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癌率
」 癌症 健康 大腸癌夏季重傷害2/中醫師曝「呷涼場合」是關鍵 打趴冰淇淋!最健康冰品出爐
「吃冰呷甜」會增加罹癌率?專家認為,精緻糖對於健康的危害十分明顯,但冰品可能是無辜的,無論中西醫,都沒有證據表明冰品會造成疾病,事實上,甚至有研究顯示喝冰水有助運動時的耐力,中醫師認為在冷氣房吃冰才是最大的問題,另外,相較於滿滿添加物的冰淇淋,專家認為剉冰可以自行選擇水果、天然食材,是最健康的冰品選擇。日本營養師望月理惠子認為吃冰會增加罹癌風險,程涵宇營養師則持不同看法。「沒有科學證據顯示冰冷的東西對人體有害,也不會因為喝冰飲或吃生食而感冒或喉嚨痛,主要還是吃進的食物成份、類型影響疾病,而非低溫。」程涵宇說。以最單純的冰水為例,除了同樣能幫助身體排出毒素、促進循環,甚至有研究顯示喝16°C的水可能是脫水運動員最佳的補水溫度,而且運動期間,飲用更冷的水可能會改善人的表現和耐力。但的確有人不適合喝冰飲,程涵宇說,一項針對669名婦女的2001年研究發現,一些人喝冰水後可能會引起頭痛。「研究顯示,在喝了150毫升冰水後,7.6%的參與者出現了頭痛。原本就有偏頭痛的人,喝冰水後頭痛的可能性更增加2倍。」中醫師鄒瑋倫表示,如果吃冰後會頭痛、生理痛、筋骨痠痛,那的確不適合吃冰,但若是身體健康,吃冰的確沒有甚麼禁忌。「以台灣夏天這麼熱的天氣來說,吃一點冰真的不為過!」鄒瑋倫表示,門診中有許多氣喘、過敏患者經調養後恢復健康,一樣也可以有限度的吃冰。台灣特有的手搖飲文化,讓民眾每天攝取過多的精緻糖,也影響成千上萬人的健康。(圖/報系資料照)「關鍵在於地點跟時間,例如不要在冷氣房中吃冰,而是到戶外空氣流通的地方吃冰,而且最好在早上11點到傍晚的時間,這時候全身氣血暢旺,吃冰就不會影響健康。」相反來說,在冷氣房吃冰則是冰上加冰,就很容易感冒、不舒服。鄒瑋倫透露自己非常熱愛吃冰,從冰淇淋、雪糕、雪酪到剉冰都喜歡,她認為其中剉冰是最健康的選擇。「冰本身沒有問題,但如果加入添加物或是加工物,就會傷害健康,如果是吃剉冰,就可以自行選擇要加哪些食材,例如紅龍果丁、石花凍、杏仁凍,再淋一些蜂蜜或糖水。」鄒瑋倫說,其實糖與鹽是暑熱調節生理機能的電解液,只要適量食用,並不會有問題,例如蜂蜜、砂糖、椰糖、冰糖都好。「有問題的是『假糖』,例如手搖飲中常見的高果糖糖漿、人工代糖、甜味劑等,很容易造成脂肪肝與其他疾病。」程涵宇也認為剉冰選擇性較多,「配料可選擇水果、或是天然的薏仁、燕麥、花豆、紅豆綠豆等,低卡的仙草、愛玉、白木耳、燕麥也不錯,避免選擇精製的澱粉類例如粉條、粉圓、湯圓等。」如果真的想吃冰淇淋、雪糕、冰棒,就建議先看標示,盡量選擇添加物較少的冰品。鄒瑋倫中醫師表示,「假糖」如高果糖糖漿、甜味劑才是傷害健康的真正禍首。(圖/CTWANT資料照)
夏季重傷害1/「吃冰呷甜」恐增7種癌症風險 最可怕是它!存活率僅1成
癌症連續41年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抗癌已成全民運動,沒想到夏季陽光的強烈紫外線,竟也會增加罹癌率?專家指出,紫外線會使細胞氧化,進而增加癌化機率,而且氣溫飆升會使人想吃冰呷甜,正是癌細胞最愛的生長環境,研究證實會增加7種癌症的罹患率,其中也包含「癌王」胰臟癌,存活率僅有1成!根據衛福部最新數據,台灣一年約有12.1萬人罹癌,平均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癌,日本京都府立醫科大學前校長、具有52年治療癌症經驗的吉川敏一在《日本醫學博士打造的全面抗癌計畫》一書中,提醒夏天要注意防曬,以免增加罹癌機率。吉川敏一醫師表示,每年5~8月是紫外線最強的時期,紫外線是肌膚氧化的原因之一,氧氣在製造能量的時候會產生自由基,自由基會破壞體內細胞,除了會產生皺紋與斑點,更可能會導致癌症或動脈硬化等疾病。許多研究都指出,乳癌與攝取過多的精製糖相關,主要原因是會使體脂增加,進一步影響賀爾蒙。(圖/報系資料照)日本營養師望月理惠子認為,天氣熱易消耗體力、食慾不振,免疫力容易下降,再加上很多人夏天愛吃冰淇淋、刨冰等冰品、糖分高的食物或吃生冷食物,這些飲食習慣其實都是在給予癌細胞增生的機會,因為低溫與糖分過多,都是癌細胞絕佳生長環境,可能讓癌細胞增生的風險提高。「根據2022年國際期刊《癌症》研究指出,癌症與糖之間的確直接相關,尤其是高蔗糖或高果糖容易使身體發炎。」營養師程涵宇說,許多研究都證實乳癌、大腸癌、胰臟癌、食道癌、胸膜癌、小腸癌、子宮內膜癌都與攝取過多的糖份有關。其中乳癌證據最有力,一份法國研究從2007年到2019年,總共收集約十萬人的大型世代研究,發現常喝含糖飲料的人,得癌症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18倍,得乳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22倍。「因為攝取過多的精緻糖會導致體重增加,體脂肪也會跟著一併升高,而脂肪是荷爾蒙雌激素的來源,過多的脂肪就會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程涵宇說。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胰臟癌,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報告,胰臟癌是台灣2022年第7大癌症死因,也是首次進榜。胰臟癌初期無症狀,影像學檢查也難看出異狀,5年內存活率僅10%,高致命率讓它擁有「癌王」封號,也被喻為「醫生也舉白旗投降」的難治之症。程涵宇說,因為高血糖會損害胰臟,而且可能會造成胰臟基因突變,增加罹患胰臟癌的機率。再以子宮內膜癌為例,研究證實,每週食用甜麵包和餅乾超過 3次的女性,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是每週食用這些食物少於0.5次的女性的 1.42 倍。由此可見,精緻糖進入體內後造成的危害,恐怕超乎你的想像。營養師程涵宇提醒,過量的糖分也會導致大腸息肉的發生,進一步增加大腸癌風險。(圖/程涵宇提供)
