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腸胃炎」增多!疾管署點名「腺病毒」 餐前徹底洗手可預防

分享:
0:00
volume_up

台大醫院兒科前醫師、YouTuber「蒼藍鴿」提到,近期病毒性腸胃炎有增多的趨勢,輕微者脹氣拉肚子,嚴重的話則上吐下瀉,如果身旁有人感染,建議用餐前徹底濕洗手,才能將感染機會降到最低。

近期病毒性腸胃炎有增多的趨勢,輕微者脹氣拉肚子,嚴重的話則上吐下瀉。(圖/Pixabay)

疾管署表示,腸胃炎是指胃、小腸或大腸的發炎,會導致病患嘔吐或腹瀉,有多種不同的病毒可導致病毒性腸胃炎,最常見的是輪狀病毒、諾羅病毒及腺病毒,台灣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主要流行季節,為11月到隔年3月間。

疾管署指出,腺病毒則一整年內都會發生;輪狀病毒、腺病毒、沙波病毒及星狀病毒好發於5歲以下的兒童,輪狀病毒更是引起嬰兒和5歲以下幼童腹瀉最常見的原因;諾羅病毒則是任何年齡層皆可能受到感染,爆發流行好發於學校、醫院、軍營、收容及安養機構等人口密集機構,但也常發生在餐廳、大型遊輪、宿舍和露營地等地方。

對於因嘔吐或腹瀉而流失體液可能導致脫水、電解質不足,進而抽搐,甚至死亡。(圖/Pixabay)

病毒性腸胃炎是嚴重的病嗎?部立南投醫院衛教指出,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得到病毒性腸胃炎可以完全恢復,不會有長期後遺症,不過對於因嘔吐或腹瀉而流失體液及電解質而又無法補充的人而言,如嬰兒、幼童和無法照顧自己的人(例如:殘障或老人),其體液的流失可能導致脫水、電解質不足,進而抽搐,甚至死亡,此外,免疫受抑制的人,症狀通常較嚴重,病程較長,需要特別注意。

對於病毒性腸胃炎該如何治療?部立南投醫院則表示,治療小孩和成人的病毒性腸胃炎最重要的原則是防止脫水和電解質的流失。

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建議家中有嬰兒或幼小孩童的家庭應隨時備有口服電解質溶液,以備需要。口服電解質溶液可在藥局購得,不需要醫師處方,可依照口服電解質溶液包裝上的指示使用及使用乾淨或煮沸的水。另外,腸胃炎期間飲食應清淡,因為過油或太甜的食物並無法吸收,反易導致腹瀉症狀更加嚴重,而抗生素的使用對病毒感染並沒有幫助。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