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與熱血:漫畫家艾莉柚的馬拉松創作生活

故事現場:聽他們說創作

青春與熱血:漫畫家艾莉柚的馬拉松創作生活

2023-07-21

採訪撰文/劉佳旻
攝影/陳佩芸

 


以衰小少年、救母心切的貓靈與執掌歷史悠久宮廟的少女展開交織日常與玄幻情節,漫畫家艾莉柚的《貓妖傳》是以妖怪、臺灣宮廟文化等題材為基礎的原創漫畫作品。2021年開始於《CCC追漫台》(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連載後,充滿動態的筆觸與緊湊情節迅速匯集了人氣與知名度。不僅於隔年便推出單行本,同時也獲得第十三屆金漫獎年度漫畫獎。儘管仍在連載中,但已售出日本、法國版權,也展開與手機遊戲公司的異業合作。

 

造訪艾莉柚的工作室,卻與這一切席捲人氣、緊湊進行的態勢不同。她的工作室座落在能看見天際線的靜謐路旁。從舊公寓大門進入,搭著老電梯上樓,素淨的客廳裡有明亮的自然光,安安靜靜。

 

她的人也與筆下充滿性格張力的人物角色不同,淡定而從容。不過談起漫畫的時候,她偶爾會迸出如同筆下熱血少年的神情,爽朗地大笑。

 

 

從重度讀者成為燒腦作者「如果工作可以是漫畫家就太好了!」

 

成為漫畫家前,她早就是重度漫畫讀者,「我看漫畫的習慣是我媽帶起來的,她看我就看。當時跟她一起租漫畫,看的東西很廣,也看了很多少女漫畫。但後來發現自己更喜歡少年漫畫。」因此,小學時期就已經忍不住手癢開始試著創作。當時網路開始流行,蕃薯藤網站的漫畫館是她第一個發表平台。「那時會有一種『自己在畫連載』的感覺,也真的會有同好匯聚在那邊討論,像是小型的交流平台。」她笑說,後來國高中時期,也嘗試投稿過實體的漫畫雜誌。

 

對艾莉柚而言,踏上成為漫畫家的路並不意外。不過,一路走來也不容易。她淡淡地說,小學五年級時父母離異,同住的母親後來出現了嚴重的精神妄想症,加上弟弟是中度智能障礙者,「當時高中畢業不想再升學,輾轉嘗試過其他各種工作。不過因為家人需照顧,需要有能在家工作的職業。」她說,「當時想,如果工作可以是漫畫家就太好了!」

 

一腳從現實跨入夢想,成為漫畫家的第一步看似順遂。當時由韓國IT企業NHN在日本的子公司NHN Entertainment為智慧型手機設置的免費漫畫小說閱讀平台comico,於2013年在日本上線,並在2014年開始營運臺灣版平台,尋找在地創作者合作;順著這個風勢,她成為comico漫畫平台在臺灣第一批在地創作者,白化症少年與友人們的成長故事《月亮的少年》成為出道作。

 

《月亮的少年》

 

 

從百米衝刺轉換成馬拉松「現在的漫畫產業缺乏『銜接』環節」

 

開始實現夢想後,很快遭遇到現實的衝擊:comico是條漫平台,要求彩色稿件、並且需要每週更新。關於第一次職業連載,艾莉柚說,「開始畫了才明白,連載是一個馬拉松式的工作。」她很快意識到,必須以七天為節奏,進行固定排程:一天完成腳本、一天畫好分鏡並與編輯確認,兩天進行草稿、兩天進行線稿,一天完稿,密集得像是接力賽一樣的排程,週而復始。

 

她從社群同好間,找了兩位朋友擔任填色助手,不同於日本工作室的助手養成有完整的制度,在緊湊的流水線工作中,與助手的磨合也是一大挑戰。

 

「這讓我意識到,漫畫這個產業缺乏『銜接』這樣的經驗環節。」艾莉柚嚴肅地說。和她一樣透過投稿得獎而入行的漫畫家,具有的是傾盡心力完成短篇作品的經驗,「短篇是百米衝刺。但用這種經驗去跑連載的馬拉松,會很容易遭受挫折。因為還沒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體力很快在初期就消耗掉,很多創作者過不去這一關,最後只能離開。」

 

於是,除了七天排程的節奏,她與編輯也建立了「十話休一刊」的原則。對週更漫畫連載來說,這意味著,要連續無週休地工作整整兩個半月,才有一週的休息,「這對我來說已經是很珍貴的休假了。」艾莉柚滿足地說。
 

 

「漫畫家」這個看似夢幻的職業,就是要面對這麼殘酷的現實勞動。當連載了一百六十回、歷時三年多的《月亮的少年》結束時,「我真的整個人是跳起來的程度!」艾莉柚大笑說,「我跳上腳踏車,騎兩、三個小時直衝海邊,幾乎差不多要大叫『我自由了!』」

 

從她大笑的清朗笑聲裡,好像能看到她在腳踏車上奔馳不停的身影――用艾莉柚的話來說,那畫面確實「非常少年漫畫」。
 

《貓妖傳》

 

 

興趣結合工作,不小心過度熱血的少漫精神

 

畫完《月亮的少年》後,艾莉柚開始嘗試畫心目中更本格的少年漫畫。「我很喜歡有張力的畫面、很熱血的東西,會有種視野被開闊起來的感覺。」這樣的想望,就傾注在新作《貓妖傳》裡,這部作品也是她第一次與《CCC追漫台》合作。

