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世

中国古代历史人物
(重定向自张安世

張安世(?—前62年9月13日[1]),子孺西漢杜陵縣(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人,為漢武帝漢宣帝時代的三朝重臣。張安世是張湯之子,年輕時受父蔭擔任郎官,任上忠於職守,被拔擢為尚書令,升遷光祿大夫漢昭帝年間,霍光在誅滅謀反的左將軍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蓋長公主以及燕王劉旦後,任命張安世為右將軍光祿勳,並以他輔政有功,元鳳六年封其為富平侯。又張安世的兄長掖庭令張賀曾打算把女兒嫁給皇曾孫劉病已,在張安世的極力反對下作罷,改替其迎娶許廣漢之女許平君為妻[2][3][4]

漢昭帝英年早逝後,霍光奏請上官太后任命張安世為車騎將軍,兩人共同廢黜昌邑王劉賀,改立劉病已為帝,是為漢宣帝,張安世因擁戴之功增封食邑一萬零六百戶。霍光於地節二年去世後,儘管張安世力辭大將軍的職銜,但仍被任命為大司馬衛將軍,兼領尚書事,執掌軍政大權。地節四年,漢宣帝族滅霍氏家族,唯獨赦免嫁入霍家的張安世孫女張敬,以撫慰惶恐不安的張安世,張安世在漢宣帝一朝處事極為謹慎,終老於職位上,在麒麟閣十一功臣裡名列第二,其後裔顯貴,曾孫張臨敬武公主為妻,生子張放[2][4]

生平

编辑

勤於職守

编辑

張安世年少時因父親张汤是高官的緣故被保舉為郎官,由於擅長书法供職尚書,全心全力投入到自己的職務裡,即使放假也不返家休息,某次汉武帝巡行視察河東郡時,曾丟失了三箱文書,漢武帝下詔詢問屬官,無人能記得其中內容,只有張安世熟記,全都能復述下來,後來懸賞找到遺失的文書,將兩者相互進行比對,沒有一點遺漏,漢武帝因此對張安世的才能感到驚奇,提拔他為尚书令,升遷至光祿大夫[2]

霍光副手

编辑

汉昭帝繼位後,大將軍霍光主持朝政,因張安世品行醇厚,所以相當得霍光的親近與重用。適逢左將軍上官桀上官安父子,以及御史大夫桑弘羊皆和燕王劉旦蓋長公主一同謀反被誅殺,霍光因朝中沒有沒有舊臣,稟告漢昭帝任用張安世為右将军光祿勳,作為自己的副手,過了很長時間,漢昭帝下詔說:「右將軍光祿勳張安世輔佐朝政,值宿守衛,認真恭敬不怠慢,已經十三年了,所以一切都康泰安寧。親信親屬、任用賢才,是唐虞的治國之道,茲封張安世為富平侯[2][4]

隔年,漢昭帝駕崩,還未下葬,大將軍霍光稟告上官太后,擢升張安世為車騎將軍,與他共同徵召昌邑王刘贺繼承大統,由於劉賀登基後行為荒淫悖亂,霍光又和張安世商議廢黜劉賀,改立汉宣帝為皇,漢宣帝剛剛即位,褒獎賞賜大臣,下詔說:「褒獎有德,賞賜有功,這是古今普遍適用的道義,車騎將軍富平侯張安世,值宿守衛忠心正直,宣揚道德彰顯恩義,辛勤勞苦為國家,恪守職責主持正義,來安定漢室宗廟,加封給他食邑一萬零六百戶,功勞僅次於大將軍霍光。」張安世的兒子张千秋张延寿张彭祖,都被任命為中郎将侍中[2][4]

