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戰爭:修订间差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Super Wang(留言 | 贡献) 这次编辑是用Wikiplus作出的,我也要用Wikiplus编辑! |
→改宗的牵连: image in colour |
||
(未显示8个用户的15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bots|deny=AWB}}
{{
{{NoteTA
|G1=Places
第45行:
}}
'''科隆战争'''({{lang-de|Kölnischer Krieg}}),又称'''总管战争'''({{lang-de|Truchsessischer Krieg}}),是1583年至1588年[[德意志]][[科隆]]地區爆發的
这场冲突考验了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中所包含的“{{le|教会保留|Reservatum ecclesiasticum}}”原则。该原则排除或“保留”了神圣罗马帝国的
最初,科隆总主教的军队是为了争夺部分领土的控制权而斗争。几位持有选侯领地并负有{{le|封建义务|Feudal duties}}的男爵和伯爵也同时持有荷兰临近省份的领地;例如[[威斯特法伦]]、[[列日]]以及南部,或[[西
这场冲突与1568至1648年的[[八十年戰爭|荷兰起义]]同期发生,从而鼓动了荷兰各起事的行省和西班牙人的参与。战争结局最後有利于天主教,巩固了[[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在德意志西北部地区的权威,并促进了[[莱茵河]]下游的天主教复兴。重要的是,它也为外部干预德意志的宗教和王朝冲突开创了先例。
第57行:
{{main|德意志宗教改革|宗教改革}}
在16世纪之前,[[天主教会]]是[[神圣罗马帝国]]唯一的官方信仰,也是[[基督宗教]]的唯一教派。一位德意志神父[[马丁·路德]]要求改革教义和实践,但遭教廷處以[[绝罚]]后,他便開創了[[路德宗]],是為[[德意志宗教改革]]並迅而演變為全歐洲的[[宗教改革]]。神學家之间的这种争论,这种改革教会教义(在天主教训诫中是{{le|教会无谬说|Infallibility of the Church|無謬}}且神圣不可侵犯的)的思潮,原本被[[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 (神圣罗马帝国)|查理五世]]视为无足轻重,却在帝国的许多地区引发了论战和竞争,并迅速升级成为武装派系,加剧了既有的社会、政治和领土矛盾。这些紧张关系体现在新教的[[施马尔卡尔登联盟]]之中——许多改信路德宗的王公們都同意保护彼此的领土和地方主权不受侵犯;作为报复,仍忠于天主教会的王公们则成立了防御性的[[天主教联盟 (德国)|神圣联盟]]。至1530年代中期,神圣罗马帝国的德意志各邦国皆-{}-因家族关系、地理需求、宗教忠诚和王朝抱负而纷纷演变成[[武鬥]]。宗教问题既加重又掩饰了这些世俗冲突。{{cfn|Holborn|pp=204–246}}
王公和神职人员們都明白,天主教会存在的{{le|机构式虐待|Institutional abuse|制度的滥用}}阻碍了信徒的实践,但他们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存在分歧。{{cfn|Holborn|p=205}}新教徒认为教义的改革是必要的(特别是关于[[称义]]、[[大赦 (基督教)|赦罪]]、[[炼狱]]及教廷的权力),而那些仍然信奉天主教的人希望只改革神职人员的道德,但不必牺牲天主教教义。教宗[[保禄三世]]于1537年召集了一个理事会来研究这个问题,并实施了几项内部机构改革,旨在消除一些最公然的滥用{{le|受俸者|Prebendary|职权}}、[[买卖圣职]]和[[裙带关系]]现象;尽管神圣罗马皇帝和罗马教宗为此作出共同努力,但两种信仰的统一还是建立在了不同的“教会”概念和称义原则的基础上。天主教徒坚持传统的教义,认为只有天主教会才是[[宗教排外主義|唯一真正]]的教会;而新教徒则坚持认为,[[基督]]建立的教会是无形的,不受任何宗教机构的约束。{{NoteTag|霍尔本解释称,由于1555年[[儒略三世]]和六周后其[[才祿二世|继任者]]的逝世,教宗的权力异常薄弱。{{cfn|Holborn|p=242}}}}{{cfn|Jedin|p=85}}在称义问题上,路德派坚持「[[稱義]]」仅凭[[因信稱義|信心而发生]];而天主教徒则固守传统的天主教教义,称义既包括對基督的信心,還得行善積德。施马尔卡尔登联盟于1537年成立自己的[[普世教會合一運動|普世合一运动]]理事会,并提出了若干信仰戒律。当代表们于1540至1541年度在[[雷根斯堡]]会晤时,就信仰和称义的教义达成了一致,但在[[圣礼]]、[[告解]]、{{le|宽恕 (宗教)|Absolution|宽恕}}以及教会的定义上却仍然存在分歧。{{cfn|Holborn|pp=227–248}}天主教和路德宗的信徒似乎比昔日更加疏远;只有少数几个市镇和城市的路德派信徒与天主教徒能够生活在一起——即使只是表面上的和谐。至1548年,政治分歧与宗教问题重叠,使任何形式的协议都显得遥不可及。{{cfn|Holborn|pp=229–245}}
1548年,查理五世颁布《
=== 克服宗教分歧 ===
第76行:
{{details|奥格斯堡和约}}
显然,查理的临时解决方案无法继续推行。他下令召开
=== 遗留问题 ===
1555年以后,《奥格斯堡和约》成为管治路德宗和天主教信仰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德意志领土上共存的合法法律文书,并有助于缓和所谓的[[天主教|旧教]]信徒和[[信義宗|路德宗]]信徒之间的紧张关系,但它有两个根本性的缺陷。首先,斐迪南在辩论中匆忙发表了关于宗教保留的条款;它没有像“教隨君定”那样,在得到广泛的接受和支持之前经历审查和讨论。因此,它的措词并未涵盖所有、哪怕是大多数的潜在法律情境。其次,在全体会议上根本没有对“斐迪南宣言”进行辩论;斐迪南行使他的“行动并解决”权,{{cfn|Holborn|p=241}}在最后一刻补充了这一条款,以回应王室家族和贵族的游说。{{cfn|Holborn|pp=244–245}}