年輕人罹癌率上升! 重症醫曝「10大警訊」:持久的疲勞感也中
英國凱特王妃的病情公開後,引發了一場關於癌症的廣泛討論,特別是關注50歲以下年輕人,為何癌症發病率顯著上升。對此,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也曾發文指出,確實「年輕就罹癌的人變多了」,這恐與抽菸、喝酒、喝含糖飲料、環境汙染、腸道菌群問題、肥胖以及熬夜等因素有關。如今他又列出罹癌的「10大警訊」幫助大家提早發現病情,同時也提醒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是降低罹癌的有效方法。黃軒今(25日)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指出,在凱特王妃病情公開後,英國專家們開始探討,為何近年來50歲以下的罹癌患者數有如此明顯的增加,尤其是那些通常只發生於高齡者身上的癌症類型。接著他也引述發表於《自然評估臨床腫瘤學》(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的研究發現,1990年以後出生的人,比起1970年出生的人「更有可能在50歲前罹癌」,這意味著年輕人要比前幾代人更易受癌症拖累。針對年輕人該如何提早發現自己罹癌?黃軒也列出「10大罹癌的警訊症狀」:無痛的腫塊或腫脹:若發現身體某部位出現異常腫塊,且隨著時間逐漸變大,就需警惕。持續發燒或咳嗽:雖然這可能是由多種因素引起,但若發燒持續不退,特別是夜間出汗,這可能是血癌或淋巴系統癌症的跡象。而超過3週的咳嗽,建議就醫檢查才較安心,尤其是咳嗽時常伴有血絲時更應注意。排便習慣的變化:包括便秘、腹瀉或發現糞便中有血或顏色變黑、呈現灰白或紅色。排尿異常困難:如頻繁需要小便、尿急或排尿疼痛,甚至尿越來越少。無故的出血:包括陰道出血、排便或排尿時出血,或咳嗽出血。不明的體重下降:如果在沒有改變飲食或運動習慣的情況下,體重突然下降超過5公斤,這可能是早期癌症的跡象。持久的疲勞感:當感到持續性地極度疲勞,已影響日常生活,則應該提高警覺。尤其是休息後仍感到疲憊,可能是癌症早期的跡象。皮膚變化:新出現的痣或原有痣的大小、形狀或顏色的變化都不容忽視,都可能是皮膚癌的警訊。持續性的疼痛:如果有持續的疼痛而找不到原因,需要進一步檢查。尤其是疼痛的位置和強度逐漸增強,一直找不出其他原因,應當警惕可能是癌症。消化系統問題:如長期胃灼熱、消化不良或嚴重腹瀉、食慾越來越差、越吃越瘦,都可能是癌症提早的表現。黃軒也在文末指出,這些症狀,可能並非癌症所致,但若這些症狀持續存在或有惡化的趨勢,「我們都是建議及早就醫進行檢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並對身體的任何變化保持警覺,有助於早期發現並處理健康問題,從而增加治療成功的可能性。記住,預防勝於治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避免吸煙和過量飲酒,以及減少接觸已知的致癌物質等等,這些都是降低年輕人罹患癌症風險的有效方法。」
醫教脫臼4大處理原則 不可隨意亂動以免留下後遺症
不少人以為遇到脫臼,只要像電影裡演的一樣,自己喬回去就沒事了。不過,台中光田醫院骨科醫師嚴可倫提醒,發生脫臼時,應遵循4大處理原則,包含先固定脫臼部位、就醫檢查及復位、進行局部冰敷、關節復位後再慢慢恢復活動,以免留下後遺症。▲ 發生脫臼時,應遵循4大處理原則,以免留下後遺症。 (示意圖/Shutterstock)嚴可倫在臉書專頁《有溫度的嘮叨 台中光田骨科 嚴可倫醫師 脊椎關節骨鬆專業 - 骨筋中外》發文指出,當關節遇到外力撞擊或拉扯時,就有可能會發生脫臼,如果沒有及時做適當處理,不僅會感到劇痛難耐,還可能留下後遺症。對此,嚴可倫整理出脫臼的4大處理原則:一、固定脫臼部位:發生脫臼時,關節四周的肌肉、韌帶、神經組織等,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若是隨意移動或是自行復位,可能造成二度傷害,所以千萬不要亂動,盡量保持原先姿勢,先將枕頭或夾板用繃帶把患處加以固定,或以另一隻手保護受傷的手,限制關節活動,再盡速就醫檢查。二、就醫檢查及復位:發生脫臼後,應盡速就醫檢查,醫師會透過X光來判斷脫臼的情形,以及確認是否傷及骨頭(如骨折),若是一般脫臼,醫師可依照其專業評估下進行復位與固定,讓骨骼盡早回到原有的關節位置,以免關節周圍軟組織卡住,若神經血管受壓迫過久,則可能需要手術治療,恢復期較久。三、進行局部冰敷:脫臼後可能出現疼痛腫脹的情形,這時可以在患部進行局部冰敷,使微血管收縮,減少疼痛及局部發炎反應,切忌受傷後暫時不要按摩和熱敷患部,以免加重組織損傷程度,造成二度傷害。四、慢慢恢復活動:脫臼的關節復位後,雖然症狀會大幅緩解,但仍然需要一段時間復原,讓損傷的關節與韌帶重新癒合,因此治療後也必須避免過度活動,可以採取「可忍受的小幅度運動」,再慢慢加強活動幅度,同時也要注意是否仍有其他異常的疼痛或後遺症。延伸閱讀喝「這種咖啡」腰圍直接瘦6公分!絕對不是超難喝的黑咖啡,這麼好喝還能瘦,太沒天理了吧!超簡單又自然的方式,才幾個晚上,就能幫你消除討厭又煩人的痣!吃對油脂才有「易瘦體質」!每天一匙降血壓、改善血流、減少罹癌率|每日健康 Health
男子以網咖為家 他50小時沒起來過「店員查看竟往生了」
