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高级移动版编辑
 
(未显示26个用户的40个中间版本)
第1行:
{{For2|中譯名亦作史記之希羅多德著作|[[歷史 (希羅多德)]]|同名波利比烏斯著作|[[歷史 (波利比烏斯)]]}}
{{Infobox book
| name = 史记
第8行 ⟶ 第9行:
| subject = 自传说时代至[[汉武帝]][[太初 (西汉)|太初]]年間共二千五百年的[[中国历史]]
}}
* [[{{二十四史]]}}
《'''史'''》,最早稱為《'''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记'''》,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任职[[太史令]]的[[司馬]](太史公)编写的[[纪传体]][[史书]],记载自传说[[傳說]]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太初 (西汉)|太初]]年間共二千五百年的[[中国历史]],与後的《[[汉书]]》、《[[後汉书]]》、《[[三國志]]》合称“[[前四史]]”。{{refGT|1=《史记·太史公自序》明言:“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又云:“余述历黄帝以来至太初而讫,百三十篇。”這兩句話明顯有矛盾之處。关于“麟止”之意,歷代解說亦不盡相同。一说指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获白麟”。一说指汉武帝[[太始 (西漢)|太始]]二年(前95年)“改名黄金为麟趾褭蹄。”(均见《[[汉书]]·武帝纪》)两事相距28年。}}全书包括[[本纪]]12卷、[[世家]]30卷、[[列传]]70卷、表10卷、书8卷,共130卷,52万6500餘字。该书原稿约在西汉末年佚失,目前存世最古的史记残卷是[[日本]][[京都]][[高山寺]]藏中国[[六朝]]抄本;存世最古的完整史记為现藏於[[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北宋]][[景祐]]本”《[[史记集解]]》(其中有十五卷为别版补配)、及日本藏[[南宋]][[黃善夫]]《[[史記三家注史记註]]》
 
作者[[司马迁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報任少卿書]]》)的史识,对後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皆产生了深远影响。《史记》首创的[[纪传体]]撰史方法为後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同时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韻文|韻]]离骚[[離騷]]”{{refGT|1=[[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史记'''》,最早稱為《'''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记'''》,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任职[[太史令]]的[[司馬迁]](太史公)编写的[[纪传体]][[史书]],记载自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太初 (西汉)|太初]]年間共二千五百年的[[中国历史]],与後来的《[[汉书]]》、《[[後汉书]]》、《[[三國志]]》合称“[[前四史]]”。{{refGT|1=《史记·太史公自序》明言:“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又云:“余述历黄帝以来至太初而讫,百三十篇。”這兩句話明顯有矛盾之處。关于“麟止”之意,歷代解說亦不盡相同。一说指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获白麟”。一说指汉武帝太始二年(前95年)“改名黄金为麟趾褭蹄。”(均见《[[汉书]]·武帝纪》)两事相距28年。}}全书包括[[本纪]]12卷、[[世家]]30卷、[[列传]]70卷、表10卷、书8卷,共130卷,52万6500餘字。该书原稿约在西汉末年佚失,目前存世最古的史记残卷是[[日本]][[京都]][[高山寺]]藏中国六朝抄本;存世最古的完整史记為现藏於台灣[[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北宋“景祐本”《史记集解》(其中有十五卷为别版补配)、及日本藏南宋版黄善夫刻三家注史记。
 
== 書名由來 ==
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对後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皆产生了深远影响。《史记》首创的[[纪传体]]撰史方法为後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同时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fGT|1=[[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太史公书》{{refGT|1=《史记·太史公自序》;“几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王充]]《[[论衡]]》卷二十九《述作篇》-{云}-:“《太史公书》,刘子改序班叔皮传,可谓述矣。”}}最初無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记》{{refGT|1=班固《[[s:漢書/卷066|汉书·杨恽传]]》:“恽母,司马迁女也,恽始读外祖《太史公记》」}}、《太史公传》{{refGT|1=《史记·龟策列传》褚先生补}}、《太史記》{{refGT|1=《[[风俗通义]]·正失篇》-{云}-“谨案《太史记》,燕太子丹留秦,始皇遇之益不善,燕亦遂灭”。}}、《太史公》{{refGT|1=[[扬雄|扬子]]《[[法言]]·问神篇》}}。《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國時代]]时期开始,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refGT|1=[[王静安]]在《太史公行年考》中,根据《三国·魏志·王肅传》,谓《史记》之名始於[[王肅 (三國)|王肃]]。[[杨明照]]《太史公书称史记考》指出《史记》名称,始于东汉灵献之世。(《[[燕京学报]]》第二十六卷)}}。
 