虽然这些特定的缺陷在而後的數十載一直困扰着帝国,但《奥格斯堡和约》的最大弱点可能是它没有考虑到在路德的[[信義宗]](當時又稱福音派,即路德宗)和加爾文的[[歸正宗]](當時又稱改革宗)传统中,不断增长的宗教表达的多样性。在这幾十年之中,其他信条也得到了普遍认可——即便不是合法的;到1555年,路德提出的改革不再是宗教表达的唯一可能:[[重浸派]],诸如弗里斯兰人[[门诺·西蒙斯]]及其追随者、[[约翰·加尔文|-{zh-cn:约翰·加尔文; zh-tw:約翰·喀爾文; zh-hk:約翰·加爾文;}-]]的追随者(他们在西南部和西北部特别强大),以及[[烏利希·慈運理|-{zh-hans:乌尔里希·茨温利; zh-tw:烏利希·慈運理}-]]的追随者,皆被排除在《奥格斯堡和约》的考量和保护之外。根据奥格斯堡的协议,他们的宗教信仰仍然是异端邪说。{{cfn|Holborn|pp=243–246}}
=== 查理五世的退位 ===
1556年,在一片盛况中,查理依偎在其爱将——时年24岁的[[威廉一世 (奥兰治)|拿骚和奥朗日伯爵威廉]]肩上,{{cfn|Jardine|loc=第1章}}{{cfn|Wernham|pp=338–345}}放弃了他的土地和职权。[[西班牙帝国]],包括西班牙、荷兰、[[那不勒斯]]、[[米兰]]和[[西班牙美洲殖民地|西班牙在美洲的属地]],都归他的儿子[[腓力二世 (西班牙)|腓力]]所有。[[斐迪南一世 (神
查理的选择是恰当的。腓力在[[文化認同]]上可以說是西班牙人:他出生于[[巴利亚多利德]],在西班牙宫廷中长大,他的母语是西班牙语,并且更喜欢住在西班牙。斐迪南则对神圣罗马帝国的其他诸侯都很熟悉。虽然他也出生在西班牙,但自1531年起,他就开始管理其兄长在帝国的事务。{{cfn|Holborn|pp=243–246}}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斐迪南也深受[[歸正宗]]的[[神学]]所感染,他可能是[[神圣罗马帝国]]历史上,思想最接近[[新教]]的皇帝;其一生至少在名义上是一名天主教徒,尽管据说他在临终前拒绝了[[臨終祝禱]]。{{cfn|Parker 1997|pp=20–50}}其他历史学家认为,虽然斐迪南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但与其长兄不同,他认为政治歸政治,宗教歸宗教。{{cfn|Holborn|pp=250–251}}
查理的退位对帝国与法国和荷兰的外交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他将西班牙王国的领土分配给腓力之后。在法国,国王和大臣们对[[哈布斯堡王朝]]的包围日愈感到不安,并从德意志边境地区寻求盟友来反对哈布斯堡的霸权;他们甚至准备与一些新教国王结盟。在荷兰,腓力統治西班牙引發了一些特殊问题;为了和谐、秩序和繁荣,查理没有像腓力那样严厉地镇压宗教改革,他甚至也接受高度地方自治。而腓力则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和严厉的[[專制君主]],他对荷兰進行嚴峻的政治、经济和宗教政策,结果在他登上王座不久後,就导致了[[
== 战争起因 ==
[[Image:Cologne War 1.svg|thumb|350px|alt=The territory is divided into nine sections; the main section borders the west bank of a wide river, and includes several important cities; other territories to the south and on the east bank of the river, are considerably smaller, and a crescent of territory south of Linz. Further north is a small section, still on the river, but separated from the main part of the territory. East of this section is "Vest Recklinghausen", and east of that is the Duchy of Westphalia. Nearby cities are, to the west, Nijmegen and Venlo, and to the east, Duisburg, Düsseldorf, and Dortmund. A big dot marks the location of Cologne, but it is distinguished from the territory by a border.|科隆选侯国的主要城镇地图。科隆市不属于选侯国领土,但它属于主教教区。灰色线条为当代边界,河流也以当代河道呈现;所有边界均为粗略划定。]]
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教会公国,[[科隆選侯國|科隆选侯国]]包含有[[天主教科隆总教区|科隆总主教]]的世俗财产:所谓的上施蒂夫特(位于选侯国南部)、下施蒂夫特(选侯国北部)、{{le|费斯特雷克林豪森|Vest Recklinghausen}}和
