
---|---|---|---|
朱由檢 | 明懷宗 (清諡,後廢) |
欽天守道敏毅敦儉弘文襄武體仁致孝端皇帝 (清諡,後改諡莊烈愍皇帝) |
1627年—1644年 |
姓名 | 廟號 | 諡號 | 在位年份 |
---|---|---|---|
劉肇 | 漢穆宗 (漢獻帝在190年除廟號) |
孝和皇帝 | 88年—106年 |
李恆 | 唐穆宗 | 睿聖文惠孝皇帝 | 820年—824年 |
朱載坖 | 明穆宗 | 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莊皇帝 | 1567年—1572年 |
載淳 | 清穆宗 | 繼天開運受中居正保大定功聖智誠孝信敏恭寬明肅毅皇帝 | 1861年—1874年 |
姓名 | 廟號 | 謚號 | 在位年份 |
---|---|---|---|
趙禎 | 宋仁宗 | 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 | 1022年—1063年 |
李仁孝 | 夏仁宗 | 聖德皇帝 | 1139年—1193年 |
耶律夷列 | 遼仁宗 | 1151年—1163年 | |
愛育黎拔力八達 | 元仁宗 | 聖文欽孝皇帝 | 1311年—1320年 |
朱高熾 | 明仁宗 | 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 | 1424年—1425年 |
顒琰 | 清仁宗 | 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 | 1795年—1820年 |
姓名 | 廟號 | 謚號 | 在位年份 |
---|---|---|---|
趙曙 | 宋英宗 | 體乾應歷隆功盛德憲文肅武睿聖宣孝皇帝 | 1063年—1067年 |
碩德八剌 | 元英宗 | 睿聖文孝皇帝 | 1320年—1323年 |
朱祁鎮 | 明英宗 | 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 | 1435年—1449年 1457年-1464年(復辟) |
姓名 | 廟號 | 諡號 | 在位年份 |
---|---|---|---|
趙頊 | 宋神宗 | 紹天法古運德建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 | 1067年—1085年 |
李遵頊 | 夏神宗 | 英文皇帝 | 1211年—1223年 |
朱翊鈞 | 明神宗 | 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 | 1572年—1620年 |
姓名 | 廟號 | 謚號 | 在位年份 |
---|---|---|---|
李諒祚 | 夏毅宗 | 昭英皇帝 | 1048年—1068年 |
朱由檢 | 明毅宗 (南明改上廟號) |
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 1627年—1644年 |
姓名 | 廟號 | 謚號 | 在位年份 |
---|---|---|---|
朱由檢 | 明思宗 (南明初上廟號) |
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
1627年—1644年 |
姓名 | 廟號 | 謚號 | 在位年份 |
---|---|---|---|
劉炟 | 漢肅宗 | 孝章皇帝 | 75年—88年 |
司馬紹 | 晉肅宗 | 明皇帝 | 323年—325年 |
元詡 | 北魏肅宗 | 孝明皇帝 | 515年—528年 |
高演 | 北齊肅宗 | 孝昭皇帝 | 560年—561年 |
李亨 | 唐肅宗 | 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 | 756年—762年 |
完顏頗剌淑 | 金肅宗 | 明睿穆憲皇帝 | (金熙宗追尊) |
姓名 | 廟號 | 謚號 | 在位年份 |
---|---|---|---|
李昂 | 唐文宗 | 元聖昭獻孝皇帝 | 826年—840年 |
圖帖睦爾 | 元文宗 | 聖明元孝皇帝 | 1323年—1332年 |
奕詝 | 清文宗 | 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莊儉顯皇帝 | 1850年—1861年 |
姓名 | 廟號 | 謚號 | 在位年份 |
---|---|---|---|
李瀍 | 唐武宗 | 至道昭肅孝皇帝 | 840年—846年 |
海山 | 元武宗 | 仁惠宣孝皇帝 | 1307年—1311年 |
朱厚照 | 明武宗 | 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 1505年—1521年 |
姓名 | 廟號 | 謚號 | 在位年份 |
---|---|---|---|
朱由校 | 明熹宗 | 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莊勤悊皇帝 | 1620年—1627年 |