==書名由來==
《太史公书》{{refGT|1=《史记·太史公自序》;“几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王充]]《[[论衡]]》卷二十九《述作篇》-{云}-:“《太史公书》,刘子改序班叔皮传,可谓述矣。”}}最初無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记》{{refGT|1=班固《[[s:漢書/卷066|汉书·杨恽传]]》:“恽母,司马迁女也,恽始读外祖《太史公记》」}}、《太史公传》{{refGT|1=《史记·龟策列传》褚先生补}}、《太史記》{{refGT|1=《[[风俗通义]]·正失篇》-{云}-“谨案《太史记》,燕太子丹留秦,始皇遇之益不善,燕亦遂灭”。}}、《太史公》{{refGT|1=[[扬雄|扬子]]《[[法言]]·问神篇》}}。《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refGT|1=[[王静安]]在《太史公行年考》中,根据《三国·魏志·王肅传》,谓《史记》之名始於[[王肅 (三國)|王肃]]。[[杨明照]]《太史公书称史记考》指出《史记》名称,始于东汉灵献之世。(《[[燕京学报]]》第二十六卷)}}。
 
== 作者与成书 ==
[[Image:Sima_Qian_(painted_portrait).jpg|thumb|[[司马迁]]]]
司馬遷著《史记》,其史學觀念在於“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報任少卿書]]》)。司馬遷探求的天人之際,並非承認天的神秘力量重視天人之間關係的演變,從而了解“古今之變”的關鍵,探求出歷史動態發展變化的層面,最終完成“一家之言”。而他的撰述動機,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 司馬遷為了繼承其父[[司馬談]]編訂史書的遺志,完成撰述《史記》的宏願。[[司馬氏]]在[[周朝]]时世為[[史官]]。虽然自[[春秋时期虽然]]就失去官职,司馬談却把修撰史书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一心繼承先人久絕的世業—[[太史令]],重现[[孔子]]撰述《[[春秋 (史書)|春秋]]》的精神,整理和論述上代歷史。《[[隋書]]·[[經籍志]]》說:「談乃據《[[左氏春秋]]》、《[[国语 (书)|國語]]》、《[[世本]]》、《[[戰國策]]》、《[[楚漢春秋]]》,接其後事,成一家之言。」可見司馬談有意繼續編訂《春秋》以後的史事。漢武帝[[元封 (汉武帝)|元封]]元年,[[漢武帝|武帝]]进行[[封禪]]大典,司馬談身為太史令,卻無緣參與當世盛事,引為終生之憾,憂憤而死。他死前將遺志囑咐兒子司馬遷說:「今天子接千歲之統,封[[泰山]],而余不得從行,是命也夫!余死,汝必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司馬遷則回答道:「小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可知司馬遷乃秉承父親的遺志完成史著。而《史記》以「封禪書」為其八書之一,即見其秉先父之意。
# 司馬遷想繼承《春秋》精神。司馬遷在-{zh-hans:《太史公自序》; zh-hant:〈太史公自序〉;}-說:「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經|詩]]》、《[[尚书 (书)|書]]》、《[[儀禮|禮]]》、《[[樂經|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此正暗示其有明道義,顯揚志業人物的使命。《春秋》的下限,到[[魯哀公]]獲麟之年(指春秋魯哀公十四年),此後的史事就沒有完整的史籍記載。司馬遷是紹繼《春秋》,並以[[漢武帝]][[元狩]]元年「獲麟」及[[太初 (西汉)|太初]]元年改曆下限,撰寫史記。然而,司馬遷繼承《春秋》,不僅是要形式上承繼[[周公旦|周公]]以來的道統,反而是重視《春秋》的性質,他在《太史公自序》說:「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春秋》以[[道義]],撥亂世,反之正,莫近於《春秋》。」可見司馬遷對「[[春秋大義|春秋之義]]」和「[[春秋筆法]]」心儀已久,這是他要承孔子的真意、秉承《春秋》褒貶精神,撰述《史記》。
# 司馬遷要肩負[[史家]]職責。據《[[後漢書]]·[[百官志]]》載,「[[太史令]]」只是[[俸禄]]六百[[石 (质量单位)|石]]的小官,職責僅在於管理圖籍,掌管[[星象]][[天文]],最多也只是記錄上代及當代事情,並無著述的責任。然而,司馬談和司馬遷明顯不滿足於「拾遺補蓺」。司馬談早有整理上代歷史的計劃,可惜卻「發憤而卒」,臨終前叮囑司馬遷,認為「自獲麟以來,史記放絕。今漢興,海內一統,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甚多,身為太史令,有完成論載上代歷史的任務。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也指出身為[[太史]]的職責說:「且余嘗掌其官,廢明聖盛德不載,滅功臣、世家、賢大夫之不述,隳先人之言,罪莫大焉。」因此,司馬遷一心秉承先人世傳及「述往事以思來者」的責任感,決意撰述《史記》。在《報任安書》中亦透露著述《史記》的目的,他說「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可見他不但要完成太史令的責任,更要盡史學家的職責。
 
[[吕思勉]]认为《史记》当中有一大部分甚至是极大部分并非司马迁所作,而是司马迁抄篡古书所得,《序》和《论赞》部分基本可以肯定是他自己所作,但仍然有可能为其父亲[[司马谈]]所作,无法加以考证{{refGT|1=《吕思勉集》,p256,花城出版社,2011.8}}。
 
