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装甲巡洋舰列表
中国装甲巡洋舰列表收录自19世纪清朝筹建新式海军后,所有中國曾服役或者计划订购的装甲巡洋舰。这其中包括曾在新式海军中服役的舰只,以及中华民国海军计划订购的舰只。
这一批巡洋舰最早起于晚清政府在建立新军北洋水师时,从国外订购的一批舰只,分别是向德国订购的“济远”号和两艘经远级装甲巡洋舰:“经远”号和“来远”号,以及向英国订购的两艘致远级:“致远”号和“靖远”号。作为德国自行建造的首批装甲巡洋舰,“济远”号和两艘经远级在建造完工并回到中国后被编入北洋水师。这批装甲巡洋舰均在甲午战争中被俘或战沉。
中法战争后,福建船政在清廷支持下仿照法国近海防御铁甲舰黄泉级[a]自建了一艘“平远”号巡洋舰,是为中国自行建造的第一艘装甲巡洋舰。该舰最终在甲午战争后被日军俘获并以原名继续使用,直到在日俄战争中沉没。民国初年,中華民國临时政府曾通过德国商行瑞记洋行向奥匈帝国谏地利船厂[b]订购了一艘装甲巡洋舰,但最终因一战的爆发而告吹。
建造者 | 舰只的建造者名称 |
---|---|
主炮 | 主炮数量和类型 |
装甲 | 舰体装甲的最大厚度 |
排水量 | 作战时舰只满载排水量[c] |
推进器 | 传动轴的数量,推进系统的类型、可提供的最高航速和功率 |
成本 | 购买或者建造舰艇的费用 |
服役 | 舰只开建和结束建造的日期以及其最终结局 |
龙骨敷设 | 开始安放龙骨、开始舰体建造的日期 |
下水日期 | 舰只下水的日期 |
交付日期 | 舰只交付使用或正式入役的日期 |
结局 | 舰只最终结局(例如沉没、拆解) |
概述
编辑装甲巡洋舰起自1870年俄国海军建造的“海军上将”号大型巡洋舰[d][4]。该舰破天荒的在巡洋舰上装设了此前铁甲舰才会有的水线装甲带[4]。这使得一些实力和财力并不丰裕的国家可以用巡洋舰的价格采购到接近铁甲舰防护能力的军舰[4]。
这一能够大大增强军事实力的舰只成为在中法海战后力图重建台海海防军力的清政府首选[4]。在1880时李鸿章向英国订购了第一艘装甲巡洋舰“济远”号[5]。在1885年时分别向英德两国订购了经远级和致远级巡洋舰[4][5]。经远级两舰在黄海海战中经受了日军一个多小时集中攻击才沉没,显示了其强大的战场生存能力[4]。中法海战后,福州船政参考“超勇”号、“济远”号以及法国黄泉级近海防御铁甲舰的设计自行建造了一艘钢壳巡洋舰[6][1][7]。作为福建船政建造的中国第一艘装甲巡洋舰,该舰代表了19世纪80年代中国造船工业的巅峰[8][9]。该舰竣工时命名为“龙威”号,在调拨北洋水师后最终更名为“平远”号[7]。该舰在甲午战争后被日军俘获并收编为己用[10]。中華民國北洋政府上台后,开始了一系列收回海外在建军舰。但因财政状况不佳,部分舰只并未能收回。在新造舰计划方面,与德商瑞记洋行订购建造驱逐舰的计划破产后,北洋政府改为向奥匈帝国谏地利船厂订购1艘装甲巡洋舰[11]。
依照不同的文献和书籍的记载,同一舰只的分类有所不同;在不同的时期,同一舰只以其用途分类也有所变化。其中“济远”号虽然有资料将其划分为装甲巡洋舰[5],但部分资料因其防护方案而划分其为防护巡洋舰[12]。经远级在被分类为装甲巡洋舰[13]的同时,也有资料将其归类为防护巡洋舰[14]。致远级在被分类为装甲巡洋舰[5][15]的同时,也有来源将其归类为防护巡洋舰[12]。“平远”号在被分类为装甲巡洋舰[7]或者写作钢壳巡洋舰[6]、钢甲巡洋舰[8]的同时,也有资料将其归类为海防巡洋舰[13]或者近海防御铁甲舰[16]。
“济远”号
编辑出于对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的不信任,李鸿章命驻德公使李凤苞在德国再订购一艘巡洋舰[18]。于是经过考察后,李凤苞在正在建造“定远”号和“镇远”号的伏尔铿造船厂又订造了一艘巡洋舰,工厂编号131,这就是后来由李鸿章命名的“济远”号[18]。作为德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穹甲巡洋舰,该舰同样由定远级的工程师鲁道夫·哈克负责设计[18]。
该舰武装包括舰首2门210毫米克虏伯炮,舰尾1门150毫米克虏伯炮,2门47毫米多管速射炮以及9门37毫米单管速射炮[19]。除此之外,还装备有4具15寸鱼雷发射管和2艘舰载鱼雷艇[19]。
