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讨论:命名常规 (化学)
- 结论
按照目前的讨论,最适合的方案是“氨气”→“氨气性质表”。--Leiem(留言) 2018年1月17日 (三) 14:31 (UTC)
|
|
以上為於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关于Category:无附加数据页的化学条目数据页的化学条目命名的初步共識,請求更改WP:命名常規,@Leiem、蘭斯特、Yangfl、Sanmosa、SzMithrandir:@Xiplus、SzMithrandir、Kou Dou、Wolfch:@七个点:請先前發表意見者也一起參與討論。--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維基將滿十周年!留言·歡迎簽到·聯絡) 2018年1月17日 (三) 18:33 (UTC)
- 建議加註 性質表的前面名稱必須與原本條目相同 , 例如條目是 「X」 的話 數據為 「X性質表」、有消歧義也要包含「Y (Z)」為「Y (Z)性質表」,以利模版上的運作。--Zest 2018年1月17日 (三) 18:36 (UTC)
- (+)支持,但是有例外,如二氧化碳的条目包括二氧化碳和干冰,即干冰的性质表会指向二氧化碳性质表。--Leiem(留言) 2018年1月18日 (四) 01:10 (UTC)
- 不建議「Y (Z)」變「Y (Z)性質表」的做法,消歧義不應放在中間。--【和平至上】💬📝 2018年1月18日 (四) 05:11 (UTC)
- (-)反对甲 (某乙)的数据页写成甲 (某乙)性质表,我觉得可以直接去掉消歧义括号,或者挪到最后,即:甲性质表或甲性质表 (某乙)。对了,技术服务于人而不是人屈从于技术,不是吗(>人<;)-
七个点 (留言 ) 2018年1月18日 (四) 07:35 (UTC)
- (+)支持,但是有例外,如二氧化碳的条目包括二氧化碳和干冰,即干冰的性质表会指向二氧化碳性质表。--Leiem(留言) 2018年1月18日 (四) 01:10 (UTC)
- 「A性質表 (B)」較「A (B) 性質表」為佳:「A (B) 性質表」究竟需多少個半形空格?一個還是兩個?反而「A性質表 (B)」可以確定需要一個半形空格。— Sanmosa 2018年1月18日 (四) 08:27 (UTC)
- 其实我觉得如果没有同名可建立数据页的东西那个消歧义括号就没有啥意义,可以直接某性质表就行了。毕竟消歧义的前提是有歧义可消。-
七个点 (留言 ) 2018年1月18日 (四) 08:45 (UTC)
- 其实我觉得如果没有同名可建立数据页的东西那个消歧义括号就没有啥意义,可以直接某性质表就行了。毕竟消歧义的前提是有歧义可消。-
- 技術上是可以,用lua可以刪除標題後面的消歧義,亦能二個參數手動添加來修改控制,消歧義放中間確實不好看,我不太確定有沒有同名而有消歧義的化學物,但至少希望性質表和條目名稱一樣(刪掉消歧義),其他如「(1,1%27-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的性質表為「(1,1%27-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性質表」,原條目名稱直接加上性質表不再添加空格,上述Leiem所言,干冰性质表要麼不建,要麼重定向至二氧化碳性质表,使用重定向的方式,覺得如何?--Zest 2018年1月18日 (四) 08:31 (UTC)
- @蘭斯特、Sanmosa、七个点:已去掉消歧義括號模块:沙盒/a2569875/test1/doc,完全沒有問題。 若原本為 「A物質 (B歧義)」其數據頁命名成「A物質性質表 (B歧義)」完全沒有問題。--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維基將滿十周年!留言·歡迎簽到·聯絡) 2018年1月18日 (四) 08:56 (UTC)
- 先膜一发宇帆,不过你说的话我有一点看不懂@_@。对了,条文内容里的譬如后面加一个冒号怎么样。-
七个点 (留言 ) 2018年1月18日 (四) 09:02 (UTC)- @蘭斯特、Sanmosa、七个点:我指的是不用管技術問題,已解決,不用刻意將消歧義放在中間,所以上面的(+)支持(-)反对的爭論其實沒有必要。--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維基將滿十周年!留言·歡迎簽到·聯絡) 2018年1月18日 (四) 09:25 (UTC)
- 以下為測試案例
- 物質 (有機物)
- 物质性質表 (有机物)
- 物質性質表 (有機物)
- 物質性質表 (有機物)
- 物質(官能基)離子(官能基2)物質 ()物質 (有機物)
- 物质(官能基)离子(官能基2)物质 ()物质性質表 (有机物)
- 物質(官能基)離子(官能基2)物質 ()物質性質表 (有機物)
- 物質(官能基)離子(官能基2)物質 ()物質性質表 (有機物)
- 無消歧義的物質
- 无消歧义的物质性質表
- 無消歧義的物質性質表
- 無消歧義的物質性質表
- --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維基將滿十周年!留言·歡迎簽到·聯絡) 2018年1月18日 (四) 09:25 (UTC)
- 本來就沒在擔心技術問題,這邊一堆技術帝,既然要改命名方針了當然希望一次討論完整,現在討論的是視覺感官問題,空格和括號要不要在標題顯示,不統一的命名會逼死強迫症。--Zest 2018年1月18日 (四) 10:05 (UTC)
- 先膜一发宇帆,不过你说的话我有一点看不懂@_@。对了,条文内容里的譬如后面加一个冒号怎么样。-
- @蘭斯特、Sanmosa、七个点:已去掉消歧義括號模块:沙盒/a2569875/test1/doc,完全沒有問題。 若原本為 「A物質 (B歧義)」其數據頁命名成「A物質性質表 (B歧義)」完全沒有問題。--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維基將滿十周年!留言·歡迎簽到·聯絡) 2018年1月18日 (四) 08:56 (UTC)
- 建議加註 性質表的前面名稱必須與原本條目相同 , 例如條目是 「X」 的話 數據為 「X性質表」、有消歧義也要包含「Y (Z)」為「Y (Z)性質表」,以利模版上的運作。--Zest 2018年1月17日 (三) 18:36 (UTC)
- (+)支持消歧義括號放最後面,例如「物質 (物質的消歧義)」→數據頁為:「物質性質表 (物質的消歧義)」。--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維基將滿十周年!留言·歡迎簽到·聯絡) 2018年1月18日 (四) 10:09 (UTC)
- 我(+)支持在必要情况下增加末尾的消歧义标识,如果某一名称物质其原本条目是个消歧义结果页,但是与其同名的事物没有需要置数据页的,那么我(-)反对在其数据页末尾增加消歧义标识。一来冗余、二来没意义。-
七个点 (留言 ) 2018年1月18日 (四) 10:17 (UTC)- (:)回應:@七个点:改好了,若函數輸入「有歧義的物質 (物質的消歧義)」,
- 如
{{ #invoke:DataPage | getDataPageNameByArg | 1=有歧義的物質 (物質的消歧義) | NoDisambig = yes }}
,- 效果為「有歧義的物質性質表」,
- 如
- 可以利用
| NoDisambig = yes }}
參數控制末尾要不要消歧義,- 例如
{{ #invoke:DataPage | getDataPageNameByArg | 1=有歧義的物質 (物質的消歧義) | NoDisambig = no }}
- 效果為「有歧義的物質性質表 (物質的消歧義)」
- 例如
- 請看看是否滿意。--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維基將滿十周年!留言·歡迎簽到·聯絡) 2018年1月18日 (四) 12:45 (UTC)
- 非常棒!揉揉A25!(つ°ω°)つ -
七个点 (留言 ) 2018年1月18日 (四) 13:02 (UTC)- 想了半天没想到有什么可以消歧义的条目。比如二氧化铬和三氧化铬虽然都是铬的氧化物,但是条目名称已经足以区分。--Leiem(留言) 2018年1月18日 (四) 13:07 (UTC)
- 就当是以防万一了吧(つ°ω°)つ leiem-
七个点 (留言 ) 2018年1月18日 (四) 13:18 (UTC)
- 就当是以防万一了吧(つ°ω°)つ leiem-
- (:)回應: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带消歧义括号的情况。严格讲锂 (药物)这个其实都不能算数,作为药物的话,一般不需要data page,因为药理毒理性质都是文字陈述为主;而作为化学品,已有碳酸锂。--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8年1月18日 (四) 16:59 (UTC)
- 想了半天没想到有什么可以消歧义的条目。比如二氧化铬和三氧化铬虽然都是铬的氧化物,但是条目名称已经足以区分。--Leiem(留言) 2018年1月18日 (四) 13:07 (UTC)