== 史料来源 ==
#[[简牍]]。《[[谍记]]》、《[[五帝系谍]]》、《[[世本]]》、《[[尚书 (经)|尚书]]》、《[[秦记]]》、《[[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司马兵法]]》、《[[春秋历谱谍]]》、《[[春秋左传]]》、《[[春秋 (史书)|春秋]]》、《[[國語 (書)|国语]]》、《[[战国策]]》、《[[离骚]]》、《[[天问]]》、《[[韩非子]]》等;
#档案。司马氏世为[[史官]],司马迁当任[[太史]],因此能见到汉初档案如[[詔令文書|诏令]]、记功册等,并且用作写史的资料;
#见闻。比如文中有诸如“吾闻之周生曰,‘[[]]目盖[[雙瞳|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吾闻冯王孙曰:‘[[趙幽繆王|赵王迁]],其母倡也……’”、“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等;
#游历。比如文中有诸如:“余尝西至[[崆峒山|崆峒]],北至[[涿鹿县|涿鹿]],东渐于海,南浮[[長|江]][[淮河|]]”(《五帝本纪》);“余登[[庐山]]”(《河渠书》);“吾过[[大梁城|大梁]]之墟”(《魏公子列传》)等。
 
== 内容 ==
第39行 ⟶ 第40行:
《史记》各篇结构大致由引言、正文和评论组成。〈'''[[書 (消歧義)|書]]'''〉有引言、正文和评论,〈'''[[表 (史書)|表]]'''〉只有引言和正文表格,〈'''[[本紀]]'''〉、〈'''[[世家]]'''〉和〈'''[[列傳]]'''〉只有正文和评论:正文前是引言,记述写作动机;正文记述历史事件、人物的生平描述,這部分皆以代表性事件或逸事銜接交雜而成;正文後面是评论,通常以“太史公曰”為开头,內容或有作者的個人經歷,或有對人物的評價,或有收集資料的過程,但仍以評論題材人物的性格與行事為主,這也呼應[[司馬遷]]在自序中“究天人之際”的寫作目標{{refGT|1=自司马迁创“太史公曰”以来,後代史家多响应。[[刘知几]]《史通·论赞》載“班固曰赞,荀悦曰论,东观曰序,谢承曰诠,陈寿曰评,士隐曰议,何法盛曰述,扬雄曰撰,刘昞曰奏,袁宏、裴子野自显姓名,皇甫谧、葛洪列其所号”范晔还把《後汉书赞论》编为四卷,希望“有赏音者”。}}。
 
《史記》全文一百三十篇,自司马迁殁就有十篇散失。{{refGT|1=《[[汉书]]· 司马迁传》说:“十篇缺,有录无书”,魏人[[張晏]]提出十篇亡書篇目,即〈景帝紀〉、〈武帝紀〉、〈禮書〉、〈樂書〉、〈兵書〉、〈漢興以來將相表〉、〈日者列傳〉、〈三王世家〉、〈龜策列傳〉、〈傅靳列傳〉。《[[史通]]·古今正史篇》云:“至宣帝時,遷外孫楊惲祖述其書,遂宣佈焉;而十篇未成,有錄而已。”其自注-{云}-:“張晏《漢書注》云十篇遷歿後亡失,此說非也。”}}當時補缺而知其名者有十八家之多,{{refGT|1=《[[后汉书]]·班彪传》曰:“司马迁著《史记》,自大初已后,阙而不录。后好事者颇或缀集时事,然多鄙俗,不足以踵继其书。彪乃继采前世遗事,旁贯异闻,作后传数十篇。”《注》曰:“好事者,谓扬雄、刘歆、阳城衡、褚少孙、史孝山之徒也。”《[[史通]]·古今正史篇》则云:“刘向,向子歆,及诸好事者,若冯商、卫衡、扬雄、史岑、梁审、肆仁、晋冯、段肃、金丹、冯衍、韦融、萧奋、刘徇等,相次撰续,迄于哀、平间,犹名《史记》。至建武中,司徒掾班彪以为其言鄙俗,不足以踵前史;又雄、歆褒美伪新,误后惑众,不当垂之后代。此可见新室美政,为彪父子刊落殆尽,而今《汉书》述新室事,绝不足信也,可谓秽史矣。于是采其旧事,旁贯异闻,作后传六十五篇。”}}但唯存[[西汉]]博士[[褚少孙]]之作。{{refGT|1=[[裴駰]]在〈太史公自序〉末注引三國[[張晏]]之言,說《史記》亡十篇,“元、成之間,褚先生補續,作〈武帝紀〉、〈三王世家〉、〈龜策〉、〈日者列傳〉,言辭鄙陋,非遷本意也。”《[[史通]]·正史篇》亦載:“元、成之间,褚先生更补其阙,作《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日者》等传,辞多鄙陋,非迁本意也。”[[張守節]]〈龜策列傳.正義〉則認為褚少孫補十篇,[[趙翼]]《廿二史劄記》卷一“褚少孫補史記不止十篇”認為褚少孫補缺不止十篇。}}其中有些也有可能更有後人补之,{{refGT|1=[[趙翼]]《廿二史劄記》卷一“褚少孫補史記不止十篇”則認為“今《史记》内各有‘褚先生曰’以别之。其无‘褚先生曰’者,则於正文之下另空一字为识别。此少孙所补,显然可见者也。其有不知为何人所窜入者,如:《楚元王世家》叙其子孙至宣帝地节者。”}}如《孝武本纪》摘抄于《封禅书》{{refGT|1=陈寿《三国志·魏书·王肃传》:“漢武帝聞其述《史記》,取孝景及己本紀覽之,於是大怒,削而投之。於今此兩紀有錄無書。”是以今本《孝武本纪》,可能已非司马迁的原著,而是後人抄录《封禅书》补缀而成,亦無“褚先生曰”,更非褚少孫所補缺。}}。
 