建成初期,“济远”号因中法战争而被迫留在德国,直到战后才和“定远”号以及“镇远”号一起编队回国[20]。1885年11月中方接收后该舰被编入北洋水师[20]。1891年6月,本舰与“定远”号、“镇远”号一同访问日本[21]。1894年与“广乙”号一同运送兵力抵达朝鲜牙山湾,在返程途中于丰岛附近遭遇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吉野”号和“浪速”号突袭[21]。在这次战斗中,“济远”号被击伤[21]。之后,本舰又在同年9月的黄海海战中重伤并撤离战场[21]。最终在1895年2月的威海卫战役中,北洋水师战败向日本投降,本舰也被俘虏并收编[21]。
舰名 | 建造者 | 主炮 | 装甲 | 排水量 | 推进器 | 成本 | 服役 | |||
---|---|---|---|---|---|---|---|---|---|---|
开建日期 | 下水日期 | 交付日期 | 结局 | |||||||
“济远”号 (Chi Yuan)[22] |
德国伏尔铿造船厂[23] | 2门210毫米(8英寸)舰炮[23][19] | 14英寸(356毫米)(主炮台)[23][19] | 2,355公噸(2,318長噸)[19][23] | 2具螺旋桨,4座燃煤锅炉[e]驱动2台蒸汽机,15節(28公里每小時;17英里每小時)[f],1,925匹指示馬力(1,435千瓦特)[19][g] | 68.6万两银[25] | 1883年2月17日(订造)[23] | 1883年12月1日[23][26] | 1884年9月[26][h] | 1895年2月17日,向日军投降,后被以原名编入日本舰队,1904年11月30日,日俄战争期间在旅顺外海触雷沉没[20][27] |
经远级
编辑为重建中法战争后几乎全灭的闽台海防,李鸿章设想在济远级的设计基础上由英德两国的工厂分别建造两艘新的巡洋舰[28]。之后在时任驻英公使曾纪泽的建议下对设计案重新选型,在驻德公使许景澄的沟通研究下,1887年改由德国伏尔铿造船厂设计建造为新式的装甲巡洋舰[28][29]。
作为德国历史上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款装甲巡洋舰,经远级由伏尔铿造船厂的设计师鲁道夫·哈克主持设计[28]。鲁道夫同时也是中国海军铁甲舰定远级的设计师[30]。在设计上,经远级与铁甲舰类似,但舰体尺寸略大于济远级[31][32]。动力部分为两座卧式三段膨胀式蒸汽机,4座锅炉安放在两个锅炉舱,预定装煤320-350吨[31]。外观上本级舰仅有单桅,舰上设置双烟囱,桅杆在烟囱后面,此为最明显的识别特征[33]。
本级在舰体中部的弹药舱、蒸汽机以及轮机等部位的外围用一层装甲围绕防护[32]。因水线之上易受到攻击,而水线下有水的阻隔,经远级采用上厚下薄的斜面水线装甲带[34]。但装甲带各装甲板因为是拼接而成,接缝处中弹即可能造成破裂进水[35]。主炮露炮台采用后部敞开式炮罩,厚度为1.5英寸(38毫米),炮台胸墙装甲厚8英寸(203毫米)[35]。司令塔侧壁厚度6英寸(152毫米),其顶盖与塔壁留有较高的空隙,中间仅通过几根柱子相连[35]。这种设计虽然改善了观察视野,但也为弹片和小口径炮弹能从缝隙中飞入其中留下了隐患[35]。
本级以两门克虏伯1880式35倍径210毫米钢套箍炮为主炮,还安装与定远级相同口径的两门克虏伯1880式35倍径150毫米钢套箍炮为副炮[35]。此外,两舰还装备有两门克虏伯75毫米舢板炮、两门哈乞开斯47毫米速射炮、两门哈乞开斯37毫米5管速射炮等作自卫用[36]。可能因经费所限,两舰都没有设计艉楼,也未装设尾炮[28][37]。在水线以下,本级舰只还装设有撞角并分别在舰艏和两舷分别装设了两具鱼雷发射管[37]。
两舰建成后与在英国建造完工的“致远”号汇合并于1887年回到中国并被编入北洋水师[28][38]。两舰在甲午战争中参加了黄海海战[28]。在战斗中,“经远”号战沉,“来远”号重创退出战斗[39]。在第二年的威海保卫战中,“来远”号被日军击沉[40]。
舰名 | 建造者 | 主炮 | 装甲 | 排水量 | 推进器 | 成本 | 服役 | |||