- (:)回應:@七个点:改好了,若函數輸入「有歧義的物質 (物質的消歧義)」,
小結
编辑
|
|
- @七个点、Leiem、蘭斯特、和平至上、sevenpoints:@Sanmosa:根據先前討論,現在來討論是否需要針對消歧義再新增條文。--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維基將滿十周年!留言·歡迎簽到·聯絡) 2018年1月18日 (四) 13:45 (UTC)
- 个人觉得药物、营养素等可以不单独建立数据页。这些内容可以分别合并到相应的化合物页面中,如碳酸锂性质表中可以增加“毒理性质”(如LD50等)、“药理性质”(不过这个可以在主条目内介绍)等。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讨论。--Leiem(留言) 2018年1月18日 (四) 14:20 (UTC)
- 另外,“分子、離子或粒子”这几个字可以去掉。--Leiem(留言) 2018年1月18日 (四) 14:24 (UTC)
- (:)回應:@Leiem:那個其實就是為了擠出有消歧義的物質而搜出來的一個做為示例的頁面而已,實際上應該不會建立條目,不然我換一個。--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維基將滿十周年!留言·歡迎簽到·聯絡) 2018年1月18日 (四) 14:35 (UTC)
- 说到这个,我想到另一个情况。是否以更常用的名称,或者学名命名性质表。如芥子毒气条目,对应的性质表是芥子毒气性质表、芥子气性质表还是二氯二乙硫醚性质表?按照目前的方案应该会选用第一种。--Leiem(留言) 2018年1月18日 (四) 14:44 (UTC)
- (:)回應:@Leiem:現在更改的方針雖是WP:命名常规,但並無動到「先到先得規範」以及WP:命名常规#命名冲突章節,因此依照「『名从主人』、『时间优先』和『常用名称』三原则进行命名」不會有問題,例如若「芥子毒气性质表」先被建立,則就使用「芥子毒气性质表」而不需移動到「二氯二乙硫醚性质表」;而若是「二氯二乙硫醚性质表」先被建立,則就使用「二氯二乙硫醚性質表」而不需移動到「芥子毒气性质表」。--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維基將滿十周年!留言·歡迎簽到·聯絡) 2018年1月18日 (四) 15:04 (UTC)
- 现在没什么问题了。表述中“分子、離子或粒子”可以去掉,因为化学物质已经可以代表这些。--Leiem(留言) 2018年1月18日 (四) 15:07 (UTC)
- (!)意見:我觉得应当澄清混合物和化合物:芥子气是化合物的别称,与二氯二乙硫醚是完全相等的语义;而锂 (药物)则很可能是混合物,而且是复杂混合物,每家药厂的产品可能都有区别。如果别称具有明显的常用性,则可以使用别称;否则应当以规范名称为准,比如电石、电木等就不合适做数据页/性质表名称了。--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8年1月18日 (四) 16:59 (UTC)
- @SzMithrandir:非常抱歉,關於锂 (药物)是因為根本找不到例子啊,找不到更好的例子,是為了提供方針陳述需要具體的例子,若您認為不妥,請指出更好的例子,否則,請不要偏移討論重點,所以跟锂 (药物)是不是化合物完全無關,這裡的重點是若有需要消歧義的物質要怎麼命名,感謝。--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維基將滿十周年!留言·歡迎簽到·聯絡) 2018年1月18日 (四) 17:10 (UTC)
- 我没跑题啊,芥子气这个词目前看来是纯净物,和二氯二乙硫醚完全相等,但推而广之,很容易想当混合物的情况(例:汽油、柴油等)。我的意思是,复杂的、成分未知的、没有统一行业标准的混合物,不应该以其为基础建立性质表(也许汽油柴油不是最好的例子,但也许红糖就算是了),这个观点是受锂 (药物)启发而来。 然后我说的另一方面是:对于某个化学物质,应当采用规范名还是常用名。--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8年1月18日 (四) 17:20 (UTC)
- (:)回應:@Leiem:現在更改的方針雖是WP:命名常规,但並無動到「先到先得規範」以及WP:命名常规#命名冲突章節,因此依照「『名从主人』、『时间优先』和『常用名称』三原则进行命名」不會有問題,例如若「芥子毒气性质表」先被建立,則就使用「芥子毒气性质表」而不需移動到「二氯二乙硫醚性质表」;而若是「二氯二乙硫醚性质表」先被建立,則就使用「二氯二乙硫醚性質表」而不需移動到「芥子毒气性质表」。--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維基將滿十周年!留言·歡迎簽到·聯絡) 2018年1月18日 (四) 15:04 (UTC)
- 说到这个,我想到另一个情况。是否以更常用的名称,或者学名命名性质表。如芥子毒气条目,对应的性质表是芥子毒气性质表、芥子气性质表还是二氯二乙硫醚性质表?按照目前的方案应该会选用第一种。--Leiem(留言) 2018年1月18日 (四) 14:44 (UTC)
- (:)回應:@Leiem:那個其實就是為了擠出有消歧義的物質而搜出來的一個做為示例的頁面而已,實際上應該不會建立條目,不然我換一個。--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維基將滿十周年!留言·歡迎簽到·聯絡) 2018年1月18日 (四) 14:35 (UTC)
- 另外,“分子、離子或粒子”这几个字可以去掉。--Leiem(留言) 2018年1月18日 (四) 14:24 (UTC)
- 0A0没说明“如果某一名称物质其原本条目是个消歧义结果页,但是与其同名的事物没有需要置数据页的,那么不在其数据页末尾增加消歧义标识。”这个啊QAQ。难道说不需要说明?-
七个点 (留言 ) 2018年1月18日 (四) 14:21 (UTC)- @七个点:請自由地依照您的意思修改 中的內容。(我怕我會錯意)感謝--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維基將滿十周年!留言·歡迎簽到·聯絡) 2018年1月18日 (四) 14:25 (UTC)
- “若原条目是一个消歧义结果页且其同名物质中至少有一个也需要建立数据页时,为其建立的数据页当沿用其消歧义标识并将此标识放置在题目最末尾处,如:VX (神经毒剂)的数据页应为VX性质表 (神经毒剂);否则为其建立的数据页不应当含有任何消歧义标识”_(:зゝ∠)_,你看看吧,我觉得我只能说成这样了。-
七个点 (留言 ) 2018年1月18日 (四) 14:46 (UTC) - (?)疑問:感谢提出此例,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情况...没有更好的方式吗?不可以VX神经毒剂性质表,一定要VX性质表 (神经毒剂)?我有点(-)反对这样的做法。--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8年1月18日 (四) 16:59 (UTC)
- @SzMithrandir:不知道。儘量不要一味的(-)反对,請提出您的看法,比如應如何做才妥當等,感謝您。--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維基將滿十周年!留言·歡迎簽到·聯絡) 2018年1月18日 (四) 17:06 (UTC)
- 我不是说了吗,VX神经毒剂性质表。而且我只反对神经毒剂这种特殊情况的处理,其他同意。--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8年1月18日 (四) 17:12 (UTC)
- (:)回應:非常感謝您的意見,已做修改Special:Diff/47892335,@SzMithrandir:請複查。--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維基將滿十周年!留言·歡迎簽到·聯絡) 2018年1月18日 (四) 17:18 (UTC)
- 我没有任何钦定的意思,我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我只能说这是暂定/暂行方案。--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8年1月18日 (四) 17:26 (UTC)
- 与其改动方针不如直接把VX(神经毒剂)改成VX神经毒剂得了。-
七个点 (留言 ) 2018年1月18日 (四) 21:29 (UTC)
- “若原条目是一个消歧义结果页且其同名物质中至少有一个也需要建立数据页时,为其建立的数据页当沿用其消歧义标识并将此标识放置在题目最末尾处,如:VX (神经毒剂)的数据页应为VX性质表 (神经毒剂);否则为其建立的数据页不应当含有任何消歧义标识”_(:зゝ∠)_,你看看吧,我觉得我只能说成这样了。-