位高權重

编辑

大將軍霍光死後數月,御史大夫魏相呈上密封的奏章說:「聖王褒獎有德行的人以招徠眾邦國,顯揚有功之人以勸勉百官,所以朝廷威望崇高名聲顯耀,天下風聞仰慕,國家繼承祖宗的基業,控制著諸侯的權柄,剛剛失去大將軍,應當宣揚表彰有崇高德行的人以昭示天下,凸顯宣明功臣來安定諸侯國。不要空著重要的職位,以防止爭奪權位,是為了安定國家社稷,防患於未然。車騎將軍張安世侍奉孝武皇帝三十多年,忠誠守信,嚴謹厚道,勤勞政事,朝夕不怠,和大將軍制定安邦大策,天下人都受到他的福澤,是國家的重臣,應當尊崇他的職位,任命他為大將軍,不要再兼管光祿勳的事,讓他專一精神,憂慮天下,只思考國家的得失。張安世的兒子張延壽,穩重忠厚,可以任命為光祿勳,統領值宿警衛之臣。」漢宣帝也打算重用張安世[2][4]

而張安世在聽聞漢宣帝有此意後,害怕不能擔此重任,便請求私下進見漢宣帝,摘下頭冠叩头說:「老臣妄自聽到一則傳言,說了是說尚未施行的事情,不說又無法讓皇上明瞭臣的心意,臣確實感到自己不足以擔當重大的位子,接替大將軍的後任,希望皇上對臣稍加憐惜,以保全老臣的性命。」漢宣帝笑著說:「您這樣說是過於謙虛了,您如果不行,還有誰可以呢!」儘管張安世堅決推辭,但未能如願,幾天後,漢宣帝最終仍是任命他為大司马車騎將軍,兼領尚書事,過了數月,撤掉車騎將軍統帥的駐兵,改任他為卫将军未央長樂兩宮的卫尉城門校尉、北軍的部隊都歸他統屬[2][4]

戒慎恐懼

编辑

當時霍光的兒子霍禹擔任右將軍一職,漢宣帝也封其為大司馬,但撤消了右將軍統帥的駐兵,以虛職尊寵加封霍禹,實則奪走他的部隊。一年多後,霍禹謀反失敗,漢宣帝誅滅了他的宗族。張安世一向小心畏忌,內心已十分憂慮,而其孫女張敬又是霍氏外家的媳婦,按照法律應當受連坐,張安世消瘦恐懼,表現在容貌上。漢宣帝感到奇怪,憐惜他,詢問左右近臣得知其中的緣由,於是赦免了張敬,來安撫他的心情,然而張安世卻更加憂懼。他執掌朝廷機要部門,以謹慎周密著稱,內外都處理得十分圓滿,沒有漏洞,每次參與制定國家大政,決策已定,就上書稱病出外休息,聽到有詔令下來,就很害怕,派官吏到丞相府詢問情況,朝廷中的大臣都不知道他參與了決策[2][4]

張安世看到自己父子的地位皆尊貴顯赫,心裡感到很不安,替兒子張延壽請求出京補任地方官吏,漢宣帝於是任命張延壽為北地郡太守,過了一年多,漢宣帝憐憫張安世年邁,又將張延壽調回京師任左曹太僕[2][4]

匿跡隱過

编辑

張安世曾經推薦一個人,那人前來致謝,張安世非常惱恨,認為推舉賢能,豈能夠私下來致謝?從此拒絕和他繼續往來會面。有一位郎官立了大功卻未被提拔,便自己找張安世談論此事,張安世回答說:「您的功高,英明的君主是知道的,臣下供職是份內之事,為什麼要計較得失自己來說呢!」表面上拒不應允,但不久後郎官就得到晉升。又將軍府的长史升遷,準備上任時前來辭行,張安世問他自己有什麼過失,長史說:「將軍作為明君的得力輔佐大臣,但是卻沒有推薦士人,議論者都批評這一點。」張安世說:「英明的君主高高在上,賢良與不肖一下就分得十分清楚,臣下只要注重自我修養就可以了,為什麼要了解士人並推薦他們呢?」張安世便是如此隱藏自身的聲名行跡,遠離權勢[2][4]