---|---|---|---|---|---|---|---|---|---|---|
开建日期 | 下水日期 | 交付日期 | 结局 | |||||||
“经远”号 (King Yuen) |
德国伏尔锵造船厂[41] | 2门210毫米(8英寸)舰炮[42] | 9.5英寸(241毫米)(水线)[42][43] | 2,900公噸(2,854長噸)[42] | 2具螺旋桨,4座圆式燃煤锅炉驱动2台往复式蒸汽机[42],15.5節(28.7公里每小時;17.8英里每小時)[42][i],4,400匹指示馬力(3,300千瓦特)[44][j] | 87.0万两银[25] | 1885年1月1日[28] | 1887年1月3日[45] | 1887年1月[46] | 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期间中弹引发弹药库殉爆沉没[47] |
“来远”号 (Lai Yuen) |
德国伏尔锵造船厂[41] | 2门210毫米(8英寸)舰炮[46] | 9.5英寸(241毫米)(水线)[43][46] | 2,900公噸(2,854長噸)[12] | 2具螺旋桨,4座圆式燃煤锅炉驱动2台往复式蒸汽机[12],16節(30公里每小時;18英里每小時)[12][k],4,400匹指示馬力(3,300千瓦特)[12][44][l] | 87.0万两银[25] | 1885年1月1日[28] | 1887年3月25日[12][45] | 1887年3月[46] | 1895年2月6日威海卫保卫战中被日军鱼雷击中沉没于刘公岛海军基地[46] |
致远级
编辑舰名 | 建造者 | 主炮 | 装甲 | 排水量 | 推进器 | 成本 | 服役 | |||
---|---|---|---|---|---|---|---|---|---|---|
开建日期 | 下水日期 | 交付日期 | 结局 | |||||||
“致远”号 (Chih Yuan) |
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48] | 3门210毫米(8英寸)舰炮[49] | 3英寸(76毫米)(司令塔)[49]4英寸(102毫米)(装甲甲板)[50] | 2,300公噸(2,264長噸)[49][51] | 2具螺旋桨,4座高式燃煤锅炉驱动2台卧式往复蒸汽机[51],18.5節(34.3公里每小時;21.3英里每小時)[49],6,850匹指示馬力(5,110千瓦特)[49] | 85.0万两银[52] | 1885年10月20日[53] | 1886年9月29日[49] | 1887年7月23日[49] | 1894年9月17日,大东沟海战期间被击中鱼雷发射管后爆炸沉没于大鹿岛西南16.9公里海域[54] |
“靖远”号 (Ching Yuan) |
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51] | 2,300公噸(2,264長噸)[49][51] | 2具螺旋桨,4座高式燃煤锅炉驱动2台卧式往复蒸汽机[51],18.5節(34.3公里每小時;21.3英里每小時)[55],5,500匹指示馬力(4,100千瓦特)[55] | 85.0万两银[52] | 1885年10月20日[53] | 1886年12月14日[49][51] | 1887年7月9日[49][51] | 1895年2月9日被击中搁浅,之后自沉[55][m] |
“平远”号
编辑马江海战后,为了重建几乎全灭的福建船政水师,新任船政大臣裴荫森向清政府申请自行建造铁甲舰[1]。原计划建造3艘,在慈禧太后的支持下最终获准建造1艘[1]。1886年该舰舰体由福州船政的魏瀚、郑清濂等人设计监造,轮机部分则由陈兆翱等人在船政内部自行督造[7][58]。在设计船图上,该舰参考法国的黄泉级近海防御铁甲舰[n][1]。
本舰以1门260毫米可以随旋台调整方向的舰炮为前主炮[8]。在两舷的耳台内还各装备有1门150毫米钢箍套炮[59]。此外,该舰没有装备大口径的尾炮[60]。与原型相比,本舰的主尺寸相当但排水量更大[58]。在装甲设计上,该舰采用双层钢底设计,并在全舰四周装设水线装甲带,建造用材料大部分都购买自法国[1]。虽然防御能力较强,但由于船型依然是参考自蚊子船,造成了整体机动性不佳、航速较慢的状况[61]。该舰在船政开建时编号为第29号,建成后舰名为“龙威”号[1]。
