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美國總統大選倒數⋯《日經》:拜登、川普對中立場一致「無論誰當選」對中國貿易戰略無差異

 

2024是全球選舉年,美國將在11月舉行總統大選,前總統川普遭受到槍擊事件、攬年僅39歲的參議員范斯成為副手後,聲勢直線上升,川普恐再度入主白宮、對中國貿易政策持續走強硬態度,此外,近期拜登政府準備先行一步對中國半導體廠商採取更嚴厲制裁措施情況,不論是誰當選,美中貿易戰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以下為《日本經濟新聞》全文報導:

 

美中貿易戰,應瞄準TPP擴大和聯合

 

11月的美國總統選舉,由於6月討論會上拜登總統表現不佳以及上週特朗普前總統遭遇槍擊,使選情變得更加混亂。然而,無論誰當選,對華貿易戰略可能不會有太大差異。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的戴代表和前任的萊特希澤在6月的演講中也互相認可,特朗普和拜登在對中國的看法上是一致的。

 

兩屆政府對華措施的比較

 

從表中可以看出,兩屆政府的主要對華措施在種類上具有高度的連續性和相關性。

 

首先,拜登政府繼續了特朗普前政府依據《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徵收的關稅。今年5月,拜登政府表示將最高稅率從25%提高到電動車(EV)的100%、半導體的50%等。此外,特朗普政府依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對鋼鐵和鋁製品徵收的附加關稅也被保留。


拜登政府在2022年10月後加強的尖端半導體相關出口管制,也是源自特朗普政府時期制定的《出口管理改革法》(ECRA),以及將華為技術公司(Huawei)列入實際禁運對象的“實體清單”(2019年)和適用於半導體相關的《出口管理條例》(EAR)。

 

此外,特朗普政府本來以安全保障為目的的EAR,也因中國在新疆和香港的政治鎮壓而對中國企業適用,這導致了拜登政府設立人權標準的EAR修正案。2022年6月實施的《維吾爾強制勞動防止法》也是特朗普政府時期因強制勞動而活躍起來的中國製品通關禁止措施的延續。

 

然而,在與盟國的合作方針上,拜登政府與特朗普政府有很大不同。拜登政府通過印太經濟框架(IPEF)建立了對華包圍網,在以人權保護為目的的出口管制方面,建立了“出口管制與人權倡議”以及美國與歐盟的“貿易與技術理事會”等合作框架。這些都是特朗普政府未曾實施的措施。

 

儘管有這些不同之處,無論下一任總統是誰,對華強硬姿態不會有大的改變,世貿組織(WTO)規則外的貿易戰鬥將繼續。特別是,如果特朗普當選,他可能會提出萊特希澤在近期著作中提倡的“戰略性脫鉤”,採取更象徵性和激進的措施。

 

對日本的影響

 

以下是美中摩擦持續或加劇對日本的影響的兩點觀察:

 

首先,是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貿易秩序構建的影響。5月的中日韓首腦會談同意加速高質量自由貿易協定(FTA)的談判。然而,如果特朗普再次當選,脫鉤壓力增加,日本在經濟聯繫中國方面將變得困難。如果目標是達成高水平的FTA,會面臨來自中國在半導體等戰略物資方面的壓力,妥協變得困難。

 

其次,WTO體制的維持也會受到影響。WTO的爭端處理小組(Panel)已認定301條款關稅和鋼鐵、鋁製品關稅違反協定,但美國堅決不撤銷,特朗普再當選可能加劇對立。

 

如果美中摩擦再持續四年,日本應與其他中等強國合作,努力維持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自由貿易體制。

 

例如,如果美國對重啟WTO上訴機構持消極態度,志願國家設立的“多邊臨時上訴仲裁安排(MPIA)”應被用來有限地恢復紛爭解決規則。中國也是MPIA的成員,這也可以用來封堵其經濟脅迫。

 

此外,日本作為加拿大等改革派中等強國和歐盟(EU)組成的“渥太華集團”的一員,應積極推動WTO改革。

 

另一方面,儘管美中對立,但雙方在WTO內仍有高度相互依賴性。2022年在新冠病毒疫苗專利保護豁免和漁業補貼協議上達成的共識,表明在應對全球問題上,美中仍能妥協。例如,美中在氣候變化應對方面的合作已達成一致,未來在WTO的“貿易與環境可持續性”議題上建立意義重大的合作,將有助於恢復WTO的談判功能。

 

但是,如果反WTO和反脫碳的特朗普再次當選,這些願景可能難以實現。

 

作為替代WTO的廣域合作“B計劃”,應該專注於2018年底生效的美中不在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的重新審視。

 

例如,在數字貿易規則方面,美國已在WTO和IPEF的談判中採取謹慎態度,首先更新TPP規則將有助於未來達成WTO協議。此外,TPP不僅應擴大締約國數量,還應積極尋求與歐盟和南美南部共同市場(Mercosur)等其他大型經濟圈的合作。

 

 

(圖片來源:拜登臉書、民視新聞、中共新聞網)

 

更多放言報導
台海關係態度不冷不熱⋯川普要台灣支付「保護費」?周永鴻「此類說法不正確」直言:媒體過度渲染
傳接任駐美副代表...民進黨副秘楊懿珊月底要帶黨公職赴美參訪、僅回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