选侯国的名字源自这座城市——直到1288年,科隆一直是总主教区的[[首府]]。之后,大主教兼选帝侯分别将位于科隆以南30公里的小城[[波恩]]作为其首府,将科隆以南12公里处、[[莱茵河]]畔的小城[[布吕尔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布吕尔]]作为其住所;至1580年,他的住所及首府均设在波恩。尽管科隆于1478年获得了[[帝国自由城市|帝国自由市]]地位,但科隆总主教保留了该市的司法权;他充当{{ld|庇护人|Vogt}}或相当于{{ld|地方行政官|Reeve}}的角色,拥有{{ld|刑事管辖|Blutgericht}}权;只有他才能执行所谓的“血刑”——包括[[死刑]]和涉及见血的[[体罚]]。{{cfn|Ennen|pp=291–313}}但无论其担任审判人的地位如何,除非在特殊情况下,否则他都不能进入科隆市,这使得几个世纪以来,[[科隆市政厅|市议会]]与选帝侯-总主教之间形成了在政治和外交上都不稳定、且通常是敌对的关系。{{cfn|Lins|p=Cologne|url=http://www.newadvent.org/cathen/04116a.htm}}
第99行:
=== 1577年选举 ===
1577年9月,{{ld|伊森堡的萨伦丁|Salentin von Isenburg}}辞去了科隆选侯的职务,并于12月与{{le|查尔斯·德利涅, 第二代阿伦贝格亲王|Charles de Ligne, 2nd Prince of Arenberg|阿伦贝格亲王卡尔}}的妹妹——安东尼娅·威廉明妮({{lang|de|''Antonia Wilhelmina von Arenberg''}})完婚。{{cfn|BAdW|loc=第30卷|p=216|url=https://daten.digitale-sammlungen.de/bsb00008388/images/index.html?id=00008388&seite=218&fip=193.174.98.30&nativeno=&groesser=100%25}}萨伦丁的辞职要求主教圣职团推选出一位新的总主教兼选帝侯。两个候选人就此浮出水面。[[瓦尔德堡的总管格布哈特|格布哈特]]是瓦尔德堡总管威廉与[[菲斯滕贝格统治者列表|菲斯滕贝格]]的约翰娜的次子。作为{{le|瓦尔德堡世家|House of Waldburg}}雅各布派系的后裔;其叔父身为[[枢机]],而他的家族也跟[[神聖羅馬帝國]]皇室有着重要的联系。{{cfn|BAdW|loc=第8卷|p=457|url=http://daten.digitale-sammlungen.de/bsb00008366/image_459}}<ref>{{cite web|author=Michaela Waldburg|url=http://www.waldburger.com/
自1570年以来,恩斯特一直是科隆的咏礼司铎。他得到了邻近的[[威廉 (
同样是非长子的格布哈特自幼便接受了广泛的[[文藝復興人文主義|人文教育]],为投身宗教事业做好准备;除了其母语德语外,他还学习了数门外语(包括[[拉丁语]]、[[意大利语]]和[[法语]]),并研究了历史和神学。{{cfn|Ennen|pp=291–294}}在[[迪林根]]、[[因戈尔施塔特]]、[[佩鲁贾]]、[[鲁汶]]等地的大学进修之后,他于1560年在奥格斯堡开始了自己的神职生涯。然而,他在奥格斯堡的行为曾引起了一些丑闻;当地主教——即其叔父,请求巴伐利亚公爵就此向他提出规劝,这显然使他的行为有所改善。自1561年起,格布哈特先后成为[[科隆主教座堂|科隆座堂]][[執事 (基督教)|执事]](1561-77年)、科隆[[圣格里安圣殿]]咏礼司铎(1562-67年)、以及[[斯特拉斯堡]](1567-1601年)、[[埃尔旺根]](1567-83年)和维尔茨堡(1569-70年)的咏礼司铎。1571年,他成为[[斯特拉斯堡主教座堂|斯特拉斯堡座堂]]的执事,并一直担任这个职位直到去世。1576年,经教宗提名,他还成为[[圣母主教座堂 (奥格斯堡)|奥格斯堡座堂]]的{{le|教士长|Provost (religion)}}。与竞争对手一样,这些职位给格布哈特带来了影响力和财富;这和他的神职品行无关。{{cfn|BAdW|loc=第8卷|p=457|url=http://daten.digitale-sammlungen.de/bsb00008366/image_459}}<ref name="Genealogie">{{cite web|author=Heinz Wember|url=http://www.gen.heinz-wember.de/waldburg/ |title=''Die Genealogie von Waldburg''|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430155251/http://www.gen.heinz-wember.de/waldburg/ |archivedate=2009-04-30 }}</ref>
第111行:
{{le|阿格内丝·冯·曼斯费尔德-艾斯莱本|Agnes von Mansfeld-Eisleben|曼斯费尔德-艾斯莱本的阿格內斯}}是{{le|格雷斯海姆|Düsseldorf-Gerresheim}}(今属[[杜塞尔多夫]])一所{{le|女修道院|Convent}}的新教[[法政牧師|女法政]]。她的家族是老{{le|曼斯费尔德世家|House of Mansfeld}}的一个分支,到16世纪中期,老曼斯费尔德家族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财富,但却没有失去其影响力。{{cfn|BAdW|loc=第20卷|p=212|url=http://daten.digitale-sammlungen.de/bsb00008378/image_214}}曼斯费尔德-艾斯莱本族系在其辖区内仍保有重要的权威;阿格內斯的几位堂兄和叔父都是《[[协同书]]》的签署者,这个家族在宗教改革事务上有相当大的影响力。{{NoteTag|他们包括曼斯费尔德-阿特恩伯爵约翰·霍耶、曼斯费尔德-布龙斯泰特伯爵布鲁诺、曼斯费尔德-艾斯莱本伯爵克里斯托弗·霍耶、曼斯费尔德-艾斯莱本伯爵小彼得·恩斯特以及曼斯费尔德伯爵克里斯托弗。{{cfn|Tappert|p=15}}}}她在马丁·路德出生的市镇[[艾斯莱本]]长大。{{cfn|BAdW|loc=第20卷|p=212|url=http://daten.digitale-sammlungen.de/bsb00008378/image_214}}其家族的房产位于[[萨克森]],但阿格內斯的姐姐住在科隆,嫁给了克里钦根的彼得男爵({{lang|de|''Freiherr Peter von Kriechingen''}})。