隨著家裡擁有電競電腦、家用遊戲機的情況變得越來越普遍,網咖的客群也正逐漸縮小,業者紛紛將原來的網咖轉型成住宿網咖等複合式的經營型態,來應對時代變遷,不過久坐不只易堆積脂肪發胖,還可能影響心臟、糖尿病或使罹癌率大增,嚴重的話甚至可能猝死。醫師指出,大量血塊堵到肺臟真的會發生猝死。(圖/截自《醫師好辣》YouTube)心臟科醫師甘宗本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一名50歲男子以網咖為家,連續數日泡網咖,50個小時「都沒有站起來過」,當店員發現不對勁上前查看時,發現男子沒了氣息「往生了」,對此,甘宗本就直指,久坐的下場嚴重,當大量血塊堵到肺臟真的會發生猝死情況「你連呼救的力氣都沒有」,推測這名男子應為長時間坐著,導致「深部靜脈血栓」堵住心臟或肺臟而猝死。甘宗本也提醒國人要正視久坐所帶來的危害並藉此呼籲,假日別久坐,要起身走動,另外多補充水分、稀釋血液,也能避免血栓形成。另外,《今健康》也引述國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釗監的說法,血栓可分為靜脈血栓及動脈血栓,無論哪一種都會對健康造成影響,「血管塞到哪,身體就有可能壞到哪。」其中長時間久坐、久站,又沒喝水、處於不動狀態的族群,即容易出現血流異常而引發血栓的風險。中山附醫心臟內科醫師蕭文智也該院網站發布衛教資訊,「深層靜脈栓塞」除了造成患肢腫脹不適,最可怕的是肢端的靜脈血栓可能經由血液匯流至右心,進而導致肺部血栓形成,而大塊且急性的肺栓塞恐引起呼吸衰竭及心因性休克,甚至會致命。蕭文智還表示,若深層靜脈栓塞一旦發生,恐會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品質,也潛藏致命危機,呼籲務必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特別是高風險族群,應避免久坐、要多喝水,才能降低深層靜脈栓塞的風險。
台灣飲食重油重鹹!最新癌症發生率報告 大腸癌連15年穩坐癌症之首
台灣普遍重油、重鹹的飲食習慣,再加上外食文化興盛,常對國人身體健康帶來負擔,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國健署)近日公布最新的癌症發生率報告,大腸癌連續15年穩坐癌症之首,專家警告,大腸癌在今年的罹患率可能會有彈跳式成長。營養學博士吳映蓉就多次在媒體上表示:「大腸癌是吃出來的!」她曾在《聚焦2.0》節目上提及,有研究發現吃越油越容易罹患大腸癌,自己的女性親戚特愛吃梅干扣肉,已經到天天必吃的程度,而且一定會撈油湯拌飯,吳映蓉指出,梅干扣肉又油又鹹,果然,該名長輩因便祕多日就醫時被檢查出大腸癌第2期,半年後,她的先生同樣也確診,推測是相同飲食習慣所致。另外,吳映蓉也直言,路邊小吃攤若沒定期的更換鍋油,鍋油裡面的劣變物質就會變得非常多,「對身體的傷害非常大」,且油炸時會產生終端醣化產物(AGEs)這東西到身體裡面,等於是一把鑰匙開啟慢性發炎的鎖,所以高油、油炸這樣的飲食,會讓身體慢性發炎反應持續地發生,最終導致癌症。另外,營養師余朱青也在臉書上撰文提到,預防大腸癌應該從日常飲食中開始下手,除了避免攝取過多加工、高糖、高脂肪的食品外,可以多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的新鮮蔬果,不僅可以促進排便、幫助腸道蠕動,同時還能降低食物因待在腸道過久,而產生變質的機率。國健署「癌症登記報告」中顯示,109年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979人,平均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癌,由於初期並無明顯症狀,常常要等到身體發生警訊時才為時已晚,國健署表示,要預防癌症的最好辦法,除健康的生活作息外,也要定期做癌症篩檢,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阻斷變異細胞發展成癌細胞,大幅減少死亡率。為了降低國人罹癌率及死亡率,中央健康保險署與國健署攜手推動「全民健康保險癌症治療品質改善計畫」,建立從篩檢、追蹤到確診的完整機制;透過醫療院所共同合作,針對大腸癌、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及肺癌五項癌症篩檢結果為疑似異常之個案,主動向民眾進行健康指導及說明後續檢查相關注意事項,並依民眾就醫意願協助妥適安排,完成進一步就醫診斷。
大腸直腸癌年輕化! 提早進行「個人化篩檢」預防
我國兒童過重肥胖盛行率逐年攀升,恐成為年輕大腸候選人!美國研究發現,年輕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比例顯著上升,而且世界各國皆有此趨勢。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率領團隊於《健康智慧生活圈》直播節目談討,發現及早篩檢大腸癌可降低發生率,針對年輕大腸癌篩檢提供精準效益實證評估,藉由糞便潛血檢查濃度,可使原有「族群式大腸癌防治」策略走向「個人智慧精準大腸直腸癌防治」,達到智慧精準健康疾病防治。台大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邱瀚模表示,探討年輕大腸直腸癌主題時,通常會與人類發展指數一起評估;人類發展指數越高,代表經濟水準較好,醫療可近性、醫療品質通常較佳,因此癌症的治療效果應該較高。但值得注意的是,人類發展指數越高,大腸直腸癌發生率也越高;代表已開發國家的「生活習慣」與「飲食西化」是罹癌的重要原因(Arnold M, et al. Gut 2017;66:683–691.)。台灣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也高於鄰近人類發展指數相近的亞洲國家。無論性別與國別 50歲以下罹癌率顯著增加2017年美國研究發現,年輕大腸直腸癌增加趨勢十分明顯;不論結腸或直腸,50歲以下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呈現上升趨勢,且不論性別都有類似的趨勢。