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六家電影院結業,香港電影產業「寒冬」來了嗎?
- Author, 李雨夢
- Role, BBC中文記者
位於香港九龍城廣場的影藝戲院營運在8月26日結束營業,營業的最後一晚,電影院以《九龍城寨之圍城》告別答謝場作結,不少影迷特地前來,全院滿座。這是香港在2024年這一年裏面,第六間結業的電影院。
另外五間結業的電影院包括旺角朗豪坊「Cinema City」戲院、總統戲院、MCL海怡戲院、九展星影匯、啟德嘉禾院線,結業的數目約是全港戲院的十分之一。
一些觀眾特地裝扮成為電影裏面的角色,前來與影藝戲院作最後的告別。裝扮成《九龍城寨》中「龍捲風」一角(古天樂飾)的一名觀眾向BBC中文記者表示,得悉這是電影院最後一日營運,難得能夠買到「應援場」的戲飛,故悉心打扮而來,「這套電影看了第三次」。
對於電影院結業的感受,他說就像九龍城寨最後面臨遷拆的局面,「就是留不下來,有些事情就是這樣,也沒有辦法影響那個大趨勢,因為涉及的東西太多,(包括)租金、場地使用、政府的規劃等」。
票房下滑
香港文體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於影藝戲院發出結業公告之後,被問及政府會否有支援措施時,表示不能從一間戲院結業而認定生意不好,又指過去幾年實際上戲院座位數目大致上維持差不多,甚至有所增長,又指近期亦看到有戲院開幕。
根據香港戲院商會網站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8月香港共有58間常規電影院、282張銀幕、合共提供41,898個座位。
新冠疫情期間,香港電影院因防疫措施而被勒令停業,重開後亦需要遵守多項嚴格的防疫規定,2021年「UA院線」突然宣佈在香港的電影院全線結業,電影行業遭到重挫。直到2023年,香港政府才全面放寬防疫措施,惟去年票房仍較疫情前的水平下降25.48%。
嶺南大學視覺研究系助理教授譚以諾接受BBC中文訪問時指,電影院的營運收入主要是票房以及票房以外的收入,而票房以外收入又以爆谷及小食部為主。譚以諾指,過往票房有9成都以荷里活電影為主,而疫情後荷里活(好萊塢)電影的疲弱亦直接導致票房的收入減少,「不只香港,全球都很差,未能持續每個季度都有大賣的電影,很多票房都未必能到一億。」
根據香港票房有限公司公布2024年上半年度的票房數字,中西票房總收入約港幣6.4億,較去年同期的7.7億下跌逾17%。在整體表現上,累積票房只有《九龍城寨之圍城》破一億,但整體香港電影票房比非香港電影高,五大排名中其他四部都超過2,000萬票房;而荷里活電影排名最高的《沙丘瀚戰︰第二章》、《哥斯拉X金剛︰新帝國》 票房分別是3,500萬和2,500萬。2024年暑假檔期總收入為港幣2.7億,較去年同期的3.3億下跌約18.22%。
2023年,香港全年票房收入約14億,香港票房有限公司公布數據的時候,稱這個數字是倒退回到2011年時期的水平。與疫情前2019年的19億相比下跌25.48%。香港票房有限公司稱該年電影業票房收入「非常不理想」,認為當中涉及的因素包括市民外遊增加、疫情期間拍攝停滯以致戲碼選擇不多、市民消費模式轉變等。
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發言人田啟文接受BBC中文訪問時表示,來到第六間戲院的結業,他已經「沒什麼反應」。早在「UA院線」全線結業期間,他認為已經亮起紅燈。今年4月,位於銅鑼灣、有近六十年歷史的「總統戲院」結業時,田啟文已稱對業界來說是「嚴峻警號」。他在接受BBC中文訪問時指,「總統戲院」是經營者自己的物業,但仍然選擇結業,「其他都可以說是租約問題,但這個是自己地方。」
田啟文說,電影院是反映經濟的「寒暑表」,要探討電影行業的趨勢不能單看電影院或單一電影的走趨,「要看整條生態鏈,因為會影響到行業的盛衰。」他指電影院的座位數目會影響到一套電影回本的情況,「戲院決定了你的回收(成本)有多少,票房收入亦影響了一部電影在海外能賣多少錢,所以結業對我來說是很大件事。」
田啟文亦認為,票房的下滑對香港電影業來說會帶來影響,當中票房的收入會影響投資者開拍一套電影的意欲,觀眾是否入場觀看是關鍵的因素。田啟文說,香港電影過2,000萬票房在今天來說看似是不錯的反應,「但一套電影的製作成本可能已經過一千萬。」
題材窄化
疫情之後,過往被視為「票房保證」的美國荷里活電影表現亦大不如前。
以香港上半年票房計算,除了排名最高的兩部外語電影外,其餘非香港電影的票房均未能過2,000萬票房。而在合共上映的143部電影中,有22部為香港電影,121部為非香港電影。田啟文指,香港電影有基本的觀眾群支持,「香港人都會支持香港電影的,問題是我們夠不夠爭氣。」
除了香港外,荷里活電影在中國大陸亦面對類似的情況。據中國國家電影局數據,2023年電影總票房為549.15億,當中中國國產電影佔比高達83.77%,而票房排名前十名均是國產影片。
