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 訂一年送$200 💰


▶ 數位訂閱限時加碼 ◀

讀新聞、享美食、搭 Uber

生活需求一次滿足!



不再提醒

整理包/「當代賈伯斯」的誕生之地!看比爾蓋茲、黃仁勳等科技巨擘功成名就前 竟都出自這些地方

賈伯斯(Steven Paul Jobs)(左),與沃茲尼克(Stephen Gary Wozniak),兩人創造了影響當今世界深遠的蘋果公司。圖/取自網路
賈伯斯(Steven Paul Jobs)(左),與沃茲尼克(Stephen Gary Wozniak),兩人創造了影響當今世界深遠的蘋果公司。圖/取自網路

本文共2905字

經濟日報 新聞部新媒體中心/編輯徐建峰整理

如果家中有一個車庫,你會拿來做什麼?1976年當時年僅21歲賈伯斯(Steven Paul Jobs)與好友,在自家車庫註冊了影響當今世界的科技產品龍頭之一的蘋果公司(APPLE),儘管賈伯斯不幸於2011年離世,卻仍被眾人惦記至今。

不僅如此,世界上還有一群人,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創造出舉世聞名大公司。《經濟日報》整理相關趣聞,帶大家一探對當今世界影響深遠的科技大老最開始的地方吧!

  • 微軟
  • 比爾蓋茲(Bill Gates)(右)和艾倫(Paul Gardner Alle...
    比爾蓋茲(Bill Gates)(右)和艾倫(Paul Gardner Allen),讓微軟公司誕生。圖/取自網路
    1977年便決定從哈佛大學休學,並與朋友艾倫(Paul Gardner Allen),在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一處車庫創立工作室,而這間工作室成為現今鼎鼎大名的微軟(Microsoft),這個人就是比爾蓋茲(Bill Gates)。

    擅長電腦程式、工程的兩人撰寫了多項系統,藉此在短短時間內賺到人生「第一桶金」,而他們綻放的光芒也被當時的 IBM 看到,比爾蓋茲和艾倫借力使力,後續非但製作了許多人再熟悉不過的 MS-DOS 外,微軟當今招牌之一的 Windows 作業系統也是出自他們之手。

    比爾蓋茲曾誓言「要讓每戶家裡的桌上都有一台電腦」,如今確實成真。

    而我們認為比爾蓋茲已為世界做出巨大貢獻時,他卻沒有為自己的成功感到飄飄然,他曾說,「成功是一種很糟糕的老師。它使聰明的人們認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對」。比爾蓋茲不卑不亢,從微軟退休後,反倒是將心力投注在各項公益事務、環境上,用他的方式持續關心社會。

  • 谷歌
  • 賴利·佩吉(Lawrence Edward Larry Page)(左)與謝爾蓋...
    賴利·佩吉(Lawrence Edward Larry Page)(左)與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創辦Google。圖/取自網路
    谷歌(Google)誕生於1998年,而背後除了艾瑞克·施密特(Eric Emerson Schmidt)這位重要推手外,莫過於賴利·佩吉(Lawrence Edward Larry Page)與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這兩位創辦人。儘管起步時間比人晚,但作為搜尋引擎,卻是拉下微軟、打翻奇摩,逐步成為該界霸主。

    而讓大家驚嘆的是,Google的前身,竟只是在兩人的宿舍,直到獲得共同創辦人提供的資金後,才進駐到加州門洛帕克郊區的一間車庫。賴利·佩吉與謝爾蓋·布林一路走來,始終堅持「匯整全球資訊,供大眾使用,使人人受惠」的初衷,儘管一路上波折不斷卻仍舊堅定前行。

    至於,對於新興創業者,賴利·佩吉說道,「即使沒有資源,也要相信自己的想法和擁有堅決完成目標的決心。」目前,Google 已成功開發出數百款產品 (包括 YouTube、Android、Gmail,當然還有 Google 搜尋),使用者高達數十億人,遍及全球。

  • 亞馬遜
  • 貝佐斯從小就展現天分,並靠者自己,隻身創辦現在的電商王國亞馬遜。圖/取自網路
    貝佐斯從小就展現天分,並靠者自己,隻身創辦現在的電商王國亞馬遜。圖/取自網路
    誰人想到,小時候在爺爺牧場打雜的小男孩,卻同時擁有科學天分,「如果失敗,我仍會很驕傲地說我嘗試過了!」憑藉熱忱和雙手,於1994年在自家車庫建立未來的亞馬遜(Amazon)電商王國,他就是貝佐斯(Jeffrey Preston Bezos)。

    「經營亞馬遜時秉持著3個原則:顧客至上、發明、耐心」,從發現顧客到留住顧客,同時,透過各種商業思維不斷創立新的商模,不短視近利,等待想法付諸實行得到驗證的那天,並獲得成功。這也是貝佐斯能夠馳騁商場叱吒風雲的雲因之一。

    此外,貝佐斯成功的商業家,更是一個堪稱痴狂的創業家,除了瞄準AI發展的亞馬遜雲端(AWS)外,更創建了藍色起源太空團隊,不僅要完成自己的太空夢,更力圖實現太空旅行。