{{NoteTag|克里钦根是莱茵河上游领域的一个小领主。{{cfn|Dotzauer|p=206}}}}虽然阿格尼斯是格雷斯海姆女修道院的一员,但她可以在闲暇时自由地去往任何想去的地方。关于她是如何引起格布哈特注意的,各报道不尽相同。有人说他是在女方拜访其在科隆的姐姐时见过她。{{cfn|Schiller}}其他人则说他是在一次宗教游行中注意到她的。{{cfn|Ennen|pp=291–297}}无论如何,在1579年末或1580年初,她成功吸引了格布哈特。他找到了她,他们开始交往。她的两个长兄恩斯特和霍耶·克里斯托夫很快便拜访了总主教官邸,与格布哈特商讨结婚事宜。{{cfn|Hennes|pp=6–7}}“格布哈特的天主教信仰绝不是基于他内心深处的信念,当他不得不决定是该放弃总主教的冠冕来对他所爱的女人保持忠诚,还是该放弃他的爱情并继续担任[[天主教会圣统制|教会圣统制]]的成员时,他的信仰开始动摇”。{{cfn|Ennen|p=294}}在他考虑这一点的时候,关于他可能[[改宗]]的流言迅速在整个选侯国内中传开。{{cfn|Ennen|pp=291–297}}
仅仅是格布哈特有可能[[叛教|脫離]]天主教,便足以在选侯国、帝国,乃至英格兰和法国这样的欧洲国家内引起恐慌。格布哈特考虑了他的选择,并听取了顾问们——尤其是胞弟{{le|瓦尔德堡的总管卡尔|Karl, Truchsess von Waldburg}}以及{{le|诺因阿尔的阿道夫|Adolf von Neuenahr}}的意见。他在座堂圣职团的反对者得到了来自巴伐利亚的维特尔斯巴赫世家和教宗的外部支持。外交官们穿梭于[[莱茵兰]]的各个朝廷,恳求格布哈特考虑改宗的后果,以及它将如何摧毁选侯国。这些使節們向他保证会支持其事业,前提是他改宗并能控制选侯国;但也威胁称,一旦他做不到,那就会摧毁他。科隆的地方法官,强烈反对在总主教的轄區内任何可能的改宗,以及对新教徒施行[[信仰自由]]的作法。新教信徒們则告诉格布哈特,可以結婚,可以保留國土,還可以转变为一个世俗的國家。在整个选侯国和边境,格布哈特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集结他们的军队,各自武裝要塞,储存粮食,整軍備戰。{{cfn|Ennen|pp=291–297}}{{cfn|Hennes|pp=25–32}}1582年12月19日,格布哈特正式宣布改宗,用他的话来说,是依照[[
=== 改宗的牵连 ===
科隆总主教改信新教在整个神圣罗马帝国引发了广泛的宗教和政治反响。他的改宗对由《[[1356年金玺诏书]]》建立的神圣罗马帝国选举制度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一进程中,包括[[捷克君主列表|波希米亚]]、[[勃兰登堡藩侯|勃兰登堡]]、[[普法尔茨统治者列表|普法尔茨]]和[[萨克森统治者列表|萨克森]]四位世俗选举人,以及[[美因茨选侯国|美因茨]]、[[天主教特里尔教区|特里尔]]和[[天主教科隆总教区|科隆]]三位教会选举人在内,合共七位[[选帝侯|帝国选侯]]有权选出皇帝。至少三位的固有天主教选侯共同统治着帝国一些最繁荣的教会领地,确保了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在选举中的微妙平衡;其它选侯只需投一票给天主教候选人,便可确保未来的皇帝将继续奉行所谓的旧教。若选举团中有一名成员可能转向新教一方,并产生一名继承人来延续这种转变,则将打破选举团的平衡,使新教受益。{{cfn|Holborn|pp=201–247}}
[[File:
将教会教座转变为由新教君王统治的王朝领域,挑战了“教会保留”的原则,该原则旨在保护教会选侯国不受这种可能性的影响。这种改宗的困难以往也曾遇到过:先前的科隆选帝侯及总主教——{{le|韦德的赫尔曼|Hermann of Wied}}也[[改宗|改信]]了新教,但他已经辞职。同样,格布哈特的前任——伊森堡的萨伦丁确实于1577年结婚,但他甚至在结婚前便辞去了职务。此外,他结婚的理由(为其世家传宗接代)与格布哈特大不相同。瓦尔德堡世家显然没有绝嗣之虞;格布哈特有五位兄弟,当中仅一人[[剃髮]]出家。<ref name="Genealogie"/>与退位的前任不同,当格哈特改宗后,便宣布在科隆市进行宗教改革,这激怒了科隆的天主教领导层,并疏远了座堂圣职团的天主教派系。再则,格布哈特信奉的也不是德意志流行的路德宗,而是法國與日內瓦流行的加尔文宗,這種型態也并未得到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的批准。最终,他没有为辞去其选帝侯职务采取任何行动。{{cfn|Holborn|pp=201–247}}{{cfn|Wernham|pp=338–345}}
1583年2月2日,即{{le|圣烛节|Candlemas}}当天,{{cfn|Lins|p=Candlemas|url=https://www.newadvent.org/cathen/03245b.htm}}格布哈特与曼斯费尔德-艾斯莱本的阿格內斯在波恩郊外罗森塔尔的一处私宅内完婚,使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仪式结束后,这对新人列队前往波恩的选侯官邸,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当他们欢庆婚礼时,并不知道座堂圣职团的另一位成员——{{ld|萨克森-劳恩堡公爵弗里德里希|Friedrich von Sachsen-Lauenburg}}及其士兵们正在接近防御严密的[[凯泽斯韦特]]河对岸,并在短暂的战斗之后占领了城堡。科隆市民得知了这一消息,倍感欢欣鼓舞。{{cfn|Hennes|pp=47–48}}
结婚两天后,格布哈特把[[荷兰省督|总督]]的职责交给了其胞弟卡尔,并指定他管治波恩。{{cfn|Hennes|p=48}}然后,他与阿格内斯前往[[茨魏布吕肯]],再进一步抵达毗邻
