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知道啊。
轻歌失神想着,最后只是把一切封存在一声叹息里:“谣谣,你喜欢月都太子么?”
“……怎么突然提起他啊。”兮谣脸上一红,“他呀,给我感觉呆呆傻傻的,一说话就脸红。但有时候又觉得他很厉害,上次风筝掉在树上,是他帮我拿下来的,轻功也就比慕白哥哥差一点点……”
轻歌有点好笑看着说着说着就开始脸红的小姑娘,静静听她说下去:“而且上次那个什么林家小姐,明明是她自己掉到湖里还拉了我一把,还说是我推的她!”
“是他下水第一个救的就是我,你说……他是不是有点喜欢我?”兮谣刚说完,就害羞捂住脸:“诶,万一他不喜欢我怎么办?听你们那边说,一开始定的太子妃是你们月都的大美人,叫什么……”
“姑苏倾城,我的妹妹。”轻歌提醒了一句,突然发现了严重的事情。
无论如何,姑苏倾城都会入宫做妃子的,而她的性格,在外人看来温柔可爱,完全挑不出毛病。
毕竟,姑苏倾城对谁面前知书达理,除了对她恶语相向。
若兮谣和倾城一并入了东宫,熠昀会更喜欢、更在意哪一个?
站在亲人的角度看,她与倾城压根没有什么姐妹情意,毕竟她们从小到大一起被比较,关系也十分恶劣。
而兮谣那么单纯,她一个远远过来和亲的公主,离开疼爱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她会难过吗?
入了东宫,她能接受自己的夫君分割的爱,和那些妃嫔们和谐相处吗?受得了那些明枪暗箭么?
可是,轻歌自己都不擅长处理这些事情,只能斟酌开口说道:“谣谣,你到时候嫁过去,倾城若是要与你做朋友,你就答应她,千万不要跟她发生矛盾……”
毕竟,每次发生矛盾了,不分青红皂白的情况下,他们都会更愿意相信倾城——这种感觉,真的太糟心了,她可不想兮谣也吃这种的苦。
可是想了一想,又添上一句:“不过也不要太相信倾城和其他人,相信自己判断,如果有些人让你觉得有问题,你一定要离的远远的,保护好自己,知道吗?”
兮谣傻乎乎点了点头,可是表情有些茫然:“月都的宫里,很危险吗?”
危险吗?
可是轻歌又曾经和兮谣一样,在许长欢和千宸邕的陪伴下,开心快乐地在宫里过了不少的时光。
可若是说不危险,陪她度过了不少幸福生活的许长欢,却惨死在宫里,成为轻歌一生无法解脱的梦魇。
轻歌笑容变得有些苦涩:“总之,答应我好好保护自己,下次我们一起去月国的月老庙放花灯好不好?那边的粽子糖最好吃了。”
“好!”
“一言为定,不许反悔。”
“放心吧轻歌姐姐,谣谣一定能说到做到!”
兮谣折腾了一天,弄到晚上才恋恋不舍离开新娘子的花轿,轻歌刚目送她回到自己的轿子,就听到男子不解的声音:“你与孤的妹妹才认识短短时间,为何要与她说这么多贴心的话?”
轻歌失神道:“本郡主与兮谣公主投缘,虽然认识不久,但如久别重逢一样。”
若许长欢一直在她身边,也许……
她也会与兮谣一样,每天那么开心,永远不知道宫廷里的残酷。
慕白目光警惕看着她,但语气依然温柔,生怕让她不快:“只是如此?”
轻歌淡淡看了他一眼:“你们把她保护的太好了。”
“过度的保护,你们这样只会害了她。而且殿下,你应该比我更了解,宫里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东西……”
慕白打断了她:“不会的。”
轻歌借着月光,看着表情变得阴鸷的楚国太子,坚定对她说:“月国敢伤她半分,孤绝对让月国陪葬!”
轻歌:……这语气老霸总了,太子殿下。
“但愿如此吧。”
少女的声音,被夜里的风吹得自己都听不太清楚。
三天的路程,终于安全到达楚国。
楚国早就准备了迎娶月都的公主,全城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场面气场完全不输与月国。而轻歌早就被又梳洗打扮一番,一如月都出嫁的打扮。
人们瞧着罗帐里着绣着金色凤凰的碧霞罗,一袭大红嫁衣的楚国太子妃端庄坐在里面,指如削葱根般的手挽屺罗翠软纱,眸含春水清波流盼,头上美人髻斜插碧玉龙凤钗。娇面红霞衬,朱唇绛脂匀,一颦一笑动人心魂。
楚国人都纷纷称赞她的美貌,脸上皆是洋溢着喜气和好奇。而端庄大气的太子妃丝毫没有害羞和紧张,只是给他们露出一个温柔贤淑的笑容,迎娶的队伍正常进行着,直达楚国皇宫。
轻歌感觉自己的笑容都快僵硬了。
一场婚礼,光游街就花了一个多时辰。终于到达皇宫放完礼炮,太子妃在贴身宫女的搀扶下了花轿,与一袭红袍的楚国太子站在一处,确实有点郎才女貌的味儿了。
一旁的司仪北墨君难得收起玩世不恭的表情,赶紧认真念着词:“:一条红丝绸,两人牵绣球。月老定三生,牵手到白头——”
慕白殿下接住喜婆递的红丝绸,把另一头温柔放在轻歌手里。
然后新人们在两侧的文武百官的目光下,步伐稳重、笑容得体走向难得一见的婚礼大典上,
两位主角终于站在了大殿上,司仪北墨君继续念词:“新人跨火盆,红红火火,一春又一春。莲步跨盆心涟漪,新娘笑意红火喜。现在面前一只炭火盆,烧尽了邪气,烧尽了污秽,今后平安度年。借来天上火,燃成火一盆——”
北墨君:“请新娘跨火盆。”
新娘在新郎的牵扶下,心如止水跨过火盆。
司仪:“新人跨火盆,日子红火火——入喜堂。“
口干舌燥的司仪北墨君继续念道:“
新人举步往前行,步步季节花儿名。
一步立春雨水来,探春迎春花儿开。
二步惊蛰与春分,红杏花开满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