==文學風格==
《史記》有豐富的思想內容,不虛美不隱惡,{{refGT|1=[[班固]]《[[s:漢書/卷062|漢書·卷六十二 司馬遷傳 第三十二]]》:又其是非頗繆於聖人,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後六經,序遊俠則退處士而進姦雄,述貨殖則崇埶利而羞賤貧,此其所蔽也。然自劉向、楊雄博極羣書,皆稱遷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烏呼!以遷之博物洽聞,而不能以知自全,旣陷極刑,幽而發憤,書亦信矣。跡其所以自傷悼,小雅巷伯之倫。夫唯大雅「旣明且哲,能保其身」,難矣哉!}}善寫奇節及壯采偉行,也善於諷刺和暴露現實,有所寄託,善寫悲壯,筆鋒帶感情,抒發憤思,愛憎分明,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文|韻]][[離騷]]”。
 
《史記》長於[[敘事]],善於鋪敘及渲染氣氛,把歷史事件和人物事跡故事化,故事情節曲折跌宕,製造戲劇場面,{{refGT|1=《史記》在過度強調戲劇性的張力上也常出現漏洞。例如刘邦突围荥阳的时间上出現矛盾,〈秦楚之际月表〉记载:“汉三年七月,王出荥阳”,而〈淮阴侯列传〉却记载:“六月,汉王出成皋,东渡河”,竟直接到[[張耳]]、[[韩信]]的营區夺军。《淮阴侯列传》載:“晨自称汉使,驰入赵壁。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内上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易置之。”清人[[梁玉绳]]《史记志疑》对此表示怀疑,他认为“疑史笔增饰,非真实也。”事實上,宋人[[费衮]]《粱溪漫志》已-{云}-:“凡用兵之法,敌人动息,尚当知之,岂有其主夜宿传舍而军中不知,其斥候不明可想见矣。周亚夫屯细柳,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今乃使人晨入其卧内,称汉使者至麾,召诸将易置其军而犹不知,信方起乃知独汉王来,大惊。则其军门壁垒荡然无禁,所谓纪律果安在邪?设或敌人仿此而为之,其败亡可立而待也。项羽死,高祖又袭夺其军,夫为将而其军每为袭夺,则真成儿戏尔。信号能申军法,恐不应至是也。”}}氣勢雄奇,富於變化,有濃烈的藝術感染力。{{refGT|1=[[茅坤]]《茅鹿门集》卷三:“今人读《游侠传》,即欲轻生;读《屈原贾谊传》,即欲流涕;读《庄周》、《鲁仲连传》,即欲遗世;读《李广传》,即欲立斗;读《石建传》,即欲俯躬;读《信陵》、《平原君传》,即欲养士。若此者何哉?盖各得其物之情而肆于心故也,而固非区区字句之激射者也。”}}
 
《史記》善於描寫人物,刻畫人物心理活動,用對比、襯托手法強化人物性格,選擇歷史人物一生中最有典型意義的事件,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並善於細節描寫,以瑣事烘托出人物的性格,用符合人物身份的口語,表現人物的神情態度和性格特點。
 
《史記》文詞精鍊,詞彙豐富,語言精切淺白,有精粹的語言藝術特色,善用[[虛字]],語氣傳神,並善用[[民歌]]與[[諺語]]。句式則靈活多變,長短錯落,[[文|駢]][[文|散]]並用,具參差之美。
 
司馬遷為了讓每篇傳記避免重複、具備統一審美價值和更加完整,遂創造了嶄新敘事手法「[[互見法]]」來撰寫《史記》;「互見法」即是將一個重要人物的事跡透過不同地方分述,而以其本傳為主;或將同一事件分述於不同地方,但以一個地方的敘述為主。
 
==版本==
现存最古老的史记残卷为[[日本]]藏[[南北朝]]时期的抄本残卷。而最古老的完整版史记为现藏於[[臺]][[中央研究院言研究所]][[北宋]][[景祐]]本”(其中有十五卷为别版补配)、及日本藏[[南宋]]版[[黃善夫]]刻《[[史記三家注史记註]]》
 
[[白話文]]版則有[[韓兆琦]]譯注的《[[新白話史記]]》([[简体字]]本由[[中華書局]]出版,[[繁体字]]本由[[台灣]][[三民書局]]出版),[[張烈]]等人譯注的《史記》(简体字本由[[貴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繁体字本由[[台灣古籍出版社]]出版)。
 
