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16个用户的30个中间版本)
第10行:
| image size = 270px
| image caption = 蘭嶼西北角,[[蘭嶼燈塔]]位於最近處的山頂。
| pushpin_map = Taiwan
| locator map = {{Location map|Taiwan|caption=|float=center|lat=22.056|long=121.532|width=250|relief=1}}
| locator map sizepushpin_map_relief = 1
| map caption pushpin_map_caption = 蘭嶼地理位置
| location = [[臺灣]]的東南方,[[綠島]]的南方的[[太平洋]]上 ; 位置 : 蘭嶼位於台東市東南方,距離滿州鄉興海漁港約90公里處的太平洋海域,航程約2.5小時,距離綠島73公里。
| coordinates = {{coord|22.0567358|N|121.5324732|E|display=inline|type:island}}
第50行:
}}
 
'''蘭嶼'''({{lang-tao|Pongso no Tao}}),旧称'''红头屿''',位於[[臺灣]]東南方外海上,行政區劃上為[[臺東縣]][[蘭嶼鄉]]所管轄,四面環海,因其島上獨有的[[達悟族]]地土風俗與自然景點,遠近馳名。「蘭嶼聚落與自然景觀」為文化部遴選之[[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ref>{{Cite web|title=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官網|url=https://twh.boch.gov.tw/taiwan/intro.aspx?id=11&lang=zh_tw|access-date=2023-04-13|archive-date=2022-06-27|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627211641/https://twh.boch.gov.tw/taiwan/intro.aspx?id=11&lang=zh_tw|dead-url=no}}</ref>
 
== 名稱 ==
[[File:Botel Tobago Insel (Karte 1905).jpg|thumb|20世紀初德語地圖上的「Botel Tobago Insel」。<ref name=":0">{{cite book|title=Eine Reise in das Innere der Insel Formosa|year=1905|author=Karl Theodor Stöpel}}</ref>]]
蘭嶼最早的名稱為[[達悟語]]「''{{Lang|tao|PonsoPongso no Tao}}''」,意思是「人之島」。漢人最早以[[台語]]音譯紅頭嶼([[白话字]]:{{Unicode|Âng-thâu-sū}})或紅豆嶼(白話字:{{Unicode|Âng-tāu-sū}})「紅頭嶼」一詞最早出現在康熙末年巡臺御黃叔璥所著之臺海使槎錄的「赤崁筆記」和「番俗六考」中,[[台灣日治時期|日治時期]]以後固定紅頭嶼({{jpn|j=紅頭嶼|hg=こうとうしょ|rm=Kōtō sho|f=y}})之名。1947年,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鑑於「紅頭」的名稱極易引人聯想到紅蟲毒害的恐懼,又因該地產有五葉蝴蝶蘭,為世界唯一 特產而改名「蘭嶼」。<ref name="楊政賢">{{Cite webnews|author=楊政賢|title=「蘭嶼」地名與「雅美族」族稱的由來|url=https://beta.nmp.gov.tw/enews/no225/page_02.html|newspaper=史前館電子報|language=zh-tw|date=2012-04-15|access-date=2022-08-17|dead-url=no|archive-date=2022-08-17|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817120515/https://beta.nmp.gov.tw/enews/no225/page_02.html}}</ref>西方國家早年稱蘭嶼為「''{{Lang|en|Botel Tobago}}''」(譯為-{煙草島}-)。目前有些英文網站與電子地圖稱它為 「''{{Lang|en|Koto island}}''」(源自日語)或是「''{{Lang|en|Orchid Island}}''」(意為蘭花之島,此即蘭嶼的意譯)。
 
戰後初期,約1947年,由於紅頭嶼易引人聯想到紅蟲毒害,在當地鄉公所職員反映名稱不雅後,查訪的縣府職員[[黃厚源]]遂以當地[[桃紅蝴蝶蘭|特有的五葉蝴蝶蘭]]改名為蘭嶼,簽報縣長同意,再獲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定案<ref name="曹俊漢">{{Cite news|url=|title=黃厚源獨力實現艱鉅「史」命 自費出版地理教學書刊|author=曹俊漢|language=zh-tw|newspaper=中國時報|date=2001-03-16|accessdate=}}</ref><ref name="楊政賢"/>。
 
西方國家早年稱蘭嶼為「''{{Lang|en|Botel Tobago}}''」(譯為-{煙草島}-)。目前有些英文網站與電子地圖稱它為 「''{{Lang|en|Koto island}}''」(源自日語)或是「''{{Lang|en|Orchid Island}}''」(意為蘭花之島,此即蘭嶼的意譯)。
 
