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女子努力減肥卻「越減越肥」!就醫檢查才知罹「代謝症候群」

分享:
0:00
volume_up

近年來,代謝症候群罹患率日益增加,成為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一名35歲女子過去2年因肥胖嘗試多種減重方法,包括168飲食控制、運動、各式減重藥物,但效果不僅不理想,體重還持續增加,就醫檢查後才發現有代謝症候群合併甲狀腺機能低下症。

近年來,代謝症候群在臺灣的罹患率日益增加,成為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示意圖/photoAC)

35歲小美,身高165公分、體重85公斤,過去2年因肥胖嘗試多種減重方法,包括168飲食控制、運動、各式減重藥物,但效果不僅不理想,體重還持續增加,於是至奇美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主任洪晧彰門診就醫,自訴輕度關節疼痛和易疲勞感,洪醫師診察發現小美身體質量指數(BMI) 31.2 kg/m²、血壓140/95 mmHg,抽血檢驗結果顯示空腹血糖偏高及甲狀腺機能低下,診斷為代謝症候群合併甲狀腺機能低下症

洪晧彰先幫小美治療甲狀腺問題,再藉由減重藥物的輔助治療,僅三個月成功減重6公斤,且代謝症候群的問題也獲得改善,目前持續接受治療中。

逾三成成年人面臨代謝症候群健康危機!成國人燃眉之急

根據2017年至2020年國健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成果報告顯示,成年族群中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受到代謝症候群的影響,且隨著過重和肥胖問題的加劇,預計未來還會持續攀升,因此,除了加強研究的必要性外,更應加強對社會大眾的教育和推廣,提升民眾對代謝症候群的重視,才能有效地控制及預防代謝症候群的發生。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院長林宏榮(左二)率領院內同仁,結合健康生活與醫療輔助以對抗代謝症候群。(圖/奇美醫院提供)

代謝症候群威脅攀升,體重管理成關鍵!

奇美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暨臨床試驗中心主任洪晧彰說明,代謝症候群的形成是受到多項因素相互作用的影響,且過重或肥胖對健康的影響不容置疑。超重會增加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風險,並且對骨骼、關節和呼吸系統施加負擔,影響正常的身體機能。同時,肥胖也可能對心理健康造成不好的影響,增加焦慮、憂鬱的風險,降低生活品質。因此,適當的體重管理可有效減輕代謝症候群所帶來的健康問題。

透過適當的體重控制,我們可以減少患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高血壓等的發生率。同時有助於維持骨骼、關節和呼吸系統的健康,減少不適,也能夠提升自信,改善心理健康,增進生活品質。因此,我們更應積極推廣體重管理的相關教育,提醒大家注意代謝症候群帶來的嚴重後果。透過健康飲食、適當運動及良好的生活習慣,有效達成健康的體重管理,以降低代謝症候群的發生。

內分泌新陳代謝科暨臨床試驗中心主任洪晧彰。(圖/奇美醫院提供)

奇美醫院呼籲:結合健康生活與醫療輔助以對抗代謝症候群

洪晧彰指出,除了健康飲食、規律運動等良好的生活習慣外,適當使用減重藥物也可作為輔助的解決方案,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透過藥物可在減重過程中提供適時的輔助,達成理想的健康狀態,然而,使用減重藥時必須嚴格遵循醫囑,以免可能的副作用影響整體健康。

洪晧彰強調,體重管理對戰勝代謝症候群極其重要,民眾應正視過重與肥胖對健康的危害,並採取多方策略以促進健康管理,透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學的醫療輔助,有望實現有效的體重控管,防治代謝症候群發生,擁有健康、愉悅的生活。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