甫建成后,本舰被调拨给北洋海军,但所有权归属南洋水师[1]。经李鸿章意见更名为“驭远”号,因与南洋水师巡洋舰重名,之后改名为“平远”号[1]。1894年,随着甲午战争的爆发,“平远”号参加了对鸭绿江护送运兵船的任务[1]。9月17日,该舰与“广丙”号抵达战场,与日军旗舰“松岛”号发动进攻[1]。之后因中弹而被迫退出战斗[10]。第二年在刘公岛战役后,“平远”号被俘并编入日本海军,成为一艘日军一等炮舰[10]。1904年在日俄战争中触雷沉没于渤海铁岛以西1.5海里处[10]。
舰名 | 建造者 | 主炮 | 装甲 | 排水量 | 推进器 | 成本 | 服役 | |||
---|---|---|---|---|---|---|---|---|---|---|
开建日期 | 下水日期 | 交付日期 | 结局 | |||||||
“平远”号 (“龙威”号)[o] |
大清福州船政[62] | 1门260毫米(10英寸)克虏伯炮[8][61] | 203毫米(8英寸)(弹药舱、锅炉)[61][63] | 2,640公噸(2,598長噸)[63][58] | 2具螺旋桨,4座圆型高式双门燃煤锅炉驱动2台复合式康邦省煤蒸汽机,10.5節(19.4公里每小時;12.1英里每小時),2,400匹指示馬力(1,790千瓦特)[63][64] | 52.4万两[62] | 1886年12月7日[8] | 1888年1月29日[63][8] | 1889年9月28日[63][65] | 1895年2月17日,向日军投降,后被作为炮舰编入日本舰队[63],1904年9月18日在日俄战争中触雷沉没于渤海铁岛以西1.5海里处[10] |
CNT装甲巡洋舰
编辑1913年4月10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与瑞记洋行签订了共320万英镑的借款合同,用于分别向德国和奥匈帝国订购总计18艘驱逐舰[66]。然而4月26日,英国为首的六国银行团与臨時政府签订下了《中國政府善後借款合同》[66]。该合同以中國海关和盐务等收税权利为抵押,借给2500万英镑[66]。这一期间,英国发觉到此前臨時政府已与德国签订有6艘驱逐舰的借款建造合同,于是以同为六国银行团之一为由,反对德国单方面获取利益,最终使这6艘驱逐舰的建造计划流产[67]。
此后,瑞记洋行不甘心失去交易机会,又与北洋政府商议将原本用于德国工厂建造驱逐舰的120万英镑款项改为向奥匈帝国船厂订购舰只[68]。借此机会,双方将订购内容从原本的6艘驱逐舰升级为3艘最新式样的穹甲巡洋舰[69]。与此同时,中華民国海军方面也借机与瑞记洋行谈判表示不想要原先向奥匈帝国订购的12艘驱逐舰[70]。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将合同升级为订购1艘类似奥匈帝国海军“斯邦上将”号巡洋舰[p]的新式装甲巡洋舰[70]。建造工厂也变成了瑞记洋行推荐的奥匈帝国蒙法尔科内的谏地利船厂[q][71]。
在“斯邦上将”号改良型的“塞达”号巡洋舰[r]在谏地利船厂进行艦装的同时,本舰也在同一工厂开始了建造[72]。本舰的设计方案基本沿用“塞达”号,但因防护装甲的加强,本舰在舰体尺寸上较前者略有放大[73]。此外,本舰在动力、火力等方面都超越了作为母型的“塞达”号[66]。此外在设计中,无线电成为了该舰的标配装备,支持昼夜长距离通讯[74]。
本舰于1914年在蒙法尔科内开工建造[75]。然而由于奥匈帝国海军对这艘巡洋舰的觊觎,在建造初期就对设计做了符合自己习惯的修改[76]。随着1915年意大利军队占领蒙法尔科内,这几艘舰只在同年6月都陷入了停工状态[75]。1917年,随着中国为抗议德国实施无限制潜艇战而与德国和奥匈帝国断交,在同年10月,奥匈帝国收复蒙法尔科内后就直接接管了这艘半成品舰只[77]。
1918年,随着奥匈帝国在一战结束后被肢解,推测这艘还在建造中的巡洋舰就此被拆解[78]。
舰名 | 建造者 | 主炮 | 装甲 | 排水量 | 推进器 | 成本 | 服役 | |||
---|---|---|---|---|---|---|---|---|---|---|