另外[[阿美族]]人稱蘭嶼為Futud,[[撒奇萊雅族]]人叫它做Butud,[[卑南族]]人稱它做Butul<ref>{{cite book|authors=馬耀‧基朗、林志興、希南・巴娜妲燕|translator=文魯彬|year=2021|title=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2):阿美族、卑南族、達悟族|publisher=新自然主義}}</ref>或Butrulr,而[[布農族]]人則稱之為Pangkalkalan。
 
== 歷史 ==
1000年前,[[夏本·畢督利嫩]]等40名達悟族人從蘭嶼來到菲律賓[[巴丹島]],因與當地住民發生衝突最後喪生SubtanSabtang島。
[[File:Botel Tobago Insel (Karte 1905).jpg|thumb|20世紀初德語地圖上的「Botel Tobago Insel」。<ref name=":0" />]]
1000年前,[[夏本·畢督利嫩]]等40名達悟族人從蘭嶼來到菲律賓[[巴丹島]],因與當地住民發生衝突最後喪生Subtan島。
 
1644年,[[荷蘭人]]派兵登陸蘭嶼探勘。
第77行 ⟶ 第80行:
1897年,日本人[[鳥居龍藏]]第一次入內探勘,稱居民「''yami''」(雅美),這是達悟族以前被稱為雅美族的由來。
 
1903年,美國班傑明號船隻遇颶風漂流到蘭嶼,雙方起了誤會而發生衝突。後來日人[[臺灣總督府]]在蘭嶼設立駐在所,此為國家體制機構進入蘭嶼之始。
 
1923年,日人在紅頭設立蕃童教育所(今[[蘭嶼國小]])
 
1932年,在東清設立蕃童教育所(今[[東清國小]])
 
1940年,臺灣總督府強行徵調雅美族人修建紅頭嶼測候所(今[[蘭嶼氣象站]]),),於1941年竣工。
 
1945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紅頭村成立蘭嶼地區警備指揮部,簡稱「蘭指部」。
第118行 ⟶ 第121行:
 
===氣候===
蘭嶼與台灣本島不同, 是全台灣唯一被歸類于[[熱帶雨林氣候]]的地區。年溫差小,終年氣溫溫和但潮濕多雨, 同時也是全台灣日照時數最少的地區之一。山區與平地平均溫差3到4度(氣象站設置於標高324米的山丘上,因此氣溫較低),山地年平均溫度約23度,平地年平均溫度約26度,冬季氣候溫和潮溼,夏季炎熱多雨。
<div style="width:100%;">
{{Weather box
第265行 ⟶ 第268行:
日本學者[[移川子之藏]]於19世紀考據,蘭嶼和巴丹兩邊居民的禮儀、穿著、藤帽、髮型等特徵,及主食、烹飪方法與民俗語彙,都極相似,研判屬同一族群。美國人類學者Dezso Benedek更從兩地墓葬都採「甕棺葬」,認為兩地應有共同起源,只因後來蘭嶼與巴丹被劃為兩個國家而被迫分隔。蘭嶼第一位博士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博士生董恩慈說16世紀以來,[[巴丹群島]]歷經西班牙、美國、菲律賓治理,西化程度較高,蘭嶼則相對位處台灣外海邊陲,保留較多傳統文化。<ref>[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81971 蘭嶼準博士 籲族人航向巴丹] {{Wayback|url=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81971 |date=20210201012827 }},自由時報,2008年1月13日</ref>
 
蘭嶼人口現約有5157人<ref>[http://www.taitung.gov.tw/Common/HitCount.ashx?p=D088CF286338ED1CAA2DABF9F30230D85983883B2ECB2683736FE9784DEE5DB69CA0CEA70C65973F&type=FB01D469347C76A7&s=515E6F5EF05ED394 臺東縣蘭嶼鄉人口統計(2018年12月)] {{Wayback|url=http://www.taitung.gov.tw/Common/HitCount.ashx?p=D088CF286338ED1CAA2DABF9F30230D85983883B2ECB2683736FE9784DEE5DB69CA0CEA70C65973F&type=FB01D469347C76A7&s=515E6F5EF05ED394 |date=20210201012846 }} 臺東縣政統計,2018年12月</ref>,居民多為[[臺灣原住民|原住民]][[達悟族]],約4303人(佔83.4%)。原住民由巴丹島移民至此有數百年的歷史,今日兩方語言仍能溝通,時有交流活動。島上原住民製作拼板舟,並在春夏季節出海捕[[飛魚]],亦稱為“飛魚季”。有“飛魚的故鄉”之稱。
 