張安世任光祿勳時,有郎官喝醉了酒在殿上小便,主事請示依法處置他,張安世說:「怎麼就知道那不是水漿灑了?為什麼要用小過錯構成罪名呢!」後來又有某名郎官姦淫官婢,官婢的哥哥親自前來告發,張安世說:「官奴因為怨恨,汙衊陷害士大夫。」下令官屬處罰她。張安世隱瞞他人的過失,大都像這樣[2]

撫育之恩

编辑

當初,張安世的哥哥张贺頗得衛太子刘据的寵信,在劉據兵敗自殺後其門下的賓客都被處決,張安世上書為張賀求情,張賀這才得以被改處宫刑保住性命,後來張賀出任掖庭令,而當時漢宣帝因為是皇曾孫的緣故正被收養在掖庭,張賀內心憐惜衛太子無罪,見皇曾孫孤單幼小,所以小心地照顧養育,恩情深厚,等到皇曾孫長大,張賀便教他讀書,讓他學習《》,並用自家財物做聘禮,為他娶许平君為妻[2]

在張賀聽聞皇曾孫屢屢出現奇異的徵兆後,便向張安世說起,稱讚皇曾孫才能出眾,張安世每每制止他,認為少主劉弗陵在上,不宜稱讚皇曾孫,等到漢宣帝即位,張賀已經死了,漢宣帝對張安世說:「掖庭令平時稱讚我,將軍制止他是對的。」漢宣帝追思張賀的恩情,想追封他為恩德侯,為他設置守墓的人二百家,由於張賀僅有一個早逝的兒子,故過繼張安世的小兒子张彭祖當自己的兒子,張彭祖幼時又和漢宣帝同席讀過書,漢宣帝想加封他,先賜給其關內侯的爵位,但張安世堅決推辭給張賀的封賜,並請求減少守墓的戶數,逐漸減少到三十戶,漢宣帝說:「朕是為了掖庭令,不是為了將軍你。」張安世這才停止,不敢再多說什麼[2]

漢宣帝於是下詔說:「令為前掖庭令張賀設置守墓三十家。」並親自為他安排守墓的里,置於墳塚西邊鬥雞翁舍的南面,那是漢宣帝年輕時曾經遊玩的地方,第二年,又下詔說:「朕地位卑微的時候,前掖庭令張賀親自輔導朕,修習儒家經書,恩惠深重,他的功勞太大了,《詩》云:『沒有出言而得不到迴響的,沒有恩德而得不到回報的。』令封張賀之弟的兒子侍中關內侯張彭祖為陽都侯,賜張賀谥号為陽都哀侯。」當時張賀獨有一個孫子張霸,年僅七歲,漢宣帝另外任命他為散騎中郎將,賜給關內侯的爵位,食邑三百戶。張安世因自己父子皆封侯,地位過於隆盛,於是辭去了俸祿,漢宣帝下詔都內專門儲藏張氏退回的各種錢,以百萬計[2][4]

天子親近

编辑

張安世貴為公侯,食邑萬戶,但是身穿黑色厚絲作的衣服,夫人親自織布,家中奴僕七百人,都有手藝活計,家中經營各種產業,從細微之處積累,所以能夠繁殖財貨,比大將軍霍光更富裕,漢宣帝非常尊敬、畏憚霍光,內心則親近張安世,比對霍光還親密[2]

元康四年的春天,張安世得病,上疏歸還侯爵官位,請求退休。漢宣帝答覆道:「將軍年老生病,朕十分憐惜您,即使不能任職,在萬里沙場衝鋒陷陣,但您作為先帝的大臣,深明國家治亂之機,朕有什麼想不到的,可以不斷向您請教,有什麼憾事非要歸還衛將軍富平侯的印章?對朕如此薄情,忘了朕的舊恩,這實在不是朕所期望的!希望將軍努力多加餐飯,及時治療休養精神,益壽延年。」張安世於是又強打起精神出來主事,到了當年的秋天即因病逝世,漢宣帝贈給他印綬,用輕車甲士作儀仗隊給張安世送葬,諡號為「敬」,賜給其杜陵東面的地作墓地,將作大匠負責穿穴蓋土,築起墳塚、祠堂,由他的兒子张延寿繼承其侯爵爵位[2]