开建日期 | 下水日期 | 交付日期 | 结局 | |||||||
68 | 奥匈帝国谏地利船厂 | 4门210毫米(8英寸)舰炮[79] | 102毫米(4.0英寸)(水线)[79] | 4,900公噸(4,823長噸)[72][s] | 14座亚罗水管锅炉驱动2台帕森斯透平机,28節(52公里每小時;32英里每小時),37,000匹指示馬力(28,000千瓦特)[79] | 88万英镑(含弹药)[74] | 1915年春[76] | — | — | 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奥匈帝国战败而拆毁[78] |
脚注
编辑注释
编辑- ^ 译名参考自《中国军舰图志 1855-1911》[1]
- ^ 译名参考自《民国海军舰船志 1912-1937》[2]
- ^ 历史学家埃里希·格鲁纳(Erich Gröner)指出,满载被定义为“(等于)排水量加上满载燃料油、柴油、煤、备用锅炉给水、飞机燃料和特殊设备”。[3]
- ^ 译名参考自《中国军舰图志 1855-1911》[4]
- ^ 另有来源记载为“6座锅炉”。[23]
- ^ 另有来源记载为“16.5节”[23]或者“18節(33公里每小時;21英里每小時)”[24]。
- ^ 另有来源记载为“2800马力”。[23]
- ^ 另有来源记载为“1885年11月8日”。[20]
- ^ 另有来源记载为“15節(28公里每小時;17英里每小時)”[31]
- ^ 另有来源记载为“5,000匹指示馬力(3,700千瓦特)”[31]
- ^ 另有来源记载为“15節(28公里每小時;17英里每小時)”[31]
- ^ 另有来源记载为“5,000匹指示馬力(3,700千瓦特)”[31]
- ^ 另有来源记载为“2月10日由‘广丙’舰击沉以免被敌军获得”[56]
- ^ 译名参考自《中国军舰图志 1855-1911》[1]
- ^ 另有来源记载为“近海防御铁甲舰”[16]
- ^ 译名参考自《民国海军舰船志 1912-1937》[70]
- ^ 译名参考自《民国海军舰船志 1912-1937》[71]
- ^ 译名参考自《民国海军舰船志 1912-1937》[72]
- ^ 另有来源记载为4,800公噸(4,724長噸)[72]
引文
编辑-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陈悦 2015,第34頁
- ^ 陈悦 2013,第15頁
- ^ Gröner,第ix頁
- ^ 4.0 4.1 4.2 4.3 4.4 4.5 4.6 陈悦 2015,第240頁
- ^ 5.0 5.1 5.2 5.3 中国海军百科全书编审委员会 1998,第1995頁
- ^ 6.0 6.1 徐平, 胡珺 & 李强 2015,第294頁
- ^ 7.0 7.1 7.2 7.3 中国海军百科全书编审委员会 1998,第1400頁
- ^ 8.0 8.1 8.2 8.3 8.4 8.5 《中国舰艇工业历史资料丛书》编辑部 1994,第924頁
- ^ 韩俊英 1997,第89頁
- ^ 10.0 10.1 10.2 10.3 10.4 陈悦 2015,第36頁
- ^ 陳悦 2017,第55頁
-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徐平, 胡珺 & 李强 2015,第286頁
- ^ 13.0 13.1 田树珍 2020,第76頁
- ^ 陈忠海 2019,第104頁
- ^ 夏征农 2007,第267頁
- ^ 16.0 16.1 陈悦 2015,第32頁
- ^ 陈悦 2015,第45頁
- ^ 18.0 18.1 18.2 陈悦 2015,第46頁
- ^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徐平, 胡珺 & 李强 2015,第291頁
- ^ 20.0 20.1 20.2 20.3 陈悦 2015,第48頁
- ^ 21.0 21.1 21.2 21.3 21.4 中国海军百科全书编审委员会 1998,第894頁
- ^ 陈悦 2009,第97頁
- ^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陈悦 2015,第44頁
