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讨论:格式手冊/版面佈局
存檔 |
---|
|
最後公示後,無人異議,通過。--街燈電箱150號 2020年2月8日 (六) 15:28 (UTC)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原提案
版面布局附录章节的内容,已与目前的多数条目有了很大的差异,故作出修订。本修订也是格式手册大幅修订与可读性改善计划的一部分。
|
|
新修订主要根据目前大量条目实际采用的格式,裂解了原有第一项“註解與參考資料”为“注释”、“参考资料”、“参考文献(参考书籍)”,增加了“参见”这个元素,并补充了一些说明释义。--Kirk★ 0讨论│图书馆0 2020年1月20日 (一) 15:53 (UTC)
- 註釋和參考資料對於正文來說比參見更有關,我還是傾向註釋先放(爬以前的討論:有人提供的附註格式教材,「參閱同刊另一篇文章」被歸為「延伸閱讀」的一種。所以應該放在近延伸閱讀的位置可能還適合,而不是正文後),還有「与正文内容高度相关的条目」應該是在相關正文用{{main}}或{{see also}},而不是擺在下面,下面應該是放不太直接相關的連結才對。當然參見這個討論過許多次,不同範疇會有不同看法,像是Wikipedia:澳門街道專題/格式結構都要求放在後面,強求統一會有問題,維持現有按共識個別處理才是正道。另外,這樣也變相是強迫註解和參考分拆,但是創立參註分組時我根本不想有這個意思。--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0年1月20日 (一) 16:27 (UTC)
- 街灯君的意见我是否理解为,改为注释与参考资料(有内文引注的内容)、参考文献(无内文引注的内容)、延伸阅读、参见、外部链接、……。--Kirk★ 0讨论│图书馆0 2020年1月20日 (一) 16:53 (UTC)
- 不过,无论参见部分放什么位置,总归是要把他作为一个元素列出来,好让查阅格式手册的编者知道。毕竟现在很多条目都有了参见这个部分。并且列示出来以后还给了释义——“对与正文内容有一定相关性、但无法在正文列示的条目集中列示”,这样应该是妥当的。--Kirk★ 0讨论│图书馆0 2020年1月20日 (一) 16:55 (UTC)
- 释义我根据您的意见,改了一下,您说的是合理的。--Kirk★ 0讨论│图书馆0 2020年1月20日 (一) 16:57 (UTC)
- 我又加了个例子:(比如在藏书阁天一阁条目中加入中国藏书史和海曙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列表)。--Kirk★ 0讨论│图书馆0 2020年1月20日 (一) 17:01 (UTC)
- 在我的概念應該是說放在参考文献(无内文引注的内容)和导航模板之間任一位置都可以,其實延伸阅读、参见、外部链接這三個功能都是給人擴展看更多內容,這三個最好是放在一起。--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0年1月20日 (一) 17:08 (UTC)
- 不过我们还是要放一个推荐位置(可以标注“可视情况调整”),主要是要安排一个位置让这个元素出现。(啊 您说放一起的理由很好,很说服人!我修改一下)--Kirk★ 0讨论│图书馆0 2020年1月20日 (一) 17:15 (UTC)
- 目前一个主要问题是原文第1项是不是要裂解为第1-3项(目前大量条目是分开的),希望听取大家的意见。--Kirk★ 0讨论│图书馆0 2020年1月20日 (一) 17:20 (UTC)
- 我是不太希望強迫分拆,雖然我個人很多時候都會分開註解和參考資料,但有時看到人家把三兩個註解混在參考裏面其實也不是甚麼大不了。--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0年1月20日 (一) 17:52 (UTC)
- 建议当然是注脚与参考清晰分开,但实际操作是另一回事(可能出于修改麻烦或省事等),推荐是要分开。——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 避免做作,免敬 2020年1月21日 (二) 01:46 (UTC)
- 我覺得參見一章應該放在最前,因為像Dreamcast這種長條目,參考資料落落長300多個,要滑到最下面看參見對讀者而言非常不方便。對於比較短的條目來說,參見一章放在最前也沒有壞處。然後到底是「註釋」還是「注釋」啊(錯亂 —— Eric Liu (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0年1月21日 (二) 01:18 (UTC)
- 參見應該放在後面,我比較認同Cdip150的看法,因為都是延伸材料,單獨把其它的延伸資料的選擇分得太遠反而不好用,手機版的話放在後面比較好用,可以和尾部的相關頁面組合讓人選擇。Dreamcast根本是過量參見,弄成一個導航表放在最底會比較好。--Opky9407(留言) 2020年1月21日 (二) 01:33 (UTC)
- “参见”章节好像曾经讨论过放的位置,而且没定论。放在注脚之前或外部连接之前都没有定论。我认为还是放在注脚等之前会更好,主要是“参见”的链接内容是相对于注脚内众多外部来源来说是更紧贴条目内容的,而注脚按照大部分纸质文献的规格应该更靠条目整体的后尾。或者还是不约定“参见”的位置?——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 避免做作,免敬 2020年1月21日 (二) 01:43 (UTC)