其他工具書則有[[哈佛燕京社]]編《史記及注釋綜合引得》、[[黃福鑾]]編《史記索引》、[[李曉光]]、[[李波編]]《史記索引》、[[鍾華編]]《史記人名索引》、[[段書安]]編《史記三家注引書索引》、[[倉修良]]主編《史記辭典》等。
第61行 ⟶ 第62行:
現羅列歷代重要[[善本]]如下。
 
* 十四行本。刊刻于[[北宋]][[宋真宗|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半页十四行,行二十四至二十七字不等。原刻本现藏日本[[大阪]][[杏雨]],仅存六十九卷。[[南宋]]覆刻本一百三十卷(有别本补配)藏[[中国国家图书馆]],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刊行。
* 十行本。《史记》的最早刻本刊于[[北宋]][[宋太宗|太宗]][[淳化 (年号)|淳化]]五年(994),半页十行,每行十九字。今已亡佚。北宋[[宋仁宗|仁宗]][[景祐]]二年(1035),[[国子监]]据淳化旧本重刊,即后世所说的“景祐本”,流传至今。原刻本(其中有十五卷为别版补配)现藏台湾[[中央研究院言研究所]]
* 日本藏[[南宋]]版[[黃善夫]]《[[史記三家注史记註]]》(簡稱「黃善夫本」)
* [[明朝]][[嘉靖]]、[[萬曆]]年間南北監刻[[二十一史]]本(簡稱「監本」)
* [[明朝]][[毛晉|毛氏]][[汲古閣]]刻[[十七史]]本(簡稱「毛刻本」或「汲古閣本」)
* [[清朝]][[乾隆]]年間[[武英殿]]刻[[二十四史]]本(簡稱「武英殿本」或「殿本」)
* [[清朝]][[同治]]年間[[張文虎]]整理,[[金陵書局]]刊行史記集解索隱正義合刻本一百三十卷(簡稱「金陵局本」)
* [[民國紀年|民國]]初年[[張元濟]]編輯,[[商務印書館]]影印[[百衲本]]史記(簡稱「百衲本」)
 
== 目录 ==
第90行 ⟶ 第91行:
| 卷七||第七||[[项羽|项羽本纪]]|| 虽非皇帝,史記作者以“在权不在位”之名将之编入。
|-
| 卷八||第八||[[刘邦|高祖本纪]]||劉邦的正式廟號為太祖
|-
| 卷九||第九||[[吕雉|吕太后本纪]] ||不列名義上的[[天子]][[漢惠帝]]本紀,理由与项羽同
第116行 ⟶ 第117行:
| 卷十七||第五||[[西漢諸侯列表|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
| 卷十八||第六||[[西汉列侯列表 (功臣侯) (高始封功臣侯)|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
| 卷十九||第七||[[西汉列侯列表 (功臣侯)|惠景间侯者年表]]
|-
| 卷二十||第八||[[建元 (西汉)|建元]][[西汉列侯列表 (功臣侯) (武帝始封功臣侯)|以来侯者年表]]
|-
| 卷二十一||第九||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
第147行 ⟶ 第148行:
|-
| 卷三十||第八||平准书
|-
|}
 