 

《貓妖傳》以更洗鍊的線條、採用頁漫形式畫出妖怪附身、鬥法等,在時間與空間上傳達出更豐富的層次,也讓畫面更具戲劇張力。「我喜歡那種排線、運筆上充滿陰陽頓挫的畫風,能展現出深刻的刻劃感、人物的重心與演技表情,這些都是細節。」

 

儘管是熱門的玄怪題材,但艾莉柚坦承自己並不常畫妖怪。「平常畫人的互動比較多,畫妖怪很考驗想像力。」符咒設定、妖怪的型態,都跟《CCC追漫台》的編輯們雙管齊下地蒐集、交流。這次同樣採用助手徵募,並透過線上系統直接互動過稿,在運作節奏上輕快許多。不過,長達七、八年的高密度馬拉松工作,還是導致了職業傷害與健康問題,讓艾莉柚中斷《貓妖傳》連載近半年。
 

 

因為長期坐姿不良、運動不足所致,她有一陣子只要坐下一會兒,腰就痛得不得了。目前也還在進行物理治療。「加上以前連載,為了能畫兩倍的量,常常熬夜通宵。」除了腰部傷害,過度使用眼、手導致的眼部疼痛、手麻問題,也曾經深深困擾她。

 

「興趣結合工作的時候,很容易做到忘我。過度熱血最後燒到健康,就變成要還債了。」她苦笑說。如今,《貓妖傳》已在今年4月復刊連載。

 

 

臺灣IP的價值在於作品的視角與觀點

 

已有作品是跨國授權的臺灣漫畫家,在艾莉柚眼中,一名創作者面對全球市場,「國界」已經不再是最重要因素;即使是鄰近在日本、韓國這樣強勢輸出的國家,臺灣也逐漸走出自己的路。

 

「這十年來,台漫的曝光比起過去已經高很多,臺灣的IP授權也可以清楚觀察到崛起的態勢。」她以自己為例子來說,透過《CCC追漫台》得到不少來自不同領域的關注與媒合機會。不管是海外授權或是異業合作,她幾乎全權交給出版社與《CCC追漫台》。

 

「有些人會誤以為CCC平台或金漫獎這些政府對漫畫的補助,好像創作者就是『接受幫助』的,但我認為不是這樣。」艾莉柚直言,投稿《CCC追漫台》,一樣需要審稿、需要與編輯討論,也會打掉重來。「這些過程,跟商業平台其實沒什麼不同。」她提到,現在《CCC追漫台》平台上,創作者除了有固定稿費之外,人氣高的作品也能接受讀者「斗內」(donate)。

 

對她來說,近年政府對台灣漫畫的扶植與資源投注,對漫畫創作產業整體帶來比較大的資源與空間。「但我覺得這對政府來說,與其說是補助,應該更接近對產業的投資。拿了這些資源跟稿費的創作者,是為了要能更專心創作,並不是為了要討好誰而創作。」

 

因此,不管面對什麼樣的機制或補助,「重點還是回到作品,也就是創作者想要從中帶出什麼樣的價值與觀點。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帶給讀者一些思辨的空間,試著從不同的立場拆解成見,不要輕易貼標籤。」她也淡然地說,這樣的考量或許是來自家庭的影響。

 

「我喜歡客觀地看待事物,希望抱持標籤或成見的人們,能夠站在不同立場多想想。畢竟小時候,因為家人的緣故,也會害怕被貼上標籤。但是如果迴避不談,又像是另一種隱形的標籤。所以我希望能夠用故事說服讀者,去嘗試更多不同的視角來看事情。」

 

從《月亮的少年》到《貓妖傳》,前者觸及白化症歧視與校園霸凌,後者則涉及人類與妖怪的不同世界觀。艾莉柚從作品中彷彿切出許多光譜,沒有絕對好人或壞人的世界,讓不管是溫柔的少年成長故事或是玄秘奇幻的陰謀,都閃現出更多不同的立體度――那似乎格外地接近我們所在的世界。

 

現在,為了健康,她每天出門循著像是秘徑一樣的田間小道散步,作為運動,偶然一轉角,就會看到開滿一片幾乎讓人錯認為是薰衣草的紫花藿香薊。訪談結束後,她帶我們到常散步的田間,下午的陽光曬在飽滿的蒲公英上閃閃發亮,纖密的白色絨毛彷彿風一來就要悠揚散去,一旦真正靠近去吹它,卻又紮實得難以吹散。

 

像是青春遲遲不離去的微溫,也像是少年漫畫裡那種黏著、難以放棄的熱血――兩種看似不同性質,就這樣輕盈盈地,淡然而堅定地共存在漫畫家艾莉柚的身上。
 

 

 

 

 

 

分享:

寫「沒人在乎」的東西,把命案清潔師的「空白」填上—— 《成為怪物以前》作者蕭瑋萱 X 版權經紀人譚光磊

故事現場:聽他們說創作

寫「沒人在乎」的東西,把命案清潔師的「空白」填上—— 《成為怪物以前》作...

2024-10-15

舉頭望OO:周東彥的XR找什麼?

故事現場:聽他們說創作

舉頭望OO:周東彥的XR找什麼?

2024-10-01

抵達現場,把故事說給世界 ——專訪《雪水消融的季節》導演羅苡珊、製片陳詠雙

故事現場:聽他們說創作

抵達現場,把故事說給世界 ——專訪《雪水消融的季節》導演羅苡珊、製片陳詠...

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