- @七个点:請自由地依照您的意思修改 中的內容。(我怕我會錯意)感謝--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維基將滿十周年!留言·歡迎簽到·聯絡) 2018年1月18日 (四) 14:25 (UTC)
- 加一票(+)支持。--Leiem(留言) 2018年1月18日 (四) 15:18 (UTC)
- 這個的格式反而完全不統一。--Zest 2018年1月18日 (四) 18:14 (UTC)
- 我们在此处求的是语言上的“统一”,而不是代码上的“统一”。(つ°ω°)つ 蘭斯特-
七个点 (留言 ) 2018年1月18日 (四) 21:29 (UTC)
- 我们在此处求的是语言上的“统一”,而不是代码上的“统一”。(つ°ω°)つ 蘭斯特-
- 我在tg/irc上原本有一個備取方案「數據頁/pagename」,這樣不管消歧義如何都能再最後,有興趣再考慮這一點吧。--Zest 2018年1月18日 (四) 18:21 (UTC)
- (-)反对子頁面的用法,我覺得性質表,東西加前面或後面沒有問題,總之只(+)支持統一的部分是以『性質表』命名,覺得以『性質表』命名就足夠統一了,(-)反对「數據頁/pagename」。--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維基將滿十周年!留言·歡迎簽到·聯絡) 2018年1月18日 (四) 18:30 (UTC)
- 致其他維基人Wikipedia:互助客棧/條目探討#關於Category:無附加數據頁的化學條目此處的初步共識為不建議採取子頁面方式。--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維基將滿十周年!留言·歡迎簽到·聯絡) 2018年1月18日 (四) 21:10 (UTC)
- (-)反对子頁面的用法,我覺得性質表,東西加前面或後面沒有問題,總之只(+)支持統一的部分是以『性質表』命名,覺得以『性質表』命名就足夠統一了,(-)反对「數據頁/pagename」。--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維基將滿十周年!留言·歡迎簽到·聯絡) 2018年1月18日 (四) 18:30 (UTC)
- 這個的格式反而完全不統一。--Zest 2018年1月18日 (四) 18:14 (UTC)
- 个人觉得药物、营养素等可以不单独建立数据页。这些内容可以分别合并到相应的化合物页面中,如碳酸锂性质表中可以增加“毒理性质”(如LD50等)、“药理性质”(不过这个可以在主条目内介绍)等。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讨论。--Leiem(留言) 2018年1月18日 (四) 14:20 (UTC)
我发现个问题,VX被重定向到[VX (神经毒剂)]]而且条目最顶部没有消歧义的模版,那么这种多余的消歧义的东西适合用在这里做例子吗?@A2569875、SzMithrandir:-
- (:)回應:思索片刻后,我是这样认为的:一、enwiki使用VX (nerve agent)是因为VX就是英语,无法“中外结合”扁化为VX nerve agent,而zhwiki反而没有这个问题,VX神经毒剂和VX (神经毒剂)看上去都挺好。 二、消歧义页面VX应当被创建,欢迎各位创建,没有人的话,我过两天弄下;VX是否应当定向到该毒素,存疑,但我感觉不应当,不构成压倒性主要用法。 三、这个例子确实不太适合,因为现在一思考发现条目标题本身有改进的可能;但另一方面看,也适合,假想一个东西,确实需要(消歧义),那么该如何处理其性质表的命名呢?--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8年1月19日 (五) 01:10 (UTC)
小結2
编辑
|
不特地為了「VX (神经毒剂)」特例化,@七个点、Leiem、蘭斯特、和平至上、sevenpoints:@Sanmosa:歡迎參與討論。--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維基將滿十周年!留言·歡迎簽到·聯絡) 2018年1月19日 (五) 11:45 (UTC)
- @A2569875、SzMithrandir、七个点:本人已在Talk:VX (神經毒劑)#移動請求提出移動請求,但本人反而建議直接把VX (神經毒劑)改名為VX,因「VX」一字現在暫無歧義。— Sanmosa 2018年1月19日 (五) 12:05 (UTC)
- 锂 (药物)的性质其实为碳酸锂的性质,是否可以(±)合併?--Leiem(留言) 2018年1月19日 (五) 12:07 (UTC)
- (-)反对:反对直接VX,原因很简单,en:VX里很多条目都是有一定重要度的,在zhwiki也是如此,不会明显低于VX神经毒剂。--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8年1月19日 (五) 14:41 (UTC)
- (:)回應:@SzMithrandir:VX的問題請至Talk:VX (神經毒劑)#移動請求提出反對,在這裡反對會影響最後共識的解讀,另外就是「疑似跑題」。--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維基將滿十周年!留言·歡迎簽到·聯絡) 2018年1月19日 (五) 14:59 (UTC)
建立Wikipedia:命名常规 (化学)的讨论
编辑接上方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存档/2018年2月#修改WP:命名常规之括号的使用,我觉得可以考虑单独开辟一页Wikipedia:命名常规 (化学)了。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1月19日 (五) 12:13 (UTC)
- (:)回應:@hat600:Draft:Wikipedia:命名常规_(化学)。--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維基將滿十周年!留言·歡迎簽到·聯絡) 2018年1月20日 (六) 04:44 (UTC)
- (+)支持 修改後的條文我認為比較可以做出明確的區別,也可以讓後續編輯者更容易編輯。 --HDW9707(留言) 2018年1月19日 (五) 13:37 (UTC)
- (+)支持,但就目前几个方针来说,建立的页面内容较少。--Leiem(留言) 2018年1月19日 (五) 15:24 (UTC)
- 方针写的长也没什么好处。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1月23日 (二) 03:14 (UTC)
- @a2569875:在Draft:Wikipedia:命名常规 (化学)里,==化学反应==那可以增加例子:可以搜索到化学反应的中文名称时,使用中文。如铃木反应作为条目名称优先于Suzuki反应,但Suzuki反应可以建立重定向至铃木反应。 ==化学物质==这是否需要增加一行CAS号重定向的说明?还有这句话如何:化学物质的名称化学通用名优先于系统命名或IUPAC命名。有多种命名法时采取先到先得。--Leiem(留言) 2018年1月25日 (四) 10:34 (UTC)
- 方针写的长也没什么好处。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1月23日 (二) 03:14 (UTC)
新結論
编辑根據以上討論,得出的結論,將目前討論出來的修訂,皆記載至Draft:Wikipedia:命名常规_(化学)中,如有意見,歡迎再次提出:
|
|
而Draft:Wikipedia:命名常规_(化学)中,除了WP:命名常规原有內容外,新增了本討論與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存档/2018年2月#修改WP:命名常规之括号的使用討論到目前為止的共識
|
|
如有意見,歡迎再次提出。
- (+)支持。理由在上述讨论已叙述。--Leiem(留言) 2018年1月27日 (六) 06:13 (UTC)
看来你们都讨论完所有可供讨论的地方了,我就不插嘴了_(:зゝ∠)_,关于VX (神经毒剂)的条目名称还是在其讨论页说吧。
最終結論
编辑由於上方討論#建立Wikipedia:命名常规 (化学)的讨论中提到要整合的部分《修改WP:命名常規之括號的使用》已存檔,且先前整合出的最終結論已經一周無其他反對意見,故得出新結論,且主要內容記載於Draft:(草稿正式建立後請移除)Wikipedia:命名常规_(化学):
|
|
且Template:Chembox/sandbox以及相關Lua程式Module:DataPage已完成測試,且Draft:Wikipedia:命名常规 (化学)也已依目前共識完成修訂,因此公示七日後,若無異議則請管理員協助發布Template:Chembox/sandbox編輯請求以及發布Draft:Wikipedia:命名常规 (化学)草稿至正式頁面,後實施新制。-- 宇帆(2/28加入維基將滿十周年!留言·歡迎簽到·聯絡) 2018年2月2日 (五) 13:28 (UTC)
的沙盒後續討論
编辑- (*)提醒本案有兩則編輯請求:Template_talk:Wikipedia_policies_and_guidelines、Template_talk:Chembox。前者已有人處理,
