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莴苣: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未显示23个用户的37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Multiple issues|
{{expand English}}<!-- FA -->{{Globalize/Chinese}}
{{Globalize|章節|area=[[台湾]]}}
{{Original research|time=2024-02-23T04:57:16+00:00}}
{{expand English}}
}}
<!-- FA -->{{Globalize/Chinese}}
{{noteTA
{{noteTA
|1=zh:色拉; zh-cn:沙拉; zh-hk:沙律; zh-tw:沙拉;
|1=zh:色拉; zh-cn:沙拉; zh-hk:沙律; zh-tw:沙拉;
}}
}}
{{Speciesbox
{{Speciesbox
| image =Kropsla_herfst.jpg
| image = Kropsla_herfst.jpg
| image_width = 220px
| image_width = 220px
| image_caption = 萵苣 ''Lactuca sativa''
| image_caption = 萵苣 ''Lactuca sativa''
第11行: 第16行:
| authority =[[卡尔·林奈|L.]]
| authority =[[卡尔·林奈|L.]]
}}
}}
{{Commons category|Lactuca sativa}}

[[File:Starr 070730-7911 Lactuca sativa.jpg|right|250px|thumb|[[蘿蔓萵苣]]]]
[[File:Starr 070730-7911 Lactuca sativa.jpg|right|250px|thumb|[[蘿蔓萵苣]]]]

<!--[[File:Romaine.jpg|right|250px|thumb|[[油麥菜]]]]-->
<!--[[File:Romaine.jpg|right|250px|thumb|[[油麥菜]]]]-->
'''莴苣'''([[学名]]:''{{lang|la|Lactuca sativa}}''),又名'''萵菜'''、'''春菜''',是[[菊科]][[莴苣属]]之一年生或二年生[[蔬菜]]。在台灣來'''萵苣'''僅只指[[菜心]],現在泛指[[莴苣属]]類蔬菜。它是种很常见的食用蔬菜[[中国]][[日本]]等国的人往往烹熟后食用,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往往放在[[沙律]]、[[漢堡包]]等食品中生食(称'''-{生菜}-''')。在[[香港]],為了跟西-{生菜}-([[結球萵苣]])分,叶用的莴苣又稱為'''唐-{生菜}-'''
'''莴苣'''([[学名]]:''{{lang|la|Lactuca sativa}}''),又名'''-{生菜}-'''、'''萵菜'''、'''春菜''',是[[菊科]][[莴苣属]]之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產於地中海因適應性佳而目前普及溫帶亞熱帶地區。

== 名稱 ==
在台灣,''萵苣''一詞原僅指[[菜心]],現泛指[[莴苣属]]類蔬菜,其中結球萵苣,又稱為“美生菜”。

在[[香港]],為了跟“西-{生菜}-”([[結球萵苣]])區分,叶用的半结球或不结球莴苣又稱為“唐-{生菜}-”,唐是指中国的意思。

在中國大陸,叶用莴苣直接被稱作“-{生菜}-”。

== 食用价值 ==
萵苣在東西方都是很常见,長久以來被人類培育為世界主要的[[蔬菜]]之一,其葉子被稱為「'''生菜葉'''」,是[[沙律|沙拉]]類食品中的主要組成成份,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往往還會放在[[三明治]]或[[漢堡包|漢堡]]類的食品中充當綠色蔬菜來源。

在[[中国]]和[[日本]]古代,萵苣需要煮熟後才能食用<ref>{{Cite web |url=http://the-sun.on.cc/cnt/lifestyle/20110927/00479_005.html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21-02-27 |archive-date=2017-07-0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704092715/http://the-sun.on.cc/cnt/lifestyle/20110927/00479_005.html |dead-url=no }}</ref>,不過在21世紀後也隨著西方,逐漸以生吃為主。

在[[大韩民国|韓國]]、[[越南]]、[[泰国|泰國]],生菜經常用來包裹烤肉、海鮮類食物,以增加葷素結合的口感。


== 外观 ==
== 外观 ==
不开花时莴苣的茎很短,开花时茎伸长并分叉,每个叉的顶端有许多小的[[蒲公英]]似的花,但比蒲公英的花小。食用的生菜在开花前就收割了。
不开花时莴苣的茎很短,开花时茎伸长并分叉,每个叉的顶端有许多小的[[蒲公英]]似的花,但比蒲公英的花小。食用的生菜在开花前就收割了。有一类变异的生菜颜色是紫色的
有一类变异的生菜颜色是紫色的。