田啟文認為,觀眾進場意欲的減少,某程度也跟電影創作與題材上的窄化有關,「觀眾不是不看電影,而是選擇要看什麼電影。」他指無論是香港電影還是外語片,都正在面對題材不夠多元化的樽頸,而且要引起話題討論亦較以往困難,「《九龍城寨》就是因為有話題,所以才成功。歐美也是的,現在沒有一部聽到就會很想看的電影,漫威年代之後已經找不到了。」
消費習慣的改變
譚以諾說,電影及戲院業目前所面對的處境跟整個大環境相關,尤其是近年的移民潮及北上消費模式的轉變,「這個不單是電影業的情況,全港的零售業也受到影響。」近年香港經濟處於疲弱狀態,並且透過消費模式呈現出來,據政府資料顯示,2024年第二季的私人消費開支輕微下降,「中產的消費力亦下降。」
他指以移民潮的數據來看,移民的大都是中產、消費力較高的家庭為主,「家庭在電影票房都是重要的,合家歡電影通常一買就是四張票,同時他們也會購買爆谷、小食。」除了移民潮外,譚以諾認為消費力疲弱、北上消費也是原因之一,「人們都開始探索去大陸的電影院看電影,有些不是香港獨有的電影,在大陸的票價可能便宜一半。」他認為,若以家庭為單位去計算,從香港票房流失的狀況而言,「那個數字是可觀的。」
觀眾梁小姐向BBC中文表示,她仍然喜歡前往電影院看電影,「無論是音響、銀幕的體驗都是不同的,喜歡的電影都會去電影院看兩至三遍。」她認為自疫情之後,愈來愈多人選擇在串流平台上面觀影,但她自己的觀影習慣沒受到太大改變,近一個月已到電影院看了約三、四套電影,但她觀察到實體戲院觀眾的減少, 「比以前少,有時候一場只有兩、三個觀眾。」
另一方面,今年看到接二連三有電影院關閉的消息,亦不免感到唏噓,「有時可能發現家裏附近的電影院都關了,都很可惜,也少了選擇,可能要出去比較熱鬧的地區,例如旺角。」
在連鎖院線工作的蘇女士(化名)告訴BBC中文記者,她在電影院工作了兩年多,也感受到了觀眾數目的變化,「我現在工作的電影院,有時候像死場,可能某些場次只有一至兩個觀眾,有些場次甚至沒有人買票,那麼那一場就會停播。」她指有優惠的日子、周末通常會有較多顧客,但平日的人流則較為稀少,「當然我覺得位置也有關係的,如果是大商場的戲院,怎樣都會有觀眾入場。」
香港戲院商會理事長、英皇影業集團總經理袁彥文今年4月出席「全港戲院日」記者會時,被問及港人北上消費會否對香港票房造成影響的時候,曾經表示兩地的觀影經驗及文化非常不同,認為在香港看電影十分方便,強調對香港電影院的未來抱持樂觀態度,認為香港有其自身的優勢。
田啟文認為票房下滑涉及不同因素,北上消費只是其中之一,對於電影院來說,營運成本、觀眾對電影的選擇、電影成本等都是相關的因素,除了租金外,票房收益亦需要跟片主及業主拆帳。他指疫情之後的習慣將整個電影的生態改變,「晚上食肆很早關門,之前不能外出的時候,人們就習慣了在家裏看串流平台,有些事情習慣了之後很難一時三刻改變。 」
以往香港的電影院大多會設有午夜場及子夜場,惟疫情後夜間經濟復蘇情況不似預期,去年香港政府推出「香港夜繽紛」系列活動,部分戲院亦響應推動夜場票價優惠,例如百老匯戲院就曾推出晚上9時後港幣50元、午夜場港幣35元等優惠。當時《星島日報》曾報導多個午夜場場次出現零人次購票的情況,另外亦有市民在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完場後需「趕尾班車」,故優惠的吸引力不大。
電影院的自救?
香港電影院數目的跌幅,早在疫情之前已經發生。
高峰時期,香港電影院的數目在1993年有119間,座位數目高達121,885個。翻查資料,自1993年後電影院及座位的數目基本上呈下降趨勢,但2022年後有稍微上升。相較高峰時期,如今電影院數目下降約51%。
為了鼓勵觀眾於疫情後重返電影院看電影,在政府資助下,香港戲院商會分別於2023年及2024年舉辦了「全港戲院日」,當日全港電影院所有電影的票價為港幣30元,分別錄得22.2萬及20.3萬入場人次。
譚以諾認為,「全港戲院日」為一次性活動,屬於直接資助性質,而且難以帶來長期效果。在電影產業方面,他指政府過往多在製作的層面提供資助,但在放映部分則較難進行,「救(電影院)是很長遠的工作,這牽涉到消費者選擇是否用這種形式去消費,不單要做好放映,也要做好觀眾的部分。」
長遠而言,他認為應該做好電影文化的推廣,培養下一代的觀眾去消費。譚以諾指亦可參考一些外國的電影政策,例如法國會對電影院進行一些稅務減免的政策、舉辦教育活動或特別活動會獲得資助等。
被稱為「全港最貴租」、位處旺角朗豪坊的「Cinema City」戲院今年7月約滿結業後,隨即由百老匯院線接手,譚以諾認為,現在各大連鎖電影院,包括百老匯院線、MCL院線、嘉禾院線、英皇院線等仍然在營運中,「目前來看,似乎是個別院商比較支撐不住,這一波情況未必很差,而香港票房的疲弱已不是近年才發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