但後者尚未有人處理。-- 宇帆(2/28加入維基將滿十周年!留言·歡迎簽到·聯絡) 2018年2月10日 (六) 07:50 (UTC) - Ping幾個管理员吧:@Shizhao、Kegns、Jimmy Xu、Mys 721tx、Bluedeck、@Iokseng、Kuailong、AT、Lanwi1、Xiplus君等,請協助一下。謝謝!— 卍・留言・卐 2018年2月14日 (三) 03:57 (UTC)
完成本案已通過,且後續動作皆全數結束,無進一步討論必要,可以準備存檔了。-- 宇帆(2/28加入維基將滿十周年!留言·歡迎簽到·聯絡) 2018年2月14日 (三) 06:22 (UTC)
- 8、9、10列的问题,通过消歧义解决:VIII族。(繁体界面显示VIIIB族,由于我不知道港澳马新用什么,如果您知道,请添加zh-hk,zh-mo等参数)
- 原则上CAS、大陆命名、新IUPAC共用,如果只能用一个就用新IUPAC。CAS与大陆区别可用文字说明,也可用简繁转换的zh-cn参数解决。
- 有称呼的元素,主条目用已有的称呼,例如:稀有气体元素、铜族元素。没有称呼的,以新IUPAC命名,并建立CAS和大陆命名的重定向,主条目中提及CAS和大陆命名。--WAN233 (留言) 2018年8月19日 (日) 04:51 (UTC)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关于族,化学类条目目前叫1-18族。但以元素周期表1-18列只是iupac的一个建议,未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可和使用,我目前手头的大学化学教材仍是分主族副族。另外,应该是1-18列而不是1-18族。--WAN233 (留言) 2018年7月29日 (日) 14:15 (UTC)
- 族的用法,已經為學界廣泛使用,未得到學術界廣泛認可和使用這詞,個人認為過於武斷。再者,族是將電子結構相似,故化性物性相似的元素放在一起,方便討論:只單純以1-18列來討論,訊息量太少。 星星化作稻穗隨風飄逸~:星穗風(留言) 2018年7月30日 (一) 23:45 (UTC)
- @Starfirewind:我想他應該不是指「族」這個名稱未得到學術界廣泛認可和使用,而是「1~18」未得到學術界廣泛認可和使用。目前的大部分教材都是「1A~8A、1B~8B」,直接稱1A為1族的教材我確實沒什麼見過。不過這在8B會有些問題--Suaveness(對話.貢獻) 2018年8月1日 (三) 04:06 (UTC)
- @Suaveness: 題主是大陸人。請問在8B會有什麼問題? 星星化作稻穗隨風飄逸~:星穗風(留言) 2018年8月1日 (三) 12:10 (UTC)
- 參考其他語言的命名:en:Group 6 element、fr:Groupe 6 du tableau périodique、es:Elementos del grupo 6、ja:第6族元素、ko:6족 원소、vi:Nhóm nguyên tố 6,英法西日韓越(及其他大多數語言)均以1-18列命名;de:Chromgruppe、ru:Подгруппа хрома,德俄(及週邊國家)以“鉻組元素”命名;沒有以“VIA族”(旧IUPAC)“VIB族”(旧CAS)命名的例子。--Almsev Talk 2018年8月1日 (三) 08:07 (UTC)
- 根据WP:NAME,应该用最常用的名称,1-18列的确不常用。大多数语言都是翻译英文的,所以英文一错就都跟着错 囧rz……--WAN233 (留言) 2018年8月2日 (四) 04:32 (UTC)
- 參考其他語言的命名:en:Group 6 element、fr:Groupe 6 du tableau périodique、es:Elementos del grupo 6、ja:第6族元素、ko:6족 원소、vi:Nhóm nguyên tố 6,英法西日韓越(及其他大多數語言)均以1-18列命名;de:Chromgruppe、ru:Подгруппа хрома,德俄(及週邊國家)以“鉻組元素”命名;沒有以“VIA族”(旧IUPAC)“VIB族”(旧CAS)命名的例子。--Almsev Talk 2018年8月1日 (三) 08:07 (UTC)
- @Suaveness: 題主是大陸人。請問在8B會有什麼問題? 星星化作稻穗隨風飄逸~:星穗風(留言) 2018年8月1日 (三) 12:10 (UTC)
- @Starfirewind:我想他應該不是指「族」這個名稱未得到學術界廣泛認可和使用,而是「1~18」未得到學術界廣泛認可和使用。目前的大部分教材都是「1A~8A、1B~8B」,直接稱1A為1族的教材我確實沒什麼見過。不過這在8B會有些問題--Suaveness(對話.貢獻) 2018年8月1日 (三) 04:06 (UTC)
新 IUPAC 命名 |
舊 IUPAC 命名 |
CAS 命名 |
大陸常見命名 |
---|---|---|---|
1 | IA | IA | IA |
2 | IIA | IIA | IIA |
3 | IIIA | IIIB | IIIB |
4 | IVA | IVB | IVB |
5 | VA | VB | VB |
6 | VIA | VIB | VIB |
7 | VIIA | VIIB | VIIB |
8 | VIII | VIIIB | VIII |
9 | VIII | VIIIB | VIII |
10 | VIII | VIIIB | VIII |
11 | IB | IB | IB |
12 | IIB | IIB | IIB |
13 | IIIB | IIIA | IIIA |
14 | IVB | IVA | IVA |
15 | VB | VA | VA |
16 | VIB | VIA | VIA |
17 | VIIB | VIIA | VIIA |
18 | 0 | VIIIA | 0 |
- 大陸常見命名參照《新編普通化學(第二版)》(科學出版社,徐端鈞等編著)的元素週期表附錄(大多數大陸教材採用這種類型),可以看到其實是舊IUPAC命名與CAS命名的混合體(對VIII族和0族元素而言),這時選三種中的那種命名都可能會造成混亂。--Almsev Talk 2018年8月1日 (三) 08:25 (UTC)
- 目前需要讨论的,一个是用1-18给族命名还是VIIA这样命名,新iupac法的确使用不是很普遍。还有一个是第8、9、10列是VIIIB还是VIII、第18列是VIIIA还是0。个人以为用CAS或大陆命名比较好。--WAN233 (留言) 2018年8月1日 (三) 12:19 (UTC)
- (:)回應:路过,这几天我个人实在没时间参与讨论,希望各位都能全面思考各种因素,不要做出武断的决定。 我只说一点(与wan233相同):千万别用旧版IUPAC那套!!旧版基本上是A是副族,B是主族(我也是最近看文献才知道),在中国和在北美都不是这么用,现在也被IUPAC废弃,所以不要再提了。--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8年8月8日 (三) 00:17 (UTC)
- 目前需要讨论的,一个是用1-18给族命名还是VIIA这样命名,新iupac法的确使用不是很普遍。还有一个是第8、9、10列是VIIIB还是VIII、第18列是VIIIA还是0。个人以为用CAS或大陆命名比较好。--WAN233 (留言) 2018年8月1日 (三) 12:19 (UTC)
- 又想了想,移动到方针区讨论更好一些,修订方针的话一类条目就都跟着改了--WAN233 (留言) 2018年8月2日 (四) 07:42 (UTC)
- 请根据命名常规的要求去考虑命名,而不单只只是其他语种的命名对应翻译(的确有可能en错了,其他跟着错,受限于更新程度),至少可以认为大陆的命名已经能确定地方常用性,IUPAC现用的命名确定了名从性,然后需要确认其他地区对应事物的命名,然后按照命名常规去考虑,其他则使用重定向指回。——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 避免做作,免敬 2018年8月3日 (五) 00:42 (UTC)
- 我认为新IUPAC没有名从性,因为这只是IUPAC提出的一个建议。--WAN233 (留言) 2018年8月3日 (五) 02:55 (UTC)
- 如果其它地区有不同的称呼,可以考虑作“地区词”处理?--Leiem(签名·留言) 2018年8月4日 (六) 05:27 (UTC)
- 可以在各族元素的条目中,以各族的首个元素命名(有俗名的除外,例如卤族元素),例如:碳族元素、氧族元素。然后在条目中写明CAS属某某族,旧iupac某某族。各个元素条目也一样。取消元素周期表模板中的族序号。--WAN233 (留言) 2018年8月5日 (日) 03:23 (UTC)
|
|
提议新条文如上,请发表意见。我认为8、9、10列统一成一个条目为好,不过条目的名称……。--WAN233 (留言) 2018年8月7日 (二) 14:06 (UTC)
根据下方讨论对条文进行了修改。--WAN233 (留言) 2018年8月10日 (五) 00:37 (UTC)