姓名 | 廟號 | 謚號 | 在位年份 |
---|---|---|---|
劉莊 | 漢顯宗 | 孝明皇帝 | 57年—75年 |
司馬衍 | 晉顯宗 | 成皇帝 | 325年—342年 |
完顏允恭 | 金顯宗 | 體道弘仁英文睿德光孝皇帝 | (金章宗完顏璟追尊) |
甘麻剌 | 元顯宗 | 光聖仁孝皇帝 | (元泰定帝也孫鐵木兒追尊) |
姓名 | 廟號 | 謚號 | 在位年份 |
---|---|---|---|
李純 | 唐憲宗 | 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 | 805年—820年 |
段正嚴 | 大理憲宗 | 宣仁皇帝 | 1108年—1147年 |
蒙哥 | 元憲宗 | 桓肅皇帝 | 1251年—1259年 (元世祖追尊) |
朱見深 | 明憲宗 | 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 | 1464年—1487年 |
姓名 | 廟號 | 諡號 | 在位年份 |
---|---|---|---|
司馬聃 | 晉孝宗 | 穆皇帝 | 344年—361年 |
趙昚 | 宋孝宗 | 紹統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聖成孝皇帝 | 1162年—1189年 |
朱祐樘 | 明孝宗 | 建天明道誠純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 1487年-1505年 |
姓名 | 廟號 | 謚號 | 在位年份 |
---|---|---|---|
耶律宗真 | 遼興宗 | 神聖孝章皇帝 | 1031年—1055年 |
段思廉 | 大理興宗 | 孝德皇帝 | 1044年—1074年 |
朱標 | 明興宗 | 孝康皇帝 | (明惠宗追尊) |
姓名 | 廟號 | 謚號 | 在位年份 |
---|---|---|---|
趙煦 | 宋哲宗 | 憲元繼道顯德定功欽文睿武齊聖昭孝皇帝 | 1085年—1100年 |
姓名 | 廟號 | 謚號 | 在位年份 |
---|---|---|---|
李豫 | 唐代宗 | 睿文孝武皇帝 | 762年—779年 |
朱祁鈺 | 明代宗 | 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顯德崇孝景皇帝 | 1449年—1457年 |
姓名 | 廟號 | 謚號 | 在位年份 |
---|---|---|---|
王延鈞 | 閩惠宗(太宗) | 齊肅明孝皇帝 | 926年—935年 |
李志 | 南唐惠宗 | 孝安皇帝 | (南唐烈祖追尊) |
李秉常 | 夏惠宗 | 康靖皇帝 | 1067年—1086年 |
妥懽貼睦爾 | 元惠宗 | —— (明諡:順皇帝) |
1333年—1368年(元朝) 1368年-1370年(北元) |
朱允炆 | 明惠宗 | 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 | 1398年—1402年 |
其他國家
[編輯]在東亞漢字文化圈除了中國以外,王氏高麗前中期、李氏朝鮮,以及越南的李朝、陳朝、後黎朝、莫朝、阮朝雖然他們的君主對中國自稱國王(越南對內稱皇帝),但死後也有廟號。此外,日本僅有諡號而無廟號制度。
註釋
[編輯]- ^ 當時原朝鮮宣宗已於1616年改廟號為宣祖。
參考文獻
[編輯]- ^ 宗廟制度可散見於歷代史書或禮書,如《漢書·韋玄成傳》、《新唐書·儒學傳下》、《禮記·祭法第二十三》、《西漢會要·卷十三廟議》、唐杜佑《通典·禮典四十七》等
- ^ 衛莊公禱.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2019-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15).
- ^ 西漢史學家太史公司馬遷所著的《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所記載。
- ^ 《日知錄》卷二○帝王名號:《頌》曰武湯、曰成湯、曰湯孫也。曰文祖,曰藝祖,曰神宗,曰皇祖,曰烈祖,曰高祖,曰高后,曰中宗,曰高宗,而廟號起矣。
- ^ 《日知錄》卷二十四○藝祖:《書》:「歸格於藝祖。」長。注以藝祖為文祖,不詳其義。人知宋人稱太祖為藝祖,不知前代亦皆稱其太祖為藝祖。唐玄宗開元十一年,幸并州,作《起義堂頌》曰:東西南北,無思不服;山川鬼神,亦莫不寧,實惟藝祖儲福之所致。十三年,封泰山。其序曰:惟我藝祖文考精爽在天。此謂唐高祖。張說作《享太廟樂章》曰:肅肅藝祖,滔滔浚源。有雄武劍,作鎮金門。玄王貽緒,後稷謀孫。此謂高祖之高祖諱熙,追尊宣皇帝者也。後漢高祖乾祐元年,改元制祠:昔我藝祖神宗開基撫運,以武功平禍亂,以文德致昇平。此謂前漢高祖。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封混同江神冊文》曰:仰藝祖之開基,佳江神之效靈。此謂金太祖。然則是歷代大祖之通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