格布哈特显然是想把这个重要的教会领地转变成一个世俗的王朝公国。这种有问题的转变将使“教隨君定”原则在选侯国内生效。根据此原则,格布哈特的所有臣民都必须皈依[[新教]]:「教隨君定」,由君王來決定臣民的宗教信仰。此外,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男子,其未来诞下儲君也是可期的。在成功地将一个富有的、外交上重要且具有战略意义的教會领地转变为世俗國家,并拥有一个令人垂涎的选侯職位这件事上,格布哈特和他年轻的妻子提供了一个非常真实的可能性。{{cfn|Holborn|pp=201–247}}
第131行:
=== 座堂争斗 ===
虽然格布哈特已经在其周围集结了一些军队,但他仍希望能得到路德派王公们支持。{{cfn|Lins|p=Cologne|url=http://www.newadvent.org/cathen/04116a.htm}}不幸的是,他皈依的是[[约翰·加尔文|加尔文]]的[[歸正宗]];像[[奧古斯特 (薩克森選侯)|萨克森选侯奥古斯特]]这样虔誠、謹慎的路德信徒,并不愿向[[约翰·加尔文|喀爾文]]的支持者提供军事支持,即便是普法尔茨选侯也无法说服他们加入。{{cfn|Holborn|p=288}}格布哈特有三个主要支持者。他的弟弟卡尔迎娶了[[霍亨索伦王朝|霍亨索伦]]女伯爵埃莱奥诺蕾,格布哈特希望其家族与渴求权力的霍亨索伦家族的联盟会有助于他的事业。另一位长期盟友兼支持者是诺因阿尔伯爵阿道夫,这是一个成功和狡猾的军事指挥官,其军队负责保卫北部的领土。{{cfn|BAdW|loc=第23卷|p=484|url=http://daten.digitale-sammlungen.de/bsb00008381/image_486}}最后,普法尔茨选侯的弟弟——{{ld|约翰·卡西米尔 (普法尔茨-锡门)|Johann Kasimir (Pfalz-Simmern)|约翰·卡西米尔}}也表达了他的支持,并准备在选侯国南部中大展身手。{{cfn|Benians|p=708}}
[[File:Arnsberg Castle c1588.png|thumb|upright=1.5|alt=View of a castle, a small town at the bottom of a mountain, and a monastery. A sign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illustration says "Arnsberg". In the foreground, two men, presumably the lord of the castle and a visitor, watch a horse and rider depart; in the middle ground, a "new" bridge spans a river, labeled Rurh, (the old one is in ruins slightly to the left). A castle with three towers and crenelated walls is on the left, the town in the middle, on the slope of a hill, and a monastery (so designated by crosses) is on the far right.|1588年左右的阿恩斯贝格宫。格布哈特在位初期就曾作为选帝侯在此居住,并资助了城堡的剩余重建工作。在座堂争斗期间,他和阿格內斯一直呆在那里,直至1584年恩斯特的军队逼近,迫使他们逃往代尔夫特。]]
第143行:
=== 外军参战 ===
{{main|
巴伐利亚的恩斯特当选,使地方性的争斗局面扩大到了整个德意志范畴之外。教皇承诺将55000{{ld|克朗 (英国货币)|Crown|克朗}}支付给士兵们,让他们为恩斯特而战,另外40000克朗则直接投入新任总主教的金库。{{cfn|Elizabeth|pp=125–134|loc=Dr. Lobetius to Walsingham|url=http://www.british-history.ac.uk/report.aspx?compid=78993}}在他兄弟的指挥下,恩斯特的军队向威斯特法伦推进,威胁到了格布哈特和阿格內斯在阿恩斯贝格的大本营。格布哈特和阿格內斯遂带着近1000名骑兵逃到荷兰的叛变省份,[[威廉一世 (奥兰治)|奥朗日亲王威廉]]在[[代尔夫特]]给了他们一处避难所。{{cfn|Benians|p=708}}在那里,格布哈特向贫穷的威廉恳求军队和金钱。{{cfn|Holborn|pp=288–289}}{{cfn|Sutherland|p=606}}随着威廉亲王于1584年7月[[威廉一世 (奥兰治)#刺杀奥兰治亲王|遇刺身亡]],格布哈特再度致信伊丽莎白女王请求援助。伊丽莎白于1585年底作出回应,让他联系[[罗伯特·达德利|第一代莱斯特伯爵罗伯特·达德利]]——这是伊丽莎白在荷兰造反者当中的代理人,最近刚被任命为她在荷兰的军队总司令。{{NoteTag|一些历史学家把格布哈特没能得到伊丽莎白的支持归咎于女王嫉妒他妻子的美貌,或者她嫉妒阿格內斯可能与达德利有任何关系。然而,无论是官方的,或更重要的非官方的来源,都没有任何关于阿格尼斯到访皇家宫廷的记录。{{cfn|Tenison|p=128}}}}伊丽莎白在处理与其表妹[[玛丽一世 (苏格兰)|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的拥护者以及[[英西戰爭|西班牙人]]的关系上也有着自己的麻烦。{{cfn|Benians|pp=708–710}}
第153行:
帕尔马公爵非常愿意帮忙。科隆选侯国对西班牙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为接近叛乱的荷兰北部省份提供了另一条陆路通道。尽管有“西班牙之路”可以从西班牙控制的地中海沿岸通往今天的比利时领土,但这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征途,并因部队的补给和途经国家中潜在的敌对居民而使情况变得更加复杂。{{cfn|Parker 2004|loc=第1–2章}}作为替代,莱茵河上的另一条路线有望更好地通往[[哈布斯堡尼德兰]]。此外,若几乎就在荷兰边上出现一个加尔文派选侯国,可能会阻碍他们将叛乱的荷兰人带回西班牙的统治和向天主教忏悔的努力。出于这种考虑,说服[[腓力二世 (西班牙)|腓力二世]]及其将领们支持恩斯特的事业并不难。其实,干预的进程早已开始。1581年,腓力的军队便利用教宗提供的资金占领了新教徒控制的[[亚琛]];至1580年代中期,在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和科隆天主教徒的鼓励下,帕尔马公爵在整个选侯国的北部地区都有驻军。{{cfn|Israel|p=24}}至1590年,这些驻军让西班牙得以无碍通往荷兰北部省份,腓力对这条军事通道感到满意,并且认为它们可以有效阻隔德意志新教徒的支持,从而能更多地关注他与法国,而不是与荷兰之间的问题。{{cfn|Heal|p=310}}{{cfn|Parker 2004|loc=第1–2章}}
另一方面,为了保住领土,格布哈特需要得到善於用兵的兄弟阿道夫全力支持。为了驅逐恩斯特,他还需要代尔夫特和英格兰的额外支持。提供援助显然符合英格兰和荷兰的利益;如果荷兰人牵制住在佛兰德斯的西班牙军队,而那支军队又需要一支海军提供补给,那么腓力就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在英国人和法国人身上。{{cfn|MacCaffrey|p=295}}格布哈特的[[使节|使節]],试图将他们的情况上升为对所有新教王公們都覺得紧迫的问题——1583年11月,他的顾问之一文策斯劳斯·楚勒格博士写信给弗朗西斯·沃尔辛厄姆称:“我向您保证,如果不帮助科隆选侯国,您就会看到[[低地国家]]的战争不久就会蔓延到整个德意志”。{{cfn|Elizabeth|pp=203–211|loc=Dr. Wencesslaus Zuleger to Lord Francis Walsingham|url=http://www.british-history.ac.uk/report.aspx?compid=79000}}格布哈特分别得到了来自莱斯特伯爵的军队、以及来自{{ld|尼代根的马丁·申克|Martin Schenk von Nideggen|马丁·申克}}的荷兰雇佣军的支持,结果喜忧参半。专业且领导精良的莱斯特军队表现出色,但作用有限:伊丽莎白指示帮助格布哈特却并未提供资金支持,莱斯特只得变卖自己的资产,并在部署作战时耗尽了自己的个人信贷。马丁·申克曾在佛兰德斯的西班牙军队服役,为法国国王和帕尔马公爵本人效力。他是一个熟练并富有魅力的军人,其士兵愿意为他做任何事;据报道,他可以在马鞍上睡觉,而且在战场上似乎不屈不挠。不幸的是,申克充其量也只够得上是一名陆上的海盗、浪荡者或流氓,最终他给格布哈特带来的弊大于利,正如他在威斯特法伦和韦尔战役中的表现所证明的那样。{{cfn|BAdW|loc=第31卷|p=62|url=http://daten.digitale-sammlungen.de/bsb00008389/image_64}}{{cfn|Parker 2004|p=14}}{{cfn|Schenck|pp=129–131}}
==== 洗劫威斯特法伦 ====
第164行:
[[File:Recklinghausen-Merian.png|thumb|upright=1.75|alt=Meadows surround a fortified city, protected by thick walls, artillery towers, and a wide moat. The countryside around the city was flat, giving the inhabitants of the city, and the soldiers on its walls, an advantage of height. A church spire towers over the city and dominates the landscape.|1586年春末,申克和弗里德里希洗劫了[[雷克林豪森]]]]
{{main|八十年戰爭}}
在某种程度上,格布哈特和恩斯特在赢得战争时所面临的困难,与西班牙镇压荷兰起义时遇到的困难相同。西班牙和荷兰的艰苦战争持续了80年之久,期间不时被周期性的休战所打断,因为双方都需要继续收集资源。这种战争的特征在于:敌人大多身处在受意式[[菱堡]]防御的武装城镇内,从而意味着城镇必须被占领,然后作进一步巩固和维护。对于格布哈特和恩斯特、以及在附近低地的西班牙将领而言,赢得战争不仅意味着要动员足够的人去围攻看似无穷无尽的敌人炮垒,而且还要维持己方的军队规模,以保卫已经获得的所有财产。{{cfn|Parker 2004|p=17}}在这方面,科隆战争与荷兰起义类似,都是一场围城战争,而不是在野外的集兵对阵,也不是两个世纪前和两个世纪后的战争特点——调遣、佯攻和回避。此类战争需要能够操作[[攻城武器]]的人,也就是需要投入大量的经济资源供士兵构建和摧毁围城工程,才能维持攻城武器运作的政治和军事意愿。西班牙人面临的另一项麻烦——距离,使他们对干预科隆事务产生了浓厚的意愿:选侯国恰好地处莱茵河与
==== 夷平诺伊斯 ====
第187行:
恩斯特的统治,以及他的四位维特尔斯巴赫继任者的统治,加强了其家族在帝国政治中的地位。{{cfn|Brady|p=365}}{{cfn|Lins|p=Cologne|url=http://www.newadvent.org/cathen/04116a.htm}}天主教派系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神圣罗马帝国西北地区的反宗教改革运动,特别是在与新教领土接壤的明斯特、帕德博恩、奥斯纳布吕克和明登等总主教辖区。{{cfn|Scribner|pp=217–241}}一旦恩斯特的兄弟或诸如帕尔马公爵等盟友重新掌权,[[耶稣会]]的修士就能有效识别出所有顽抗的新教徒,并使他们回歸天主教。反宗教改革运动在莱茵兰低地得到贯彻落实,其目标是让每一位新教徒——无论[[路德宗]]还是[[喀爾文派]],都能被带回[[聖座]]的怀抱。通过他们的努力,西班牙人在莱茵河上获得了重要的桥头堡,确保了通往北方叛乱省份的陆路通道,这有助于将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的分离战争延长到下个世纪。{{cfn|Parker 1997|p=导言}}