- (?)疑問:VIII族也就是鐵系元素和鉑系元素,是否有必要专门列出一个3×3的区域?与其把9个都讲,尾大不掉,是不是还不如分开讲三条垂直(8、9、10),分析Fe-Ru、Ni-Pd-Pt的规律(尤其催化)?It really depends on what content you could write about. --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8年8月8日 (三) 00:22 (UTC)
- VIII个人认为用“铁系元素”和“铂系元素”介绍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WAN233 (留言) 2018年8月9日 (四) 13:08 (UTC)
- (?)疑問:可以将提出过的专业书籍名称放进:Portal:化学/化学资源?--Ktsquare 留言 2018年8月8日 (三) 00:34 (UTC)
- 建议维持现状。--Leiem(签名·留言) 2018年8月8日 (三) 02:01 (UTC)
- (?)疑問:User:Starfirewind提到訊息量太少的事。那么各位是不是打算集合各类命名法,然后比较哪个命名法的訊息量最多?---Ktsquare 留言 2018年8月8日 (三) 03:18 (UTC)
- 这恐怕比证明孙中山是男性还要难 囧rz……--WAN233 (留言) 2018年8月10日 (五) 00:38 (UTC)
- (!)意見-先前對題主所說的"訊息量太少",是因題主想用"1-18族",這樣替代;個人是沒法接受。如
[[Pin|SzMithrandir]]@SzMithrandir:所說,那是否用CAS較好?畢竟如証實IUPAC已廢棄舊iupac法,那確實應該更新,與時俱進。維基可不是圖書館或博物館。 星星化作稻穗隨風飄逸~:星穗風(留言) 2018年8月8日 (三) 07:15 (UTC)- 我个人的确赞同大陆或CAS。--WAN233 (留言) 2018年8月9日 (四) 13:21 (UTC)
- (-)反对。IA、IB 这种说法已经过时了(且会导致误解),维基百科作为线上百科,应该遵循最新的,具有前瞻性的、和国际(包括其他语言的维基百科)接轨的命名规则。所谓“新IUPAC法使用不普遍”只是教科书编写因循守旧的一个体现。赘言多种命名法实为繁琐,可以使用无歧义的新IUPAC数字命名并加链接,不知者可自行点开链接获知对应关系。另,对“未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可和使用”表示质疑,学术界≠大学化学入门课本。--Almsev Talk 2018年8月8日 (三) 15:12 (UTC)
- 确实,所谓“新IUPAC法使用不普遍”的说法,未免过于夸张。 不过呢,作为中文维基百科,我们既要顾及到各地(大陆港台等)的词语使用现状,也要和国际上的用法接轨。 我个人偏向于同时介绍1~18和大陆现有方案;CAS嘛,我想如果读者懂了大陆方案,也能看得懂的;noble gas确实比较奇怪,我个人还没见过VIII A的用法。--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8年8月8日 (三) 20:30 (UTC)
- SzMithrandir阁下在现实中没见过VIII A?请问可以说以下你的经历么?--Ktsquare 留言 2018年8月9日 (四) 01:51 (UTC)
- 年代“久远”,当时看过的书都早不在身边,我只能凭印象回答:我小学和中学翻字典、看教科书、上课的时候,看到的都是表格中的“大陆方案”,即VIII没有B,惰性为O(一说0);当时似乎对1~18新方案有所耳闻;然后到了大学(2011年以后),加拿大这边是已经是以1~18新方案为准了,虽然还是偶尔提及CAS版本——那么问题来了,我实在是想不起来(加拿大、北美)什么时候会把惰性称作VIII A,估计是像“halogen”一样,有更好的常用词(noble gas、inert gas)称呼,加上2010年代已经基本淘汰CAS方案、采用1~18新方案,所以我没遇到吧。--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8年8月9日 (四) 06:20 (UTC)
- IA,IB这种说法,对于旧iupac来说的确过时且容易导致误解,但对于大陆或CAS,用“A”表示主族,用“B”表示副族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导致误解从何说起?再者,维基百科不是学术报告,是大众百科。中文维基百科的读者主要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以及马新地区,既要考虑国际,又要考虑地区。再者,至少对于中文维基百科读者来说,CAS或大陆命名都是主要的命名方式。问题又来了,如何证明到底有没有被学术界广泛使用?这恐怕比证明孙中山是男性还要难 囧rz……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WAN233 (留言) 2018年8月9日 (四) 13:21 (UTC)
- 确实,所谓“新IUPAC法使用不普遍”的说法,未免过于夸张。 不过呢,作为中文维基百科,我们既要顾及到各地(大陆港台等)的词语使用现状,也要和国际上的用法接轨。 我个人偏向于同时介绍1~18和大陆现有方案;CAS嘛,我想如果读者懂了大陆方案,也能看得懂的;noble gas确实比较奇怪,我个人还没见过VIII A的用法。--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8年8月8日 (三) 20:30 (UTC)
- 在我就讀台灣高中化學時(2010年前),當時採用的是CAS命名再輔以新IUPAC命名。2018年8月9日 (四) 06:38 (UTC)
- (:)回應U:SzMithrandir:在网络上搜素过VIII A么?回到现时话题,有打算将个种包括A,B说法写入?我好像看到一看到就删除和什么都留下来之间的光谱下的一些不同想法……--Ktsquare 留言 2018年8月9日 (四) 14:40 (UTC)
- 我昨天打字回复的时候,专门google了一下“VIII A group elements”,有效结果非常少。刚才我又google了一下“VIII A noble gases”,有所收获:
- 第一个结果触动了我模糊的记忆,我想起来以前中学的时候,好像有提到过把稀有气体叫做第八主族的说法。 另外,教科书方面,Levine的《Physical Chemistry》(2009年,第6版)的元素周期表(在1~18之上)仍标记了CAS方案,但Housecroft的《Inorganic Chemistry》(2005年,第2版)的元素周期表只列出了1~18新IUPAC方案。也许是因为Levine在北美,而Housecroft在欧洲?
- 我个人的观点其实上面也提到了;我结合最新讨论,总结一下:首先,标识以1~18为主,条目名称鼓励采用“chalcogenide”等常用名,没有足够常用的就用数字。其次,标出华语地区已使用的主/副族记号;然而,问题来了,大陆方案和CAS方案(台湾似乎采用CAS)有区别,怎么样做到既简洁又准确地描述呢?——我想,大多数族,大陆和CAS是一样的,因此可以描述为“中文中多采用CAS命名xx”(此时假设港台都是CAS,不知事实是否如此);遇到大陆和CAS不一样的个别族,则描述为“CAS命名下为xx,中国大陆惯用xx”。--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8年8月10日 (五) 06:04 (UTC)
- 只支持使用新IUPAC標準。Sænmōsà動員令:為西雅圖橋樑列表消綠 2018年8月10日 (五) 01:37 (UTC)
- 请说明您的理由。--WAN233 (留言) 2018年8月10日 (五) 02:12 (UTC)
- 舊IUPAC和CAS会互相混淆,大陸方法的混淆问题更嚴重;新IUPAC完全沒有此问题。另:我们中维是独立於其他wiki的。Sænmōsà動員令:為西雅圖橋樑列表消綠 2018年8月10日 (五) 06:37 (UTC)
- 旧IUPAC不再使用,那么CAS和大陆命名有区别的只有第8、9、10列和第18列,VIII B和VIII ,VIII A和0。没有重复的地方,可以通过重定向解决。--WAN233 (留言) 2018年8月10日 (五) 06:47 (UTC)
- 8、9、10族未能區分已是大問題,這是舊IUPAC、CAS和大陸方法的通病,既然有清晰且無區分問題的新IUPAC,我反倒想問為何不採用?維基百科不是用作誤導讀者的。Sænmōsà動員令:為西雅圖橋樑列表消綠 2018年8月10日 (五) 09:42 (UTC)
- 舊IUPAC和CAS会互相混淆,大陸方法的混淆问题更嚴重;新IUPAC完全沒有此问题。另:我们中维是独立於其他wiki的。Sænmōsà動員令:為西雅圖橋樑列表消綠 2018年8月10日 (五) 06:37 (UTC)
- 请说明您的理由。--WAN233 (留言) 2018年8月10日 (五) 02:12 (UTC)
- (+)支持 SzMithrandir的“中文中多采用CAS命名xx”或“CAS命名下为xx,中国大陆惯用xx”用法及8、9、10列支持WAN233的铁系金属、铂系金属的折衷方案。 星星化作稻穗隨風飄逸~:星穗風(留言) 2018年8月10日 (五) 14:52 (UTC)