而且 1960年後出生的世代觀察到明顯的上升趨勢,世界各國也觀察到類似的情形(Siegel RL et al. JNCI 2017;109(8):djw322.)。根據10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男性大腸癌的發生率比女性高出1.5倍。台大公衛團隊過去曾跟韓國、日本、香港等亞太地區國家進行大腸癌研究,發現無論性別,40至49歲大腸癌比例皆明顯增加,尤其男性大腸癌增加幅度最為明顯(Sung JJ, Chiu HM 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19)。而且大腸癌發生率在1965年後出生世代持續上升(Murphy CC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18;155:1716–1719),原因包括:肥胖/身體質量指數/代謝症候群兒童時期暴露抗生素和食物鏈中抗生素(改變腸道菌叢)食品業工業化引入化學物質或食品(促使腫瘤形成、改變腸道菌叢)發炎/異位性體質環境輻射或其他環境暴露(區域性)一項研究針對430位小於50歲的族群,進行大腸癌回溯性研究,結果發現26%人的一等親有結直腸癌,10%有基因錯配修復問題,315人有做生殖系基因定序,檢查出林奇氏症候群(Lynch syndrome,亦稱「遺傳性非息肉症大腸直腸癌(HNPCC))、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之基因異常等,有生殖細胞系突變85人中只有43人表示其一等親有大腸癌。因此,小於50歲大腸癌中有20%具有生殖系基因突變,建議對於所有早發性結直腸癌患者,提供基因諮詢與癌症檢驗(Stoffel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20;158:341–353),以利及早發現疾患。邱瀚模指出,大腸癌之新興風險因數,亞洲肥胖族群增加幅度快,台灣肥胖人口比例約占6至7%,男童占8%,女童占4%,而且男童逾25%過重,女童也有超過15%過重,這些兒童未來恐會成為年輕大腸癌候選人。除了罹癌危險因數,下修篩檢年齡層也是亟待討論。(Hoffman SJ et al. BMJ 2019;365:l2231)。多國下修篩檢年齡 台灣糞便潛血檢測演進為了及早防癌,多國指引已下修篩檢起始年齡,美國多專科醫學會特別小組(USMSTF)於2012年建議45-75歲成人、40歲成人有結直腸癌家族史(或於該家族成員診斷結直腸癌年齡之10歲以前)參加篩檢。2021年,美國胃腸病學院和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針對45-49歲成人增加有條件篩檢建議。美國一項研究利用電腦模擬進行成本效益分析,以1990至1994年族群作為參考組,發現現今族群大腸癌風險為過去1.54倍,因此,45歲開始篩檢這項措施可符合成本效益(Ladabaum U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19;157:137-148.)。台北醫學大學癌症轉譯研究中心陳立昇教授表示,台灣在檢測技術從「糞便潛血化學法」演進到「糞便潛血免疫法」,已經成為國際上先進的偵測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在敏感性和精確性方面優於過去的化學法,並且顯示大腸癌死亡率有下降趨勢。「三段五級」策略 各世代精準防治大腸癌 台大公衛團隊過去利用基隆、台南整合式篩檢資料研究發現,45歲開始篩檢族群相較50歲開始篩檢大腸癌發生率低22%,這項實證資料表達提早篩檢具有預防效益(Chiu HM, Chen HH et al. Digestive Disease Week 2023, Chicago, US)。建議下列2族群提早篩檢:50至75歲:戰後嬰兒潮及部分X世代45至49歲:這類族群為社會主要人力,一旦罹癌可能影響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損失(As of the population in Dec 2021)。▲▼X世代與戰後嬰兒潮世代,提早進行大腸癌篩檢,具有預防效益。(圖/台大公衛團隊提供)陳立昇表示,X世代和嬰兒潮世代人數眾多,為了確保這2個世代能夠在初段和次段預防方面做好防治工作,除了建議參加糞便潛血檢測,也需要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的「三段五級」工程,根據不同階段制定策略,以實現精準健康的防治目標。初段預防:側重於改善生活方式,包括轉向植物性飲食、增加運動,以及促進整體健康。這些改變對每個年齡層都至關重要,透過預防老年罹患大腸直腸癌,以免耗費國家龐大資源並影響人民的生活品質。次段預防:針對50歲以上、未滿75歲民眾,國健署補助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若檢查結果呈現異常,應進一步進行大腸鏡檢查。末段預防:台灣的全民健保體系在三段預防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當疾病出現時,體系能夠提供新型治療方法,如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以照顧各個年齡層的患者。健康智慧生活圈線上直播–智慧精準健康疾病防治-登革熱及大腸癌應用
65歲婦無不適「竟罹膽囊癌」 醫示警5狀況:機率很高