第163行:
| 卷三十四||第四||[[燕国|燕]]召公世家||[[燕國]]
|-
| 卷三十五||第五||[[国|管]][[國|蔡]]世家||[[蔡國]][[曹國]]
|-
| 卷三十六||第六||[[陈国|陈]][[杞國|杞]]世家||[[陳國]][[杞國]]
|-
| 卷三十七||第七||[[衞國|衞康叔]]世家||[[衞國]]
第191行:
| 卷四十八||第十八||[[陈胜|陈涉]]世家||[[陳勝]]
|-
| 卷四十九||第十九||[[外戚]]世家||[[吕雉|吕后]]([[漢高祖]]-{后}-),[[薄姬]]([[漢文帝]]母),[[孝文竇皇后|窦皇后]]([[漢文帝]]-{后}-),([[薄皇后]]([[漢景帝]]-{后}-,後廢)),[[孝景王皇后 (汉景帝)|王皇后]]([[漢景帝]]-{后}-)
|-
| 卷五十||第二十||[[劉交|楚元王]]世家||楚元王[[劉交]]
|-
| 卷五十一||第二十一||[[劉賈|荆]][[劉澤 (燕王)|燕]]世家||荊王[[劉賈]],燕王[[劉澤 (燕王)|劉澤]]
|-
| 卷五十二||第二十二||[[劉肥|齐悼惠王]]世家||齐悼惠王[[劉肥]]
第239行:
| 卷六十九||第九||[[蘇秦]]列传||[[蘇秦]]、[[蘇代]]、[[蘇厲]]
|-
| 卷七十||第十||[[張儀]]列传||[[張儀]]、[[陈轸 (战国时期纵横家)|陳軫]]、[[犀首]]
|-
| 卷七十一||第十一||[[樗里子]][[甘茂]]列传||[[樗里疾]]、[[甘茂]]、[[甘羅]]
第257行:
| 卷七十八||第十八||[[春申君]]列传||[[春申君]]黃歇
|-
| 卷七十九||第十九||[[范雎]][[蔡泽 (战国)|蔡泽]]列传||[[范雎]]、[[蔡泽 (战国)|蔡泽]]
|-
| 卷八十||第二十||[[樂毅]]列传||[[樂毅]]、[[樂間]]、[[樂乘]]
|-
| 卷八十一||第二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列传||[[廉颇]]、[[蔺相如]]、[[李牧]]
|-
| 卷八十二||第二十二||[[田單]]列传||[[田單]]
第305行:
| 卷一百二||第四十二||[[張释之]][[冯唐 (汉朝)|馮唐]]列传||[[張释之]]、[[冯唐 (汉朝)|馮唐]]
|-
| 卷一百三||第四十三||[[石奋|萬石]][[張叔]]列传||萬石君[[石奋]]、牧丘侯[[石慶]]、建陵侯[[衞綰]]、塞侯[[直不疑]]、[[周仁 (漢朝)|周仁]]、[[張叔]]
|-
| 卷一百四||第四十四||[[田叔]]列传||[[田叔]]、[[田仁]]
第335行:
| 卷一百十七||第五十七||[[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
|-
| 卷一百十八||第五十八||[[刘长 (淮南王)|淮南]][[刘赐 (衡山王)|衡山]]列传||淮南厲王[[刘长 (淮南王)|刘長]]、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 (衡山王)|刘赐]]
|-
| 卷一百十九||第五十九||[[循吏]]列传||[[孫叔敖]]、[[子產]]、[[公儀休]]、[[石奢]]、[[李離]]
第357行:
| 卷一百二十八||第六十八||[[龟策]]列传||[[占卜]]
|-
| 卷一百二十九||第六十九||[[货殖]]列传||[[范蠡]]、[[子贡]]、[[猗顿]]、[[白圭 (東周)|白圭]]、[[乌氏倮]]、[[巴寡妇清]]、[[蜀卓氏|卓氏]]、[[程鄭 (漢朝)|程郑]]、[[|孔氏]]
|-
| 卷一百三十||第七十||||[[司马迁|太史公]]自序
|-
|}
 
