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德良
哈德良 | |||||
---|---|---|---|---|---|
羅馬帝國第十四任皇帝 | |||||
統治 | 117年8月10日-138年7月10日 | ||||
前任 | 圖拉真 | ||||
繼任 | 安敦寧·畢尤 | ||||
出生 | 西班牙義大利卡,或羅馬 | 76年1月24日||||
逝世 | 138年7月10日 拜亞 | (62歲)||||
安葬 | |||||
配偶 | 維比婭·薩比娜 | ||||
子嗣 | 盧修斯·埃里烏斯, 安敦寧·畢尤 (均為收養) | ||||
| |||||
朝代 | 安敦尼王朝 | ||||
父親 | 普布里烏斯·埃里烏斯·哈德里亞努斯·阿菲爾 | ||||
母親 | 多米蒂亞·保莉娜 |
哈德良(拉丁語:Publius Aelius Traianus Hadrianus Augustus,76年1月24日-138年7月10日),羅馬帝國五賢帝之一,117年-138年在位。他最為人所知的事跡是興建了哈德良長城,劃定了羅馬帝國在不列顛尼亞的北部國境線。他還在羅馬城內重建了萬神廟,並新建了維納斯和羅馬神廟。身為羅馬皇帝,他倡導人文主義,提倡希臘文化。
哈德良另一個廣人為知是與希臘青年安提諾烏斯的同性戀情,安提諾烏斯死後,哈德良皇帝用各種方式緬懷安提諾烏斯,城市以他的名字命名,獎章上刻上了他的畫像,帝國的多處場所樹立起了他的雕像,宣布安提諾烏斯為神,並在比提尼亞、曼提尼亞、阿卡迪亞以及雅典等地建立了多座廟宇,今天的安提諾波利斯市(Antinopolis)就是哈德良在安提諾烏斯溺水的地點所修建的城市。日本暢銷漫畫《羅馬浴場》也把這段故事劃入漫畫之中。
哈德良生於義大利卡(另一說羅馬)一個富裕的義大利裔家庭,是前任君主圖拉真的遠房姻親。[1]事實上,圖拉真從未正式指定繼任人,但據皇后所說,他在臨嚥氣之前將帝位傳給哈德良。由於皇后對哈德良懷有好感,哈德良的繼任很大可能出於她的安排。[2]
哈德良在統治期間幾乎走遍了羅馬帝國的每一個行省。他崇尚希臘文化,試圖將雅典建設為帝國的文化中心,在雅典城內建設了許多神廟。他通過自己與希臘青年安提諾烏斯的親密關係來表達自己對希臘的景仰,而這也成為古代最為著名的一段羅曼史之一。哈德良與軍隊關係密切,時常身著軍服,甚至與士兵一同進餐和就寢。他要求更加嚴苛的軍事訓練,並利用假警報來保持軍隊的警惕性。
即位之後哈德良便將圖拉真的羅馬軍隊從對美索不達米亞和亞美尼亞的征服戰中撤回,還考慮過放棄達基亞。在統治後期他鎮壓了猶太行省的巴爾科赫巴起義,並將該行省改名為敘利亞-巴勒斯坦。136年,病重的哈德良將盧修斯·埃里烏斯認養為繼承人,但後者卻在兩年後突然死去,於是他決意認養安敦寧·畢尤,前提是後者將馬可·奧勒留和盧修斯·埃里烏斯之子維魯斯認養為繼承人。安敦寧同意了這一請求,而哈德良也在之後於拜亞去世。[3]
參看
注釋
- ^ Eutr. VIII. 6: "...nam eum (Hadrianum) Traianus, quamquam consobrinae suae filium..." and SHA, Vita Hadr. I, 2: ...pater Aelius Hadrianus cognomento Afer fuit, consobrinus Traiani imperatoris.
- ^ After A. M. Canto, in UCM.es, specifically pp. 322, 328, 341 and footnote 124, where she stands out SHA, Vita Hadr. 1.2: pro filio habitus (years 93); 3.2: ad bellum Dacicum Traianum familiarius prosecutus est (year 101) or, principally, 3.7: quare adamante gemma quam Traianus a Nerva acceperat donatus ad spem successionis erectus est (year 107).
- ^ Royston Lambert, 1984, p.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