肝臟和胰臟都是「沉默的器官」,等到發現問題時,通常都來不及了。曾有一名65歲婦人,平常沒有任何不適,但右上腹部偶爾會有點疼痛,直到某天上吐下瀉掛急診,檢查發現膽囊有腫瘤,而且已經轉移。胃腸肝膽科醫師林相宏在臉書專頁指出,膽囊癌是無聲的殺手,凡是腫瘤牽扯到「肝、膽、胰臟」,往往都沒有什麼症狀,早期不容易發現和診斷。有一名65歲婦人,平時身體沒有什麼不舒服,頂多右上腹部有時會感到疼痛,持續了好一段時間,但因為不是常常發生,也不是很痛,就沒有太在意。不料,婦人某天突然上吐下瀉,情況嚴重到掛急診,結果斷層掃描一掃不得了,赫然發現膽囊有腫瘤,更不幸的是淋巴、肝臟、腹膜都已經轉移,家屬和病患到現在還是不敢相信。膽囊和肝臟是沉默的器官。(圖/翻攝自胰臟醫師 林相宏 禾馨民權內科診所臉書)那麼要如何預防膽囊癌?林相宏提醒,80%膽囊癌的患者都有膽結石,但是膽結石是常見的疾病,膽囊癌則是罕見的疾病,只有小於1%的膽結石會演變成膽囊癌,所以不是所有膽結石患者都需摘除膽囊。不過要注意,如果膽囊慢性發炎,或是大於3公分,就會增加罹患膽囊癌的機率。另外,膽囊息肉若大於1公分,建議要預防性摘除,預防膽囊癌。婦人檢查發現膽囊有腫瘤,而且已經轉移。(圖/翻攝自胰臟醫師 林相宏 禾馨民權內科診所臉書)林相宏透露,有以下5種狀況,罹膽囊癌機率很高:1、家族史,上升5倍風險2、抽菸3、女性,罹癌率是男性3至4倍4、肥胖 5、老年,多數膽囊癌年紀超過65歲因為膽囊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大部分被誤診為「膽結石」或「慢性膽囊炎」治療,假如發現有食慾不振、噁心、持續右上腹痛、體重下降、黃疸、腹部腫塊,要特別注意。不過往往已經晚期,所以要預防膽囊癌,有相關危險因子,就要定期接受檢查。
國衛院研發免疫治療候選藥物 可吞噬腫瘤「適用多種癌症」
癌症盤據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已40年,國人罹癌率逐年攀升,傳統的手術治療僅能治療罹患局部腫瘤的病人,化學療法和放射線療法附帶許多不良副作用,癌細胞因持續基因突變產生抗藥性,並改變腫瘤微環境逃脫免疫系統監控,又讓標靶治療的效果打折。近年來針對正常細胞與癌細胞內外免疫機制的研究愈發清晰,利用調整腫瘤微環境強化免疫系統進而消滅癌細胞的免疫療法,是目前治療癌症更有針對性且有效的新興療法。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與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共同組成的新藥研發團隊利用CD47-SIRPα axis作為標靶,成功開發新型強效口服用之小分子isoQC抑制劑,這類新型的isoQC抑制劑可以有效的抑制isoQC的酵素活性,進而減少腫瘤細胞表面上CD47與SIRPα的結合,增強巨噬細胞對癌細胞的吞噬作用進而達到治療癌症的效果,是適用多種癌症免疫治療的候選口服藥物。CD47是一種位於細胞表面的蛋白質,廣泛表現於正常細胞與癌細胞,當CD47與巨噬細胞表面的信號調節蛋白α (Signal regulatory protein α,SIRPα)結合,就會向巨噬細胞傳達『別吃我』的信號,用來當作一個免疫檢查點抑制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在過去的研究發現CD47廣泛在各種癌細胞表面大量表現,因此也被認為是癌細胞躲避免疫系統的一個關鍵。而麩酸胺環化同工酶(glutaminyl cyclase isoenzyme,isoQC)是CD47與SIRPα結合的重要調節因子,因此透過調控isoQC的作用就可調節巨噬細胞對癌細胞的吞噬作用。DBPR22998是由本研發團隊所開發的一個口服用的小分子isoQC抑制劑,已經證實對isoQC具有很強的抑制效果,並且在多種具有CD47高表現的腫瘤細胞株可以有效的抑制CD47與SIRPα-Fc蛋白質的相互作用。DBPR22998在人類monocyte-derived巨噬细胞中證實具有抗體依賴性細胞吞噬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ular phagocytosis)。在不同的固態腫瘤以及血液腫瘤動物模式實驗中證實DBPR22998與治療性抗體合併使用可以有效的增強抗腫瘤藥效。目前已有利用CD47單株抗體的癌症治療方式,然而CD47單株抗體會與正常細胞結合,因此需要高劑量才能抑制腫瘤細胞,然而高劑量的 CD47單株抗體會抑制紅血球細胞上的「別吃我」信號,促使巨噬細胞吞噬紅血球並引起貧血症。小分子isoQC 抑制劑不會引起紅血球細胞減少或血小板減少症,因此這類藥物避免了CD47單株抗體治療潛在的副作用以及風險,在癌症免疫治療上顯得更加的安全。此外isoQC 抑制劑可以製成口服藥物,製造方法相對較簡單而且成本較低。DBPR22998為癌症免疫治療領域首創之新穎、口服用的小分子候選藥物,適用於多種癌症治療,除了可以促進巨噬細胞吞噬腫瘤的吞噬效應,增加癌症治療的效果,在動物實驗中還延長了有腫瘤小鼠的整體平均生存時間,而且副作用較低,與單株抗體標靶藥物或免疫檢查點抗體藥物合併使用,可以治療容易復發且耐藥性高之癌症病患。DBPR22998已獲得美國、中華民國、日本、韓國、中國以及澳洲之專利核准,目前對於DBPR22998所進行之研究尚屬臨床前試驗階段(pre-clinical stage),期待與國內外生技產業進行技術移轉或產學合作共同推動臨床試驗,進而帶動生技新藥產業的成長及國際競爭力。
揭秘「mRNA疫苗」有害人類免疫系統? 專家:沒足夠證據
