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368字
7年來業績成長5倍,台灣最大嵌入式微處理器IP開發商晶心科技今年業績將挑戰連續第8年新高。晶心已是全球第一大RISC-V CPU IP供應商,今年更首度開發自有晶片QiLai提供客戶評估,號稱旗艦級處理器CUZCO明年將登場,創業19年,董事長林志明為何說IP產業很辛苦?
回專題:AI晶片推手!IP股獲利揭祕
延伸閱讀
AI IP大進擊1/台灣IP有助力!護國神山罩、晶創計畫助攻
台灣運算IP領域布局業者較少,除晶心以RISC-V指令集為主營收規模超過10億元最大,其餘還有X86架構的金麗,去年新切入NPU(神經處理器)領域的英業達及以LPU(語言處理器)為主的新創Skymizer等等。
2016年,晶心看好RISC-V應用前景,除自有第三代指令集架構IP「AndeStar V3」,第五代AndeStar V5改採用RISC-V架構,開放架構獲得客戶採用,自此一路成長,7年業績共成長5倍。
其中受矚目的是雲端應用業務的斬獲,2019年晶心獲得META合作機會,多款IP導入META自研晶片 MTIA中,讓晶心搭上生成式AI列車,2022年起認列權利金,使META連續三年成晶心最大客戶,營收貢獻超過10%,最高單年度營收貢獻還來到15%。
RISC-V打入雲端AI加速晶片的優勢,林志明解釋有3點,首先是包袱比較少,相對Intel或Arm都有過去幾十年的包袱,其次,模組化的指令集更容易達到客戶需求,第三是可以接受客製化指令,其中能具備讓客戶以自動化流程去客製化指令的業者不多,晶心因有獨特工具而更能提供客戶便利性。
台灣較少SOFT IP供應者,晶心加大投資
晶心開發的運算IP屬於Soft IP。IP分為Hard IP跟Soft IP,Soft IP最大特色是跟製程關係較低,客戶可以較為容易帶到不同晶圓廠生產,設計門檻高,Hard IP跟晶圓代工廠關係密切,設計時要根據晶圓廠給的電阻電容參數,設計完要作生產驗證,故不同晶圓廠就得設計不同IP。
人才需求持續擴大 做這行要有四條件
林志明表示,做這行要有四大條件,要有人才、資金、市場、品牌,台灣人才過往在 Hard IP 比較多,在 Soft IP這類運算架構上的比較少,過去50年培養的人才多在國外,故晶心的技術長暨總經理蘇泓萌就是國外回台的,另外還有一些高階主管,也是具備國外處理器設計經驗返台,透過母雞帶小雞的方式培養台灣的中生代團隊。
由於人才需求持續擴大,晶心科在 2021 年執行 GDR 後,把資金逐步投入研發,並購置辦公空間,目前在北美地區已有四個設計中心,全球總人力也從250人激增至520人,研發人力居8成最多,新產品研發速度也從過去一年兩款IP激增至一年6~8款。
除雲端HPC業務,AI跟車用將是另外兩個熱門應用。林志明透露,晶心的IP能開發出的處理器,最高算力已經上看100TOPS,若加入堆疊算力方式計,算力更不可限量,從雲到端,晶心都不願錯過。
晶心內部預估,目前產品應用在AI方面約3分之2是邊緣Edge產品,有3分之1是雲端運算,整體AI營收在2023年已經達38%超過預期,林志明預估,未來兩年貢獻比將很快超過4成。
AI技術出現突破後,許多業者都期望在自家產品中增加AI應用,林志明表示,目前在行銷業務部門有成立Solution Architecture(SA)團隊,提供客戶簽約前的推廣以及簽約後的服務。
2021年晶心做了一次GDR募資,成為公司轉捩點,林志明表示,晶心將募資做4大重要投資,第一是開發新60系列及40系列處理器產品,第一代40系列產品已在去年推出,現要推第二代,2025年將推第三代,60系列第一代在2023年底推出,2024年下半年就會推第2代。
第二項重要計畫是開發旗艦級超高等級處理器CUZCO,預計2025年推出第一代,面向手機及伺服器等,單款IP算力最高上看100TOPS,第三項重要投資就是QiLai晶片,林志明表示,很多人好奇為何晶心這家IP公司會做晶片?
這是為了要把IP產品集積於晶片再做成板子給客戶評估旗下40系列IP及27系列Vector processor IP,至於第四個投資項目是買了新廠辦,預計2025年完工。
「我們擴大投資,是期望晶心更快一點成為全球處理器指令集三大標準之一。」林志明說,而行業現行最大挑戰在必須注意國際法律規範,因貿易戰關係,現在的規範是浮動的界線,必須隨時注意更新最新現況,注意美國禁令及中國大陸的反應。
中國大陸市場不景氣,市場貢獻度近兩年降低,林志明表示,晶心還是會投入資源經營大陸客戶,不僅沒有減低,甚至還投入更多心力,隨AI應用影響,越來越多客戶自行開發晶片,十大客戶的樣貌也從過去絕大多數都是IC設計公司,轉變為目前約有四家是非典型IC設計公司。
運算類IP為長尾生意 成權利金來源
而更特別是運算類IP屬於長尾生意,儘管IP開發前3年就必須攤提完成本,但一款V3 IP可以賣30年,這讓晶心迭代開發的IP都能成為晶心未來權利金的來源。
「我建議新公司不要隨便進來這個產業,因為累積的前期研發專利跟工作量很大,我們已經累積19年,前面也很痛苦過,新公司得從基礎開始累積起,且國外給的本益比區間高很多,台灣資本市場對這產業不熟悉,給的估值較為短視。」林志明說。
看好人工智慧、車用、應用處理器及安全技術應用潛力,晶心未來兩年將持續加大投資,控制開發產品跟成本的平衡,並慎選客戶做客製化服務,「就像列車一邊開,一邊做調整。」林志明說,近幾年正好是晶心重要關鍵期,隨AI需求強勁成長,他樂觀預估2年內AI相關業務占比就將超越40%。
企業專訪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