第379行 ⟶ 第378行:
{| class="wikitable"
|- bgcolor="#CCCCCC"
! 书名 !! 作者 !! 中國朝代 !! 备注
|-
* |[[史記人物列表音義]]
|[[延篤]]
|[[東漢]]
|現殘存的最早《史記》註解文字。
|-
|[[史記章隱]]
|?
|南北朝以前
|一作“音隐”。作者不詳,五卷。
|-
|[[史記音義]]
|[[徐廣]]
|[[東晉]]
|與延篤《音義》重名。
|-
| [[史记集解]] || [[裴骃]] || [[南北朝]][[刘宋]] ||
|-
|[[史記音義]]
| [[史记索隐]] || [[司马贞]] || [[唐朝]] ||
|[[鄒誕生]]
|[[南齊]]
|與延篤、徐廣的《音義》重名
|-
|史記音解
|[[柳䛒]]
|[[隋朝]]
|三十卷,隋末已散佚。
|-
| [[史记索隐]] || [[司马贞]] || [[唐朝]] || 另補寫《三皇本紀》於《五帝本紀》之前
|-
| [[史記正義]]||[[张守节 (唐朝)|张守节]]||唐朝 ||
|-
|[[史記決疑]]
| [[漢書注]] || [[顏師古]]||唐朝 ||
|[[陸善經]]
|唐朝
|
|-
|[[史記音義]]
|[[刘伯庄 (唐朝)|劉伯莊]]
|唐朝
|與其他的《音義》重名
|-
| [[漢書注]] || [[顏師古]]||唐朝 ||
|-
| [[史通]] || [[劉知幾]] ||唐朝 ||
|-
| [[古史]] || [[蘇轍]]|| [[北宋]] ||
|-
| [[學林]] || [[王觀國]]|| 北宋 ||
|-
| [[容齋隨筆]] ||[[洪邁]]|| [[南宋]]||
|-
| [[東萊集]] || [[呂祖謙]] || [[南宋]]||
|-
| [[班馬字類]] || [[婁機]] ||[[南宋]]||
|-
| [[班馬異同]] || [[倪思]]||[[南宋]]||
|-
| [[習學記言]] ||[[葉適]]||[[南宋]]||
|-
| [[黃氏⽇抄]] || [[黄震 (哲学家)|黃震]]||[[南宋]]||
|-
| [[困學紀聞]]||[[王應麟]]||[[南宋]]||
第411行 ⟶ 第445行:
| [[滹南遺老集]]||[[王若虛]]||[[南宋]]||
|-
| [[資治通鑑音注]] || [[胡三省]]||[[南宋]]||
|-
| [[仁山文集]]||[[金履祥]]||[[南宋]]||
|-
| [[丹鉛總錄]] || [[楊慎]]|| [[明朝]] ||
|-
| [[史記考要]]||[[柯維騏]] || [[明朝]] ||
|-
| [[史詮]] || [[程一枝]] || [[明朝]] ||
|-
| [[震川集]]||[[歸有光]] || [[明朝]] ||
|-
| [[史記鈔]] ||[[茅坤]] || [[明朝]] ||
|-
|[[泌園集]]||[[董份]] || [[明朝]] ||
第429行 ⟶ 第463行:
|[[史記評林]]||[[凌稚隆]] || [[明朝]] ||
|-
|[[史記測義]] ||[[陳子龍]] || [[明朝]] ||
|-
| [[史記考]] ||[[陳仁錫]] || [[明朝]] ||
|-
| [[鈍吟集]]|| [[馮班]] || [[明朝]] ||
|-
| [[湘帆堂集]]||[[傅占衡]] || [[明朝]] ||
|-
|[[日知錄]]||[[顧炎武]] || [[明朝]] ||
|-
| [[得樹樓雜鈔]] || [[查慎行]] || [[清朝]]||
|-
|[[史記注補正]]、[[望溪文集]] ||[[方苞]]|| [[清朝]]||
|-
| [[義門讀書記]] ||[[何焯]]|| [[清朝]]||
第447行 ⟶ 第481行:
| [[春秋大事表]] ||[[顧棟高]]|| [[清朝]]||
|-
| [[讀史記十表]] ||[[汪越]]|| [[清朝]]||
|-
| [[白天山房雜著]] ||[[王懋竑]]|| [[清朝]]||
|-
| [[殿本史記考證]]|| [[張照]]|| [[清朝]]||
|-
| [[史記考證]] ||[[杭世駿]]|| [[清朝]]||
|-
| [[史記功臣侯表考證]] ||[[齊召南]]|| [[清朝]]||
|-
| [[經史問答]]|| [[全祖望]]|| [[清朝]]||
第467行 ⟶ 第501行:
| [[廿二史考異]] || [[錢大昕]] || [[清朝]]|| 清代三大史學名著
|-
| [[漢書辨疑]] || [[錢大昭]]|| [[清朝]]||
|-
| [[三書正譌]]、[[月表正譌]] || [[王元啟]]|| [[清朝]]||
|-
| [[金石萃编]] || [[王昶 (清朝)|王昶]]|| [[清朝]]||
|-
| [[史記左傳雕題]] ||[[中井積德]]|| [[清朝江户时代]]||
|-
| [[龍城札記]]、[[鍾山札記]] ||[[盧文弨]]|| [[清朝]]||
|-
| [[惜抱軒筆記]] ||[[姚鼐]]|| [[清朝]]||
|-
| [[考信錄]] || [[崔述]]|| [[清朝]]||
|-
| [[讀書雜志]] ||[[王念孫]]|| [[清朝]]||
|-
|[[經傳釋詞]]、[[經義述聞]] ||[[王引之]]|| [[清朝]]||
|-
| [[四史發伏]] ||[[洪亮吉]]|| [[清朝]]||
|-
| [[讀書叢錄]] ||[[洪頤煊]]|| [[清朝]]||
|-
| [[漢書疏證]] ||[[沈欽韓]]|| [[清朝]]||
|-
| [[史記蠡測]] ||[[林伯桐]]|| [[清朝]]||
|-
| [[銅熨斗軒隨筆]] ||[[沈濤]]|| [[清朝]]||
|-
|[[儆居集]]|| [[黃式三]]|| [[清朝]]||
|-
| [[曝書雜記]] ||[[錢泰吉]]|| [[清朝]]||
|-
|[[校刊史記札記]]、[[舒藝室隨筆]] ||[[張文虎]]|| [[清朝]]||
|-
| [[求闕齋讀書錄]] ||[[曾國藩]]|| [[清朝]]||
|-
| [[史記札記]]||[[郭嵩燾]]|| [[清朝]]||
第507行 ⟶ 第541行:
| [[漢書注補正]]||[[周壽昌 (清朝詩人)|周壽昌]]|| [[清朝]]||
|-
| [[湖樓筆談]] ||[[俞樾]]|| [[清朝]]||
|-
| [[越縵堂日記]] ||[[李慈銘]]|| [[清朝]]||
第513行 ⟶ 第547行:
| [[史記漢書瑣言]]||[[沈家本]]|| [[清朝]]||
|-
| [[漢書補注]] ||[[王先謙]]|| [[清朝]]||
|-
| [[史記探源]] ||[[崔適]]|| [[清朝]]||
|-
| [[史記會注考證]] ||[[瀧川龜太郎資言]]|| [[清朝日本]]近現代||
|-
| [[觀堂集林]] ||[[王國維]]|| [[清朝中華民國大陸時期|中華民國]]||
|-
| [[史記訂補]] ||[[李笠]]|| [[中華民國]]||
|-
| [[史林雜識]] ||[[顧頡剛]]||中華民國||
|-
| [[史記新證]]、[[漢書新證]]||[[陳直]]||中華民國||
|-
| [[史記斠證]]||[[王叔岷]]||中華民國||
|-
|史記會注考證校補
|[[水澤利忠]]
|日本現代
|
|-
| [[史記箋證]]||[[韓兆琦]]||中華人民共和國||
第531行 ⟶ 第572行:
 
