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郭府并不算小!因为这里原本,就是平冈郡守·陆常信的一处别宅旧居,数年前,郭衡初至平冈时,欲在此归隐之时,曾顺道拜会过这位也好喜文弄墨的郡守。据说当时陆常信听闻郭衡之名,立即衣裳不整的跑出来迎接,口中还惊呼“当世名士,当世名士。”后经一夜祥谈,郭衡与当时才年纪才过及至三十的郡守就成了忘年之交,也得到了这座美曰其名,资助名士,半新不新,半旧不旧的大宅!
但不管怎么样,现在的郭府的大厅中,此时有四个人,正酒过三巡……
“闻所未闻,木先生真是高见啊!”一个身穿便服的清瘦平常的年约三十上下的中年人,对木临风恭敬的弯腰下拜到!
“陆大人客气了!”木临风连站起来的心情都没了,更别说是去扶一把了。怎么唐代人这么会客套啊?一顿酒喝到一半,已经让自己下座前前后后去扶了四趟,以后,坚决不管你们死活了!——木临风心里暗暗的决定到。
陆常信看见木临风不太爱搭理的样子,也不气,也不恼。“以德服人”,这一点读书人特有的品性,陆常信可是做了数年的官也没有忘记。比不上就得服!读书人,特别是唐代读书人,大多数见到高于己的人是会认输,也是会服输的!并且,这么多日来,木临风无论是在天文地理,礼法儒学,律法史籍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才华,也容不得他不服啊!
“高见!”坐在郡守身旁的姓韩的秀气年轻人,依旧只有说了两个字。
“当然了啊!”木临风在心中无聊的想要打呵欠,这群家伙居然讨论什么“法制”,还问自己的意见,我当然得说什么“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么,这在21世纪,连小孩子都知道得道理,到了这就成高见了!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不过,他们还真是够开明啊,在这个封建社会的顶峰时期·唐朝,居然也就这么赞同了自己的说法。不过呢,倒叫自己好奇的是,到底,今天“陆家嘴”带来的,此时正坐在他旁边的这个漂亮女孩子,是谁呢?——陆家嘴是临风有感于这个陆常信这几天来的,不断的在耳边碎碎念,才特此雅号!也真弄不明白,一个大男人怎么就这么会说。
不过,说到这个女的,令临风感到非常不爽的是,为什么古人各个以为天下就自己最聪明呢?明明一个女儿身,套一件衣服,走到我我面前,就说是大男人啊?靠!真的当我是白痴啊!鄙视中ING。
“听闻木先生周游诸国,见识非凡。涉足搭补冽爹(大不列颠),蒲桃亚(葡萄牙),袄底利(奥地利)等国,对它们非常了解,但不知,木先生对我朝兵部的编制——有何看法?”陆常信屁股刚刚第四次坐上凳子,就又立即问了这么一个古怪的问题!
扑……
听到陆家嘴说的国名后,木临风把酒非常不雅的全吐了出来。搭补冽爹,蒲桃亚,袄底利?虾米东西?
说到这,不得不交代一下,木临风现在的身世是一个为了完成父母落叶归根的心愿,由西域回到大唐,后来好死不死定居在洛阳,再后来因为安禄山这个唐朝二五仔心生叛逆之心,起兵造反,攻陷了洛阳后,致使自己的父母遇害,再再后来自己一人流落至此——典型的肥皂剧式的身世设定啊!就和“上有八十岁高堂老母,下有七八个待哺小儿”一样假,可这样他们也信,真不知道说他们朴实还是说他们蠢了!
对了,言归正传!
听到陆常信的这个问题——
难怪啊难怪?我就说嘛,堂堂一个郡守,怎么三天两头,有事没事的往这跑,现在看来,其最终目的,铁定是想和我混熟了,拉我去充军,当个参谋什么的!这不,露出马脚了吧!靠,居然问这么有政治倾向的问题——按照《国际法》,我有权保持沉默!
“其实,……我对我大唐兵部的编制,早已经是满意的没什么好说的了……”木临风看了一眼坐在身旁的并不插话的郭老头,就立即装醉,开始打起了太极,“郭世伯乃当今名士,应有不凡之见解。”
听到木临风的推脱之词,陆常信也不多加追问,又举杯自饮起来,只当自己说过的话真的是一句随口之言……
“不对劲!一定不对劲!”木临风也举起酒杯,装做醉眼朦胧的样子,但看着陆常信没有继续追问下去,他直觉上感到诧异,但觉得又想漏了什么,“难道真的是我太小人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这时,一直安静的听着郡守与木临风讨论的郭老头突然插嘴道,“其实以贤侄之才,只怕早已远胜老夫百倍,难道是为保全老夫颜面,而故意自叹不如?”
