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選單
:::
:::

歷史沿革
history

一、園區建立緣由

西元1999年9月21日清晨1時47分所發生的九二一集集大地震,是近百年來臺灣傷亡損失最慘重的天災之一,災後政府開始投入地震相關研究計畫,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委託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陳文山教授主持車籠埔斷層古地震研究,為此研究團隊在2002年11月間於南投竹山地區進行調查。

在進行斷層槽溝開挖及古地震調查時,發現現場保存了九二一地震的地表破裂原狀,而槽溝的剖面同時呈現出非常清楚的褶皺與斷層構造,這是多次地震所造成的結果,也是世界上非常難得見到的地質景觀,國內外學者們一致認同這裡具有高度的學術研究及保存價值,因此教育部決定推動執行「竹山車籠埔斷層槽溝保存計畫─地震及生態園區」計畫,將這些寶貴的研究資料、地質景觀好好保存起來。

本園區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負責工程興建及營運服務,藉由科博館人類學組自行槽溝挖掘,使世界級的斷層槽溝重現世人眼前,並於民國102年5月1日正式開館,與鄰近的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921地震教育園區共同組成完整的地質與自然生態園區。

本園區扮演著以下的重要角色:

  1. 保存車籠埔斷層地質剖面景觀。
  2. 傳遞地震、地質及環境生態科普知識。
  3. 持續並協助國內外地質相關研究。
二、電磁視界策展成因

本園區入口矗立一座台灣電力主幹線345 kV之55 m高壓電塔,其擔任南電北送之重要樞幹,為臺灣供電系統中重要電力設施。然而在臺灣民情輿論中,高壓輸電設施及其產生的電磁輻射常被認為是電塔附近居民致病的原因,也因此電塔設施屢屢背負惡名,已建設的電塔及變電站常被要求提供補償,而預計建設的電塔更常受到抗爭阻撓,即使台電多方解說,仍無法讓民眾瞭解並接受輸電設施的安全性和必要性。本園區的轄區範圍早在規劃之初就已經確定,電塔位於其中已是既成事實,因此長期以來科博館就在思考如何「化危機為轉機」,將電塔存在的「負面健康效應」轉換為「正面科教效果」!

電磁視界2.0 - 消失的科學家
電磁視界2.0 - 消失的科學家

此計畫期望將人民日常生活中最基礎之電力、電磁、能源科學與技術知識,以創新、貼近生活,且饒富趣味的方式,讓民眾在參觀展示、體驗內容時獲得深刻感受,寓教於樂,建立正確認知,同時留下個人美好的來電回憶。

電磁視界特展介紹

2023/04/25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