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雍州刺史部: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内容扩充 调整格式、排版
标签已被回退 可视化编辑 消歧义連結
内容扩充 调整格式、排版
标签已被回退 可视化编辑
第1行: 第1行:
{{Otheruses|subject=东汉魏晋雍州刺史部的行政區劃變遷史|other=雍州刺史部的后身、以今陕西省西安市为核心的雍州|雍州 (后赵)}}
{{Otheruses|subject=东汉魏晋雍州刺史部的行政區劃變遷史|other=雍州刺史部的后身、以今陕西省西安市为核心的雍州|雍州 (后赵)}}
'''雍州刺史部''',[[东汉]]时设置的[[刺史部]],'''雍州'''或作'''廱州'''。


== 基本信息 ==
[[雍州 (九州)|雍州]]是中国古代[[九州 (中国)|九州]]之一,但具体所指已无从查证。雍州地区自[[西周]]到[[西晋]]始终是京畿或[[渭河平原]]及其附近。[[汉武帝]]设十三州[[刺史部]]时,该地区以西属[[凉州刺史部]],东归[[司隶校尉]],不独立设州。[[汉光武帝]]定都[[洛阳]],设立过雍州,但是不久取消,州治在武威郡姑臧县。
'''雍州刺史部''',[[东汉]]时设置的[[刺史部]],'''雍州'''或作'''廱州'''。[[雍州 (九州)|雍州]]是中国古代[[九州 (中国)|九州]]之一,但具体所指已无从查证。雍州地区自[[西周]]到[[西晋]]始终是京畿或[[渭河平原]]及其附近。[[汉武帝]]设十三州[[刺史部]]时,该地区以西属[[凉州刺史部]],东归[[司隶校尉]],不独立设州。新朝王莽时期设立河西五郡,武威、酒泉、敦煌、张掖、西海、金城6郡置雍州,治所武威郡姑臧县。[[汉光武帝]]定都[[洛阳]],设立过雍州,但是不久取消,州治在武威郡姑臧县。


[[兴平 (东汉)|興平]]元年六月丙子日(194年7月6日)<ref>袁宏《後漢紀》卷27:六月丙子,分河西四郡為雍州。</ref>,雍州再度成為正式行政區,東漢分涼州河西的[[武威郡|武威]]、[[张掖郡|張掖]]、[[酒泉郡|酒泉]]、[[敦煌郡|敦煌]]、[[西海郡 (东汉)|西海]]<ref>《后汉书·献帝纪》:(兴平元年)夏六月丙子,分凉州河西四郡为廱州 李贤注曰:谓金城、酒泉、敦煌、张掖</ref>設立雍州刺史部,治所在[[姑臧]]。[[建安 (东汉)|建安]]十八年(213年)省涼州,與[[司隸校尉部]]的[[三輔]]一起併入雍州。
[[兴平 (东汉)|興平]]元年六月丙子日(194年7月6日)<ref>袁宏《後漢紀》卷27:六月丙子,分河西四郡為雍州。</ref>,雍州再度成為正式行政區,東漢分涼州河西的[[武威郡|武威]]、[[张掖郡|張掖]]、[[酒泉郡|酒泉]]、[[敦煌郡|敦煌]]、[[西海郡 (东汉)|西海]]<ref>《后汉书·献帝纪》:(兴平元年)夏六月丙子,分凉州河西四郡为廱州 李贤注曰:谓金城、酒泉、敦煌、张掖</ref>設立雍州刺史部,治所在[[姑臧]]。[[建安 (东汉)|建安]]十八年(213年)省涼州,與[[司隸校尉部]]的[[三輔]]一起併入雍州。

2024年4月7日 (日) 09:45的版本

基本信息

雍州刺史部东汉时设置的刺史部雍州或作廱州雍州是中国古代九州之一,但具体所指已无从查证。雍州地区自西周西晋始终是京畿或渭河平原及其附近。汉武帝设十三州刺史部时,该地区以西属凉州刺史部,东归司隶校尉,不独立设州。新朝王莽时期设立河西五郡,武威、酒泉、敦煌、张掖、西海、金城6郡置雍州,治所武威郡姑臧县。汉光武帝定都洛阳,设立过雍州,但是不久取消,州治在武威郡姑臧县。

興平元年六月丙子日(194年7月6日)[1],雍州再度成為正式行政區,東漢分涼州河西的武威張掖酒泉敦煌西海[2]設立雍州刺史部,治所在姑臧建安十八年(213年)省涼州,與司隸校尉部三輔一起併入雍州。