厉害!姜还是老的辣。仅一句话,郭衡就轻易的又将木临风重新逼到了风浪口上,还把木临风逼到了不得不回答的地步。因为老头说了啊,你不回答,就是为老头我作假,说我不如你。这老头,整一无赖啊……
“不!并不是如郭世伯所言!”木临风在一瞬间想起来自己忘记什么了,为什么郡守居然也知道自己游历甚广。——自己并不是一个爱炫耀的人,所以这些事也只是讲过给老头和郭彩婷听,并没有大肆宣传;而现在曾听过的彩婷不在,剩下的一个就是:郭老头!一定是他说给“陆家嘴”听的,这么细细想来,难怪陆家嘴不多加追问了,因为早有郭老头这个杀着在这里!——他们在合伙整我,要我出仕当官!怎么看来……陆常信身旁的这个丫头身份不简单啊!
哼!狠狠的盯了郭老头一眼!木临风整了整思绪,半响,才慢悠悠的开口说道,“据子渊尝闻,我朝军制,自始,有府军为主,藩军为辅,禁军、边军,募兵,团兵为次的传统兵制……。”
子渊,木临风替自己取的字。
“是极!是极!” 陆常信连忙放下手中的酒杯,神情激动,显得非常关心的问,“不知道先生有何见解?”
妈的,真的当我白痴啊!我一说这个你的酒就醒了!——木临风心里现在非常非常的不爽。
咳、咳……
倒是旁边的那位小姐发现了木临风不爽的神色,赶紧咳嗽了几声,似乎在提醒陆常信——丫的!注意啊!你不要太过火啊!
收到讯号的陆常信立即又打了个饱嗝,神情立即恢复平静。
仿佛刚刚激动的那个不是他一样,又拿起酒杯,装模做样的说酒话,口中还嘀咕着什么,“喝酒,喝酒,”“哥俩好,”酒逢知己千杯少”什么的之类的东西。
木临风:……
——这、这、这也太假了吧!
“没有什么新的见解,只是觉得,、这样的编制……实在是早以预示大乱之兆啊!……”檫了檫头上划落的斗大一粒汗珠,木临风无奈的继续说道。
“什么?大乱之兆!”——这一回除临风外的三个人诧异的异口同声惊道!
“贤侄何以有此言?”问这句话的,就是刚刚被木临风狠狠的鄙视了一把的郭老头!
“府军,军府统领的兵将,亦是我朝军之根基。贞观十年,我太宗皇帝整顿府军制,军府更名“折冲”。在当时,全国即有折冲府 五百七十余个,其中关内道二百六十一个,占全国总府数就占了我朝四成以上,其次是河东、河南两道,其他各道府数很少,形成了我朝届重驭轻之局面。——军队布置不均,这不也早就是动乱的契机吗?”
木临风现在正用力很用力的回忆着,如果没记错的话,“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这个问题,就是在高中时期,自己被罚抄全本历史书里的一个课后练习。
“试言分析各路兵马之战力,首先是募兵。不过……募兵,只是我朝临时征募民丁组建的军伍,一群连排阵也不会的蛮夫——不提也罢!
然后,团兵。——团兵,又称练兵,也只是由各州刺史统掌的长期不事生产的地方蛮勇。亦不足以言!
下一个,禁军。——禁军,除保卫京城的南衙禁军外,还有单独组建守卫宫禁的北衙禁军。是我朝太宗皇帝置于玄武门,左右屯营,号称“飞骑”的超强部队。其曾于各军中挑选其骁健善射者之辈,仅百人,名唤“百骑,后由当今圣上改扩为“千骑”, 号称“羽林军”!——但战斗力虽强,人数却不足两千人,在战斗中,除了当伏兵奇袭外,基本也可以忽略不计!
还有就是边军。——边军,各边边塞军府所辖的屯戍部队。后随着周域边防线的延长和战争的频繁,使的边军数量急增,这时,安西、北庭、河西、朔方、河东、范阳、平卢、陇右、剑南、岭南各地遂设节度使,以做节制。
现在,我们就来讲讲我朝早已存在的真正隐患——藩军!首先,藩军不同于边军,边军作战调动,有专门的属官负责记录并且行报,而藩军则不然,藩军乃是各路节度使的直系部队,因为有作战有“战危从权”之说,而战机稍纵即逝,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所以节度使可以无任何顾及的调动藩军出征各地!众所周知,我朝共有大小藩镇四十八个,即有约三十到四十个节度使!而各藩镇节度使拥有的兵力又没有限制,少则一万.多至数十万人,而且此中兵卒,多是各节度使家乡的子弟兵,一心众志,战斗力强,作战悍不畏死!故,节度使在自己的辖区内,能自授私权,桀骜不驯,暗地里更是可以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自居,乃至于藐视朝廷威仪,无视法令,最终甚至如、安禄山、史思明、之流!”
木临风最后几个字故意停顿了几下——其实,他这是在提醒陆郡守,你我之间,已经提到了,不该提到的话题了!
木临风说完时,陆常信已是满头大汗了……
郭老头倒像是什么也没听到,只是在喝酒。
陆常信旁边的那位姑娘,倒是神色不变的样子。
“喝酒!”木临风没在说什么,开始劝酒……
“对,喝酒,喝酒!”陆郡守也说道,但脸上那勉强的笑容,到真叫人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