- ^ 及耀斌 2001,第255頁
- ^ 25.0 25.1 25.2 戚其章 1981,第66頁
- ^ 26.0 26.1 徐平, 胡珺 & 李强 2015,第290頁
- ^ 徐平, 胡珺 & 李强 2015,第292頁
- ^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陈悦 2015,第62頁
- ^ 韩俊英 1997,第111-112頁
- ^ 陈悦 2009,第160-161頁
- ^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陈悦 2009,第161頁
- ^ 32.0 32.1 陈悦 2015,第254頁
- ^ 陈悦 2009,第162頁
- ^ 陈悦 2015,第255頁
- ^ 35.0 35.1 35.2 35.3 35.4 陈悦 2009,第164頁
- ^ 陈悦 2009,第165頁
- ^ 37.0 37.1 陈悦 2009,第166頁
- ^ 陈悦 2009,第169頁
- ^ 陈悦 2015,第62-63頁
- ^ 陈悦 2015,第63頁
- ^ 41.0 41.1 陈悦 2009,第290頁
- ^ 42.0 42.1 42.2 42.3 42.4 徐平, 胡珺 & 李强 2015,第288頁
- ^ 43.0 43.1 陈悦 2015,第60頁
- ^ 44.0 44.1 刘笑阳 2019,第176頁
- ^ 45.0 45.1 陈悦 2009,第168頁
- ^ 46.0 46.1 46.2 46.3 46.4 徐平, 胡珺 & 李强 2015,第287頁
- ^ 徐平, 胡珺 & 李强 2015,第289頁
- ^ 徐平, 胡珺 & 李强 2015,第292-293頁
- ^ 49.00 49.01 49.02 49.03 49.04 49.05 49.06 49.07 49.08 49.09 徐平, 胡珺 & 李强 2015,第293頁
- ^ 陈悦 2015,第53頁
- ^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徐平, 胡珺 & 李强 2015,第289頁
- ^ 52.0 52.1 戚其章 1981,第66頁
- ^ 53.0 53.1 Wright 2000,第73頁
- ^ 徐平, 胡珺 & 李强 2015,第294頁
- ^ 55.0 55.1 55.2 徐平, 胡珺 & 李强 2015,第290頁
- ^ 陈悦 2015,第56頁
- ^ 陈悦 2015,第35頁
- ^ 58.0 58.1 58.2 陈悦 2011,第215頁
- ^ 陈悦 2011,第217-218頁
- ^ 陈悦 2011,第218頁
- ^ 61.0 61.1 61.2 陈悦 2011,第216頁
- ^ 62.0 62.1 《中国舰艇工业历史资料丛书》编辑部 1994,第935頁
- ^ 63.0 63.1 63.2 63.3 63.4 63.5 徐平, 胡珺 & 李强 2015,第295頁
- ^ 陈悦 2011,第215-216頁
- ^ 陈悦 2011,第220頁
- ^ 66.0 66.1 66.2 66.3 陈悦 2013,第13頁
- ^ 陈悦 2013,第13-14頁
- ^ 陈悦 2013,第14頁
- ^ 陈悦 2013,第14-15頁
- ^ 70.0 70.1 70.2 陈悦 2013,第16頁
- ^ 71.0 71.1 陈悦 2013,第15頁
- ^ 72.0 72.1 72.2 72.3 陈悦 2013,第18頁
- ^ 陈悦 2013,第18-19頁
- ^ 74.0 74.1 陈悦 2013,第20頁
- ^ 75.0 75.1 陈悦 2013,第488頁
- ^ 76.0 76.1 陈悦 2013,第22頁
- ^ 陈悦 2013,第489頁
- ^ 78.0 78.1 陈悦 2013,第23頁
- ^ 79.0 79.1 79.2 陈悦 2013,第19頁
参考资料
编辑- 陈悦. 北洋海军舰船志 第1版. 济南: 济南画报出版社. 2009-06. ISBN 978-7-80713-801-3. OCLC 426796807 (中文(中国大陆)).
