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他们的县城突然多了很多网吧,同学们开始有了QQ,小言也申请了一个,就是她用到今天的号码,多好啊,那时候的 Q号还是7位数的,更早的同学甚至有6位数的。
有时候小言想,那一年,什么时事新闻,都不及当时互联网来的吸引人。E-MAIL开始流行,同学间互相表达好感的,都不传纸条,改成发邮件,大家开始迷恋网络聊天,也渐渐的开始有“网友”,有“网恋”。那时候的学校管理的很严,无论大家怎么迷恋,上网的机会并不多,无非就是计算机课的时候趁老师不在偷偷登陆一下,那时候可以浏览的网站并不多,最火的就是聊*天室,所以,大家大多是在网络里认识,然后留下联系方式,通过邮寄纸质信件的方式来联系。一些在学习中有了朦胧情愫的男孩女孩,也开始在网络中借助更有文采的文字聊天来表达情谊,渐渐的,不但网恋的人开始有了,连在校园里,都开始出现了成双成对的身影。
于是,校园里就多了一些茶余饭后的笑料,传说学校的政教处主任,下晚自习后,到操场的某角落去“视察”,黑咕隆咚的咳嗽了一声,马上就惊起一双双在这里“温习功课”的异性同学,呵斥“站住”不得,就凭借在黑暗处唯一看清的衣服,挨个班级去辨认,居然成功捕获数对。那时候,校园恋情已经不算是“不赦”的重罪,但是也会有人被“留校察看”,老师们规劝不成又爱徒心切,最后心情复杂的说:“你们要约会也行,拜托你们别打扮的和花儿似的,最好穿校服,这样不容易被认出来!”同学们如梦方醒,从此以后,果然穿校服约会的越来越多,主任想抓人就越来越不容易了。
于是,这位30出头才成家的政教处主任居然又想出了一个新举措。那是一次课间操,集合完毕后,他老人家拿过话筒,清了清嗓子:“同学们,最近,学校的收发室异常的繁忙,我发现大家往来的信件越来越多,自习后结伴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多。年轻人,有人际交往的自由,但是你们是学生,学习是你们的主业。当年我念书的时候,就对自己承诺,不大学毕业,绝对不恋爱,我做到了。毕业后,我对自己承诺,不小有成绩,绝对不成家,后来,我也做到了。你们有更好的未来,不能过早的考虑儿女情长,所以,我倡议,在全校发起‘我不早恋协议’,请有志学业的同学庄重承诺并互相监督,让我们相约在重点大学的校园!”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怎么也没想到,还可以有“我不早恋协议”,每班一份A3的打印版协议,张贴在门口,愿意承诺者签署自己的名字,不签,便被认为是心里有鬼。
协议送到自己班级的时候,谁也没想到,第一个签上自己名字的,居然是周哲,周哲签字的样子还是蛮酷的!张小言在那里酸溜溜的想,如果,他签的是“我要早恋协议”就好了,她张小言会连着笑好几天。不过这样也好,至少,他周哲不早恋,她张小言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做他的哥们,如果旁边多了个人,她这心怀鬼胎的哥们,怕是也不好做吧。
于是,在同学们复杂的眼神中,张小言,也在那协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刚签完回到自己座位的时候,发现萧赫在那里坏笑着看她:“张小言,你也敢签字?你要不早恋,对得起谁?全班那么多女生,我看最有可能早恋的就是你!”
萧赫的声音异常的尖,也异常的刺耳,好几个同学附和着笑了起来,张小言抄起桌上的字典向萧赫砸去:“萧赫你心酸了是不是?本姑娘不早恋你伤心啦?”
萧赫嬉笑着接过字典,说:“我是心酸啊,你不早恋,那意味着我还得继续被你欺负,你要是早认了主,我把我这风水宝座让给他坐,对吧,周哲?”
谁也没有想到,萧赫话锋一转,居然到了周哲那里!原本看热闹的同学有的也吸了口气,要知道,在那个年龄,看着越像是情侣,越是调笑不得,越是不像的,越传绯闻,这样才有的玩啊!可是,她张小言和周哲,实在,实在是太像早恋了~~
张小言也跟着紧张起来,她虽然不清楚周哲的真实想法,但是她了解周哲的性格,同学们之所以觉得他们两个早恋,是因为周哲对小言和对其他同学不一样。而小言不这么想,她和班级里很多同学关系都很好,她也不认为周哲对她有什么特别,因为周哲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对谁都是坏坏的笑,喜欢恶搞,有学习和运动的小天分,别人以为的“特别”,才是周哲的“本色”。
可是周哲并没有什么反应,嘴角微微的动一下,就和没听见一样,小言,偷偷的舒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