最终,与法国、英格兰和西班牙等日趋[[中央集权|集权]]的國家相比,德意志在地方和区域上仍保留高度自治的传统。这种结构和文化上的差异使它们很容易受到西班牙、法国、意大利、荷兰、英国和苏格兰[[僱傭兵|佣兵]]的公然干涉,以及教廷资金的影响,从而加剧了德意志内部教派和王朝争端的涌动。现代欧洲政治舞台上的伟大“参与者”已经意识到,他们可以通过协助、促进或分化德意志諸侯之间的区域争端,来巩固自己在德意志或者歐洲的地位,就像他们在格布哈特和恩斯特的鬥爭中所做的那样。相反,德意志的王公们也明白,他们可以请求与更强大的邻国结盟,从而获得相较于竞争对手的优势。{{cfn|Brodek|pp=400–401}}西属荷兰军队等外部雇佣军的参与规模开创了一个先例,使德意志各邦的地方自治和宗教的冲突日趋国际化,这一问题直至1648年的《[[威斯特法伦和约]]》才得到部分解决。{{cfn|Parker 1997|p=导言}}尽管达成和解,德意志各邦仍然容易受到外國干预和教派分裂的影响,就像在科隆战争中一样。{{cfn|Scribner|pp=217–241}}{{cfn|MacCulloch|pp=266, 467–484}}
== 来源 ==
第204行:
* {{cite book|last=Parker|first=Geoffrey|title=''The Thirty Years Wars, 1618–1648''|location=New York|publisher=Routledge|year=1997|edition=2|ISBN=978-0415128834| ref = {{sfnRef|Parker 1997}}}}
* {{cite book|last=Ennen|first=Leonard|title=''Geschichte der Stadt Köln, meist aus den Quellen des Kölner Stadt-Archivs''|volume=5|location=Köln/Neuß|publisher=L. Schwann'sche Verlagshandlung|year=1880|ref = {{sfnRef|Ennen}}}}
* {{cite book|title=''Encyclopedia Americana''|url=https://archive.org/details/bub_gb_62UMAAAAYAAJ|location=New York|publisher=Encyclopedia Americana|year=1918|ref = {{sfnRef|Americana}}}}
* {{cite web|last=Lins|first=Joseph|url=http://www.newadvent.org/
* {{cite book|editor=Historische Kommission bei der Bayer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title=''[[德意志人物誌|Allgemeine deutsche Biographie]]''|location=Leipzig|publisher=Duncker & Humblot|year= 1877–1890|ref = {{sfnRef|BAdW}}}}
* {{cite book|last=Jackson|first=Samuel Macauley|chapter="Communal Life"|title=''Schaff Herzog Encyclopedia of Religious Knowledge''|editor=Johann Jakob Herzog|volume=v. 3|location=New York|publisher= Funk and Wagnalls|year=1909|ref = {{sfnRef|Jackson}}}}
第216行:
*{{cite book |first=Ernest Alfred |last=Benians |title=''The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location=New York |publisher=Macmillan |year=1905|ref = {{sfnRef|Benians}}}}
*{{cite journal |first=Theodor V. |last=Brodek |title=''Socio-Political Realities in the Holy Roman Empire'' |journal=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History |volume=1 |issue=3 |year=1971 |doi=10.2307/202618 |jstor=202618|ref = {{sfnRef|Brodek}}}}
* {{cite book|title=''Calendar of State Papers Foreign, Elizabeth''|volume=Vol. 18: July 1583 – July 1584|date=1583-11-22|url=https://www.british-history.ac.uk/cal-state-papers/foreign/vol18|accessdate=2009-11-07|ref
* {{cite book|last=Weyden|first=Ernst|title=''Godesberg, das Siebengebirge, und ihre Umgebungen''|url=https://archive.org/details/bub_gb_VCoDAAAAcAAJ|location=Bonn|publisher=T. Habicht Verlag|year=1864|ref = {{sfnRef|Weyden}}}}