== 历史 ==
== 历史 ==
莴苣的野生祖先[[毒莴苣]](''{{lang|la|Lactuca serriola}}'')现今依然生活在[[欧洲]]和[[亚洲]]温带地区。估计它最初生活在地中海边缘的岩石堆上或林中空地上。这个野生种含有一种类似[[鸦片]]的麻醉剂。[[古罗马]]人在饭后吃这种植物的叶子来助眠。
據《[[清波雜誌]]》記載,五代時有一名為[[卓奄]]的和尚,靠種菜賣錢度日。某日中午在地旁小睡片刻,忽然夢見一條金色巨龍飛臨離營地,嚙食萵苣。和尚猛醒,但夢陽景尚歷歷在目,心想定是有貴人來臨。抬頭朝萵苣地望去,見一相貌魁武偉岸之人正欲取萵苣。他趕緊謙恭地走上前去,取了大量的[[萵苣]]饋贈給這個陌生人。臨別時叮囑說:[[苟富貴]],[[勿相忘]]。那人答道,異日如得志,定當為和尚修一寺廟以謝今日饋贈之恩。此人就是宋太祖[[趙匡胤]],即位為帝后,訪得和尚還活著,果在此修「[[普安道院]]」。


[[古埃及]]人对毒莴苣有类似的看法,他们将毒莴苣当作毒品和催眠药来使用([[山萵苣素]]有[[镇痛药|鎮痛藥]]和[[鎮靜劑]]效用)。同时毒莴苣的汁有使得男性器官勃起的效应,而毒莴苣的茎被割开后白色的汁液流出则使人联想到射精,因此古埃及人认为毒莴苣还有促进男性性欲的作用。古埃及的毒莴苣可能源于今天[[土耳其]]海岸边上的[[科斯岛]]。
今天的莴苣的野生祖先[[毒莴苣]](''{{lang|la|Lactuca serriola}}'')今天依然生活在[[欧洲]]和[[亚洲]]温带地区。估计它最初生活在地中海边缘的岩石堆上或林中空地上。这个野生种含有一种类似[[鸦片]]的麻醉剂。[[古罗马]]人在饭后吃这种植物的叶子来助眠。

[[古埃及]]人对毒莴苣有类似的看法,他们将毒莴苣当作毒品和催眠药来使用。同时毒莴苣的汁有使得男性器官勃起的效应,而毒莴苣的茎被割开后白色的汁液流出则使人联想到射精,因此古埃及人认为毒莴苣还有促进男性性欲的作用。古埃及的毒莴苣可能源于今天[[土耳其]]海岸边上的[[科斯岛]]。


古代欧洲文化既用毒莴苣来开胃也用来做催眠药。在[[古希腊]]还有关于应该在餐前食用毒莴苣还是在餐后食用毒莴苣的争论。[[盖伦]]建议在餐后食用毒莴苣,说这样一个人可以睡眠充足,次日起来后精神饱满。而一个世纪前则有人建议在餐前食用毒莴苣,说否则的话毒莴苣会阻碍记忆、混淆思维。
古代欧洲文化既用毒莴苣来开胃也用来做催眠药。在[[古希腊]]还有关于应该在餐前食用毒莴苣还是在餐后食用毒莴苣的争论。[[盖伦]]建议在餐后食用毒莴苣,说这样一个人可以睡眠充足,次日起来后精神饱满。而一个世纪前则有人建议在餐前食用毒莴苣,说否则的话毒莴苣会阻碍记忆、混淆思维。
第33行: 第50行:
最早的欧洲莴苣的证明是一位荷兰画家的一幅画,画中的生菜显而易辨。画家逝世于1597年,因此生菜在此前就已肯定成形了。
最早的欧洲莴苣的证明是一位荷兰画家的一幅画,画中的生菜显而易辨。画家逝世于1597年,因此生菜在此前就已肯定成形了。


