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国际广播: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历史:​ 内容扩充
第15行: 第15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时,由于适应战争和外交的迫切需要,国际广播才飞速发展。据统计,1939年大战全面爆发时,共有27个国家办有对外广播。到了1945年战争结束时,增加到了55个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时,由于适应战争和外交的迫切需要,国际广播才飞速发展。据统计,1939年大战全面爆发时,共有27个国家办有对外广播。到了1945年战争结束时,增加到了55个国家。


在[[冷战]]时期,[[社会主义国家]]都设有自己的国际广播电台,其中大部分广播电台是以[[首都]]为命名的国际广播电台,如[[苏联]]的[[莫斯科广播电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北京广播电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的[[朝鲜之声|平壤广播电台]]、[[东德]]的[[柏林国际广播电台]]、[[阿尔巴尼亚]]的[[阿尔巴尼亚广播电视台|地拉那广播电台]]等。在冷战结束前后,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的官方国际电台的名称也随之改变。
在[[冷战]]时期,[[社会主义国家]]都设有自己的国际广播电台,其中大部分广播电台是以[[首都]]为命名的国际广播电台,如[[苏联]]的[[莫斯科广播电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北京广播电台]]、[[蒙古]]的[[蒙古之声|乌兰巴托广播电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的[[朝鲜之声|平壤广播电台]]、[[东德]]的[[柏林国际广播电台]]、[[阿尔巴尼亚]]的[[阿尔巴尼亚广播电视台|地拉那广播电台]]等。在冷战结束前后,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的官方国际电台的名称也随之改变。


直到21世纪,随着科技发展,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传播,使得大规模的国际广播电台裁减语种,如[[美国之音|VOA]]、[[英国广播公司国际频道|BBC]]等。一些国家(如中国、朝鲜、韩国、越南、古巴等)出于言论管制需要,会使用音乐或噪音[[无线电干扰|干扰]]某些被认为散布对本国不利言论的电台。
直到21世纪,随着科技发展,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传播,使得大规模的国际广播电台裁减语种,如[[美国之音|VOA]]、[[英国广播公司国际频道|BBC]]等。一些国家(如中国、朝鲜、韩国、越南、古巴等)出于言论管制需要,会使用音乐或噪音[[无线电干扰|干扰]]某些被认为散布对本国不利言论的电台。

2022年4月4日 (一) 15:53的版本

国际广播,又称对外广播,是指向非本国的听众进行的广播,有多種目的類型,例如新闻传播、文化交流、也有的是政治宣传。其以電台廣播為大宗,但也有電視廣播。在大部分情况下,一般通过短波波段进行,对邻国有时也使用中波波段进行广播。同时还使用卫星和互联网进行广播。

概要

国际广播向外国听众播报本国和世界新闻,宣扬本国的政治立场,也是向居住在国外的本国公民侨民进行消息传递的重要渠道。

大部分国际广播為國營媒體,还有一些国家的国际广播以公共媒體的形式运作。此外,也有部分國際廣播機構為非政府組織,不屬於任何國家,例如由基督宗教法輪功人士成立的廣播電臺。

由于部分國際廣播的宣傳性質大於公共服務功能,因此收听国际广播时要有一定的分辨能力。

历史

最早开办国际广播的国家是荷兰荷兰国际广播电台是世界上第一家国际广播电台。此后不久,德国法国英国日本苏联中国蒙古等国家,也相继兴办国际广播。不过当时的国际广播发射电力弱,播出时间短,收听效果差。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时,由于适应战争和外交的迫切需要,国际广播才飞速发展。据统计,1939年大战全面爆发时,共有27个国家办有对外广播。到了1945年战争结束时,增加到了55个国家。

冷战时期,社会主义国家都设有自己的国际广播电台,其中大部分广播电台是以首都为命名的国际广播电台,如苏联莫斯科广播电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广播电台蒙古乌兰巴托广播电台朝鲜平壤广播电台东德柏林国际广播电台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广播电台等。在冷战结束前后,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的官方国际电台的名称也随之改变。

直到21世纪,随着科技发展,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传播,使得大规模的国际广播电台裁减语种,如VOABBC等。一些国家(如中国、朝鲜、韩国、越南、古巴等)出于言论管制需要,会使用音乐或噪音干扰某些被认为散布对本国不利言论的电台。

各國國際廣播一览

亚洲

欧洲

非洲

大洋洲

美洲

参考文献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