==影響==
文學方面,[[唐朝|唐代]][[韓愈]]、[[柳宗元]],[[宋朝|宋代]][[歐陽修]]、[[三蘇]][[明朝|明代]][[歸有光]],[[清朝|清代]][[桐城派]]的[[散文]],均受《史記》影響。後世[[傳記]]的體制,以及在[[傳記]]之後用[[論贊]]表達作者見解的形式,都源於《史記》。而《史記》人物及相關歷史事件,成為後世[[小說]][[戲曲]][[歌|詩]][[ (文學)|詞]]的寫作素材。
 
== 評論 ==
第539行 ⟶ 第580行:
*[[周亮工]]在《尺牍新抄》中表示:“垓下是何等时?虞姬死而弟子散,匹马逃生,身迷大泽,亦何暇更作歌诗?既有作,亦谁闻之,而谁记之欤?吾谓此数语者,无论事之有无,应是太史公笔补造化代为传神。”
*[[黄震 (哲学家)|黄震]]在《黄氏日抄》中说:“凡看卫霍传,须合李广看,卫霍深入二千里,声振华夷,今看其传,不值一钱。李广每战辄北,困踬终身,今看其传,英风如在。史氏抑扬予夺之妙,岂常手可望哉。”
 
== 参见 ==
{{Portal box|历史|文学|中国|汉字文化圈|书籍}}
* [[司马迁]]
* [[劍橋中國二十四史]]
* [[史记集解]]
* [[史記索隱]]
* [[史記正義]]
* [[劍橋中國史]]
* [[漫画史记]]
 
== 參考資料 ==
第548行 ⟶ 第599行:
*[[呂世浩]]著,《從《史記》到《漢書》-轉折過程與歷史意義》,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Isbn|9860219664}}
*{{Cite journal| issn = 1000-5919| issue = 4| pages = 111–119| last = 倪豪士| title = 史公和时势——论《史记》对武帝时政的委曲批评| journal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accessdate = 2022-05-14| date = 2008| url =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2008&filename=BDZK200804017|url-access=registration|id={{NSSD|27911311}}}}
*[[柯馬丁]]:〈[https://scholar.princeton.edu/sites/default/files/mkern/files/kern_22shiji22_li_de_zuozhe_gainian.pdf 《史記》裡的‘作者’概念] {{Wayback|url=https://scholar.princeton.edu/sites/default/files/mkern/files/kern_22shiji22_li_de_zuozhe_gainian.pdf |date=20220214022615 }}〉。
*柯馬丁:〈[http://www.princeton.edu/~mkern/Han%20Historiography%20Chinese.pdf 漢史之詩:《史記》、《漢書》敘事中的詩歌含義]{{Dead link|date=2018年7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no }}〉。
*{{Cite journal| doi = 10.16275/j.cnki.ywxk.2009.04.007| issn = 1006-2491| volume = 23| issue = 4| pages = 42–53| last = 叶嘉莹| title = 神龙见首不见尾——谈《史记·伯夷列传》的章法与词之若隐若现的美感特质| journal = 中国韵文学刊| accessdate = 2022-05-14| date = 2009| url =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2009&filename=YWXB200904006|url-access=registration|id={{NSSD|32728008}}}}
第554行 ⟶ 第605行:
*{{Cite journal| issn = 0257-0289| issue = 3| pages = 87–97| last = 周建渝| title = 从《史记评林》看明代文人的叙事观| journal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accessdate = 2022-05-14| date = 2010| url =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2010&filename=FDDX201003013|url-access=registration|id={{NSSD|33949962}}}}
* 杨燕起:《史记与中国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Isbn|7516169307}}。
 
== 延伸阅读 ==
{{Wikisource further reading}}
 
== 外部連結 ==
{{Wikiquote}}
{{Wikisource further reading}}
* [http://www.liulangcat.com/gdwx/51048.html 《史记》在线阅读]{{Wayback|url=http://www.liulangcat.com/gdwx/51048.html |date=20170424004050 }}
*[http://www.sidneyluo.net/a/a01/a01.htm 《史记》全文]{{Wayback|url=http://www.sidneyluo.net/a/a01/a01.htm |date=20131020234734 }}{{zh-hant}}
第565行 ⟶ 第614行:
*[http://guji.artx.cn/article/2194.html 《史记》全文]{{Wayback|url=http://guji.artx.cn/article/2194.html |date=20120830081716 }}{{zh-hans}}
*[https://www.wdl.org/zh/search/?contributors=Sima%2C%20Zhen%2C%20approximately%20656-720 《史记》]在[[世界数字图书馆]]上的资料{{zh-hans}}
 
== 参见 ==
{{Portal box|历史|文学|中国|汉字文化圈|书籍}}
* [[司马迁]]
* [[二十四史]]
* [[史記人物列表]]
* [[劍橋中國史]]
 
{{中國文學名著}}
{{中国文学之最}}
{{欽定四庫全書史部}}
{{Authority control}}
第580行 ⟶ 第621行:
[[Category:史记| ]]
[[Category:史部正史類]]
[[Category:纪传体]][[Category:六才子书]]
[[Category:二十四史]]
[[Category:西汉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