- 註釋是在解釋條目的正文,參見是另外一個話題,說緊貼的話註釋比參見更親近條目正文。--Opky9407(留言) 2020年1月21日 (二) 02:38 (UTC)
- 又到了那種一堆人要無視現實狀況,硬要修訂方針指引的時候了嗎?現實情況中,中文維基百科的編輯習慣是什麼,有很難調查或統計嗎?附帶一提,上次統計特色優良條目時,「參見」放置於「參考資料」前才是最大多數的寫法。--KOKUYO(留言) 2020年1月21日 (二) 02:48 (UTC)
- 参见应该算作是条目正文的结束,此后才是注释和参考文献。(参见是传统百科全书条目特有的一部分)。另外根据mw:Recommendations_for_mobile_friendly_articles_on_Wikimedia_wikis#Meta_data_(including_coordinates)_should_be_positioned_at_the_bottom_of_the_article,坐标、条目状态模板应该放在最下面--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月21日 (二) 03:02 (UTC)
- (+)同意Cwek、KOKUYO和Shizhao閣下的意見。—— Eric Liu (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0年1月21日 (二) 07:04 (UTC)
- 你們理由總是什麼傳統習慣,但是傳統習慣不可以打破嗎?強調傳統習慣很沒有意義。又說參見是貼近內容,但是看看參見的用途,“之所以希望相關條目部份的內部連結能夠與條目內容沒有直接關係,主要原因在於其功用是為了能夠讓讀者能夠藉此逐步擴展閱讀範圍”,都沒有直接關係怎可能是貼近正文內容?作為正文的結束?反倒這個更支持參見是一種延伸閱讀,放後面才是較合理。--Opky9407(留言) 2020年1月21日 (二) 08:48 (UTC)
- 參見相關條目應該在後面,冧莊就是例子,延伸外部連結比參見的內部條目更貼題更有用。--Maccomcre(留言)
- 其實吵了這個都有十多年了,今次我看情況還是會一樣,@KirkLU:我還是建議不要推薦指明某一個做法,我們應該追求折衷,維持把參見列為其他項,讓大家個別決定做法,Temp3600上次也有一個很好的意見值得參考:「這些格式長期並存,且各有支持者,說明它們在某些情況各有自己的優點。我會提議格式手冊分別列出這些常見的模式,而無須強行定出一個"正統" 」。還有習慣、大多數也不代表絕對正確,而且看近來的DYK,其實條目都有不再列參見的趨勢(畢竟建構良好的條目在多數情況下並不需要列出參見)。--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0年1月21日 (二) 03:11 (UTC)
- 修訂可以照做,反正沒人會完全照本宣科。功成不必在我 2020年1月21日 (二) 03:40 (UTC)
- 認同cdip150的意見--Whhalbert(留言) 2020年1月21日 (二) 05:44 (UTC)
更灵活的提案
- 原提案折叠,重复一下最初的提案要旨:版面布局附录章节的内容,已与目前的多数条目有了很大的差异,故作出修订。本修订也是格式手册大幅修订与可读性改善计划的一部分,目的是使格式手册更符合目前条目编辑的现况、也更具有可读性(特别是有利于新手编辑的阅读)。
- 各位编辑 ,大家对于顺序的阐述,皆有一定道理,这也说明,我们不能把格式手册订死。但是最重要的是,目前的格式手册没有“参见”这部分 也就是元素不齐全、部分元素没有释义说明。我想大家对于将附录章节内可包含的元素补充完整和并补充他们释义,应该没有异议,不如先提出这样的草案:
|
|
--Kirk★ 0讨论│图书馆0 2020年1月21日 (二) 08:42 (UTC)
|
|
根据与街灯君的讨论,再补充一下--Kirk★ 0讨论│图书馆0 2020年1月21日 (二) 09:10 (UTC)
- 我是沒理由反對明確、補充定義的修訂的。功成不必在我 2020年1月21日 (二) 08:44 (UTC)
- 如果不固定,那請不要編號,不用#號排序,用*號,以免發生混淆。--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0年1月21日 (二) 08:51 (UTC)
- User:Cdip150君的这个提议我是赞成的,是否其他章节的说明也统一采*号。--Kirk★ 0讨论│图书馆0 2020年1月21日 (二) 08:56 (UTC)
- 對。--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0年1月21日 (二) 09:00 (UTC)
- 好的!最重要的是在众位都能接受、与条目现况相符的情况下,尽可能改善格式手册。--Kirk★ 0讨论│图书馆0 2020年1月21日 (二) 09:12 (UTC)
- 對。--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0年1月21日 (二) 09:00 (UTC)