===品種===
== 品種性==
{{Globalize|章節|area=[[台湾]]}}
#[[葉用品種]]:葉用品種是台灣很常見的地方品種,葉散狀不結球,葉薄,一 般稱之為葉萵苣,主要的食用部位為嫩葉,習慣上整株採收。由於其對氣候及土壤適應性廣,較耐病蟲害,栽培容易,生育期短,生育日數依溫度的高低 約為25~50天,在台灣週年均可栽培。以炒食為主。有些人認為帶微甜有些人認為帶微苦。性寒,寒底的一般不建議吃。常見的地方品種依葉型分為[[圓葉]]及[[尖葉]]兩種,圓葉品種有青色、黃色、及白色, 尖葉品種則有大尖及小尖之分。相關品種:[[圓葉萵苣]] 、[[尖葉萵苣]]。
#[[剝葉品種]]:剝葉品種為地方品種,一邊生長一邊剝取成熟幼葉食用,因此植 株愈長愈高。常見的葉型有[[尖葉]]及[[裂葉]]兩種,顏色有綠色及紫綠鑲嵌兩種。 由於其莖葉汁液乳白色,苦味濃,含有[[葉苣素]](Inulin),因此並不普遍。 但是有一群不具苦味的品種,地方上又稱之為甜菜,目前漸漸受到消費者歡迎。相關品種:[[鹿角萵苣]] 、[[紅鹿角萵苣]] 、[[綠拔葉萵苣]] 、[[紅拔葉萵苣]]。
#[[立葉品種]]:立葉品種葉型直立,葉厚,一般不結球或呈卷心圓筒形,乍看之下與本地圓葉青色萵苣品種很相似。目前之栽培品種大多自日本或歐美引進,在本省的栽培適期為10-3月。以生食為主,主要的食用部位為嫩葉。相關品種:[[綠卷鬚萵苣]] 、[[紅卷鬚萵苣]]。
#[[皺葉品種]]:皺葉品種葉片深裂,葉面皺縮,葉薄,葉形開張散葉,不結球。 顏色有綠及紫色系。以生食為主,主要的食用部位為嫩葉,一般又叫作生菜。 由於其色彩及裂葉的形態變化豐富,外形美觀,很受消費者的歡迎。本省栽培適期為10-3月。 高溫期栽培,其莖葉苦味較濃。相關品種:[[綠皺葉萵苣]] 、[[紅皺葉萵苣]]。
#[[結球品種]]:葉球圓形或扁圓形,葉球結球緊密的品種生育期較長約3.5個月,葉球結球不緊密的品種,又稱為半結球品種,生育期約2.5個月。葉面皺及平滑葉兩種。本省栽培適期為10-3月。高溫期不結球。日夜溫差大有利於結球。結球適溫17-18℃,21℃以上葉球不易形成。相關品種:[[奶油萵苣]] ( [[半結球萵苣]] ) 、[[波士頓萵苣]]( [[半結球萵苣]] ) 、 [[紅波士頓萵苣]]( [[結球萵苣]] )。
#[[嫩莖類品種]]:葉型有尖葉圓葉兩種,葉色有綠、深綠及紫紅。平滑葉或皺葉,葉緣全緣或缺刻。莖部肥大,莖表皮的顏色有綠、淡綠及紫紅,莖肉的顏色有線及淡綠。白莖及青莖。 本省栽培適期為10-3戶。日夜溫差大有利於莖部肥大。<ref>[[張簡秀容]],《葉萵苣栽培管理》,台灣農業,VOL .35 NO.1,1999年。</ref>
#[[蘿蔓品種]]:是萵苣類的改良品種,又稱為[[蘿蔓A菜]]簡稱[[蘿蔓]],因富含[[蛋白質]]、脂肪、[[醣類]]、[[胡蘿蔔素]]、[[維他命A]]、[[維他命B1]]、[[維他命B2]]、[[維他命C]]、[[鐵]]、[[磷]]、[[鈣]]、[[鎂]]、[[矽]]、[[硫]]、多種礦物質是營養價值相當高的生鮮蔬菜。相關品種:[[蘿蔓萵苣]] 、[[紅蘿蔓萵苣]]。


===民間故事===
=== 葉用品種 ===
葉用品種是台灣很常見的地方品種,葉散狀不結球,葉薄,一般稱之為葉萵苣,主要的食用部位為嫩葉,習慣上整株採收。由於其對氣候及土壤適應性廣,較耐病蟲害,栽培容易,生育期短,生育日數依溫度的高低約為25~50天,在台灣週年均可栽培。以炒食為主。有些人認為帶微甜有些人認為帶微苦。性寒,寒底的一般不建議吃。常見的地方品種依葉型分為[[圓葉]]及[[尖葉]]兩種,圓葉品種有青色、黃色、及白色, 尖葉品種則有大尖及小尖之分。相關品種:[[圓葉萵苣]] 、[[尖葉萵苣]]。<ref>[[張簡秀容]],《葉萵苣栽培管理》,台灣農業,VOL .35 NO.1,1999年。</ref>
有一美麗的姑娘,婚後產子不善哺乳,乳未能吮吸乾淨,致生乳癰,疼痛難忍。夜不能寐。恍惚中一紅衣仙女飄然而至,教她服食涼拌萵苣,以治乳痛。路立即依法服食,其乳房疼痛腫脹之感果然逐漸消失。


