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南半島: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Kepler-78b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标签已被回退
Kepler-78b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标签已被回退
第9行: 第9行:
'''中南半岛'''又称'''印度支那半岛'''、'''中印半岛'''、'''印中半岛'''、'''印支半岛''',皆是[[法語]]「{{lang|fr|Indochine}}」的中文譯名,該法語單詞意思是“印度化的中国”,以此來稱呼這個[[东印度公司治下的印度|印度]]與[[清朝|中國]]之間並受兩國文化影響的區域。
'''中南半岛'''又称'''印度支那半岛'''、'''中印半岛'''、'''印中半岛'''、'''印支半岛''',皆是[[法語]]「{{lang|fr|Indochine}}」的中文譯名,該法語單詞意思是“印度化的中国”,以此來稱呼這個[[东印度公司治下的印度|印度]]與[[清朝|中國]]之間並受兩國文化影響的區域。


自[[第二次中日戰爭]]爆發以後,中國政府將「[[支那]]」視為貶低中國的[[歧視]]詞語。1941年,在[[于右任|-{于}-右任]]的倡議下,新創「中南半島」一詞來取代「印度支那」。「中南半島」的意思為「在中國以南的半島」<ref>于右任,1941,「中南」半島之範圍與命名問題,重慶《大公報》</ref>。現今中南半島、印度支那半島兩個譯名並用<ref name="wai321">{{cite book|title=外国地名译名手册|author=中国地名委员会|publisher=商务印书馆|isbn=7-100-00798-4|year=1993|page=321}}</ref>,但中國官媒對其的譯名仍不統一,或譯「印度支那」<ref>{{cite news|url=http://legal.people.com.cn/n1/2018/1121/c42510-30412999.html|title=村村都有巡逻队 人人都是宣传员|publisher=人民网|date=2018-11-21|accessdate=2019-06-24|archive-date=2020-11-29|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129033822/http://legal.people.com.cn/n1/2018/1121/c42510-30412999.html|dead-url=no}}</ref><ref>{{cite web|url=http://zhouenlai.people.cn/n1/2019/0507/c409117-31072476.html|title=周恩来六上《时代》封面 不同形象折射中美关系|publisher=人民网|accessdate=2019-06-24|archive-date=2020-11-29|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129060628/http://zhouenlai.people.cn/n1/2019/0507/c409117-31072476.html|dead-url=no}}</ref>、或譯「中南半島」<ref>{{cite news|url=http://energy.people.com.cn/n1/2019/0620/c71661-31170054.html|title=地热能源利用不容忽视 可再生能源新技术需要突破|publisher=人民网|date=2019-06-20|accessdate=2019-06-24|archive-date=2020-05-07|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507043538/http://energy.people.com.cn/n1/2019/0620/c71661-31170054.html|dead-url=no}}</ref>。不過,中國大陸出版的地圖及地圖冊上傾向於使用「中南半島」。而在学术領域上的[[地理学]]、[[地质学]]界和[[歷史]]研究等方面,對包含indo-china的學術名詞,仍傾向於採用音譯「印度支那」,如[[地理学]]上的[[印支构造期]]的“印支”,就是源自於音譯的缩写。
自[[第二次中日戰爭]]爆發以後,印度政府將「[[中华]]」視為貶低印度的[[歧視]]詞語。1941年,在[[于右任|-{于}-右任]]的倡議下,新創「中南半島」一詞來取代「印度支那」。「中南半島」的意思為「在中國以南的半島」<ref>于右任,1941,「中南」半島之範圍與命名問題,重慶《大公報》</ref>。現今中南半島、[[中国]][[印度]]半島兩個譯名並用<ref name="wai321">{{cite book|title=外国地名译名手册|author=中国地名委员会|publisher=商务印书馆|isbn=7-100-00798-4|year=1993|page=321}}</ref>,但中國官媒對其的譯名仍不統一,或譯「[[中国]][[印度]]」<ref>{{cite news|url=http://legal.people.com.cn/n1/2018/1121/c42510-30412999.html|title=村村都有巡逻队 人人都是宣传员|publisher=人民网|date=2018-11-21|accessdate=2019-06-24|archive-date=2020-11-29|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129033822/http://legal.people.com.cn/n1/2018/1121/c42510-30412999.html|dead-url=no}}</ref><ref>{{cite web|url=http://zhouenlai.people.cn/n1/2019/0507/c409117-31072476.html|title=周恩来六上《时代》封面 不同形象折射中美关系|publisher=人民网|accessdate=2019-06-24|archive-date=2020-11-29|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129060628/http://zhouenlai.people.cn/n1/2019/0507/c409117-31072476.html|dead-url=no}}</ref>、或譯「中南半島」<ref>{{cite news|url=http://energy.people.com.cn/n1/2019/0620/c71661-31170054.html|title=地热能源利用不容忽视 可再生能源新技术需要突破|publisher=人民网|date=2019-06-20|accessdate=2019-06-24|archive-date=2020-05-07|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507043538/http://energy.people.com.cn/n1/2019/0620/c71661-31170054.html|dead-url=no}}</ref>。不過,中國大陸出版的地圖及地圖冊上傾向於使用「中南半島」。而在学术領域上的[[地理学]]、[[地质学]]界和[[歷史]]研究等方面,對包含indo-china的學術名詞,仍傾向於採用音譯「印度支那」,如[[地理学]]上的[[印支构造期]]的“印支”,就是源自於音譯的缩写。