- 有些定義我先行更改,以更準確反映原有對應的解釋,另注意Wikipedia_talk:格式手冊/版面佈局#註解與參考資料中明確廢除了「列示没有内文引注、与正文无直接联系、仅作为整体撰写时参考使用的的参考文献和书籍」的做法,所以也要改為最新版本中對應的解釋,煩請檢查。(看到原提案已被劃掉,那我也先把它摺疊了)--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0年1月21日 (二) 13:42 (UTC)
- 非常谢谢街燈君,这个考虑非常周道,我赞成您的上述修订。--Kirk★ 0讨论│图书馆0 2020年1月21日 (二) 14:16 (UTC)
- User:Cdip150君的这个提议我是赞成的,是否其他章节的说明也统一采*号。--Kirk★ 0讨论│图书馆0 2020年1月21日 (二) 08:56 (UTC)
- 建議:如果能從各主題中舉一些例子,可能有助理解不同體裁的利弊。--Temp3600(留言) 2020年1月21日 (二) 13:34 (UTC)
- 赞成Temp3600的提议,但是不建议在本案中详列,因为主题的数量实在太多;而且各个主题的条目如何排布比较适宜,也可能需要擅长相关主题的编者一道讨论。User:KirkLU/沙盒/Wikipedia:格式手册#主题专门格式手册章节详列了已有的七份对应主题的主题手册,包括:
- 不如这样,我们共识,各个主题的格式手册如对附录章节有特别说明,就欢迎将说明以“关于XX主题的条目,可参见Wikipedia:格式手册/某主题#附录章节格式”的形式,加入到上述修正案的末尾,以内链列入。(如诸位知悉,哪一主题已经有共识,可以现在动手加入)--Kirk★ 0讨论│图书馆0 2020年1月21日 (二) 14:12 (UTC)
- 我們可能需要一個help頁面orz。首先原條文"附錄段落的排序依照其性質應該為"要先刪去,然後結尾"可参阅优良条目、典范条目主题类似的条目进行编辑。"後面再加入"此外,部分主題常用的格式如下:",下面可以放連結、導引模版一類。--Temp3600(留言) 2020年1月21日 (二) 14:18 (UTC)
- 好像沒有update,公示7日。大家有好的想法,公示期間也可以補充,構成新的實質性修改的話,公示期可以順延。以上--Kirk★ 0讨论│图书馆0 2020年1月22日 (三) 12:45 (UTC)
- 新方案才論了一天,太快公示了,至少應放一周看情況才公示。--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0年1月22日 (三) 13:50 (UTC)
- 赞成。是不急,可以再观察。--Kirk★ 0讨论│图书馆0 2020年1月22日 (三) 16:04 (UTC)
- 新方案才論了一天,太快公示了,至少應放一周看情況才公示。--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0年1月22日 (三) 13:50 (UTC)
- 有一个问题。目前小作品标签有明确规定,位置在分类后面的。但日文维基翻译条目常按日文维基习惯,把小作品标签放导航模板后、分类前。之前可以无论出身,全部统一格式,此处「灵活顺序」后是否反而引来争议?更近一步的:所谓领域的区别只是参见、参考那前面一半;从外部链接往后,几乎都是偏维护性的内容,应当全站通用,这一半内容是否写死比较好?—Lopullinen 2020年1月24日 (五) 13:55 (UTC)
|
|
- (+)支持U:Lopullinen的修正,相当于原方针中的模板、分类、魔术字等应依序放置的内容,仍然予以认可。我在草案最后又加了一句——惟“杂项模板与分类”部分应放置在最后。--Kirk★ 0讨论│图书馆0 2020年1月26日 (日) 06:08 (UTC)
最后一实质性修订后,逾5日没有新的建议或意见。应当可以自现在开始公示7日。--Kirk★ 0讨论│图书馆0 2020年1月29日 (三) 18:58 (UTC)
@KirkLU:模擬過後發現部份章節用字與其之後的詳細解釋的標題有很大程度的不同,可能會讓新手不知哪個對應哪個,所以直接使用後文的標題,而建議的章節用字則改放在括號內。另外,由於最後的幾個技術模板須按序放置,所以建議分開列示,可讓新手更易明白:
|
|
建議再公示至少三天。--街燈電箱150號 2020年2月5日 (三) 13:54 (UTC)
- 内容着实更具可读性、对新手更友好,感谢街燈君对条文表述的进一步完善。关于公示程序:
街燈君的修正案(下称“新版本”)为7日公示期外提出,程序上可视为再次修正,以免形成公示完成后再延期之先例;已7日公示的版本(下称“已完成公示版本”)挂起暂不付诸修改和施行,视新版本公示情况而定:若新版本通过公示则以新版本为准,若新版本未通过公示则已公示版本未失去有效性并可继续付诸修改和施行。- 赞成新版本公示采公示三天的处理;新版本应可代表已公示版本的共识合意,基本只是在表述上更优化、更具可读性,语句调整采三日公示是合适的。--Kirk★ 0讨论│图书馆0 2020年2月6日 (四) 09:11 (UTC)
- 我傻了,抱歉,算错时间了,街燈君的修正案仍然在公示期内,划去第1/2条。--Kirk★ 0讨论│图书馆0 2020年2月6日 (四) 09:21 (UTC)
- 如无异议,建议延长公示的开始时间,可定在街燈君留言建议的时间开始计算。--Kirk★ 0讨论│图书馆0 2020年2月6日 (四) 09:25 (UTC)
-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