===營養價值===
=== 剝葉品種 ===
剝葉品種為地方品種,一邊生長一邊剝取成熟幼葉食用,因此植株愈長愈高。常見的葉型有[[尖葉]]及[[裂葉]]兩種,顏色有綠色及紫綠鑲嵌兩種。 由於其莖葉汁液乳白色,苦味濃,含有[[葉苣素]](Inulin),因此並不普遍。但是有一群不具苦味的品種,地方上又稱之為甜菜,目前漸漸受到消費者歡迎。相關品種:[[鹿角萵苣]] 、[[紅鹿角萵苣]] 、[[綠拔葉萵苣]] 、[[紅拔葉萵苣]]。
萵苣富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E]]、[[菸酸]]、[[鈣]]、[[磷]]、[[鐵]]、[[鉀]]、[[碘]]、[[胡蘿蔔素]]、[[葉綠素]]、[[有機酸]]、[[脢]]等,萵苣[[莖]][[葉]]中更被發現具有重要的[[抗癌物質]][[萵苣苦素]],能夠分解食物中的[[致癌物質]][[亞硝胺]],對於預防[[肝癌]]、[[胃癌]]等消化系統[[癌症]]有一定程度的作用,因此被視為最佳抗癌[[蔬菜]]。亦有[[鎮静]]和[[安眠]]的功效。


===其它===
=== 立葉品種 ===
立葉品種葉型直立,葉厚,一般不結球或呈卷心圓筒形,乍看之下與本地圓葉青色萵苣品種很相似。目前之栽培品種大多自日本或歐美引進,在本省的栽培適期為10-3月。以生食為主,主要的食用部位為嫩葉。相關品種:[[綠卷鬚萵苣]] 、[[紅卷鬚萵苣]]。
世界上最大的莴苣是1974年在[[英国]]出产的一颗莴苣,重11[[公斤]](千克)。


=== 皺葉品種 ===
一些[[鳞翅目]]的[[幼虫]]吃莴苣。
皺葉品種葉片深裂,葉面皺縮,葉薄,葉形開張散葉,不結球。顏色有綠及紫色系。以生食為主,主要的食用部位為嫩葉,一般又叫作生菜。由於其色彩及裂葉的形態變化豐富,外形美觀,很受消費者的歡迎。本省栽培適期為10-3月。 高溫期栽培,其莖葉苦味較濃。相關品種:[[綠皺葉萵苣]] 、[[紅皺葉萵苣]]。


=== 結球品種 ===
生吃萵苣要仔細清洗,底部容易藏汙泥[[蝸牛]],蝸牛身上可能有[[廣東住血線蟲]],一旦感染就可能寄生[[腦]]部。
葉球圓形或扁圓形,葉球結球緊密的品種生育期較長約3.5個月,葉球結球不緊密的品種(又稱為“半結球”品種)生育期約2.5個月。葉面皺及平滑葉兩種。本省栽培適期為10-3月。高溫期不結球。日夜溫差大有利於結球。結球適溫17-18℃,21℃以上葉球不易形成。相關品種:[[奶油萵苣]] ( [[半結球萵苣]] ) 、[[波士頓萵苣]]( [[半結球萵苣]] ) 、 [[紅波士頓萵苣]]( [[結球萵苣]] )。


=== 蘿蔓品種 ===
==註釋==
是萵苣類的改良品種,又稱為[[蘿蔓A菜]],簡稱[[蘿蔓]],性狀介於結球與不結球間。耐熱性強,葉色有的艷麗可呈紅色。味微苦卻甘爽,意大利廚師將之調製成凱撒沙拉,傳遍全球。相關品種:[[蘿蔓萵苣]] 、[[紅蘿蔓萵苣]]。

=== 嫩莖類品種 ===
莖部直立、高大、肥壯,又稱為 '''[[萵筍]]''' 或 '''莖用萵苣''',莖葉均可食;由於「筍莖」表皮色澤有淡綠、綠及紫紅,又分為白筍、青筍及紫皮筍;莖肉的顏色有線及淡綠。葉型則有尖葉圓葉兩種,葉色有綠、深綠及紫紅。平滑葉或皺葉,葉緣全緣或缺刻。本省栽培適期為10-3月。日夜溫差大有利於莖部肥大、脆嫩爽口。可生食、熟食、醃漬、乾製。萵筍自唐代由葉用萵苣中選植,元代詳列了栽培與加工的方法,故被西方稱為“中國萵苣”。<ref>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712358&searchu=%E8%90%B5</ref><ref>{{Cite web |url=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286846&searchu=%E8%90%B5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21-02-27 |archive-date=2021-05-1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514201042/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286846&searchu=%E8%90%B5 |dead-url=no }}</ref>