* {{cite book|last=Tenison|first=Eva Mabel|title=''Elizabethan England''|url=https://archive.org/details/in.ernet.dli.2015.175887|location=Glasgow|publisher=Glasgow University Press|year=1932|ref = {{sfnRef|Tenison}}}}
* {{cite book|author=夏伯嘉|title=''Social Discipline in the Reformation''|location=New York|publisher=Routledge|year=1989|ISBN=9780415011488|ref = {{sfnRef|夏伯嘉}}}}
* {{cite book|last=Hulme|first=Edward Maslin|title=''The Renaissance, the Protestant Revolution, and the Catholic Reformation in Continental Europe''|url=https://archive.org/details/renaissanceprot05hulmgoog|location=New York|publisher=The Century Company|year=1914|ref = {{sfnRef|Hulme}}}}
* {{cite book|last=Parker|first=Geoffrey|title=''The Army of Flanders and the Spanish Road, 1567–1659''|location=Cambridge|publishe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year=2004|ISBN=978-0521543927| ref = {{sfnRef|Parker 2004}}}}
* {{cite book|last=Israel|first=Jonathan I.|title=''Conflict of empires: Spain, the Lowlands, and the struggle for world supremacy, 1585–1713''|location=London|publisher=Hamblin|year=2003|ISBN=978-1852851613| ref = {{sfnRef|Israel}}}}
第226行:
* {{cite book|last=MacCaffrey|first=Wallace T. |title=''Elizabeth I: War and Politics, 1588–1603''|location=Princeton|publisher=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year=1994|ISBN=978-0-691-03651-9|ref = {{sfnRef|MacCaffrey}}}}
* {{cite book|last=Schenck|first=Alexander DuBois|title=''Rev. William Schenck, his Ancestry and his Descendants''|location=Washington|publisher=Darby|year=1883|ref = {{sfnRef|Schenck}}}}
* {{cite book|last=Davies|first=Charles Maurice|title=''The History of Holland and the Dutch Nation''|url=https://archive.org/details/bub_gb_E4pDAAAAYAAJ|location=London|publisher=G. Willis|year=1851|ref = {{sfnRef|Davies}}}}
* {{cite book|last=Black|first=Jeremy|title=''European warfare, 1494–1660''|location=New York|publisher=Routledge|year=2002|ISBN=9780415275323|ref = {{sfnRef|Black}}}}
* {{cite book|last=Meister|first=Aloys|title=''Der Strassburger Kapitelstreit, 1583–1592''|url=https://archive.org/details/bub_gb_cDYhUZMvU98C|location=Strassburg|publisher=Heit|year=1899|ref = {{sfnRef|Meister}}}}
* {{cite book|last=Brady|first=Thomas, et al.|title=''Handbook of European history, 1400–1600''|volume=v. 2|location=Leiden|publisher=Brill|year=1995|ISBN=9789004097612|ref = {{sfnRef|Brady}}}}
* {{cite book|last=Scribner|first=Robert W.|chapter="Why Was There No Reformation in Cologne?"|title=''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Research''|year=1976|issue=49|ref = {{sfnRef|Scribner}}}}
第242行:
[[Category:1580年代德國]]
[[Category:德国天主教史]]
[[Category:巴伐利亞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