近期一份論文指出,mRNA疫苗竟會侵害人類先天免疫系統與免疫記憶功能,這意味著人體保護力將大幅下降,病毒更容易找上門。不過,根據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詢問包括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兒童感染症專家邱政洵,台灣免疫暨腫瘤學會理事長張文震等專家,均指出這份論文在mRNA疫苗及免疫力間「無法確立因果關係」,證據也相當不足,而過去mRNA技術也曾用在其他疫苗或藥物開發,但截至目前,也沒有任何證據指出受試者罹癌率增加。人體存在先天免疫系統、後天免疫系統兩種防禦機制,且2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其中,後天免疫系統中的T細胞與B細胞扮演抗敵要角,當病毒入侵體內並遭到感染後,細胞隨後會產生「免疫記憶」預防重複感染,免疫系統也可以在下次行動中更快速啟動。另外,先天免疫系統的機制非常簡單,就像是一道可以阻止病毒進入體內的屏障,是人類的最佳守門員。然而,當人體遭到病毒入侵時,受到感染的細胞會分泌干擾素,進一步「觸發」免疫系統開始工作,發揮對抗病毒的作用。干擾素分為3大類別,其中I型干擾素是最重要的干擾素,可防止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癌症。據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一項研究發現,mRNA疫苗會破壞「I型干擾素」訊號傳遞。科學家表示,施打疫苗之所以可以減輕病狀,很可能是因為干擾素作用減少,以至於沒有「觸發」抵抗訊號,長期已往恐會導致更嚴重疾病的發生。不僅如此,科學家擔憂,先天免疫系統屏障變得脆弱,也間接導致後天性免疫T細胞、B細胞跟著減弱。此外,荷蘭科學家表示,在接種疫苗過後的幾週內,T細胞活性降低、發炎反應增加,代表著人們的免疫系統可能面臨「故障」的危機。嘉義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林靖麒向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明,MIT這篇論文主要整理了各文獻中所報告的疫苗副作用,再利用美國的VAERS(疫苗副作用通報系統)進行數據分析,分析結果顯示文獻中的副作用與美國通報的VAERS吻合。這篇研究同時引用其他基礎免疫學研究,試圖說明這些副作用都是mRNA疫苗影響免疫系統造成。但是,一來數據來源未經過醫師診察,不一定能反映真實狀況,再來,此研究的研究方法無法確立疫苗與通報資料之間的因果關係。林靖麒直言,目前接種疫苗已知的風險,短期風險包括過敏、青少年心肌炎、心包膜炎等,長期風險則有待五年、十年後的研究與觀察,才有證據討論。目前的證據看來,大部份民眾是適合且應該施打疫苗的。如果民眾不知道如何評估風險,可以請教家庭醫師。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顧正崙也指出,現階段並無任何證據支持該研究的論述「接種mRNA疫苗會長期影響免疫系統、干擾癌症免疫」。尤其目前全球已有數億人接種疫苗,國際也沒有觀察到接種新冠疫苗增加其他感染症發生率或接種者罹癌率提升的證據。mRNA疫苗也是相對較新的疫苗,需要更多時間觀察,科學必須講求實證,或許在若干年後會有更嚴謹、更新的研究結果可證明其可能性,但這份論文現階段就直接說mRNA疫苗可能長期破壞癌症免疫力,結論下得太快,也無法說服目前的主流科學領域。關於這份MIT論文內容,可參考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此文:https://tfc-taiwan.org.tw/articles/8174或是香港事實查核實驗室此文:https://www.factchecklab.org/20220921/
國內首見!一箭雙鵰癌症治療法 「抑制腫瘤又活化免疫細胞」一次完成
癌症盤據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已40年,國人罹癌率逐年攀升,傳統的手術治療僅能治療罹患局部腫瘤的病人,化學療法和放射線療法雖能殺死快速生長的癌細胞,但卻有許多不良副作用。近年來標靶治療成了癌症新興療法,但癌細胞透過持續地基因突變產生抗藥性,並改變腫瘤微環境進而逃脫免疫系統監控,癌症免疫療法因而誕生。然而,綜觀目前癌症治療方法皆無法同時抑制癌細胞及調節腫瘤免疫微環境,合併使用不同類型的標靶抗癌藥物雖可增強抗癌效應,協同及加成抗腫瘤與免疫調節效應。但因藥物相互作用改變常導致脫靶的副作用,還可能影響藥物吸收與代謝。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新藥研發團隊運用激酶蛋白結構與活性最佳化的策略,成功開發具有高親和力、高度選擇性、低副作用的AXL與MERTK新穎雙重激酶抗癌小分子抑制劑BPR5K230,可雙重抑制AXL與MERTK過度表現,克服專一激酶抗癌藥物的抗藥性問題,並激活免疫反應打擊癌細胞。此藥品目前已申請專利保護。酪胺酸激酶是透過轉移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上的磷酸至蛋白質上的酪胺酸殘基以傳遞訊號。在癌化與惡性進展過程中,因酪胺酸激酶的基因突變或擴大,導致酪胺酸激酶受體(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TK)的蛋白質磷酸化會異常活化,進而促使細胞持續存活、增殖、運動、代謝重整,以及躲過免疫系統的監控。AXL-MERTK的酪胺酸激酶抑制劑(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s)乃是經由雙重抑制RTKs中的AXL與MERTK酪氨酸激酶,以降低腫瘤細胞存活和轉移能力,並促進免疫細胞對腫瘤的作用。國衛院新藥研發團隊運用國衛院生技藥研所專利保護之特有激酶特異性小分子合成化物資料庫和蛋白質晶體結構學的藥物設計產出化合物BPR5K230,可同時抑制AXL與MERTK激酶活性,減少腫瘤中的M2腫瘤相關巨噬細胞,並增加脾臟中的效應T細胞,並具有良好的口服吸收率與體外肝細胞微粒體穩定性。在EGFR突變人源非小細胞肺癌動物模型試驗中,BPR5K230與市售藥物Erlotinib合併使用可克服Erlotinib耐藥性。新穎AXL與MERTK小分子雙重酪胺酸激酶抑制劑為國內首見雙重激酶抗癌抑制劑新藥,目前國內學界和業界均無類似和MERTK與AXL小分子酪氨酸雙重激酶抗癌抑制劑的開發,本技術將能在癌症治療以及癌症免疫調控中有顯著的功效,將創新科學發現轉化為精準癌症療法,未來將積極與國內外大廠技術移轉連結,合作推動臨床試驗,進而帶動國內外生技新藥產業的成長及國際競爭力。