===贡菜===
{{otheruses|贡菜}}
[[File:安徽涡阳苔干 贡菜.jpg|thumb|[[安徽省|安徽]][[涡阳县|涡阳]]贡菜|alt=团状的贡菜在有蓝白花纹的平面上]]

'''贡菜'''或称苔干是[[莴苣]]的一个品种,主要产于江苏邳州市和安徽涡阳县义门镇。<ref>郭同君,袁云侠.苔干栽培与加工[J].蔬菜, 2000(10):2.DOI:10.3969/j.issn.1001-8336.2000.10.003.</ref><ref>商学兵.营养贡菜说苔干[J].农产品加工, 2009(009):000.</ref><ref>桑杰,王桂霞,贺金花,等.苔干菜种植技术简介[J].新疆农业科技, 2003.DOI:CNKI:SUN:XJNK.0.2003-03-030.</ref>

== 相關俗語 ==
*發誓當食生菜(又作:誓願當食生菜):形容人說話不算話、言而無信。

== 營養價值 ==
萵苣富含豐富的[[蛋白質]]、[[糖類]]、[[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E]]、[[菸酸]]、[[鈣]]、[[磷]]、[[鐵]]、[[鉀]]、[[碘]]、[[胡蘿蔔素]]、[[葉綠素]]、[[有機酸]]、[[酶]]等,萵苣[[莖]][[葉]]中更被發現具有重要的[[抗癌物質]][[萵苣苦素]],能夠分解食物中的[[致癌物質]][[亞硝胺]],對於預防[[肝癌]]、[[胃癌]]等消化系統[[癌症]]有一定程度的作用,因此被視為最佳抗癌[[蔬菜]]。亦有[[鎮静]]和[[安眠]]的功效{{Fact}}。

== 其它 ==
* 世界上最大的莴苣是1974年在[[英国]]出产的一颗莴苣,重11[[公斤]](千克)。

* 一些[[鳞翅目]]的[[幼虫]]吃莴苣。

* 生吃萵苣要仔細清洗,直接切除底部較好,因此處容易藏汙泥及[[蝸牛]]。萵苣類雖是生菜沙拉常見食材,但卻經常傳出遭大腸桿菌污染。<ref>{{Cite web |url=https://www.mohw.gov.tw/cp-17-45325-1.html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21-02-27 |archive-date=2018-11-2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1122172603/https://www.mohw.gov.tw/cp-17-45325-1.html |dead-url=no }}</ref><ref>{{Cite web |url=https://e-info.org.tw/node/221688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21-02-27 |archive-date=2020-08-0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808083421/https://e-info.org.tw/node/221688 |dead-url=no }}</ref>蝸牛則身上可能有[[廣東住血線蟲]],一旦感染就可能寄生[[腦]]部。

* 由於萵苣含碳水化合物極少,且完全不含脂肪,常被當作“瘦身食物”。

== 圖片 ==
<gallery>
File:萵苣(不同品種) 20191125140140 03.jpg|thumb|紫蘿蔓
File:萵苣(不同品種) 20191125140140 02.jpg|thumb|紅奶油
File:萵苣(不同品種) 20191125140140 01.jpg|thumb|赤珊瑚
File:萵苣(不同品種) 20191125140140 04.jpg|thumb|新象
File:萵苣(不同品種) 20191125140140 06.jpg|thumb|綠橡
File:萵苣(不同品種) 20191125140140 07.jpg|thumb|紅橡
File:萵苣(不同品種) 20191125140140 08.jpg|thumb|紅鹿角
File:萵苣(不同品種) 20191125140140 09.jpg|thumb|紅鹿角
File:萵苣(不同品種) 20191125140140 10.jpg|thumb|綠鹿角
File:萵苣(不同品種) 20191125140140 11.jpg|thumb|綠寶石
</gallery>

