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章下: |
萬章問曰:「敢問交際何心也?」 |
| |
孟子曰:「恭也。」 |
| |
曰:「卻之卻之為不恭,何哉?」 |
| |
曰:「尊者賜之,曰『其所取之者,義乎,不義乎」,而後受之,以是為不恭,故弗卻也。」 |
| |
曰:「請無以辭卻之,以心卻之,曰『其取諸民之不義也』,而以他辭無受,不可乎?」 |
| |
曰:「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禮,斯孔子受之矣。」 |
| |
萬章曰:「今有禦人於國門之外者,其交也以道,其餽也以禮,斯可受禦與?」 |
| |
曰:「不可。《》曰:『殺越人于貨,閔不畏死,凡民罔不譈。』是不待教而誅者也。殷受夏,周受殷,所不辭也。於今為烈,如之何其受之?」 |
| |
曰:「今之諸侯取之於民也,猶禦也。苟善其禮際矣,斯君子受之,敢問何說也?」 |
| |
曰:「子以為有王者作,將比今之諸侯而誅之乎?其教之不改而後誅之乎?夫謂非其有而取之者盜也,充類至義之盡也。孔子之仕於魯也,魯人獵較,孔子亦獵較。獵較猶可,而況受其賜乎?」 |
| |
曰:「然則孔子之仕也,非事道與?」 |
| |
曰:「事道也。」 |
| |
「事道奚獵較也?」 |
| |
曰:「孔子先簿正祭器,不以四方之食供簿正。」 |
| |
曰:「奚不去也?」 |
| |
曰:「為之兆也。兆足以行矣,而不行,而後去,是以未嘗有所終三年淹也。孔子有見行可之仕,有際可之仕,有公養之仕也。於季桓子,見行可之仕也;於衛靈公,際可之仕也;於衛孝公,公養之仕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