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人類大腦認知的六大迷思和誤區
人類大腦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先進和複雜的器官,雖然數百年來人們試圖研究和揭開人腦之謎,但我們對它的了解仍然有限。
正因為如此,人們對大腦仍存在種種迷思和誤區。BBC在這裏為你梳理有關人腦認知所存在的六大迷思。
迷思之一:人類只使用10%的大腦
一直以來,人們相信這樣的說法:我們只使用了大腦的10%。言外之意是,人腦仍有90%的巨大潛力等待開發。但如果用MRI掃描一下人腦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推翻這一理論。
科學家已經證明,我們絶不只僅使用10%的大腦容量,就連說話這樣最簡單的任務都需要使用10%以上的大腦。
這一誤區可能是源自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908年的經典著作《人的能量》(The Energies of Men)一書。
在書中,詹姆斯表示人類只使用了大腦很小的一部分,但他並未給出具體的百分比。
另外一種解釋可能是,大腦中的神經元(灰質)為大腦提供處理能力,每10個腦細胞中只有1個。
而大腦的其他細胞則為神經膠質細胞(glial cells),也叫白質(white matter)。它們的作用是為神經元提供營養,因此具有支持作用。但它們不具備任何處理能力。
所以,那種覺得或許人類可能訓練神經膠質細胞並令其發揮像神經元一樣功能的想法完全是幻想。
謎思之二:睡夢中可以學習語言
如果你幻想著在睡夢中就可以熟料掌握一門外語,恐怕是癡人說夢。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
1956年查理·西蒙(Charles Simon)和威廉·埃蒙斯(William Emmons)曾作過一項有關試驗,但這一試驗一直存有爭議,後來也沒有發現任何證據來支持這一理論,即可以在睡夢中學習語言。但這一說法可能就此形成。
2014年, 托馬斯·施賴納(Thomas Schreiner)和比約恩·拉什(Bjorn Rasch)兩人做了另外一項試驗。
他們讓一些人在慢波睡眠以及主動和被動清醒時聽荷蘭語詞匯。在隨後的外語課堂中顯示,這些人記憶這些單詞的能力略微有所改進,僅此而已。它並不能讓人熟練掌握一門外語。
迷思之三:聽莫扎特音樂可以改善兒童智力
這種所謂莫扎特效應是從1991年美國加州大學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演變而來的。
該論文詳細記述了對36名學生的研究。在讓他們進行一項任務之前,先聽10分鐘的莫扎特音樂,結果顯示這組人在隨後的智能技能測試中表現更好。
其實,該試驗的規模非常小,而且沒有任何兒童參加。卻由此應運而生了一大批產品,向有孩子的父母宣傳音樂如何能增加孩子的智商。
2010年,綜合多項研究的一次大規模分析顯示,聽音樂對大腦分析圖形能力可能有短期的影響,但沒有證據支持對長期智商的影響。
迷思之四:左腦型還是右腦型?
無論你覺得自己是左腦邏輯型的還是右腦直覺型,恐怕你都要失望了,因為這種說法本身就是一個迷思。
當然,大腦的確有一些分工,比如,語言主要是由左側大腦來控制。但是,語言交流、重音及音調又是由大腦右側來控制。因此,即使簡單的對話也需要調動大腦左右兩邊的功能來共同協調。
美國猶他大學做了一項試驗。他們讓1000多名試驗者做一些小事情,同時對他們左右大腦的7266不同區域進行掃描,但是沒有發現任何明確的證據顯示參與者到底是左腦還是右腦為主導。
作為人類,我們傾向於把事物或人分門別類,以幫助我們組織和理解未知事物。正是這種人類特性可能是讓這種迷思根深蒂固,如此流行的原因。
迷思之五:酒精殺死腦細胞
醉酒可以使大量腦細胞死亡,你對這種說法可能並不陌生吧。但好消息是這種看法並非真實。
延森(Grethe Jensen)在1993年的一項研究中,比較了不喝酒的人和酗酒者的神經元標本發現,二者無論在腦細胞數量和密度方面都沒有什麼顯著區別。
但是,研究發現雖然酒精沒有殺死腦細胞,但它卻可能會對腦細胞的行為產生負面影響,改變大腦神經元之間的聯繫,從而影響細胞之間的交流方式。
隨後的進一步研究還發現,即使適量的酒精也會改變成年海馬中新神經元的生成,從而對學習和記憶產生影響。所以,了解了真相之後,喝不喝酒,喝多少你心理應該有譜了吧。
迷思之六:腦損傷永遠是永久性的
我們經常聽人說,腦損傷是永久性的。但大腦之所以神奇是因為在某些情況下並不總是這樣。
大腦受傷後有癒合的可能,當然,這要取決於受傷的部位和嚴重程度等。比如,腦震蕩可能會給大腦功能帶來暫時性干擾,但如果沒有隨後的頭部外傷,大腦可以完全康復。
大腦甚至還可以從更嚴重的創傷中恢復過來。這種現象被稱之為「神經可塑性」。這一過程指的是大腦在經暦象中風這樣嚴重的創傷後,重組功能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