== 註釋 ==
{{Reflist}}
{{Reflist}}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refbegin|2}}
{{refbegin|2}}
* {{CPNI| zh=莴苣 | id=178-40949 | binomial=Lactuca sativa | authority=L. | var= | accessdate=2013-1-17}}
* {{CPNI| zh=莴苣 | id=178-40949 | binomial=Lactuca sativa | authority=L. | var= | accessdate=2013-01-17}}
* {{cite book | editor1-last = Bradley | editor1-first = Fern Marshall | editor2-last = Ellis | editor2-first = Barbara W. | editor3-last = Martin | editor3-first = Deborah L. | year = 2009 | title = The Organic Gardener's Handbook of Natural Pest and Disease Control | url = https://archive.org/details/organicgardeners00brad_0 | publisher = Rodale | isbn = 978-1-60529-677-7}}
*《台灣蔬果實用百科第一輯》,[[薛聰賢]] 著,薛聰賢出版社,2001年,ISDN:957-97452-1-8
* {{cite book | editor1-last = Bradley | editor1-first = Fern Marshall | editor2-last = Ellis | editor2-first = Barbara W. | editor3-last = Martin | editor3-first = Deborah L. | year = 2009 | title = The Organic Gardener's Handbook of Natural Pest and Disease Control | publisher = Rodale | isbn = 978-1-60529-677-7}}
* {{cite book | last1 = Davey | first1 = M. R. | last2 = Anthony | first2 = P. | last3 = Van Hooff | first3 = P. | last4 = Power | first4 = J. B. | last5 = Lowe, | first5 = K. C. | year = 2007 | chapter = Lettuce | title = Transgenic Crops | volume = Volume 59 | series = Bio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 {{cite book | last1 = Davey | first1 = M. R. | last2 = Anthony | first2 = P. | last3 = Van Hooff | first3 = P. | last4 = Power | first4 = J. B. | last5 = Lowe, | first5 = K. C. | year = 2007 | chapter = Lettuce | title = Transgenic Crops | volume = Volume 59 | series = Bio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 publisher = Springer | isbn = 978-3-540-36752-9 }}
| publisher = Springer | isbn = 978-3-540-36752-9 }}
* {{cite book | last1 = Katz | first1 = Solomon H. | last2 = Weaver | first2 = Williams Woys | year = 2003 | title = Encyclopedia of Food and Culture | volume = Volume 2 | publisher = Scribner | isbn = 978-0-684-80565-8 }}
* {{cite book | last1 = Katz | first1 = Solomon H. | last2 = Weaver | first2 = Williams Woys | year = 2003 | title = Encyclopedia of Food and Culture | volume = Volume 2 | publisher = Scribner | isbn = 978-0-684-80565-8 }}
* {{cite book | last = Weaver | first = Williams Woys | year = 1997 | title = Heirloom Vegetable Gardening: A Master Gardener's Guide to Planting, Seed Saving and Cultural History | publisher = Henry Holt and Company | isbn = 978-0-8050-4025-8 }}
* {{cite book | last = Weaver | first = Williams Woys | year = 1997 | title = Heirloom Vegetable Gardening: A Master Gardener's Guide to Planting, Seed Saving and Cultural History | url = https://archive.org/details/heirloomvegetabl0000weav | publisher = Henry Holt and Company | isbn = 978-0-8050-4025-8 }}
{{refend}}
{{refend}}


第73行: 第125行:
* {{wikispecies-inline|Lactuca sativa|莴苣}}
* {{wikispecies-inline|Lactuca sativa|莴苣}}


==外部連結==
== 外部連結 ==
{{Wikispecies|Lactuca sativa}}
{{Wikispecies|Lactuca sativa}}
* [http://libproject.hkbu.edu.hk/was40/detail?lang=ch&channelid=1288&searchword=herb_id=D00699 萵苣 Woju]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zh-hant}}{{en}}
* [http://libproject.hkbu.edu.hk/was40/detail?lang=ch&channelid=1288&searchword=herb_id=D00699 萵苣 Woju] {{Wayback|url=http://libproject.hkbu.edu.hk/was40/detail?lang=ch&channelid=1288&searchword=herb_id=D00699 |date=20181005141752 }}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zh-hant}}{{en}}

== 延伸阅读 ==
{{Wikisource further reading}}


{{Lactuca}}
{{Lactuca}}
{{Authority control}}
{{Authority control}}
{{Taxonbar|from=Q83193}}


[[Category:萵苣|*]]
[[Category:萵苣|*]]
[[Category:葉菜類]]
[[Category:葉菜類|W]]

2024年10月22日 (二) 11:56的最新版本

莴苣
萵苣 Lactuca sativa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菊类植物 Asterids
目: 菊目 Asterales
科: 菊科 Asteraceae
属: 莴苣属 Lactuca
种:
莴苣 L. sativa
二名法
Lactuca sativa
蘿蔓萵苣

莴苣学名Lactuca sativa),又名生菜萵菜春菜,是菊科莴苣属之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地中海一帶,因適應性佳而目前普及溫帶、亞熱帶地區。