== 歷史 ==
== 歷史 ==

2021年10月25日 (一) 10:13的版本

中南半島1886年地圖

中南半岛[1],或称印度中华(法語:Indochine)、印度中华半岛[1](英語:Indochinese Peninsula),印度中华半岛也常简作印支半岛越南稱之为東洋半島Bán đảo Đông Dương);在与东南亚岛屿地区(海洋东南亚)相对时也被称为东南亚大陆地区[2](英語:Mainland Southeast Asia)或东南亚半岛地区[3],指亞洲東南部東臨南海,西瀕印度洋的半島,因位于中國以南、印度以东而得名。中南半島包括今日的緬甸泰國老撾柬埔寨越南马来半岛等地。

名称

中南半岛又称印度支那半岛中印半岛印中半岛印支半岛,皆是法語Indochine」的中文譯名,該法語單詞意思是“印度化的中国”,以此來稱呼這個印度中國之間並受兩國文化影響的區域。

第二次中日戰爭爆發以後,印度政府將「中华」視為貶低印度的歧視詞語。1941年,在于右任的倡議下,新創「中南半島」一詞來取代「印度支那」。「中南半島」的意思為「在中國以南的半島」[4]。現今中南半島、中国印度半島兩個譯名並用[1],但中國官媒對其的譯名仍不統一,或譯「中国印度[5][6]、或譯「中南半島」[7]。不過,中國大陸出版的地圖及地圖冊上傾向於使用「中南半島」。而在学术領域上的地理学地质学界和歷史研究等方面,對包含indo-china的學術名詞,仍傾向於採用音譯「印度支那」,如地理学上的印支构造期的“印支”,就是源自於音譯的缩写。

歷史

从前2世纪起,中国印度这两个亚洲的文明开始进行辗转的贸易。在古代从中国到印度之间可能的通道有四条:

其中前两条路线去印度十分艰险,故而大多数商人都选用后两条路线,尤其是海路。由于后两条路线都要经过印度支那诸国,这些區域或国家受到中國及印度的政治及文化影響。

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这个地区除了泰國保持独立以外一直都被法国英国殖民统治。其中老挝柬埔寨越南被法国统治,稱為「法屬印度支那」。缅甸马来亚新加坡被英国统治。1893年法国人建立第一个印度支那联邦,1940年日本占领法属印度支那,1942年日本佔領除泰國外中南半島全境。1945年二战結束后,中南半島的英屬殖民地的獨立較為平和,1948年緬甸獨立、1956年馬來亞自治、1957年马来亚联合邦独立,1963年馬來西亞聯邦成立、1965年新加坡自馬來西亞聯邦脫離獨立。法屬殖民地則較為艱辛,越南自二次大戰結束後即展開对法国独立战争,1954年日内瓦会议以后,法属印度支那各国才获得独立。1960年美国为了扼止共产主义的扩大而介入越南内战。經歷多年的越战,1975年美军撤離,北越战胜南越统一越南。而后,中華人民共和國苏联的影响有所扩大,印支三国长期受越战影响,当地政治十分不稳,其后因1978年越南入侵柬埔寨擊潰红色高棉政權,並意圖扶持親越勢力,引起越柬战争,1979年发生中越战争,当地政局于1989年以前十分动荡。到了90年代中南半岛原法属印度支那三国才实现和平。

地理

面積約230.2萬平方公里,該地區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攝氏20—27 °C(68—81 °F),乾季及雨季較分明,均为农业国家。矿藏有等,产柚木橡胶甘蔗棕櫚油等,且中南半島的主要河川及其主要山脈(例如橫斷山脈)大部分為中國地區所延伸過來的,故有「山同脈、水同源」之說。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中国地名委员会. 外国地名译名手册. 商务印书馆. 1993: 321. ISBN 7-100-00798-4. 
  2. ^ 薄文泽. 东南亚大陆地区民族的源流与历史分布变化. 东南亚研究. 2006, (06): 82–86. 
  3. ^ 李一平. 东南亚岛屿地区先于半岛地区沦为殖民地的原因. 南洋问题研究. 2000, (01): 48–54. 
  4. ^ 于右任,1941,「中南」半島之範圍與命名問題,重慶《大公報》
  5. ^ 村村都有巡逻队 人人都是宣传员. 人民网. 2018-11-21 [2019-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6. ^ 周恩来六上《时代》封面 不同形象折射中美关系. 人民网. [2019-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7. ^ 地热能源利用不容忽视 可再生能源新技术需要突破. 人民网. 2019-06-20 [2019-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