- (!)意見:我前面说的主要针对条目内文中和信息框中的叙述。如果你们在讨论条目名称的话,我(&)建議保留8、9、10族,与铁系、铂族共存,因为其他语言维基百科已有条目,而且有些时候按照竖排也确实有用;两者含义不同,某个方案无法完全包含另一个方案。--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8年8月10日 (五) 16:35 (UTC)
- 两个都在讨论,上面8、9、10列有待商榷,而且内文中内容也在讨论。。--WAN233 (留言) 2018年8月10日 (五) 23:06 (UTC)
- (!)意見:我前面说的主要针对条目内文中和信息框中的叙述。如果你们在讨论条目名称的话,我(&)建議保留8、9、10族,与铁系、铂族共存,因为其他语言维基百科已有条目,而且有些时候按照竖排也确实有用;两者含义不同,某个方案无法完全包含另一个方案。--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8年8月10日 (五) 16:35 (UTC)
去了趟书店,发现修订时间较晚的书籍后方附表是大陆+新IUPAC,但正文内容仍然是大陆命名。再结合以上讨论,总结一下我的个人意见:
- 元素周期表模板上增加CAS和大陆命名。
- 8、9、10列的问题,通过消歧义解决:VIII族。(繁体界面显示VIIIB族,由于我不知道港澳马新用什么,如果您知道,请添加zh-hk,zh-mo等参数)
- 原则上CAS、大陆命名法、新IUPAC法共用,如果实在不能共用,使用新IUPAC。弃用旧IUPAC。通过简繁转换系统处理CAS和大陆的区别(其实只有VIII(VIIIB)和0(VIIIA)族有区别)
- 有称呼的元素,主条目用已有的称呼,例如:稀有气体元素、铜族元素。没有称呼的,以新IUPAC命名,并建立CAS和大陆命名的重定向,主条目中提及CAS和大陆命名。--WAN233 (留言)2018年8月11日 (六) 04:42 (UTC)
- U:WAN233有打算「从元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及递变规律入手。」么?--Ktsquare 留言 2018年8月11日 (六) 23:04 (UTC)
- 有,但也不能完全这样,有些可以有些不可以。--WAN233 (留言) 2018年8月11日 (六) 23:24 (UTC)
- @WAN233:(?)疑問大陸方法在中國大陸以外有沒有地方會廣泛採用?另:並列CAS現不反對,但並列3個未免太亂。Sænmōsà動員令:為西雅圖橋樑列表消綠 2018年8月12日 (日) 09:46 (UTC)
- @Sanmosa:应该只在中国大陆使用,甚至新华字典(第11版)附的元素周期表用得都是CAS,但大陆各级教材大多主要使用大陆命名。不过大陆方法和CAS只有两个地方有区别(VIIIB(VIII)、VIIIA(0)),受影响的条目较少。毕竟也要照顾大陆读者(虽然在大陆被墙),如果真的麻烦的话还有简繁转换系统,设置一个zh-cn参数就行了。--WAN233 (留言) 2018年8月12日 (日) 12:06 (UTC)
- 如果新华字典(第11版)附的元素周期表也是用CAS的话,我實在看不到任何了加上大陆方法的需要;加CAS就好了。另:模板不能用{{noteTA}}。Sænmōsà動員令:為西雅圖橋樑列表消綠 2018年8月12日 (日) 12:11 (UTC)
- @Sanmosa: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和新华字典(第10版)附表是大陆方案,而且大陆的学校大多采用大陆方法进行教学。还是有设置的必要的,我去书店翻了不少书,CAS也有,大陆也有,大陆+新IUPAC也有……另外,请问为什么不能用noteTA。--WAN233 (留言) 2018年8月12日 (日) 12:22 (UTC)
- 一、港澳台星馬未有採用大陸方法者,如果純粹因照顾大陆读者而使港澳台星馬读者出现混淆,似乎並不理想,況且不同於CAS和兩代IUPAC,大陸方法並非国际标準;二、条目会出现字词转换错误,先前VPT已经有人问过同类问题,當时是有关生物学的模板。Sænmōsà動員令:為西雅圖橋樑列表消綠 2018年8月12日 (日) 12:29 (UTC)
- 只是在条目中多加了个中国大陆惯用XX,而且仅仅涉及到两个族,noteTA错误的话可以用AWB添加转换组,而且zh-cn参数不会影响港澳台马新的读者阅读。--WAN233 (留言) 2018年8月12日 (日) 12:37 (UTC)
- 一、港澳台星馬未有採用大陸方法者,如果純粹因照顾大陆读者而使港澳台星馬读者出现混淆,似乎並不理想,況且不同於CAS和兩代IUPAC,大陸方法並非国际标準;二、条目会出现字词转换错误,先前VPT已经有人问过同类问题,當时是有关生物学的模板。Sænmōsà動員令:為西雅圖橋樑列表消綠 2018年8月12日 (日) 12:29 (UTC)
- @Sanmosa: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和新华字典(第10版)附表是大陆方案,而且大陆的学校大多采用大陆方法进行教学。还是有设置的必要的,我去书店翻了不少书,CAS也有,大陆也有,大陆+新IUPAC也有……另外,请问为什么不能用noteTA。--WAN233 (留言) 2018年8月12日 (日) 12:22 (UTC)
- 如果新华字典(第11版)附的元素周期表也是用CAS的话,我實在看不到任何了加上大陆方法的需要;加CAS就好了。另:模板不能用{{noteTA}}。Sænmōsà動員令:為西雅圖橋樑列表消綠 2018年8月12日 (日) 12:11 (UTC)
- 建议以别名在右侧列出。参见元素周期表右侧的表格。--Leiem(签名·留言) 2018年8月13日 (一) 05:18 (UTC)
- 我认为元素周期表下方的元素周期表比较好,在右侧显得有些突兀。--WAN233 (留言) 2018年8月19日 (日) 04:55 (UTC)
- @Sanmosa:应该只在中国大陆使用,甚至新华字典(第11版)附的元素周期表用得都是CAS,但大陆各级教材大多主要使用大陆命名。不过大陆方法和CAS只有两个地方有区别(VIIIB(VIII)、VIIIA(0)),受影响的条目较少。毕竟也要照顾大陆读者(虽然在大陆被墙),如果真的麻烦的话还有简繁转换系统,设置一个zh-cn参数就行了。--WAN233 (留言) 2018年8月12日 (日) 12:06 (UTC)
总结
编辑@Leiem:已经差不多一天没有新的讨论了,我做总结会掺杂我的主观看法,您在化学类条目的贡献突出,所以请您来总结并公示。--WAN233 (留言) 2018年8月13日 (一) 12:15 (UTC)
- 我觉得先把几种方案列出,然后让大家投票比较清晰一点。讨论中主要讲了大陆用法的现状以及词语转换的问题。--Leiem(签名·留言) 2018年8月13日 (一) 12:22 (UTC)
大陆用法问题
编辑并列CAS已经达成共识,是否并列大陆用法?--WAN233 (留言) 2018年8月13日 (一) 12:49 (UTC)
- (+)支持,见上方讨论。--WAN233 (留言) 2018年8月13日 (一) 12:59 (UTC)
- (+)支持,理由同上。 星星化作稻穗隨風飄逸~:星穗風(留言) 2018年8月13日 (一) 16:14 (UTC)
转换问题
编辑如果并列大陆用法,是“CAS属某某,中国大陆属某某”,还是通过添加zh-cn参数解决?--WAN233 (留言) 2018年8月13日 (一) 12:59 (UTC)
- 两者都(+)支持,见上方讨论。--WAN233 (留言) 2018年8月13日 (一) 12:59 (UTC)
- (+)支持,理由同上。 星星化作稻穗隨風飄逸~:星穗風(留言) 2018年8月13日 (一) 16:15 (UTC)
如果不并列大陆命名
编辑是否通过建立重定向并在内文少量以及以方便大陆读者?--WAN233 (留言) 2018年8月13日 (一) 12:59 (UTC)
- (+)支持,见上方讨论。--WAN233 (留言) 2018年8月13日 (一) 12:59 (UTC)
- (+)支持,理由同上。 星星化作稻穗隨風飄逸~:星穗風(留言) 2018年8月13日 (一) 16:16 (UTC)
个人认为已经达成共识的地方
编辑- 8、9、10列的问题,通过消歧义解决:VIII族。(繁体界面显示VIIIB族,由于我不知道港澳马新用什么,如果您知道,请添加zh-hk,zh-mo等参数)
- 原则上CAS、新IUPAC共用,如果只能用一个就用新IUPAC。
- 有称呼的元素,主条目用已有的称呼,例如:稀有气体元素、铜族元素。没有称呼的,以新IUPAC命名,并建立CAS和大陆命名的重定向,主条目中提及CAS。
- 以上条文有其他看法欢迎继续提出,难免掺杂主观意见请原谅。--WAN233 (留言) 2018年8月13日 (一) 12:59 (UTC)
结果
编辑- 8、9、10列的问题,通过消歧义解决:VIII族。(繁体界面显示VIIIB族,由于我不知道港澳马新用什么,如果您知道,请添加zh-hk,zh-mo等参数)
- 原则上CAS、大陆命名、新IUPAC共用,如果只能用一个就用新IUPAC。CAS与大陆区别可用文字说明,也可用简繁转换的zh-cn参数解决。
- 有称呼的元素,主条目用已有的称呼,例如:稀有气体元素、铜族元素。没有称呼的,以新IUPAC命名,并建立CAS和大陆命名的重定向,主条目中提及CAS和大陆命名。