名稱

[编辑]

在台灣,萵苣一詞原僅指菜心,現泛指莴苣属類蔬菜,其中結球萵苣,又稱為“美生菜”。

香港,為了跟“西生菜”(結球萵苣)區分,叶用的半结球或不结球莴苣又稱為“唐生菜”,唐是指中国的意思。

在中國大陸,叶用莴苣直接被稱作“生菜”。

食用价值

[编辑]

萵苣在東西方都是很常见,長久以來被人類培育為世界主要的蔬菜之一,其葉子被稱為「生菜葉」,是沙拉類食品中的主要組成成份,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往往還會放在三明治漢堡類的食品中充當綠色蔬菜來源。

中国日本古代,萵苣需要煮熟後才能食用[1],不過在21世紀後也隨著西方,逐漸以生吃為主。

韓國越南泰國,生菜經常用來包裹烤肉、海鮮類食物,以增加葷素結合的口感。

外观

[编辑]

不开花时莴苣的茎很短,开花时茎伸长并分叉,每个叉的顶端有许多小的蒲公英似的花,但比蒲公英的花小。食用的生菜在开花前就收割了。有一类变异的生菜颜色是紫色的。

历史

[编辑]

莴苣的野生祖先毒莴苣Lactuca serriola)现今依然生活在欧洲亚洲温带地区。估计它最初生活在地中海边缘的岩石堆上或林中空地上。这个野生种含有一种类似鸦片的麻醉剂。古罗马人在饭后吃这种植物的叶子来助眠。

古埃及人对毒莴苣有类似的看法,他们将毒莴苣当作毒品和催眠药来使用(山萵苣素鎮痛藥鎮靜劑效用)。同时毒莴苣的汁有使得男性器官勃起的效应,而毒莴苣的茎被割开后白色的汁液流出则使人联想到射精,因此古埃及人认为毒莴苣还有促进男性性欲的作用。古埃及的毒莴苣可能源于今天土耳其海岸边上的科斯岛

古代欧洲文化既用毒莴苣来开胃也用来做催眠药。在古希腊还有关于应该在餐前食用毒莴苣还是在餐后食用毒莴苣的争论。盖伦建议在餐后食用毒莴苣,说这样一个人可以睡眠充足,次日起来后精神饱满。而一个世纪前则有人建议在餐前食用毒莴苣,说否则的话毒莴苣会阻碍记忆、混淆思维。

由于莴苣属植物种类繁多,因此今天很难确定今天的生菜到底是从哪个种源来的。可以肯定的是古罗马和古埃及没落后他们食用毒莴苣的习俗依然留存。这些毒莴苣可能又与其它野生莴苣属植物杂交最后产生了今天的生菜。

最早的欧洲莴苣的证明是一位荷兰画家的一幅画,画中的生菜显而易辨。画家逝世于1597年,因此生菜在此前就已肯定成形了。

品種性狀

[编辑]

葉用品種

[编辑]

葉用品種是台灣很常見的地方品種,葉散狀不結球,葉薄,一般稱之為葉萵苣,主要的食用部位為嫩葉,習慣上整株採收。由於其對氣候及土壤適應性廣,較耐病蟲害,栽培容易,生育期短,生育日數依溫度的高低約為25~50天,在台灣週年均可栽培。以炒食為主。有些人認為帶微甜有些人認為帶微苦。性寒,寒底的一般不建議吃。常見的地方品種依葉型分為圓葉尖葉兩種,圓葉品種有青色、黃色、及白色, 尖葉品種則有大尖及小尖之分。相關品種:圓葉萵苣尖葉萵苣[2]

剝葉品種

[编辑]

剝葉品種為地方品種,一邊生長一邊剝取成熟幼葉食用,因此植株愈長愈高。常見的葉型有尖葉裂葉兩種,顏色有綠色及紫綠鑲嵌兩種。 由於其莖葉汁液乳白色,苦味濃,含有葉苣素(Inulin),因此並不普遍。但是有一群不具苦味的品種,地方上又稱之為甜菜,目前漸漸受到消費者歡迎。相關品種:鹿角萵苣紅鹿角萵苣綠拔葉萵苣紅拔葉萵苣

立葉品種

[编辑]

立葉品種葉型直立,葉厚,一般不結球或呈卷心圓筒形,乍看之下與本地圓葉青色萵苣品種很相似。目前之栽培品種大多自日本或歐美引進,在本省的栽培適期為10-3月。以生食為主,主要的食用部位為嫩葉。相關品種:綠卷鬚萵苣紅卷鬚萵苣