疫情嚴峻「喉嚨痛」好緊張 醫示警「有這些症狀」可能是咽喉癌作祟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許多人一有喉嚨痛症狀就好緊張,擔心自己是否染疫了。耳鼻喉科醫師提醒,喉嚨痛原因可不只有新冠肺炎一種,如果喉嚨痛持續1到2周未緩解,且合併聲音沙啞、喉嚨有異物感、吞嚥困難,通常可以排除新冠肺炎,而須懷疑是咽喉癌作祟。吸菸喝酒罹癌率高振興醫院耳鼻喉部醫師張智惠表示,新冠病毒和一般感冒的症狀很類似,的確很難區別,當病毒侵犯到鼻咽部,黏膜水腫發炎,容易出現咳嗽、打噴嚏、喉嚨痛等症狀。那麼民眾如何自我分辨?她舉例,如果早上起床喉嚨痛,通常是環境乾燥導致,如果症狀頻繁出現或持續不減,就要提高警覺。有新冠確診者形容喉嚨劇烈疼痛「有如刀割」,張智惠指出,有些人因為合併鼻涕倒流,咽喉部發炎狀態加劇,只要一點刺激就會水腫,例如咳嗽時會導致聲帶撞擊,不僅「鎖喉」聲音沙啞,還有人說嘗到血的味道,這是因為黏膜破皮、微血管破裂造成。嘉義長庚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徐正明指出,喉嚨痛的原因很多,包括外傷性、感染性、腫瘤性等,其中外傷性最好分辨,例如魚刺卡喉疼痛;感染性喉痛則以病毒感染居多,如果病程超過1周,容易合併細菌感染導致咽喉化膿,可能影響吞嚥功能,通常需要開刀引流。患者發現時多是中晚期緩慢發生的喉嚨痛也不能輕忽!徐正明提醒,有菸、酒、檳榔史的男性,罹患咽喉癌的機率尤其高,但女性也無法豁免,例如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後會長期潛伏在體內,咽喉癌恐悄悄上身。然而咽喉癌不像口腔癌、舌癌容易發現,許多患者發現時已經是中晚期。徐正明指出,病人容易誤以為是感冒久不癒,而忽略了日益明顯的癌兆;如果喉嚨痛持續1到2周未緩解,發現頸部冒出淋巴結,或是出現吞嚥困難、聲音沙啞、喉嚨異物感等症狀,須懷疑是咽喉腫瘤,建議到耳鼻喉科就診,安排內視鏡檢查,經由鼻孔進入,比較不會有噁心感。徐正明說,因為咽喉腫瘤位置較深,容易影響講話、吞嚥功能,有些病人撐到最後不得不全喉摘除,從此需仰賴發聲器說話,現在已有較進步的達文西手術方式,經由口腔進入咽喉,以保存喉嚨為目標,如果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病人的預後將有很大的差異。
破除家族詛咒1/有夠衰!命中注定難逃脫 這些人罹癌率暴增20倍
癌症蟬聯38年國人死因之首,平均每4分31秒就有人罹癌,當周遭越來越多人罹癌時,甚至親友紛紛中鏢時,不禁讓人恐懼「下一個會不會是我?」事實上,若家族基因中有致病性的突變,就會猶如詛咒般一代傳一代,研究發現罹癌機率將暴增20倍!30多歲的黃先生(化名)因為時常昏倒、低血糖而就醫,經診斷後為第一型多發性內分泌腫瘤中的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包括蘋果Apple創辦人賈伯斯、藝人馬如龍都患有神經內分泌腫瘤這個癌症,最後都不幸過世。蘋果創辦人賈伯斯、藝人馬如龍都罹患名為「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癌症,最後不幸辭世。(圖/報系資料庫)收治黃先生的林口長庚一般外科系系主任葉俊男醫師表示,黃先生發病不久之後,弟弟、妹妹也陸續發病。「後來發現黃先生的父親也患病,第一代、第二代都已罹癌,這讓我們懷疑家族有遺傳性癌症,便對黃先生的一對子女進行基因檢測。」葉俊男表示,第一型多發性內分泌腫瘤是MEN1基因突變所導致,基因檢測結果發現黃先生年僅19歲、15歲的兒女同樣帶有突變基因,雖然尚未發病,但目前每半年就要進行抽血、電腦斷層的定期檢查,一發現腫瘤就要及早治療。醫師葉俊男表示,遺傳性癌症基因的致病性是確定的,猶如命中注定。(圖/葉俊男醫師提供)「每個人都有23對染色體,每對染色體中,都從雙親遺傳下來而帶有獨特基因特徵,如果這個神經內分泌腫特徵突變進而會影響DNA修復功能,就容易產生異常細胞而罹癌。」葉俊男說,遺傳性癌症大約佔一些癌症5~10%,雖然機率小,卻確定有罹癌風險。舉例來說,吸菸是許多癌症的危險因子之一,但只能判斷具有相關性,並非吸菸就一定會罹癌,「但若帶有遺傳基因,幾乎就是命中注定罹癌風險高,罹癌機率是一般人的20倍!」吸菸雖是罹患癌症的危險因子之一,但沒有絕對相關,目前無研究證明吸菸一定會罹癌。(圖/報系資料庫)(《周刊王》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戒菸專線:0800-636363)
破除家族詛咒4/超前部署!好萊塢女星切乳 醫:只是降低為一般人的罹癌率