- 以上公示七日。--WAN233 (留言) 2018年8月19日 (日) 04:51 (UTC)
通过。--WAN233 (留言) 2018年8月26日 (日) 04:14 (UTC)
- WAN233君︰請問打算如何將以上共識加到《命名常規(化學)》之中?--J.Wong 2018年8月21日 (二) 18:27 (UTC)
- @Wong128hk:在下面单开个段落。--WAN233 (留言) 2018年8月26日 (日) 04:14 (UTC)
-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化學元素的族
编辑承接前面的討論,以我所記得印象中香港中學課本對於元素週期表上的標示應該是I-VII,只標主族元素不標過渡性元素,也沒有A/B的區分?忘了貴族氣體是寫0還是VIII。至於說在大學等場所更深入的討論,以香港這些場合的語言環境來說應該沒有中文習慣可言?——C933103(留言) 2018年9月1日 (六) 12:59 (UTC)
提議明確元素命名規範
编辑- 原標題:119號往後未發現元素的條目命名
公示期間無異議;通過。Σανμοσα 2019年6月18日 (二) 10:49 (UTC)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 現在,此類未發現元素在中文維基百科上的條目是按照其化學符號編號來命名的,但是個人感覺在中文語境下,比起用Uue等符號來稱呼該等元素,更常用的稱呼方法是例如「119號元素」等以數字指代的稱呼方法。因此,建議修改相關條目命名至符合此命名方式。
- 作為參考,雖然用Google搜索「Uue」的結果數字比「119號元素」的結果數字多上數倍,但是搜索「Uue」的結果中,前面大部份都是來自各種維基百科鏡像站的結果,其他網頁也有另外以「119號元素」等方式來稱呼該元素。
- ——C933103(留言) 2019年5月16日 (四) 02:41 (UTC)
- 邀請化學參與者@Yinweichen、Leiem:等人參與套論。--宇帆(留言·歡迎簽到R₁R₂NKC) 2019年5月16日 (四) 04:25 (UTC)
- 支持Uue的写法。--Leiem(签名·留言) 2019年5月16日 (四) 06:01 (UTC)
- 支持保留Uue這樣的寫法,同時使119號元素重定向至Uue。鋼琴小子 2019年5月16日 (四) 22:28 (UTC)
- 樓上,那118號及之前的元素也都有重定向嗎?例如30號元素重定向鋅。 101.13.176.117(留言) 2019年5月17日 (五) 18:59 (UTC)
- 不需要,因為30號元素並不是鋅的常用名,情況於119及其後元素有所不同。鋼琴小子 2019年5月19日 (日) 01:55 (UTC)
- 我覺得100號以及其後元素都應該要有重定向 59.126.98.132(留言) 2019年5月21日 (二) 00:46 (UTC)
- 樓上,那118號及之前的元素也都有重定向嗎?例如30號元素重定向鋅。 101.13.176.117(留言) 2019年5月17日 (五) 18:59 (UTC)
- 但是根據這筆編輯zh-yue:Special:Diff/1290901,粵文維基百科已將Uue(►)移动到一百一十九號元素了。另「Uue」是元素符號不是元素名稱,比如你不會在Zn裡面寫鋅的條目,條目會寫在其元素名稱「锌」。--宇帆(留言·歡迎簽到R₁R₂NKC) 2019年5月19日 (日) 09:55 (UTC)
- (+)支持保留Uue等符號。Og等元素未命名以前,維基百科也是採用Uuo等來命名的,這個慣例為什麼要更改?而且,會不會有那些元素存在還說不定。--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19年5月19日 (日) 16:14 (UTC)
- Uue。IUPAC命名法。Σανμοσα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2019年5月21日 (二) 12:47 (UTC)
- (:)回應,IUPAC命名法對於未發現元素的命名是Ununennium(119)、Unbinilium(120)、Unbiunium(121)等等的,Uue、Ubn、Ubu這些只是相關名字對應的符號。——C933103(留言) 2019年5月25日 (六) 21:40 (UTC)
- 根據此文件,相關符號也是IUPAC制訂的;惟我不反對以全名(e.g. Ununennium)命名條目,雖然略顯累贅。Σανμοσα 2019年5月26日 (日) 01:32 (UTC)
- (?)疑問使用英文全名違反「標題是中文」的規定吧,用元素符號就比較沒有這種疑慮(不然ナ(Na)、な(na)、χ(chi)的命名都要改了,但至少「Λ」條目會命做「Λ」而非英文全名「Lambda」),在這種理由下我就(+)傾向支持全中文命名,例如Uue命做「一百一十九號元素」,不作「Uue」也不作英文全名「Ununennium」。--宇帆(留言·歡迎簽到R₁R₂NKC) 2019年5月27日 (一) 10:59 (UTC)
- (~)補充我把我的疑問再講清楚一些好了,如果使用全名(e.g. Ununennium)命名條目是否會違反「標題是中文」的規定?@Sanmosa:(?)疑問。--宇帆(留言·歡迎簽到R₁R₂NKC) 2019年6月2日 (日) 17:56 (UTC)
- Σανμοσα 2019年6月3日 (一) 04:37 (UTC)
- 看同樣是東亞語系的日語維基百科的條目名稱,是直接音譯,我覺得中文維基百科的名稱也可以這樣做,119號元素譯做「溫溫恩」,120號元素就譯做「溫白尼爾」,依此類推。49.215.141.17(留言) 2019年6月3日 (一) 12:23 (UTC)
- (-)反对 樓上作法已經違反WP:原創研究方針。@Sanmosa、Owennson、Yinweichen、Leiem:。--宇帆(留言·歡迎簽到R₁R₂NKC) 2019年6月3日 (一) 12:29 (UTC)
- 日語這樣做,中文就不行嗎?還不是都是東亞語言。49.215.141.17(留言) 2019年6月3日 (一) 12:32 (UTC)
- (?)異議中文這樣翻譯的參考文獻在哪?這類科學名詞不允許WP:原創研究。@49.215.141.17、Yinweichen、Leiem:。那你為何不順便加金字旁 金𥁕 金𥁕 金恩?。。。。胡扯 中文維基不應包含WP:原創研究。--宇帆(留言·歡迎簽到R₁R₂NKC) 2019年6月3日 (一) 12:35 (UTC)
- 据我所知没有这样的命名。--Leiem(签名·留言) 2019年6月3日 (一) 12:46 (UTC)
日文維基喜歡原創研究並不代表我們必須要像他們一樣原創研究。Σανμοσα 2019年6月3日 (一) 13:11 (UTC)
根據現行母命名常規,專題命名常規專題所屬條目的優先性高於母命名常規,所以如果專題命名常規規定需要使用IUPAC命名法命名未發現元素的話,即使並非中文、並非全稱,而有違母命名常規,也不當作違反方針。 - 看同樣是東亞語系的日語維基百科的條目名稱,是直接音譯,我覺得中文維基百科的名稱也可以這樣做,119號元素譯做「溫溫恩」,120號元素就譯做「溫白尼爾」,依此類推。49.215.141.17(留言) 2019年6月3日 (一) 12:23 (UTC)
- Σανμοσα 2019年6月3日 (一) 04:37 (UTC)
- (~)補充我把我的疑問再講清楚一些好了,如果使用全名(e.g. Ununennium)命名條目是否會違反「標題是中文」的規定?@Sanmosa:(?)疑問。--宇帆(留言·歡迎簽到R₁R₂NKC) 2019年6月2日 (日) 17:56 (UTC)
- (?)疑問使用英文全名違反「標題是中文」的規定吧,用元素符號就比較沒有這種疑慮(不然ナ(Na)、な(na)、χ(chi)的命名都要改了,但至少「Λ」條目會命做「Λ」而非英文全名「Lambda」),在這種理由下我就(+)傾向支持全中文命名,例如Uue命做「一百一十九號元素」,不作「Uue」也不作英文全名「Ununennium」。--宇帆(留言·歡迎簽到R₁R₂NKC) 2019年5月27日 (一) 10:59 (UTC)
- 根據此文件,相關符號也是IUPAC制訂的;惟我不反對以全名(e.g. Ununennium)命名條目,雖然略顯累贅。Σανμοσα 2019年5月26日 (日) 01:32 (UTC)
- 重覆一次:保留Uue等符號。在Og等元素未命名以前,維基百科也是採用Uuo等來命名的,這個慣例為什麼要更改?--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19年6月3日 (一) 12:31 (UTC)
- 本身考慮是如果在中文環境下表達未發現元素的話,直接用元素序號來稱呼好像比較習慣。——C933103(留言) 2019年6月4日 (二) 00:15 (UTC)
- 就以上討論,建議新增Wikipedia:命名常规 (化学)#化学物質條文如下:
“ | 已發現的化學元素有對應中文漢字名稱者,使用該中文漢字名稱(例如「鈇」)為條目名,否則以IUPAC公佈的元素符號為條目名(例如「Fl」);未發現的化學元素依IUPAC元素系統命名法對於未發現元素的命名的縮略寫法為條目名(例如「Uuq」)。IUPAC公佈的已發現元素全名、未發現的化學元素依IUPAC元素系統命名法對於未發現元素的命名的全名,以上提及的所有可接受命名(如適用),以及X號元素(X為對應化學元素的原子序)可作為指向對應化學元素條目的重定向。 | ” |