後裔榮顯

编辑

當初,張安世的長子张千秋與霍光的兒子霍禹都擔任中郎將,統帥軍隊隨度辽将军范明友攻打乌桓,回師後,拜見大將軍霍光,霍光詢問張千秋戰鬥策略,山川地理形勢,張千秋口述軍事情況,在地上畫成圖,沒有什麼遺漏,霍光又問霍禹,霍禹不記得,僅說:「都有文書紀錄。」霍光由此認為張千秋賢能,霍禹無能,感慨地說:「霍氏後代將要衰敗,張氏則要興旺了!」後來霍氏家族果然因謀反被誅滅,而張安世的子孫則代代相傳,自漢宣帝、汉元帝以來擔任侍中、中常侍、諸曹散騎、列校尉的共有十餘人。功臣之家,只有金氏(休屠王之子金日磾金伦家族)、張氏受到皇帝的親信寵貴,與外戚差不多[2]

家族

编辑
  • 张汤,為西漢酷吏,受汉武帝重用,任官期間執法酷烈,首開腹誹之罪的先例。後於丞相莊青翟等人的控告下,張湯入獄,最終自殺而死[2]
  • 张贺,受巫蛊之祸的牽連被處以宫刑,擔任掖庭令期間撫養年幼的漢宣帝,教他讀書識字,並替其聘娶暴室嗇夫許廣漢之女為妻,漢宣帝即位後感念張賀的舊恩,因張賀已死,便追封他為陽都哀侯,設置守墓三十家[2]
  • 長子张千秋,曾與大將軍霍光之子霍禹共同跟隨范明友攻打乌桓,返京後,當面向霍光口述用兵的軍事部屬情況,以及山川形勢,無所遺漏,而霍禹卻回答不出,霍光由此感嘆張氏未來將要興起[2]
  • 次子张延寿,官至九卿,承嗣富平侯爵位,封國在陳留郡,另有食邑在魏郡,租稅收入每年一千餘萬,張延壽認為自己沒有功德,憑什麼能長久承受先人遺留下的大封國,屢屢上書推讓減少戶邑,又通過弟弟張彭祖親口轉達,十分懇切,皇帝認為他謙讓,於是將其轉封至平原郡,只有一個封國,戶口數和過去一樣,但租稅減少一半,張延壽死後,諡號為「愛」[2]
  • 幼子张彭祖,年少時與漢宣帝一同讀書問學,過繼給叔叔張賀為子,漢宣帝登基後為報答張賀撫育的恩情,封張彭祖為陽都侯。張彭祖後在神爵三年被妾室毒殺,封國斷絕[2]

評價

编辑
  • 班固:安世履道,滿而不溢[2]
  • 王世贞:張湯之於安世,父子也。其才智強記同,然而湯刻而憸,安世慎而恭,湯膽大安世小,若是乎薰蕕也,然而有不可曉者,湯廉而安世貪也[5]
  • 成海應:張湯起於刀筆小吏,用法甚酷烈,其禍宜不止其身,且將及於後也,乃安世以篤行履盈而不溢,福慶世世不絶者,何也,考湯之用法,皆循武帝指,而緣餙己意,非己專事苛毒如他酷吏也,且况廉潔揚善,足以補其罪乎,及安世謹愼守法,周密自著,蓋愆而蓄德,故忘其愆而揚其德,亦天道也,人事也,是故,其後之慶,至於東京而不絶,世類豈足尙乎,人之以祖先之惡,閼子孫之善,殆逆天也,是故,班史離張湯於酷吏,安世誠盡爲子之道矣,杜周亦云[6]

參考文獻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