安潔莉娜裘莉發現自己遺傳BRCA1基因的突變之後,便預防性切除乳房、輸卵管及卵巢。中國附醫乳房外科鄭伃書醫師說,就算安潔莉娜裘莉如此「超前部署」,但也不過是將原本85%的乳癌機率,降低到一般人的10%機率,「還是可能會罹癌!」所以還是要定期篩檢追蹤。好萊塢女星安潔莉娜裘莉發現自己遺傳BRCA1基因突變後,選擇預防性切除乳房、輸卵管、卵巢。(圖/Celine提供)常見的遺傳性癌症類型有乳癌、大腸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等,根據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遺傳性癌症的定義是單基因發生致病性突變,例如BRCA1基因、MEN1基因突變等。至於常聽到的癌症家族史,則不屬於遺傳性癌症,可能一部分是先天基因遺傳,同時又與後天環境因子交互作用而形成,雖然可作為罹癌的危險因子,但較不確定,風險也相對較低。每個人都有23對染色體,其中都有遺傳自雙親的獨特特徵,但有缺陷也不代表一定會致病,須由醫師進一步判斷。(圖/123RF)不過,安潔莉娜裘莉的例子依舊影響許多乳癌患者的決定,鄭伃書說,臨床上有一些乳癌患者原本不需要切除乳房,但因為恐懼復發,所以希望進一步做乳房全切手術。「站在醫師的角度,實在很難告訴患者不需要全切,這時候就可以建議她做一下基因檢測,從科學數據上來分析是否需要。」鄭伃書說,這也是精準醫學的好處,可以減少患者不必要的恐懼。林口長庚一般外科系系主任葉俊男醫師說表示,基因檢測能了解自身健康風險,如果確認有遺傳性基因,可以提早預防或是安排相關保險與財務規劃,但就算確認不具遺傳性癌症基因,也不能掉以輕心,畢竟一個人罹癌除了先天基因的因素之外,後天的環境、飲食習慣也都極為相關,所以仍然需要定期篩檢、健檢。基因檢測無異常者,並不代表一定健康,還是要靠運動等良好生活習慣,來降低罹癌風險。(圖/林士傑攝)
今晚我想來點宵夜?醫揭睡前進食「驚人後果」 吃飽秒睡罹癌率狂飆
現代人的作息改變,經常在公司加班到深夜,回家後終於放鬆身心,這時難免會嘴饞或肚子餓,想叫外送吃宵夜,但是不少人擔心睡前進食會影響健康,又怕發胖、消化不良,每次都要天人交戰好幾回。對此,台灣減重教父邱正宏以2個角度分析「吃宵夜」是否會造成人體負擔,沒想到竟有驚人發現。邱正宏醫師在YouTube頻道指出,2020年一項最新研究中,將82名要減重的女性分為2組,第1組的晚餐時間設定在7點至7點半之間,第2組則是必須在10點半至11點吃完,經過12週後發現,2組的體重都有下降,不過晚餐較早吃的組別中,體重及三酸甘油脂明顯下降,腰圍也縮小更多。邱正宏分享國際癌症期刊的一篇研究,若是吃完晚餐後2小時再去睡覺,男性罹患攝護腺癌發生率可下降26%,女性罹患乳癌機率也下滑16%;此外,2018年大陸一項研究發現,若是吃飽後3小時內就睡覺、飯後沒有走路散步,或是睡覺時間超過9小時,以上3種情況都可能使罹患大腸癌的機率增加。綜合上述研究,邱正宏醫師指出,如果是想要力行減肥計畫,「晚餐早點吃」似乎能獲得更好的效果,因人體的副交感神經越晚會越旺盛,消化吸收量也會跟著增加;至於站在健康的角度來看,晚餐吃飽最好要等待2個小時,讓體內消化後再去睡覺,不僅可以降低罹癌的機率,也能使身體變得比較健康。
喝酒臉紅竟是「基因缺陷」 醫曝1件事讓罹癌率暴增!
你喝酒後會臉紅嗎?有些人喝了酒,過一陣子會慢慢臉紅,但有些人喝一點點,就會整張臉漲紅、簡直像豬肝一樣。專業醫師指出,這種人「其實是生病了」,而且若訓練酒量的話,日後罹癌機率會更高!蔡逸姍分享朋友案例,曾在德國喝啤酒造成斷片。(圖/醫師好辣YouTube)皮膚科醫師蔡逸姍在《醫師好辣》中表示,自己曾有位朋友自稱一喝酒就ㄎㄧㄤ掉,所以總是滴酒不沾;一次他與2名同學到德國自助旅行,在坐船時,同學直說「怎麼可以到德國不喝啤酒?」所以他破例開喝,沒想到真的一喝就斷片!返台後,另外2位同學一直罵髒話,原來是因為朋友斷片後吐得滿船都是,害他們必須付賠償費,還被要求在搖晃的船上把嘔吐物清理乾淨。蔡逸姍表示,一喝酒就臉紅的人是基因缺陷。(圖/醫師好辣YouTube)蔡逸姍說,這種一喝酒就臉紅的人其實是生病了,「一個基因的缺陷,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它是一個保護機制。」她表示,喝酒之後,酒精要經過幾個酵素才能被代謝,但這些人是體內缺乏一種叫「ALDH2」的代謝酶,是一種基因的障礙。蔡逸姍指出,一喝酒就臉紅的人若訓練酒量,會讓日後罹癌率爆增。(圖/醫師好辣YouTube)蔡逸姍表示,這種人如果以為只要「訓練酒量」就好,那日後罹患癌症的機率會更高!她也呼籲大家,不要再欺負那些一喝酒臉就漲紅的人,因為這是他們身體的保護機制,警告他們不能喝酒。
中秋假期小酌 研究顯示仍傷害健康
中秋節到了,親朋好友難免小酌一下,北市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精神科醫師郭彥君表示,2018年著名的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發布一項重要的酒精研究,在調查了全球195個國家,從1999年到2016年之間酒精攝取量對健康的影響之後,發現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小酌也有害身體健康』。當你喝越多酒,死亡風險也隨之攀升,尤其是罹癌率也會隨著提高。根據研究結論發現,最不會造成健康受損的飲酒量,是『零』。喝酒除了傷肝傷胃,長期喝酒還會導致賀爾蒙失調,男性勃起障礙、女性不孕,影響家庭幸福。更常被忽略的是,喝酒會影響大腦。郭彥君醫師說,許多長期飲酒的患者常表示『上班記不住老闆交代的事情,影響工作表現』,這就是酒精對大腦的記憶造成傷害的具體表現。酒癮病人的家屬常常問『為什麼他就是停不下來?』、『為什麼他無法靠自己的意志力戒酒?』。郭彥君說,研究發現酒癮是個慢性的腦部疾病,就和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沒照顧好就很容易復發。酒癮病人和常喝酒的人不同之處在於『失去控制』。常常一喝,就停不下來、煞不了車。花了很多時間在找酒、喝酒、退酒,逐漸影響到他的工作、家庭,如果發現一個人喝酒喝到吐血、胃潰瘍、胰臟炎、肝硬化等,明知道喝酒已經傷害健康,卻仍持續飲酒,這種狀況下,也要考慮病人是不是有酒癮問題。如果發現朋友酒後步態不穩、口齒不清時,請收起嬉鬧的態度,千萬不要再勸酒,郭彥君說,俗稱的酒醉其實是輕微酒精中毒,而酒醉者的胃裡仍有許多未消化吸收的酒精,換句話說酒精中毒的狀況還會持續,所以若有朋友酒後陷入昏迷時,應讓酒醉者保持坐姿較為安全,以免躺著可能會被嘔吐物噎死。提醒您:禁止酒駕,未滿十八歲禁止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