皺葉品種

[编辑]

皺葉品種葉片深裂,葉面皺縮,葉薄,葉形開張散葉,不結球。顏色有綠及紫色系。以生食為主,主要的食用部位為嫩葉,一般又叫作生菜。由於其色彩及裂葉的形態變化豐富,外形美觀,很受消費者的歡迎。本省栽培適期為10-3月。 高溫期栽培,其莖葉苦味較濃。相關品種:綠皺葉萵苣紅皺葉萵苣

結球品種

[编辑]

葉球圓形或扁圓形,葉球結球緊密的品種生育期較長約3.5個月,葉球結球不緊密的品種(又稱為“半結球”品種)生育期約2.5個月。葉面皺及平滑葉兩種。本省栽培適期為10-3月。高溫期不結球。日夜溫差大有利於結球。結球適溫17-18℃,21℃以上葉球不易形成。相關品種:奶油萵苣 ( 半結球萵苣 ) 、波士頓萵苣( 半結球萵苣 ) 、 紅波士頓萵苣( 結球萵苣 )。

蘿蔓品種

[编辑]

是萵苣類的改良品種,又稱為蘿蔓A菜,簡稱蘿蔓,性狀介於結球與不結球間。耐熱性強,葉色有的艷麗可呈紅色。味微苦卻甘爽,意大利廚師將之調製成凱撒沙拉,傳遍全球。相關品種:蘿蔓萵苣紅蘿蔓萵苣

嫩莖類品種

[编辑]

莖部直立、高大、肥壯,又稱為 萵筍莖用萵苣,莖葉均可食;由於「筍莖」表皮色澤有淡綠、綠及紫紅,又分為白筍、青筍及紫皮筍;莖肉的顏色有線及淡綠。葉型則有尖葉圓葉兩種,葉色有綠、深綠及紫紅。平滑葉或皺葉,葉緣全緣或缺刻。本省栽培適期為10-3月。日夜溫差大有利於莖部肥大、脆嫩爽口。可生食、熟食、醃漬、乾製。萵筍自唐代由葉用萵苣中選植,元代詳列了栽培與加工的方法,故被西方稱為“中國萵苣”。[3][4]

贡菜

[编辑]
团状的贡菜在有蓝白花纹的平面上
安徽涡阳贡菜

贡菜或称苔干是莴苣的一个品种,主要产于江苏邳州市和安徽涡阳县义门镇。[5][6][7]

相關俗語

[编辑]
  • 發誓當食生菜(又作:誓願當食生菜):形容人說話不算話、言而無信。

營養價值

[编辑]

萵苣富含豐富的蛋白質糖類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E菸酸胡蘿蔔素葉綠素有機酸等,萵苣中更被發現具有重要的抗癌物質萵苣苦素,能夠分解食物中的致癌物質亞硝胺,對於預防肝癌胃癌等消化系統癌症有一定程度的作用,因此被視為最佳抗癌蔬菜。亦有鎮静安眠的功效[來源請求]

其它

[编辑]
  • 世界上最大的莴苣是1974年在英国出产的一颗莴苣,重11公斤(千克)。
  • 生吃萵苣要仔細清洗,直接切除底部較好,因此處容易藏汙泥及蝸牛。萵苣類雖是生菜沙拉常見食材,但卻經常傳出遭大腸桿菌污染。[8][9]蝸牛則身上可能有廣東住血線蟲,一旦感染就可能寄生部。
  • 由於萵苣含碳水化合物極少,且完全不含脂肪,常被當作“瘦身食物”。

圖片

[编辑]

註釋

[编辑]
  1. ^ 存档副本. [2021-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4). 
  2. ^ 張簡秀容,《葉萵苣栽培管理》,台灣農業,VOL .35 NO.1,1999年。
  3. ^ 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712358&searchu=%E8%90%B5
  4. ^ 存档副本. [2021-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4). 
  5. ^ 郭同君,袁云侠.苔干栽培与加工[J].蔬菜, 2000(10):2.DOI:10.3969/j.issn.1001-8336.2000.10.003.
  6. ^ 商学兵.营养贡菜说苔干[J].农产品加工, 2009(009):000.
  7. ^ 桑杰,王桂霞,贺金花,等.苔干菜种植技术简介[J].新疆农业科技, 2003.DOI:CNKI:SUN:XJNK.0.2003-03-030.
  8. ^ 存档副本. [2021-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2). 
  9. ^ 存档副本. [2021-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8). 

参考文献

[编辑]

扩展阅读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萵苣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植物名實圖考·萵苣》,出自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