- 陈悦. 近代国造舰船志 第1版. 济南: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1-04. ISBN 9787547401347. OCLC 725838428 (中文(中国大陆)).
- 陈悦. 民国海军舰船志 1912-1937 第1版. 济南: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3-09. ISBN 978-7-5474-0949-7. OCLC 861653530 (中文(中国大陆)).
- 陈悦. 巡洋舰. 中国军舰图志 1855-1911 第1版.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5-11. ISBN 978-7-5458-1154-4. OCLC 932045897 (中文(中国大陆)).
- 陳悦. 巡洋舰. 中國軍艦圖誌(1912-1949) 第1版. 香港: 商務印書館. 2017-04 [2022-05-25]. ISBN 9789620757167. OCLC 108952559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2) (中文(香港)).
- 陈忠海. 晚清中国与日本 博弈百年. 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9-05. ISBN 978-7-5177-0961-9 (中文(中国大陆)).
- 韩俊英. 史鉴 甲午战争研究备要. 甲午国耻丛书.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7-02. ISBN 7-81001-826-4 (中文(中国大陆)).
- 刘传标. 近代中国船政大事编年与资料选编 第2册. 北京: 九州出版社. 2011-11. ISBN 9787-5108-1258-3 (中文(中国大陆)).
- 刘笑阳. 海洋强国战略研究:理论探索、历史逻辑和中国路径. 中国战略研究丛书 第1版. 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19-03. ISBN 978-7-5432-2918-1. OCLC 1178831789 (中文(中国大陆)).
- 及耀斌. 战机·军舰 兵器故事. 石家庄: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1-11. ISBN 7-5376-2248-5. OCLC 950984244 (中文(中国大陆)).
- 戚其章. 北洋舰队.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1-08. CSBN 11099·221 (中文(中国大陆)).
- 田树珍. 甲午海战. 经典百年海战大观. 北京: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0-02. ISBN 978-7-5139-2504-4 (中文(中国大陆)).
- 夏征农. 大辞海 军事卷.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07. ISBN 7-5326-2164-2 (中文(中国大陆)).
- 徐平; 胡珺; 李强. 甲午战争·中日军队通览 1894-1895 第1版.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2015-01. ISBN 978-7-5065-6880-7. OCLC 904541624 (中文(中国大陆)).
- 张黎源. 泰恩河上的黄龙旗.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0-05. ISBN 978-7-108-06822-4 (中文(中国大陆)).
- 《中国舰艇工业历史资料丛书》编辑部. 中国近代舰艇工业史料集. 中国舰艇工业历史资料丛书 第1版.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10. ISBN 7-208-01858-8. OCLC 33457900 (中文(中国大陆)).
- 中国海军百科全书编审委员会. 中国海军百科全书 第1版. 北京: 海潮出版社. 1998-12 [2022-03-19]. ISBN 7-80151-041-0. OCLC 422684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0) (中文(中国大陆)).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Vol.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英语).
- Wright, Richard N. J. The Chinese steam Navy 1862-1945 1. London: Chatham Publ. 2000. ISBN 1-86176-144-9. OCLC 59564596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