- 修改於2019年6月4日 (二) 05:43 (UTC)。Σανμοσα 2019年6月4日 (二) 05:43 (UTC)
- 再修改於2019年6月4日 (二) 11:02 (UTC)。Σανμοσα 2019年6月4日 (二) 11:02 (UTC)
- 大致沒有問題,(+)支持。—— Eric Liu 編輯次數突破一萬(留言.留名.學生會) 2019年6月3日 (一) 15:12 (UTC)
- (+)支持,但是Fl的中文不就是“鈇”么。。。# D 2019年6月3日 (一) 16:46 (UTC)
- 既然各位都支持這樣做的話我也不反對。但是參照此前元素命名的過程,建議明示在IUPAC正式命名後而未定中文名時的處理方法。——C933103(留言) 2019年6月4日 (二) 00:11 (UTC)
- 我建議使用英文縮寫,例如「Og」之類的;畢竟新元素多半是使用罕用漢字,與其讓條目上方顯示一個問號方塊還不如使用英文縮寫。—— Eric Liu 編輯次數突破一萬(留言.留名.學生會) 2019年6月4日 (二) 00:25 (UTC)
- 其实我的电脑可以显示这些汉字( --Leiem(签名·留言) 2019年6月4日 (二) 01:53 (UTC)
- Eric Liu 編輯次數突破一萬(留言.留名.學生會) 2019年6月4日 (二) 13:18 (UTC) 請你現在立刻跟我講你用什麼字體,立刻啊啊啊あああ——
- Talk:鿫#鿬与鿫,字体显示问题。--Leiem(签名·留言) 2019年6月4日 (二) 13:24 (UTC) 用的默认的字体,似乎是宋体(?) 可能要更新,才能显示。另外,可以参考
- Σανμοσα 2019年6月4日 (二) 04:38 (UTC) 其實我老早已經明示了……「已發現的化學元素有對應中文漢字名稱者……否則以IUPAC公佈的元素縮略寫法為條目名(例如「Fl」)」。
- 我建議使用英文縮寫,例如「Og」之類的;畢竟新元素多半是使用罕用漢字,與其讓條目上方顯示一個問號方塊還不如使用英文縮寫。—— Eric Liu 編輯次數突破一萬(留言.留名.學生會) 2019年6月4日 (二) 00:25 (UTC)
- 如果沒人反對的話,我打算三日後對此進行公示。Σανμοσα 2019年6月7日 (五) 11:33 (UTC)
- Sunny00217 - 2019年6月8日 (六) 10:39 (UTC) 相當於公示十(3+7)天ㄟ--
- 現公示七日。Σανμοσα 2019年6月10日 (一) 14:40 (UTC)
-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铈化合物
编辑铈化合物的名称最近被频繁移动,在此提出供社群讨论。相关意见参见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21/04/21的硝酸铈 (消歧义)和硫酸高铈(IV)两项讨论部分。--Leiem(留言·签名·维基调查) 2021年4月23日 (五) 02:01 (UTC)
(!)意見 在无机化学命名法中,镧系+4价的冠字为“高”,我的想法是将四价铈化合物与其他化学物质的命名格式按照无机化学命名法统一,如硫酸铁(II)→硫酸亚铁,氯化锡(II)→氯化亚锡等。
但因为Ce(IV)离子的特殊性(高价离子作为阳离子)导致其几乎没有确定的先例,而相似的如高锰酸钾等高价离子作为阴离子的物质有地区词问题:“高某化物”在台湾称为“过某化物”,这就导致出现了争议。
关于地区词问题,其对于高价阴离子作出了规定,但是对于阳离子没有太大的要求,我认为用“高”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关于常用性的问题,而在我接触的社群中,使用“高铈”的频率比“铈(IV)”更高。因为在口语的场合中,这样的表述会被混淆成硫酸铈(III),而“硫酸高铈”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HlDorəmon(7AlK · C0И7Я18z) 2021年4月23日 (五) 20:12 (UTC)
- 单独的“铈”在化合物中一般指+3价,但是对于部分化合物,铈一般指四价:硫酸铈、硫酸铈铵、氢氧化铈、硝酸铈铵、氧化铈。而硫酸铈等目前是放+3的条目下显然不合适。铁和锡一般没有歧义。--Leiem(留言·签名·维基调查) 2021年4月24日 (六) 02:19 (UTC)
修订Wikipedia:命名常规 (化学)
编辑-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提议背景:规范中文维基百科化学物质条目名称,避免未经社群讨论的移动。
新增条文以绿色底色标出。
化学物质
- 元素
已發現的化學元素有對應中文漢字名稱者,使用該中文漢字名稱(例如「鈇」)為條目名,否則以IUPAC公佈的元素符號為條目名(例如「Fl」);未發現的化學元素依IUPAC元素系統命名法對於未發現元素的命名的縮略寫法為條目名(例如「Uuq」)。IUPAC公佈的已發現元素全名、未發現的化學元素依IUPAC元素系統命名法對於未發現元素的命名的全名,以上提及的所有可接受命名(如適用),以及X號元素(X為對應化學元素的原子序)可作為指向對應化學元素條目的重定向。
- 化合物
当一种物质有通用名时,优先使用通用名,如甲基黄优先于“N,N-二甲基-4-(苯偶氮基)苯胺”。如果有多种同一优先度的命名法可以适用于同一种物质,那么通常应该尊重条目创立者的意愿。如2-氯苯酚与邻氯苯酚可择一创建,另一个作为重定向。这一规则同样适用于因地区词差异而产生的别名。
化合物中元素价态以带括号的罗马数字表示,如钴(III)、钼(III)等。金属元素作为阳离子时,相对低价态可用“亚”表示,如Fe2+为亚铁,适用于加“亚”字的元素还有Cr(II)、Cu(I)、Tl(I)、Hg(I)、Pt(II)、Au(I)、Ge(II)、Sn(II)和Ln(II),其中Ln为镧系元素,CeII除外。未提及元素价态需以带括号的罗马数字表明价态或汉字表明组成,如VF5的条目名为氟化钒(V)或五氟化钒。阴离子中的元素存在变价元素时,可以带括号的罗马数字,或表示价态相对高低的汉字“次”、“亚”、“过/高”等命名。配合物命名一律用带括号的罗马数字,当该元素价态唯一而无歧义或存在俗名时,可省略罗马数字或用俗名命名,如二碘合银酸钾或亚铁氰化钾,其中后者也可命名为六氰合铁(II)酸钾。
化合物中无歧义的汉字或字母在条目名中应省略,如NaCl的名称为氯化钠而非一氯化钠,(CH3)2NCHO的条目名称为二甲基甲酰胺而非N,N-二甲基甲酰胺(该化合物的甲基只能接在氮原子上)。化合物中有多个阳离子或阴离子时,以电负性较强的前置,如PbClF为氟氯化铅,KAl(SO4)2为硫酸铝钾。
阴离子和阳离子以盐的形式命名,如Cl−的条目名为氯化物而非氯离子,SO42−的条目名为硫酸盐而非硫酸根,NH4+的条目名为铵盐而非铵根离子。这些离子名可建立重定向。当离子的名称更常用时,可以离子命名,如碳正离子。分类的命名亦同。
有机化合物的取代位命名可用阿拉伯数字、希腊字母或汉字表示,不使用英文简写o、m或p,但英文简写可作为别名重定向。异、仲、叔可用汉字或以数字+取代基的方式命名,不使用英文简写。表示并环时可用字母表示,如二苯并[c,g]菲。
其余未尽规则可参考IUPAC命名或系统命名法命名。
- 其它
化学物质命名中所用的括号标点符号遵循IUPAC命名法的规定,标题中的“(”、“)”使用半角括号且不加空格(如:二氯化二(苯甲腈)合钯),而标题中的“[”、“]”由于技术原因需改为全角的“[”、“]”(如螺[5.5]十一烷对应的页面应命名为“螺[5.5]十一烷”,可以在该页面中使用{{DISPLAYTITLE:螺[5.5]十一烷}}
来使页面标题显示正确)。
- --Leiem(留言·签名·维基调查) 2021年4月27日 (二) 17:12 (UTC)
- 想請問一下,順式和反式異構化合物的是在最前方加上順反就好了嗎? 2021年4月28日 (三) 02:58 (UTC)
- 是的。目前绝大部分现有条目的名称都符合修订的方针。--Leiem(留言·签名·维基调查) 2021年4月28日 (三) 03:26 (UTC)
- 好的,謝謝您,另(+)支持提案。 2021年4月28日 (三) 04:05 (UTC)
- 是的。目前绝大部分现有条目的名称都符合修订的方针。--Leiem(留言·签名·维基调查) 2021年4月28日 (三) 03:26 (UTC)
- (+)支持。--Yangwenbo99論 文 2021年4月28日 (三) 06:16 (UTC)
- (+)支持。--痛心疾首 2021年4月28日 (三) 14:25 (UTC)
- (+)支持:--~~Sid~~ 2021年4月30日 (五) 06:56 (UTC)
考虑到上述规定大部分都符合维基百科内现有条目的实际情况,且符合IUPAC的命名指南,现交付公示。--痛心疾首 2021年4月29日 (四) 08:37 (UTC)
- 公示7日后(至5月6日 08:37 (UTC))若无意见即通过。--Leiem(留言·签名·维基调查) 2021年5月4日 (二) 01:52 (UTC)
-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