曹魏黃初元年(220年),分河西八郡復置涼州,曹魏時期的雍州其范围固定在原涼州黃河以東和司隶校尉部的長安及附近的三輔,治所就在当时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的临时所在地长安曹魏西晋不变十六国前秦后秦一度将雍州迁至安定郡(今甘肃镇原)和蒲坂(今山西永济),北魏西魏北周仅将长安及其附近地区设为雍州,治所在长安。而东晋南朝襄阳侨置雍州隋朝统一后,以长安及其附近地区为雍州,隋炀帝改为京兆郡唐朝建立后,又改为雍州,唐玄宗设立京兆府

行政区划

雍州[编辑]

新朝王莽时期设立河西五郡,武威、酒泉、敦煌、张掖、西海、金城6郡置雍州,治所武威郡姑臧县。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分凉州河西武威、酒泉、敦煌、张掖4郡置雍州,治所武威郡姑臧县。建安十八年(213年)扩大州域至关中、陇右一带。三国以后州域缩小至今陕西省关中平原及甘肃省黄河以东一带。

郡级行政区

武威郡[编辑]

治姑臧县,初领姑臧、张掖、武威、休屠、揟次、鸾鸟、朴褱、媪围、鹯阴、袓厉、显美、宣威、仓松13县,设有左骑1城、千人官1城,共计13县2城。[编辑]

金城郡(25年 - 220年)
建武十二年(36年)省金城郡入陇西郡;次年(37年)复置,领允吾、浩亹、令居、枝阳、金城、榆中、允街、临羌、破羌、安夷10县。建安十八年(213年)以前析金城郡临羌、破羌、安夷3县置西平郡;同年归属雍州管辖。东汉末,领允吾、浩亹、令居、枝阳、金城、榆中、允街7县。

张掖郡(25年 - 220年)[编辑]

治觻得县。初领觻得、昭武、删丹、氐池、屋兰、显美、居延、日勒、骊靬、番和10县。永初年间(107 - 113),显美县移属武威郡,居延县移属张掖居延属国。建安中,日勒县移属西郡。东汉末领觻得、昭武、删丹、氐池、屋兰、骊靬、番和7县。

酒泉郡(25年 - 220年)[编辑]

治禄福县。初领禄福、表氏、乐涫、天衣、玉门、会水、沙头、绥弥、干齐9县。东汉时省天衣县,新置延寿县,绥弥县改名安弥县,至东汉末未变。

敦煌郡(25年 - 220年)[编辑]

治敦煌县。初领敦煌、冥安、效谷、渊泉、广至、龙勒6县。至东汉末未变。

张掖属国(113年以前 - ?)[编辑]

汉安帝永初年间(107-113)分张掖郡置张掖属国,设侯官、左骑、千人、司马官、千人官5官,各治1地(治今地均不详),无具体城名。

雍州刺史部

说明:本表主要依据新朝行政区划,以及《续汉书·郡国志》,并参考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钱林书《续汉书郡国志汇释》及相关网站,整理而成。
郡名

(县数)

郡治 县名 今地位置(2013年5月) 隶属郡国 备注
张掖郡(武威郡)

(15)

姑臧县 姑臧县 今甘肃省武威市 武威郡(25-220)
张掖县 今甘肃省古浪县西北 武威郡(25-220)
武威县 今甘肃省民勤县东北 武威郡(25-220)
休屠县 今甘肃省武威市 武威郡(25-220)
揟次县 疑在今甘肃省古浪县 武威郡(25-220)
鸾乌县 今甘肃省武威市 武威郡(25-220)
扑褱县 今甘肃省古浪县东北 武威郡(25-220)
媪围县 在今甘肃省皋兰县西北以及今景泰县 武威郡(25-220)
苍松县 今甘肃省武威市东南 武威郡(25-220)
宣威县 今甘肃省民勤县西南 武威郡(25-220)
袓厉县 今甘肃省会宁县西北 安定郡(129-111)→武威郡(111-220)
鹑阴县 今甘肃省靖远县西北与景泰、皋兰2县交界处 安定郡(129-111)→武威郡(111-220)
显美县 今甘肃省永昌县 张掖郡(25-111)→武威郡(111-220)
左骑 地望不详 武威郡(?-220)
千人官 地望不详 武威郡(?-220)
西海郡(西平郡)新设

(4)