==生物與生態環境==
第332行 ⟶ 第335行:
 
|}
=== 植物 &nbsp;===
; 以蘭嶼命名
{| width="100%"
第433行 ⟶ 第436行:
每年三月中旬至十月中旬為旺季,其餘東北季風強盛的冬天為淡季。旺季每日均有上午與下午兩航次定期船班,分別從台東富岡與墾丁後壁湖出發往返蘭嶼。淡季墾丁後壁湖航班不行駛,台東富岡航班每週兩天早上下午來回一航次。而自從2013年冬季起,蘭嶼鄉公所補助台東富岡漁港航班於淡季亦固定行駛,自此全年均有固定船班行駛於台東蘭嶼間,唯因天候或颱風等因素,每日開航狀況仍以船公司訊息為主。連假期間如元旦、春節等,視情況加開班次。目前共有兩家船公司營運蘭嶼航線。<ref>[http://www.http://bluebus.com.tw龍鴻航業股份有限公司官網] {{Wayback|url=http://www.http/|date=20180912072355}}龍鴻航業股份有限公司官網</ref>
 
不定期的渡輪海運航線分別往來[[墾丁]]、[[開元港|蘭嶼]]、[[富岡漁港|臺東]]、[[綠島]],多為旅行團包船並開放餘票供一般民眾搭乘,預訂乘客滿80人即開船。<ref>船期及線上預訂船票詳見[https://ferry.tw 飛魚船票網] {{Wayback|url=https://ferry.tw/ |date=20200912025051 }}</ref>
 
;貨運:
第464行 ⟶ 第467行:
因「台東縣離島第四期104-107年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期末報告書修正法」,而有了蘭嶼特定區開發計畫。蘭嶼特定區計畫草案內容包括環島公路拓寬、新舊港合併工程、傳統屋修繕等多種建設,但並未有「劃定區域」,此外中央主管單位並未編列預算、經費施行進度為停滯狀態,目前台東縣政府雖有持續與當地居民溝通,但計畫一直更改且未達成共識。若推動次此一建設,將會造成蘭嶼居民及外來客間文化衝突,大量外來客的湧入將造成環境衝擊與資源消耗、消費模式改變,而在開發之時也未與當地居民做良好溝通。
 
*蘭嶼因原住民基本法的相關子法未健全,未有效落實原基法對後續相關法律的建立,固原住民權益難以保障,導致居民對土地審查委員會不信任(開會時民眾無法提供想法,雙方各說各話),),有溝通仍然無法達成共識。
*開發前要了解當地文化,就現有設施進行規劃,不在占用更多資源。
 
* [http://newtalk.tw/mobile/news_in.php?id=51626 無聲無息 「蘭嶼遇上特定區計畫」進度到哪:掃地出門或敞開雙臂]<ref>{{cite news |language = 中文 |author = 怡君、陳品君、何怡君、陳芛薇、洪育增、陳孟君 |url = http://newtalkwe-report.tworg/newsprogress/2014/09/20/51626.html9311 |title = 無聲無息 「蘭嶼遇上特定區計畫」進度到哪?:掃地出門或敞開雙臂?(0417報導內容初版) |publisher = 新頭殼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 |date = 2014-0904-2017 |accessdate = 2014-11-10 |archive-date = 20142021-1102-1001 |archive-url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111008122220210201012917/http://newtalkwe-report.tworg/newsprogress/2014/09/20/51626.html9311 |dead-url = no }}</ref>
* [http://we-report.org/progress/9311 當蘭嶼遇上特定區計畫:掃地出門或敞開雙臂?(0417報導內容初版)] {{Wayback|url=http://we-report.org/progress/9311 |date=20210201012917 }}<ref>{{cite news |language = 中文 |author = 怡君、陳品君、陳芛薇 |url = http://we-report.org/progress/9311 |title = 當蘭嶼遇上特定區計畫:掃地出門或敞開雙臂?(0417報導內容初版) |publisher = 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 |date = 2014-04-17 |accessdate = 2014-11-10 |archive-date = 2021-02-01 |archive-url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201012917/http://we-report.org/progress/9311 |dead-url = no }}</ref>
 
== 相關條目 ==
第514行 ⟶ 第516行:
 
== 延伸閱讀 ==
* [https://archive.istoday/20130706153610/http://ihc.apc.gov.tw/Journals.php?pid=612&id=687 蘭嶼與巴丹島的故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