  • 輝達
  • 輝達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仁勳曾在輝達股價登上100美元時,在左手刺青作為紀念。圖...
    輝達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仁勳曾在輝達股價登上100美元時,在左手刺青作為紀念。圖/取自網路
    總是以黑色皮衣現身的輝達( Nvidia )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仁勳,成功靠著 GPU 處理器、晶片等掀起AI浪潮,但他的成功並非信手拈來。

    30年前,曾有三位矽谷工程師,時常相約在一家美式餐廳 Denny's 見面,邊吃鬆餅邊討論創業夢想,而這三位分別就是當今輝達的當家之主,馬拉科夫斯基(Chris Malachowsky)、普里姆(Curtis Priem)和黃仁勳。

    就如同黃仁勳曾說的,「奔跑吧,不要用走的」(run, don’t walk),成為「獵食者,不是被獵食者」(either you’re running for food, or running from being food)。這三個人,不但沒有因為起初環境的限制而放棄自己的事業和夢想,30年後,才能造就出現在的輝達。

  • SpaceX
  • 馬斯克一手創辦的 SpaceX,從名不經傳的私人太空企業公司,到現今已佔有舉足輕...
    馬斯克一手創辦的 SpaceX,從名不經傳的私人太空企業公司,到現今已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路透
    有矽谷鋼鐵人之稱的特斯拉創辦人伊隆·馬斯克(Elon Reeve Musk)在創業初期就與弟弟金巴爾·馬斯克(Kimbal James Musk)所製作、開設的線上銀行取得成功,然而,滿腔熱血的馬斯克憑藉一股衝勁,於2002年買下舊金山一處舊倉庫,開始他的太空火星夢。

    馬斯克在只有強國可以身任太空火箭發射任務,同時,美國還擁有全世界數一數二機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情況下,仍毅然決然投入巨額資金,企圖讓太空「民間化」。

    太空計畫難度堪比登天,SpaceX 在2006年至2008年間歷經三次發射計畫,皆以失敗告終,甚至讓公司陷入破產邊緣,不過,經過不斷修正改進,08-09年間成功完成發射,營運才逐漸好轉,而也才有後續的火箭回收、低軌衛星、星鏈計畫的誕生。

    他曾說,「如果一件事情夠重要,那麼即便所有條件都與你作對,你仍應該要做。」運用創造力奮力地去執行,不怕失敗,就是這樣的狂人馬斯克,才能創造許多新科技。

  • 美光
  • 道格·彼得曼(Doug Pitman)、沃德·帕金森(Ward Parkinso...
    道格·彼得曼(Doug Pitman)、沃德·帕金森(Ward Parkinson)、喬·帕金森(Joe Parkinson)、丹尼斯·威森(Dennis Wilson)四人創立美光。圖/取自網路
    記憶體晶片大廠美光製造先進記憶體晶片,營運成績斐然,但是,誰能想到,美光成立之初,竟然是在愛達荷州博伊西市的一間牙醫診所地下室呢?1978年10月5日,在道格·彼得曼(Doug Pitman)、沃德·帕金森(Ward Parkinson)、喬·帕金森(Joe Parkinson)、丹尼斯·威森(Dennis Wilson)四人齊聚下,美光科技( Micron)成立。

    四人創業後,抓準市場先機,第一間生產工廠在1980年動工,幾年後便推出世上最小的256K DRAM。1994年,更已在《財富》世界500強中佔有一席之地,並憑藉技術創新、關鍵合作夥伴和全球戰略收購,穩定發展成為業界領導者。

    時至今日,美光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占有重要席位,不只供應先進 HBM 記憶體,更為台積電、三星(Samsung )等重要晶片代工廠提供最新型記憶體如 HBM3E 等。

  • 惠普
  • 惠普車庫。圖/取自網路
    惠普車庫。圖/取自網路
    招牌HP標誌相信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時間回到1938年,在當時教授的鼓勵下威廉·惠利特(William Redington Hewlett)、戴維·帕卡德(David Packard)兩人在一間車庫創立了惠普公司。甚至,後續該地被認為是矽谷的發源地,也被指定為加州歷史地標,並被列入國家史蹟名錄。

    惠普公司在車庫中製造的第一款產品是音頻振盪器 HP200A。而第一個買家則是華特迪士尼製片廠(Walt Disney Studios),逐步壯大的惠普公司更涉略筆電、桌機、電腦週邊等數位產品,HP標誌如影隨形,還在2008年透過併購,一度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IT服務公司。

    而惠普也曾和賈伯斯有段美麗的交會,當時還是青年的賈伯斯因緣際會下進入惠普實習一小段時間,這段時間讓他印象深刻。之後便對惠普公司懷有欽佩之情,甚至,曾脫口認為惠普和迪士尼與英特爾(Intel)都是「傳世的公司,而不僅僅是為了賺錢」(to last, not just to make money)。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全台續放颱風假 粉專:山陀兒非首例 上1個追溯23年前
    下一篇
    太陽能內需不振 大廠示警 能源轉型路布滿荊棘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