西都县 西都县 今青海省西宁市 西平郡(213-220)
临羌县 今青海省湟源县东南 西平郡(213-220)
破羌县 今青海省乐都县 西平郡(213-220)
安夷县 今青海省西宁市 西平郡(213-220)
设屏郡(张掖郡)

(7)

觻得县 觻得县 今甘肃省张掖市西北 张掖郡(25-220)
昭武县 今甘肃省临泽县东北 张掖郡(25-220)
删丹县 今甘肃省山丹县 张掖郡(25-220)
氐池县 今甘肃省民乐县 张掖郡(25-220)
屋兰县 今甘肃省山丹县西北 张掖郡(25-220)
骊靬县 今甘肃省永昌县 张掖郡(25-220)
番和县 今甘肃省永昌县西 张掖郡(25-220)
辅平郡(酒泉郡)

(9)

禄福县 禄福县 今甘肃省酒泉市 酒泉郡(25-220)
表是县 今甘肃省高台县西 酒泉郡(25-220)
乐涫县 今甘肃省酒泉市东南 酒泉郡(25-220)
玉门县 今甘肃省玉门市西北 酒泉郡(25-220)
会水县 今甘肃省高台县西北 酒泉郡(25-220)
池头县 今甘肃省玉门市西北 酒泉郡(25-220)
安弥县 今甘肃省酒泉市 酒泉郡(25-220) 西汉名绥弥县,东汉时改名安弥县
干齐县 今甘肃省玉门市西北 酒泉郡(25-220)
延寿县 今甘肃省玉门市 酒泉郡(?-220)
天衣县 疑今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东北及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交界一带 酒泉郡(25-30) 建武六年(30年)废县。
敦德郡(敦煌郡)

(6)

敦煌县 敦煌县 今甘肃省敦煌市西 敦煌郡(25-220)
冥安县 今甘肃省安西县东南 敦煌郡(25-220)
效谷县 今甘肃省安西县西南 敦煌郡(25-220)
渊泉县 今甘肃省安西县 敦煌郡(25-220)
广至县 今甘肃省安西县西南 敦煌郡(25-220)
龙勒县 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 敦煌郡(25-220)
张掖属国

(5)

侯官 地望不详 张掖属国(113-?)
左骑 地望不详 张掖属国(113-?)
千人 地望不详 张掖属国(113-?)
司马官 地望不详 张掖属国(113-?)
千人官 地望不详 张掖属国(113-?)
西海郡(金城郡)

(7)

允吾县 允吾县 今甘肃省永靖县西北 金城郡(25-36)→陇西郡(36-37)→金城郡(37-220)
浩亹县 今甘肃省永登县西南 金城郡(25-36)→陇西郡(36-37)→金城郡(37-220)
令居县 今甘肃省永登县西 金城郡(25-36)→陇西郡(36-37)→金城郡(37-220)
枝阳县 今甘肃省永登县 金城郡(25-36)→陇西郡(36-37)→金城郡(37-220)
金城县 今甘肃省兰州市西 金城郡(25-36)→陇西郡(36-37)→金城郡(37-220)
榆中县 今甘肃省榆中县西 金城郡(25-36)→陇西郡(36-37)→金城郡(37-220)
允街县 今甘肃省永登县 金城郡(25-36)→陇西郡(36-37)→金城郡(37-220)

雍州刺史

新朝雍州刺史
  • 王邑
东汉雍州刺史
  • 邯郸商(汉献帝建安十一年、206年)
  • 徐弈(汉献帝建安中叶)
  • 张既(汉献帝建安年间)[3]
曹魏雍州刺史
曹魏都督雍凉诸军事
  • 曹真(220年-222年、228年-231年)
  • 夏侯楙(220年-228年都督关中诸军事)
  • 司馬懿(231年-238年)
  • 趙儼(239年-243年)
  • 夏侯玄(243年-249年)
  • 郭淮(249年-255年)
  • 陳泰(255年-256年)
  • 鄧艾(255年-256年护羌都尉,256年-264年都督陇右诸军事)
  • 司馬望(256年-263年)
  • 鍾會(263年-264年都督镇西诸军事)
  • 衛瓘(264年-265年)
  • 司馬亮(265年)
西晋雍州刺史
西晋雍凉都督

参考文献

  1. ^ 袁宏《後漢紀》卷27:六月丙子,分河西四郡為雍州。
  2. ^ 《后汉书·献帝纪》:(兴平元年)夏六月丙子,分凉州河西四郡为廱州 李贤注曰:谓金城、酒泉、敦煌、张掖
  3. ^ 严耕望《两汉太守刺史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